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在任良朋的印象中,这个时候满清的皇帝与太后竟然还在城中,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毕竟对方完全就是那一副老鼠胆,毕竟之前的北京就已经让他看明白了,否则的话,怎么可能在明军还未杀至京城之时,便即提前逃之夭夭。
  更别说眼下满清主力已经尽没,剩下的残兵败将,根本不可能支撑的住这沈阳城,只要大军一到,清军残部要么与城共存亡,要么就是赶紧逃跑才是正路。
  因此,此时的任良朋的眼中也只有阿济格一人而已,根本就没有多向黑灯瞎火的沈阳城多看一眼,更不可能知道,他与这波天的功劳,就这般擦肩而过。
  相比于任良朋,王得仁虽然人称王疯子,但显然在疯狂这一方面来说,他还是比不上任良朋的,因此在随着任良朋追了一阵后,王疯子觉得这黑灯瞎火的追击,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便即开始收拢自己的本部,准备先一步回沈阳。
  他与任良朋并没有什么上下级的关系,虽然这姓任的是皇帝老儿的心腹爱将,平时需要让着任良朋一些,但却并不是说他就必须听对方的,尤其是对方这会儿犯浑之时,那就更加不需要。
  但是这种环境下,想要收拢全部部下,却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大军一旦开始追击,建制什么的自然的乱成一团,更别说这已经入夜时分,视线不好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
  努力了小半个时辰,王得仁也只是收拢了一千出头的本部骑兵,其他人则是已经在追击之中,彻底脱离了中军的指挥了。
  虽然手中只有千多骑,但是王得仁却一点也不担心会遇到麻烦,这小半个时辰等待之中,他也抽时间审问了一番俘虏,已经弄明白满清如今大军主力就是两白旗,其他各旗残部合在一起,也只与一个元气大伤的正白旗相提并论。
  如今两白旗已经大败特败,剩下的各旗残部必定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只要自己小心一些,不被他们给偷袭了,那根本就无须担忧军队的安全问题。
  正当王得仁挥挥手打发这些个俘虏下去,然后准备施施然的率军回返沈阳,先行占领这座满清‘盛京’,给自己多添一点功劳之时,一个俘虏却是会意错了王得仁挥手的意思,以为这是对方觉得自己一行人交待的情报没有价值,要将自己等人处理掉了。
  生死之间,这个俘虏为了活命,号哭着膝行上前几步,向王得仁禀报一个惊人的消息。
  满清的皇帝和太后以及部分皇子与格格们,如今并没有离开沈阳,依旧在城中!


第472章 琢磨
  “此言当真?”
  这个消息,让原本意兴阑珊的王得仁立即瞪大了眼睛,不由分说的抢上几步,一把揪住这个俘虏衣领,声音都开始有些颤抖了。
  “千真万确,这不仅奴才知道,别的人也都知道。”
  这俘虏虽然被凶神恶煞一般的王得仁一把揪住,但却并没有丝毫害怕,他知道他赌对了,无论如何,眼下小命是一定保的住了。
  当王得仁的目光移向其他俘虏时,其他人连忙点头称是,甚至还有一两个明显知道的更详细,连皇帝身边还有哪些重臣,都一一说了出来。
  “哈哈……”
  王得仁此时再无疑虑,整个人如同癫狂一般的笑了起来,心跳更是不可控制的剧烈狂跳了起来。
  王得仁做为首批直插满清心脏的明军将领之一,原本也注定会是功劳薄上最显眼的人之一。
  但是这数年来,有一个比他更疯狂的任良朋珠玉在前,他的存在感便即一直极低,无论是残敌数量,还是作战的功劳大小,任良朋都依旧死死的压了他一头,令他一直都处于极阴影之下。
  而如今,这个状况终于看到了改变的契机,他王得仁扬名天下的机会,就这么摆在眼前了!
  追杀几个败兵算个屁,拿住鞑清的皇帝与其他重臣,这才是通天之功啊!尤其是这鞑清皇帝身边只有区区数百护卫之时,这完全是天要降大功于他王得仁啊!
  强压着心跳的激动,王得仁立即下令斥候包裹马蹄,全部齐出,借夜色掩护监视沈阳四门,重点盯着西门与北方,一旦有任何异动,立即飞马回来相报。
  同时,他也立即派人向东北方向追赶任良朋,告诉他这个惊人的消息,让他立即停止追击,全军回返抓拿鞑清小皇帝。
  这当然不是为了让任良朋也过来抢功,事实上,王得仁也知道这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因为任良朋一旦开始追击,根本就难以寻到他的踪迹。
  就算他的使者十分顺利的找到任良朋,告诉他事情缘由,然后任良朋立即收兵回返,最起码也需要一两个时辰了,而这个时间段内,他王得仁估计早就将事情给办完了。
  通知他一声,也是为了事后好解释,他已经做到仁至义尽,无论谁也无法指摘他抢功一事。
  激动之余的王得仁也不敢大意,立即拿来沈阳附近的地图,开始在地图上不断的审视着。
  眼下沈阳城虽然没有被攻击,但小皇帝趁夜逃跑,绝对是板上钉钉之事,甚至对方也不敢多做耽搁,否则明军一旦收兵而回,他便想逃也逃不了。
  清军败兵大多是向东北方向逃遁,明军主力追击的也正是这个方向,如果鞑清的皇帝和身边的文武重臣脑子没被门夹过的话,一定不会走东北方向。
  向东也不安全,虽然王得仁是知道正东方向没有多少明军的,但鞑清之中谁也不清楚这事,因此向东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
  至于向南,那就更不用说了,不仅兵慌马乱,更是随时都会撞上明军主力大军,疯子都不会这么选择的。
  那最有可能的便是自西门而出,经平虏保入山,则是安全许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越过山口,他们便可以进入满清铁杆盟友科尔沁部寻求保护。
  但却也不能排除满清之中有能人,敢于冒险出东门而逃的可能,虽然这个可能性极低,却也不能不预防一二。
  在确定了以西门为主的伏击策略后,王得仁便即下令全军熄了火把,全军马摘铃上笼头,并包上马蹄,扔掉一切可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将兵衔玫而进,静悄悄的向着沈阳西门而去。
  在王得仁带着千多本部摸来之时,沈阳之中的孝庄与小皇帝等,也已经定下了撤退策略,那便是开西门而遁。
  不过他们并不打算越过山口去投科尔沁部,眼下大清大败特败,最后一点家当也已经败的凄凄惨惨,已经完全是穷途末路了,这个时候无论是谁,都会变得危险起来。
  科尔沁部虽然与大清是铁杆盟友,但这个时候他们会如何做,谁也料不到,最有可能的便是将他们一网打尽,然后打包送给大明,以换取科尔沁部的未来。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已经主宰大清近十年的孝庄已经完全是一个成熟的政客了,她当然明白索尼所说并不为虚,甚至是极有可能成行之事。
  政治人物行事从来就没有多少亲情可言,她父亲都可以在大清如日东升之时,将他的妹子与两个女儿打包送给皇太极侍寝,那如今他兄长将她母子打包送给大明,换取全族一条生路,自然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可言。
  与王得仁一样,孝庄母子出城之时,也完全是悄悄进行,不打火把,没有仪仗车驾摆谱,数百人中除了孝庄母子骑坐于马上外,其他人都是牵马而行,静静的离开沈阳城。
  虽然孝庄母子等人已经足够的安静和小心了,但是这么大规模的清兵出城,却是根本无法瞒过早就等候着的有心人的眼睛。
  夜色太暗,只能隐约看清人的轮廓,根本无法辨认出是不是小皇帝一行人,但是斥候们却根本无法检验,两骑从两个方位,悄悄的消失在西门外,去通报正在赶来的王得仁,其他人则是远远的坠在后方,监视着满清小皇帝一行的去向。
  很快,得到消息后的王得仁便即加快了行军速度,快速的向着沈阳西门而来。
  当王得仁部赶来之时,小皇帝一行人已经出城了小半个时辰,不过有斥候在后悄悄尾随,目标还并不曾被跟丢。
  心急如焚的王得仁根本没有其他的想法,直接让斥候在前带路,全军再次摸黑向前急追而去。
  再行了数里,王得仁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鞑清小皇帝一行人,如今已经到达十方寺堡,因为小皇帝不擅长骑马,因此所部正在堡内休息。
  王得仁不由得有些庆幸这小皇帝不擅骑行,行走不快,若是他们再打马向前二十里,进入宋家泊堡,那便就可随时进入辽北丘陵山区,到时数百人狂奔入山,那他就将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眼下对方位置已经确定,王得仁反而不再着急,再次打开地图,仔细琢磨了起来。


第473章 围杀(二合一)
  只是看了片刻,王得仁便即再次改变了行军路线,不再自后追击,而是绕道新城堡,悄悄摸向了宋家泊堡方向。
  这时的他已经判定,鞑清已经没有向科尔沁部突围寻求保护的打算,他们的目的一定是进入辽北丘陵区暂时安歇,然后再折而向东北方向,汇合他们残存的族人。
  深夜之中赶路,原本是最令士兵满腹牢骚,容易令军心动摇的举措,但是这一次,王军上下却是无一人有所怨言,甚至人人都眼睛发光,不断的摩拳擦掌。
  他们都知道他们这次的目的,是为了擒拿鞑清的皇帝,这种泼天之功,无论是谁都不会选择错过。
  哪怕首功注定是老大的,但是却也会产生不少幸运儿,比如第一个抓住小皇帝的人,哪怕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兵,他的功劳也无论如何不可能被忽略掉,弄不好一个爵位直接到手,也不是什么不可能之事!
  而小皇帝身边的重臣更是为数不少,就算抓不到小皇帝,抓到太后以后一众重臣其中的任何一个,他们的赏赐就绝对不会小到哪里去!
  因此,这哪里是赶路,这简直就是赶着前程而去,只看今晚谁会是那个最大的幸运儿了!
  不到三十里的距离,清一色的骑兵的王得仁部足足花了一个时辰,这才到达位置,好在之前撒出去的斥候回报,鞑清皇帝一行人一直待在十方堡没有动静,让王军上下都安心了不少。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个时辰,趁着这个工夫,王军上下快速的吃着行军干粮,利用一切时间恢复着自己的体力,补充着这一路的损耗。
  当然最重要的是,给战马补充了精粮,以恢复战马的体力,确保作战之时,不会因为战马的体力问题而掉链子。
  一切准备就序,剩下的半个时辰就显得极为难熬,人人都是目光不断的向着西南方向眺望,等待着他们人生高光时刻的到来。
  到了子时时分,王得仁留在沈阳周边的百多骑兵准时开始也行动,不过此时他们经过两个时辰的收拢兵马,人数已经达到了数百骑,更是利用一切可用的物资,直接弄出来近两千的火把随行,一路沸反盈天,如同一条火龙一般的向着十方堡而进。
  他们的动静自然第一时间便被十方堡内的清军斥候所发现,示警的铜锣声第一时间便即敲响,匆忙上堡墙察看的索尼,一看到那至少两千左右的火把,根本没有二话,立即下令全军立即上马,舍弃十方堡,护卫着小皇帝母子再次远逃。
  若是换了数年前,两千明军若是这般明目张胆的过来,哪怕是护卫着皇帝,别说手中有数百最精锐的白甲兵护卫,就算只是普通的数百旗兵在手,清军也绝对不可能选择避战。
  但眼下清军的士气已经跌到谷底,甚至对明军都已经产生了极大的畏惧心理,哪怕索尼这般经历过无数生死的清军老将,也不敢轻易决战,直接便选择撤退。
  清军的撤退方向正是宋家泊堡,只要是进入此堡,那清军无论向哪个方向突围,都是从容自在。
  哪怕再不济,也可以弃马入山,在绵延的大山之中,让明军追无可追。
  这原本也是索尼的目标所在,但奈何小皇帝生来便即娇生惯养,从来不曾这般长途骑行过,这次只是奔行出沈阳二十余里,便即大腿被磨的皮开肉绽,根本无法前进。
  但原本的计划,只是准备在这里休息一个时辰,然后继续前进至宋家泊堡的,最后还是因为小皇帝连累带吓之余,直接在堡内睡了的原因,只能全部人马暂时停留在这小堡之中。
  委实是怕什么来什么,原本就觉得在这十方堡停留会极不安全的索尼,更是向沈阳方向加派了数倍的斥候,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反应到这里来。
  眼下明军大举而来,显然是已经得到了小皇帝的踪迹。
  在紧急将皇帝母子叫醒后,根本来不及管那些还没有收拾好的文臣们,卫队立即护卫着皇帝向北而逃。
  好在索尼提前安排好的斥候得力,在皇帝一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