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柿子捡软的捏,既然汉人已经再次变得可怕了,那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找打不过汉人的满人的晦气,毕竟他们距离自己最近,更重要的是,他们个个都不是穷人!
  一瞬间,整个朵颜草原马贼数量变多了十数倍,只要清军不是抱团行动,就立即会被熟悉地形的蒙古人偷袭!
  随着蒙古人屡屡得手,马贼们也开始愈加的猖獗起来,从一开始的十数骑小规模的伏杀,慢慢的形成了一股股人数都在数百人左右的大型马贼抢劫团伙。
  这些马贼相比于之前的蒙古人,明显剽悍了许多,虽然武器依旧极为简陋,但是那股子无惧生死的亡命搏杀,还是令得满八旗小股部队不断的遭到毒手。
  进入草原数日后,屋漏偏逢连阴雨,草原上开始飘起鹅毛大雪,天地一片白茫茫的情况下,连方向都难以辨认的出来,更令满清撤退的速度雪上加霜!
  满八旗早就不是努尔哈赤时代那支可以爬冰卧雪的强军,入关数年就连满八旗最低的旗丁,享受的生活都已经赶上了在辽东时的牛录额真的待遇,甚至可以说,以中原的物产,他们的待遇都已经超过了当年的牛录额真们了。
  想毁掉一支军队,最快的办法就是给予锦衣玉食,纸迷金醉的生活,更别说入关以后,大部分的战斗都已经被蒙汉八旗及绿营所代劳,满八旗大多时候起到的都只是督战队的作用而已。
  生活优渥,又不用上战场,满八旗无论是作战意志,还是作战技巧,都已经严重的退化,虽然还因为大批老兵还在,并没有沦落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但是比起入关前,他们坠落的已经不是一星半点了。
  对于这些可恶的马贼,担任后卫的汉八旗已经出去过不止一次了,但是面对着凛冽、刮面如刀的寒风,以及在草原上逃跑功夫天下第一的蒙古人,汉八旗数次都无功而返,甚至有一次追击过远,先锋直接掉入埋伏圈,一个活着回来的也没有。
  令蒙古人士气大振的是承德西北一战,数千汉八旗与正红旗残部,成功的找到蒙古马贼的聚集地,想要一战而彻底剿灭这伙如牛皮糖一般的马贼。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令人大跌眼珠。
  没有退路的马贼们,居然在这一次正面会战之中,击溃了满清前来围剿的正红旗残部!
  尽管自己的损失比满清要大的多,而且还只是击溃战,杀伤数量并不算太多,但是这种胜利却是极大的鼓舞了所有蒙古人的斗志。
  受到这次会战胜利的影响,周边刚刚被搜刮的底裤朝天的小部落,不断有青壮选择加入这支马贼,不知不觉之意,虽然刚刚损失了近千兵力,但短短十数日间,这支马贼的数量已经突破三千,膨胀至五千以上!
  这样规模的马贼,已经不能再称之谓马贼了,完全就是一个中型部落的规模了,已经足以和满八旗单独一旗过上几招了。
  人数规模的膨胀带来的,不仅仅是实力上的膨胀,还有心理上的越加膨胀。
  绍武四年二月初,插汉河套草原之上,蒙古马贼再次粘上满清后卫部队,并且不断的发起一连串的袭击。
  从各个方向不断袭击的马贼们,进展都极为顺利,士气极为低落的满清军队,甚至在人数稍稍占优之时,都已经有些不是对手,被蒙古马贼一次次的洗劫一空。
  连战连胜之下,蒙古人已经有些不将满八旗放在眼中了,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怀疑,之前对于满八旗无敌天下的传闻,究竟是不是人们的胡编乱造出来的。
  眼下的满人,一对一的情况下,都能被自己打的灰头土脸,哪一点配的上传闻中的以一当十、满万不可敌?
  不过蒙古人委实是过于自大了,满八旗虽然已经腐化,但是在老兵还拿的动刀兵之时,依旧不是可以随意欺辱的。
  就在蒙古人连战连胜,连续攻破清军后卫数个营地,并且个个收获满满之时,冲天的号角声不断的响起。
  无数早就埋伏在周边区域的镶白旗已经开始打马疾冲而来,不同于之前遇伏便即立即撤退就跑,这一次蒙古人反而狞笑着,向着镶白旗发起了反冲锋!
  然后蒙古人就惊愕的发现,镶白旗骑兵完全不同于之前对战过的正红旗,他们的战力完全就象是两支不同的军队!
  若说两红旗在皇太极时代,就被皇太极以创立前锋营的名义,不断的被剥离出精锐力量加强两黄旗,更在多尔衮时代,又一次的被剥离精锐力量加强于两白旗,如今完全就是一把又锈又钝的刀鞘,那甲坚兵利,老兵云集的镶白旗就是一把已经出鞘的利剑,寒光闪闪,摄人之极,大军还未近前,那滚滚的压迫感直接扑面而来!
  灵泉一战,近万蒙古马贼对战数量只有五千左右的镶白旗,却是在正面骑战之时损失就超过两成,被镶白旗追击之时更是不知死伤几许,绝对可以说是大败而归。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一下子将蒙古人刚刚膨胀起来,老子天下无敌的气势又直接给打的灰飞烟灭,让这些蒙古人又一次明白,满清不是他们这些聚集的数量多了后,就开始迷失自我、不知天高地厚的杂鱼,所能轻易挑衅的!


第421章 考量
  虽然并没有命令不可追至关外,但明军的追击及至关墙,便即停了下来。
  并不是说明军不敢出关追击,而是他们此次只是急袭北京,本来带着的粮草便不多,根本没有做好出关的准备。
  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满清后卫的四旗,真正冲出关墙的数量最多只有六成,还剩下众多的散兵游勇,还需要他们进行清剿工作。
  当然,最重要的是,是搜刮战利品,以及皇帝即将到来的大封!
  满清已经遁出关外,也代表着满人所建立的大清已经彻底垮蹋,大明已经再次站了起来,日月重新照亮山河,天下重新一统!
  这个时候不赶紧恭迎皇帝回归神京,还在外面浪荡,那才是脑子出了问题。
  等到朱聿鐭到达北京城时,北京城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在,虽然大火已经被扑灭,但是过半建筑被焚毁,还是让这座大明曾经的心脏已经显得破败不堪。
  好在皇城满清没有敢于肆虐破坏,或者说在鞑清皇帝还在的时候没敢祸害,而明军又来的太过迅速,让他们没有时间进行破坏。
  但就算如此,皇城还是有近五分之一的建筑受到波及,损失也是极为惨重。
  更可惜的是,其中无数的珍宝更是被孝庄打包了大半,只留下一些笨重的无法携带的,还能留在宫中。
  这样的北京城,朱聿鐭是没有兴趣进去溜达的,更令他头疼的是,这一次兵灾过后,北京城中至少有数十万的百姓轮为流民,所有财产和口粮被抢劫一空后,只剩下嗷嗷待哺的一张张嘴巴。
  城中如今已经没有多少粮食,清军第一时间抢劫的就是各个粮店,征用了粮食不说,更是一把火将个个米铺烧了个干净,让这些商人就算想要隐蔽粮食都做不到,只能剩下满地的灰烬。
  不过北京城的粮食本来就不多,毕竟江南被大明统一之后,运河粮船断绝,南粮更是只有少量走私。而北方刚刚结束战乱,生产刚刚处于恢复之中,但却并没有给他们恢复的时间,两年多来从来没有间断的战争,更是将整个北方给耗的七七八八了。
  这两年多来,北地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尤其是粮商们,更是将粮价一而再,再而三的提价,比起绍武元年时,粮食已经涨了数倍不止,而随着绍武三年,明军北伐的开始,大军不断攻城陷地和渡海登陆,粮价更是一天一个样。
  如今的北京城,黑市的粮价已经高达二十两斗米,但是却依旧是有价无市,少许的粮食一拿出来,立即就会被抢购一空。
  若是明军主力来的再晚一些,估计大规模的冻饿而死就会出现在朱聿鐭的眼前。
  不过朱聿鐭所带的粮食极多,根本不用担心赈济的问题,虽然朱聿鐭对于北京城众多的二五仔们,已经开始磨刀霍霍,但是在这些灾民面前,这杀意还要先行收收。
  不先将这些人的肚子给安抚住,那只要有心人一煽动,转眼间就会是一片的大乱出现。
  如今明军集中在京城的军队数量委实太多,朱聿鐭在下令赈济灾民之后,便开始打发军队向着蓟州、山西而云,以重整整个大明的九边重镇,先将基本盘给安定下来。
  赈济之事,并不需要朱聿鐭太多参与,不要说北京城原本就有数个衙门系统,就他随军而来的百多个学生兵,就能在军队的配合下,开展对于灾民们的赈济。
  不过做为一个从来不当人的玩意,朱聿鐭赈灾从来不是无偿的,第一天给予了免费的稠粥,并且将灾民们以户为单位登记在册后,第二日便即男女、老弱分营。
  小脚女人这种残疾人,十岁以下的孩童,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些都是可以免除劳役,不过他们所能够获得的食物,也仅仅只是能够维持住生命所需,并不可能有多大的份量。
  青壮年、以及半大孩子们,他们每日都被赶到北京城中清理残垣断壁,谁若是敢不服从,或者消极怠工对抗命令,立即便会被以细作的名义抓捕然后丢入苦力营。
  苦力营就完全是一个地狱一般的存在了,吃的甚至比老弱还差,但是干的却一点不比其他人少,甚至干的活比别人都更加的危险,毕竟有鞭子与刀子的威慑下,只要还想活下去,就必须去做牛做马。
  这一条诏令针对的是所有人,无论之前是做什么的,无论是不是读书人或者达官贵人,只要你来吃这碗饭,就必须拿起工具前去清理城池,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的优待。
  好在敢于闹事的并不多,除了一些脑子一根筋的,觉得这是有辱斯文的夯货外,其他士绅官僚们倒是十分的识相,毕竟朱聿鐭藐视读书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杀的读书人甚至都不比一场大战斩杀的敌人少到哪里去。
  面对这么一个暴君,最好的选择就是按照对方的意志去行事,而不是自命不凡的选择对抗,这必定是没有任何的好下场的。
  接下来的十数日,许多人觉得这一辈子干的活,也没有这数日干的多,许多人都是满含热泪看着自己这辈子只抓过笔杆子的双手,大泡小泡相叠,都在无声的哭泣着。
  在这个暴君面前,他们之前的任何地位与功名,都全部变成了浮云,但却没有人敢大骂昏君无道,因为这暴君可是真的会残害‘忠良’的,而且残害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更别说他们这些已经臣服在鞑清膝下数年的士绅、商贾们,估计这个暴君动起手来,根本都不带一丝犹豫的。
  但是他们却没有别的办法,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听从安排。
  他们之所以沦落到需要被赈济,是因为他们是满清抢劫的首选对象,在满清奸淫掳掠之后,又是一把火将他们的家宅烧为一片白地,让他们彻底变得一无所有。
  更因为满清前脚刚跑,明军后脚便至,明军一到便即开始封锁城池周边,任何逃跑之人都被赶了回来,这才让他们投奔亲友的打算彻底落空,只能在这京城周边当了灾民,进而忍受这狗皇帝的盘剥羞辱。
  对于朱聿鐭而言,这些士绅们的怨气,他自然看在眼中。不过他却并不在乎,真正有骨气的士绅,早就要么南下,要么殉国了,剩下这些磕头虫,就算再羞辱他们,也不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
  “只不过是一群断脊之犬而已,连犬吠都不敢的货色,先放你们几天活路,来日再行清算!”
  对于这些人的拦截,自然是朱聿鐭的意思,对他来说,清算这些汉奸走狗的重要性,甚至比击败满清还要重要一些。
  不过眼下朱聿鐭却没有时间去办这些,因为他必须要考量对于吴三桂的处理问题了。


第422章 龌龊
  在绍武三年底,朱聿鐭率军在天津休整之时,西营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向山西、陕西进攻而来。
  彼时满八旗依旧坐镇于北京,陕西方面清军的抵抗意志还是比较顽强,尤其在潼关一线,西营连攻十数日,却是毫无寸进。
  李定国在慎重考虑之后,并没有再硬撼潼关,而是挥军向北,越过黄河,大举进入山西境内。
  山西境内的清军已经是空心状态,西营进入山西后,不足数日便即连克平陆、安邑、解州,兵锋锐不可挡!
  但是西营的进攻,在永济城被拿下后,便不得不停滞了下来。
  并不是西营遇到坚城或者清军强军,而是受限于后勤保障越来越艰难的情况下,只能全军在距离陕西境内一步之遥的地方,悻悻然的停止了步伐。
  李定国没有觉得这是绍武朝廷在断他后路,事实上在与湖广堵胤锡会师于洛阳之时,对方就已经向他说明了军粮转动艰难的现况,并且要求他先行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