《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虽然没有了满清的钳制,而且漠北蒙古部落之间也分外团结,基本上没有进行内耗的情况下,漠北蒙古诸部的势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眼看再这么的下去,各部就要自行消亡了,他们自然要极力寻求一个生存下去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也快速的到来了。
  满清迅速的跨台之下,察哈尔人又被科尔沁部逼的不得不向北寻找庇护,在没了满清这个令他们恐惧的大敌横在前方,又有了阿布奈这面大旗,漠北蒙古诸部终于有了合理的借口,以及合适的机会。
  打着为蒙古共主讨一个说法的大旗,漠北蒙古诸部便即群起响应,五大部落联合在一起,带着众多的族人与牲畜,开始浩浩荡荡的大规模南下,试图在漠南草原上立足。
  而首当其冲的便是科尔沁左翼中旗,漠北蒙古联军,并没有费太大力气,便在木塔里山卫,击败了当地科尔沁附属部落的近千牧民,并将其收归旗下,大军浩浩荡荡向南,直抵屈裂儿河,对科尔沁北部重镇白城虎视眈眈。
  在白城,科尔沁部已经集结了所有可战之兵,静等着漠北诸部的到来。
  双方近十万的军队,外加数十万的部众,以屈裂儿河,塔儿河为中心,排开了阵势,剑拔弩张,让整个草原都在屏着呼吸,只等着双方的决战结果。
  漠北兵多,科尔沁装备好,双方各有所忌,一连数日,双方主力均静立不动,但是小规模的骑兵战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都在不断的试探着对方,寻找着突破口。
  对于漠北诸部来说,这一次是他们破釜沉舟的求生之路,对于科尔沁更是部落生死存亡之战,双方都是慎之又慎,唯恐一不小心,就此葬灭了自己的族运。
  随着对峙的时间开始拉长,漠北诸部毕竟是远道来伐,不利于久持,在这种境况下,双方的冲突规模也开始不断升级。
  小规模的战斗,双方都没有占到多大便宜。
  漠北诸部虽然装备落后,但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极其悍勇和顽强的存在,他们更强的意志力以及对伤亡的忍耐力,大大弥补了装备的巨大差距。
  往往数百骑的相互攻伐,漠北诸部的损失会更大一些,但是胜利者往往却是属于他们。
  经过数日的试探,漠北诸部便即不再克制,大军分为数路突破屈裂儿河,自三个方向压迫白城而来。
  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想要在屈裂儿河这种平坦,水位只能没过骑兵战马膝盖的河流,形成半渡而击的想法,基本上就是一个不现实的事情,早有预料的科尔沁人并没有阻拦,只是不断的加强着白城,形成以白城为支撑点的宽大正面战线,静待决战时间的到来。
  绍武五年三月,草原上却并没有漠南的和风细雨,而是依旧寒风凛咧,但是白城附近令人压抑的肃杀气息,似乎压倒了这恶劣的天气,杀气似乎都要将整个草原完全给冻结了。
  双方决战,一触即发!


第483章 乱战
  号角声声中,蒙古人中两大军事集团开始了正式的碰撞。
  仗着人多势众,漠北诸部以弧月形的阵形,三面包裹着科尔沁部,发起了全线攻击。
  科尔沁部自然不甘示弱,不过他们却是厚中军,而虚两翼,最精锐的军队全部集中在中军,以王庭铁卫为核心,打着中央突破的想法。
  双方都是师承于当年的蒙元,战法也基本上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最拿手的游骑漫射,此时却是完全派不上用场,在内部征战之时,唯一的战术就是刀刀见血,枪枪夺命,拼的完全就是近战能力。
  双方骑兵甫一临近,均是漫天的冬雨呼啸而出,向着对方笼罩而来。
  密集的箭雨虽然准确率低的吓人,但是却依旧让双方不断有人倒撞下马。
  仗着弓箭更加的犀利,科尔沁部在这番较量之中,依旧是占据了极大的便宜,双方的战损比达到了一比三。
  但是骑兵对冲之际,这种箭雨也就仅此一轮,没有二话,双方凶猛的撞击在一起,刀枪耀眼,喊杀声震天,无数血浪伴随着残肢断臂不断飞溅。
  装备上的落后,漠北诸部之前便即已经领教过了。
  他们的弯刀斩在对方身上,往往只是一串火星溅起,对方最多只是身体猛的一晃,受到的伤害几近于无。
  但是对方锋利的马刀,却是可以一刀解决一个,至少也能让对手一瞬间失去战斗力。
  痛定思痛之下,漠北蒙古人在装备上比不过对方的情况下,也开始在武器上下功夫。
  他们不再使用破甲能力不足的弯刀,而是使用大锤、连枷、大斧等重兵器,哪怕破不开对方的防御,钝器的重击也足以让对方骨断盘折,直接失去战斗力。
  而使用这种重武器,也恰恰是漠北蒙古部落这些体格强壮,物资却又不足的粗糙汉子们的强项,调整之后,他们再对上科尔沁人时,便再也没有落过下风。
  在两翼,漠北诸部的进展十分的顺利,已经纠缠在了一起的双方,在人多势众的漠北诸部的不断进攻下,科尔沁人尽管装备精良,但在对方亡命的攻击下,却也只能被压迫的不断后退,苦苦支撑。
  但是在中军,科尔沁部的攻势却是极为犀利。
  王庭铁卫疾冲而前,与漠北蒙古联军距离只有百十步时,却是突然向两翼快速散开,将他们掩护着的,一支钢铁大军的道路让了开来。
  这支钢铁大军,是科尔沁部精华中的精华,他们人马皆包裹在铁甲之中,宛如坦克一般的重骑兵,就这般毫无征兆的直冲而来,杀入漠北联军之中。
  重甲骑兵冲锋之际,无物可挡,甚至根本不需要挥刀,战马带起的巨大动能,就能直接将对方撞的人仰马翻。
  战马两侧固定着锋利的马刀,刀刃向外,在高速奔行之中,完全就是杀戮机器,只披着皮甲的漠北蒙古骑兵,在刀锋面前,脆弱的如同一张张白纸,铁甲重骑所过之处,一地狼籍。
  攻击的犀利性,让漠北蒙古人根本无从抵抗,在他们面前,就如同孩童面对着成人,所过之处,无不所向披靡。
  一波波的箭雨不断的落下,但是射在连面孔也包裹在铁甲之中的重甲骑兵身上,只有叮叮当当的脆响,根本难以对重骑兵造成任何的伤害,甚至连让对方降低速度的可能的都没有。
  “杀马!堆在他们道路之前!”
  对上这种老祖宗玩的极溜的重骑兵冲阵战法,漠北蒙古人同样是极为熟悉,虽然受限于物资不足,他们玩不出这一手,但却不代表他们没有应对的办法。
  重骑兵冲锋,对于道路的要求极高,别说在地方设置障碍物,就算道路太过于凹凸不平,都会极大的限制重骑兵的冲击。
  果然在近千匹战马被放倒于地之后,在不断操控着战马躲避地上的障碍物之际,重骑兵前进的势头,一下子便即被打了个折扣,不断的有重骑兵被绊倒于地,剩下的重骑兵再也难以保持着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
  零零散散的重骑兵,在轻骑兵亡命的以长兵器攻击战马马腿的反扑之中,不断的轰然摔落在地,近千重骑兵就在漠北蒙古人损失千多匹战马,数百轻骑兵的代价下,直接扼止了下来。
  但是科尔沁部重骑兵并不是孤单的,他们只是中军进攻的前锋,无数的轻骑兵已经在他们打开的缺口处,蜂涌而前。
  在重骑兵已经将漠北蒙古联军全线杀的动摇,轻骑兵则是顺着重骑兵已经凿穿的这些缺口处,不断的蜂涌而前,不断的扩大着漠北联军的薄弱处,让之的损失开始直线上升。
  虽然是轻骑兵,但是这些精锐同样是铁甲在身,对上这些漠北联军的骑兵,他们占据的优势不是一星半点。
  尤其是这种已经开始混乱的场面中,他们的攻击更是如鱼得水,犀利无比。
  半个时辰不到,车臣汗便即有些吃不住劲了,面对着已经势如破竹一般杀至其位置不足数十步的科尔沁轻骑兵,他不得不让开中军正面,大旗向右翼靠拢而去。
  帅旗的移动,令得战场上的联军皆开始有些动摇起来,不过也正因为是联军,只是得到指挥大权的车臣汗,并不是全军的精神象征。尤其是各部如今在两翼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他的败退,并没有引起连锁反应。
  得理不饶人的科尔沁中军,更是对已经在败退的车臣部发起猛攻,经过小半刻钟的战斗,在地上留下无数的尸体后,彻底的凿开车臣部的防线!
  蒙古人就算是游牧民族,也架不住这种凿穿,在科尔沁由联军中军向左翼运动之时,联军左翼也开始出现动荡。
  不过这种场面的大战,近十万的骑兵厮杀在一起,涉及的地域宽达数十里,这种骚动根本无法让全军出现动摇。
  在人数优势之下,左翼的蒙古联军虽然被动无比,但依旧酣战不休,顽强的与势头正猛的科尔沁中军拼杀着,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来败相。
  在右翼,联军却是占据了绝对优势,正在对科尔沁左翼骑兵发起一轮轮的猛攻,令之根本难有立足之地。
  这些科尔沁附属部落所组合的右翼,无论装备还是人数,对上联军都不占什么优势,如今只有苦苦招架的份,虽然一时半会儿还能支撑的住,但败相却是已经注定,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形成了乱战,只看谁更加能够承受伤亡。
  感谢书友年华逝水情谊存的打赏,谢谢。


第484章 不爽的朱聿鐭
  在蒙古人于白城杀的昏天暗地之时,明军也在集结着兵力,开始陆续向着广宁卫汇聚而来。
  如今满清已经是昨日黄花,在朱聿鐭看来,没有足够人口支撑,主力又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满清,基本上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这种情况下,大军在驻留辽东,已经是得不偿失之事。
  这些残兵败将,只要一路主力镇守于此,再以精兵强将组成的搜剿队伍,不断的入山搜杀,满清就再无崛起的希望。
  当然这种搜剿,肯定会长期的,而且损失也是连绵不绝的。
  朱聿鐭是绝对不愿意自己的嫡系干这份活的,因此这个光荣的任务也就顺理成章的落在了,铁岭抚顺关副将吴三桂的身上。
  当然,虽然这摆明是给吴三桂穿小鞋,朱聿鐭也不会表现的太过于刻意。
  这种搜剿虽然危险性极高,但是收益却是不低的,朱聿鐭给一个建奴的脑袋,开出了三十两的赏银,妇孺减半,老弱不要。
  虽然这赏格比起崇祯初年时的五十两,要低上不少,但是当年的赏格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实际上根本发不下来,就算偶尔有那么一点赏银下来,经过无数道手之后,最后出力的人拿到手的也只有一丁点的残羹冷炙而已。
  而绍武朝廷的赏银,则是根本不经那么多的手,赏银都是现成的,就在沈阳军区何穆的军营之中。
  无论是谁拿到首级,只需要前往沈阳城报备,检查无误之后便即直接放银,由东厂、锦衣卫负责监查银两足额发放,地方官员负责首级数量统计与运送北京,巡按专员负责每月核查帐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井水不犯河水。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可直接找到负责人。当然,一切与军功有关的东西,在绍武朝都是禁忌般的存在,一旦事发,惩罚都是极为严厉的,罪责也仅仅在谋逆大罪之下。
  在广宁卫待了六七日,各路明军便即浩浩荡荡的开至,这次出关征讨满清的大军共有骑兵七万,步兵近五万,如今连战大战下来,战损与百战损总合下来,骑兵已经锐减至五万出关,步兵损失较小,还保持在四万余的规模。
  十数万大军齐聚广宁卫之下,小小的广宁城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军队,大军绝大多数都是露宿于城外,红色的旌旗似海,北风吹过,就如同波涛在不断的翻滚着一般。
  看着城下这威武雄壮的大军,朱聿鐭心中充满了底气,只要这些军队还在,在这个时代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
  而因为有巴林、奈曼等部二五仔的存在,草原上的消息也十分及时陆续传来,两大军事集团在白城一战已经结束,双方实力基本上相当,一战的结果也同样如此。
  科尔沁部虽然中军突击十分的犀利,但是在突破中军后,重骑兵无法动用的情况下,他们对于漠北联军左翼的突破便即失去了力道,虽然科尔沁中军依旧占据着优势,不断的压缩着联军的左翼,但是却始终无法形成真正的突破,在联军左翼的顽抗下,以及缓过神来的中军重新投入战斗后,科尔沁中军陷入胶着的战事之中。
  同样,科尔沁左翼也在联军的猛烈攻击之下,直接摇摇欲坠。不得已之下,科尔沁部同样也开始抽调中军兵力支援左翼。
  这仗最后打成了添油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