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鳌拜反应过来,又是数刀齐捅,‘呛啷’一声,在鳌拜不甘又愤怒的眼神中,手中长刀落地,整个人死死的盯着自后偷袭他的数名正黄旗将领,身体却是不受控制的倒了下去……
第440章 夺权
这一变故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甚至孝庄在看到鳌拜横死当场之时,也是忍不住一声尖叫,整个人都呆立当场不能动弹。
谁也没有想到,两黄旗都已经被阿济格渗透的如此之深,不,也许应该说是多尔衮时代渗透进去的,一直等到这个关口,这才引爆开来而已。
“太后留下乌真超哈营,莫非还是打着继续后退的主意?要知道,我大清只有向前的皇帝,还没有遇敌而退的皇帝!这一战关乎全族存亡,无论是谁,都务必戮力向前,皇上身为我大清国本,自然也不能例外!请皇上御驾亲征!”
在成功收拾了碍眼的鳌拜后,阿济格只觉得全身轻松,再次看向孝庄时,已经再没了忌惮,变得从容自信了起来。
“请皇上御驾亲征!”
这个时候,连两蓝旗都再没了犹豫,跟随着两白,两红旗之后,轰然请命道。
而两黄旗内部,更是有近半的将领,同样跪倒于地,同样附和着请命道。
只有索尼等寥寥十数人还护卫在孝庄身前,但在这股浪潮之前,却是如同惊涛骇浪之中的小木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孝庄怎么也没有想到,形势会突然逆转至此。
阿济格回到盛京也已经有半年了,但却始终没有发难,甚至连私下的大串连都没有进行过。
这一点不用怀疑,毕竟蛮子城这支谍报力量,还是掌握在皇家手中的,毕竟如果蛮子城都靠不住了,那她娘俩的脑袋估计这会儿早就离体而去了。
通过蛮子成对于阿济格的暗中监视,孝庄能确信阿济格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拉拢和游说。
但是目前这种大规模的倒向阿济格的场面,与几年前皇太极暴毙,多尔衮上位何其相似?!
而这才是最可怕的,毕竟这是自发性的,也意味着皇家的威望已经严重被动摇了,人心已经不再依附于皇家!
孝庄明白,这是她之前的一退再退,令得皇家威严扫地,进而人心大失。
而满清与蒙古人一样,都是崇拜强者的,既然皇帝无法带领他们走向胜利,那重新选一个强势的首领,就是再所难免之事了。
“摄政王,你当真要这般逼人太甚?”
孝庄努力的稳定住情绪,再次看向阿济格,不由得将姿态降低了下来,平静的问道。
“若是有选择,本王也不愿如此。诚如太后言,大清已经到了危亡之际,这是不得已下的办法!”
阿济格并没有胜利者的高姿态,长叹一声,拱手回礼说道。
“难道没有皇上亲征,我大清就打不赢了么?哀家可以将前锋营也交给你,我大清全部兵马皆在你手上!这样的话,皇上上不上战场,应该没有什么大不了了吧!”
孝庄却是不肯放弃,眼下只能将最后一个筹码押上,希望对方能够看在自己母子已经无兵无权的情况下,可以放过小皇帝一马。
因为孝庄始终不看好这场大战的结果,战场不同于别处,一旦兵败,无论你身份多么显贵,都有可能被已经被恐惧冲晕头脑的败兵,直接推倒踩死,小皇帝生来就锦衣玉食,根本就没有正经练习过骑术,别说在兵慌马乱的战场,就算是平地之上,也是难以策马远遁。
“回太后,皇上在,众将士的心气就在,皇上就是我大清的一面旗帜,在我大清生死存亡之际,我族上下自当人人死战,而皇上也当效仿列祖列宗,必须让这面旗帜飘扬在战场之上,鼓舞人心!”
阿济格却是并不理会,十分坚决的说道。
孝庄明白阿济格这话,半真半假,皇帝的旗帜飘扬在战场上,对士气的鼓舞自然不言而明,但阿济格还有另外一层隐晦的意思,那便是这战无论胜败,皇帝都必须参与其中,他阿济格已经打定了主意,就算死也要拉着小皇帝一起!
“阿济格,你当真要这般么?要知道这般置皇上于险境之中,八旗内也不会任你肆意妄为!另外……哀家娘家科尔沁部,也不是任人揉捏的!”
孝庄这次已经是出离的愤怒了,身体都开始有些哆嗦了,戟指着阿济格,尖声的叫嚷道。
“太后大可放心,科心沁部老王爷却是十分的明事理,如今已经全族尽出,只等与大明决一死战了!”
阿济格却是嘴角露出一缕冷笑,十分淡漠的回答道。
“什么?!”
孝庄这次是真的被惊到了,科尔沁部居然全族尽出,而她居然还没有提前得到消息,这委实也太令人震慑了。
“太后明见,科尔沁部与我大清纠缠太过深入,我大清若是万劫不复,科尔沁部同样在劫难逃,互帮互助,这难道有什么不对么?”
对于孝庄的反应,阿济格感觉到极为快意,不咸不淡的补刀道。
看着颓然坐于帘后的孝庄,阿济格也失去了戏弄的心思,毕竟再对一个女人玩这种把戏来说,已经有些失身份了,阿济格向前跨了一步,向着小皇帝大礼于地道,“请皇上立即下旨,全族能战之男丁,尽数集结,传旨八旗各部,皆归本王节制,全军集结,与明军决一死战!”
阿济格这话说的极是铿锵有力,威风凛凛,福临顿时被吓的一个机灵,下意识的看向自己的额娘,却是发现如今已经是被科尔沁部落抛弃后的孝庄,完全就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根本就没有能够给他任何的建议和提醒。
但是阿济格的逼迫就在眼前,小福临也不敢耽误,颤声回应道,“朕准奏,八旗军务任凭皇叔定夺便是!”
“谢皇上!”
阿济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但规矩还是要走的,叩头应是道。
“欲保盛京,必先稳固广宁!谭泰、赫穆尔何在?令你二人暂摄两黄旗固山额真衔,率两黄旗为先锋,立即兵发广宁,两天内必须到达广宁城下!若有误,提头来见!”
阿济格接令后,根本不给两黄旗诸将任何心理准备,便即直接下令道。
“喳!”
谭泰二人极为痛快的出班应令,直接将孝庄与索尼那如同实质般杀人的目光忽略掉,铿声应命道。
“格尔木、喀尔泰,你二人为两红旗、两蓝旗固山额真,汇合黑龙江将军拜尹图部、为两黄旗后援!两白旗留后,护送皇上!同时传令我大清各地子民,两户抽一丁,限十日内于盛京集结!此战,事关全族生死,任何违逆者,皆杀无赦!”
这一刻,阿济格连串的命令不断的落下,整个满清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始超负荷的运转起来。
第441章 意外
广宁后屯卫,义县城下。
已经到达城下的吴军,面对着出战迎战的三千满八旗正蓝旗与汉军旗近五千余的骑兵,人人都是一脸的凝重。
与朱聿鐭重新组建的新军不同,亲眼见证十数年间,无数大明军队魂归辽东,满八旗向来战无不胜的直观印象下,吴军对于满八旗的畏惧,几乎是深入骨髓之中。
尽管吴军人数是对方的数倍之多,但是表现的依旧极为猥琐,全军猬集在一起,根本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
反观这数千满汉八旗兵,则是人人耀武扬威,在距离吴军火炮极限两百步外之地,小股骑兵不断的往来奔驰,嬉笑辱骂声不绝于耳。
在这些小股清军的调戏下,数量高达近四万的吴军,却是一片寂静,人人看着这些来去如风般的满八旗,许多人眼中还带着挥之不去的畏惧和慌乱。
看着手下人这副窝囊相,已经彻底断绝投降满清或者自立心思的吴三桂,却是完全气不打一出来。
“胡国柱,带本镇的家丁出战,为大军鼓舞一下士气。给老子用心点,如果打不出个样子来,就别回来了!”
吴三桂拿出令符,直接扔给一旁的悍将兼未来女婿胡国柱,声色俱厉的喝道。
“遵命!”
胡国柱虽然心中有些发怵,但是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也没有了后退的余地,虎吼一声,大声应命道。
不多时,吴军中响起震天的战鼓声,近五千的骑兵开始在胡国柱的调度下缓缓策马而出,在步兵的掩护下,缓缓的列阵。
眼见吴军竟然敢于出战,满汉八旗也开始收拢阵形,在数百步外同样开始整队。
“杀!”
出乎胡国柱意料的是,吴军骑兵整队的速度竟然要稍稍快于满清方面,这让胡国柱惊奇之余,心中自信也是大增,扬起马刀,暴喝一声,一马当先向前冲击而来!
虽然整队速度的快慢,并不能绝对代表双方之间实力的差距,但是向来被满八旗压一头的吴军,却是头一次觉得,对方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可怕,不可战胜!
数千骑狂奔之际,卷起漫天尘沙,骑兵之间的间距远远超过于步兵,这数千骑兵完全排列开来,从占地面积上来看,已经不输于十倍于己的步兵,声势更是湟湟大气,似乎能将人视线全部占据!
虽然后发,但是满汉骑兵的战马质量明显更强少许,相向奔驰之中,反而是满汉八旗的骑兵先一步达到极速,带着踏碎一切的气势,飞扑而来。
双方很快便即冲撞在了一起,短兵相接在这一刻,任何胆怯都会直接召至自身死亡的局面,双方都是以最快的反应,最精准的动作劈杀或者格挡正面的敌人。
双方高速相向的马速下,除却一些极其精锐的个体外,大部分人的攻击机会都只有一次,一次不中,就会空手对冲而过,或者失手被斩于马下。
急速交错而过后,胡国柱信心更加多了一些。
这一次对冲之中,他连续斩杀了两名清兵,一个是新兵蛋子,一个虽然是老手,但看的出来这个老手已经太久没上战场了,手上的速度明显跟不上脑子的反应,虽然动作老辣,但速度太慢,直接被胡国柱轻松斩杀!
当胡国柱喝令中,开始重新整队完毕的吴军骑兵出现在他面前后,他的信心却是更加的足了。
虽然大概的损失是数百骑,但是这损失却是与满清不相上下,再一对比双方的兵力,这明显就是吴军已经占了上风!
更重要的是,数年之前,若是有人能够在骑兵对冲之际,与满清杀个五五开,那在大明军中,绝对可以说是封神般的存在!毕竟这是建奴崛起之后,就再也没有过的盛况了!
而如今,他胡国柱,却是做到了,而且还是这般的轻松写意!
“儿郎们!这就是满八旗么?也不过如此而已!今日定要尽灭此朝食!以扬我军威!”
胡国柱在阵前狂笑着,带着溅起一身的污血,大声的喝吼着,鼓舞着军心士气。
“杀!”
“杀!”
“杀!”
事实上,已经看到这种场面的士兵们,已经无需他再鼓舞什么士气了,一战过后,所有人都已经看清了满汉八旗的水准,虽然损失不少,但士气却明显比初战时,强盛了数倍不止!
“冲!”
胡国柱满意的听着这满含信心的回应声,大吼一声,再次一马当先冲击而来。
这一次对冲而过,吴军悍勇更胜往昔,在敬畏一扫而空后,战斗力更是强的吓人,直杀的清军横尸一地,杀出了近乎一比二的战损比,而自身的损失与之前却没有太多区别。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满清入关之后,有了大批绿营充当炮灰和马前卒,满汉八旗大多作为督战队存在于战场之上。
这虽然极其有效的令满汉八旗的损失降低了下来,但却也有一个巨大的负作用,那便是满清嫡系能够出战的机会并不多,无论曾经再强的技艺,骁勇的勇士,一旦数年间都不曾经历磨练,那他们退化的速度就快的令人啧舌。
而清军如今的状态就是如此,曾经那噬血残忍的满八旗,在数年的太平日子,爪牙已经严重退化,虽然还没有退化为后世历史的八旗少爷兵,但是面对着吴军这样的沙场常备军,他们的优势已经不再。
当第三次冲锋再次结束后,八千清军剩下的已经不足五千,而他们的对手,吴军竟然还保留着近四千的规模,这场骑兵硬憾,满清已经输的一败涂地!
第四次对冲根本没有发生,眼见局势不妙,清军统帅立即呜号退兵,已经心胆皆寒的清军骑兵顿时如蒙大赦,勒马转身就逃。
胡国柱又哪里肯放过他们,穷追败兵,痛打落水狗,向来便是关宁军出身的吴军,最为擅长的手段和最喜欢的节目,根本不需要胡国柱下令,无数骑兵在无数‘万胜’的欢呼声中,汹涌而前,向着清军骑兵猛扑而去。
此时吴军士气之高,估计哪怕吴三桂亲自下令退兵,都不一定能有什么效果可言,不扑上去狠狠厮咬一块肉下来,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