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唯一的抵抗也许就是满城的士绅们,这些士绅们一看到明军入城,纷纷哭喊着向明军哭诉,不是他们不降,而是被巡抚与总兵这些外乡人逼迫在家,敢无令外出者皆杀无赦,这才没有与王师里应外合,共破国贼。
  但是他们这次真的是秀才遇上兵了,这些士兵根本就没有人理会这些士绅们在说什么,只要是阻挡他们前路的人,无论是谁都会直接被格杀勿论。
  至于这些士绅之前是什么地位,有着什么样的功名,官兵们的刀子面前,都不值一提,就如同杀猪宰羊一般,直接横杀而过。
  巡抚衙门,还有知府、知县衙门,此时除了还挂在梁上的几个主官外,已经空无一人,甚至连总兵府都不例外,在快速的接手了府库、武库、粮库之后。
  有组织的清算便即立即展开,一户户朱门,不断的被撞开大门,面对着无数哭喊着冤枉的士绅们,官兵们没有一个手软的,这不仅仅是皇帝的命令,更是他们捞取外快的营生,至于士绅们怎么想,这些官兵们根本就管不着,也懒得理会。
  对于济南城冲天的哭喊声,朱聿鐭也两样不在乎。
  皇帝的权威来自于杀戮,更来自于言出必行,只要这个规矩定下了,那就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必须贯彻下去,更别说,他对于这些士绅们,本就没有丝毫的同情。
  明末时代,朱家宗室看似每年的钱粮极多,但是实际上,除了那些有封地的王爵们,其他镇国将军之类的旁支,可能十数年都没有领过俸禄了。
  毕竟每年大明收上来的赋税才多少,若是这些人全部都有俸禄可领,那别说支撑起九边的军队了,收上来的赋税还不够这些人分的,还需要皇帝再自掏腰包补贴大半进去。
  宗室藩王们虽然横行无忌,但却全部被限制于一地,为祸也就数十处,根本不可能弄的天下大乱的程度。
  真正让整个天下一地鸡毛的,就是眼前这些士绅、官僚们,他们如今这般凄惨的哭嚎哀求,想必当年他们转嫁赋税,逼的无数百姓家无粒米,家破人亡之时,也曾有百姓这般苦求于他们赏口吃食的吧。
  既然他们可以无视那些百姓,坐看他们哭嚎着冻饿而死,或是自此沦为流寇盗贼,那做为食物链最高级别的自己,坐看他们家破人亡,似乎也是情理之中吧。
  轻松拿下济南城后,朱聿鐭也没有耽误,立即传缴整个山东,要求地方文武立即做出选择,半个月内必须前来济南见驾,否则便以谋逆罪论处。
  想必这最后通牒伴随着济南城士绅被扫荡一空的消息,估计会让所有人明白,他们该何去何从。
  半个月不到,山东各地已经全部倒戈而降,每日间匆匆向着济南的车马络绎不绝于道,盛况空前。
  对于山东各地的文武,朱聿鐭为了安全起见,在集中见了一面后,便即打发他们回府,不过却是将原本的治所全部打乱南北对调,并且各府城均派驻一队锦衣卫,以及数量不等的明军驻守。
  至于各地的原清军,则是全部召来济南听调,暂时充当大军辅兵,以确保山东在他离开后,不会再生出什么乱子。
  至于肃清山东的汉奸走狗,朱聿鐭已经没有这个时间了,而且这个任务,他觉得交给对山东士绅苦大仇深的郑成功来处理,应该更加的合适。
  探马来报,阿济格已经自济宁退兵,虽然在李成栋的追击中损失不少兵马,但是主力依旧无损,如今已经大踏步退至临清州,随时有东进而来的可能。
  被动应对,不是朱聿鐭的作风。
  在探知阿济格已经到达临清之后,朱聿鐭没有多耽误,留下受伤严重,已经返回南京休养的钱可雄副将郭慧,率其部剩余八千人驻守济南后,主力开始沿大河向西,主动迎击阿济格的主力大军。
  经过邹城一战,缴获众多的明军如今骑兵数量已经近两万,虽然大多是骑马步兵,论起骑战也许不是清军对手,但是若是组成骑墙阵,却也不会弱于清军分毫。
  两万骑兵,七万余步兵,这是朱聿鐭如今手中的力量,虽然与满清军队数量已经稍居劣势,但是朱聿鐭却是丝毫不怵,主动迎击而来。
  但行至高唐,朱聿鐭却是停了下来,因为一个令他揪心的消息传了过来。
  绍武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满清以‘阳为顺清,阴为助明’的罪名,将郑芝龙及其族弟、妻儿百多人全部斩于菜市口,并且将一干人等首级快马送至天津。
  刚刚到达天津还没多久的郑成功,直接被满清送来的百多颗亲族的首级,给激的连吐数口鲜血,整个人直接昏迷不醒。
  对于这个情况,朱聿鐭是真的被惊到了。
  他印象之中,历史上的郑成功就是在长子郑经私通乳母,并且生下一个儿子,他下令斩杀逆子被其族兄郑泰拦下,急怒攻心之下,又突然接到父亲及一干亲族被斩于京城后,直接气的一病不起,进而药石无用,英年早逝。
  朱聿鐭是真的怕了,他害怕郑成功就如同历史上一般,就此一病不起,那这个乐子就大了。
  郑成功麾下的水师,是他能够稳居江南,从来不担忧满清能够过江的重要凭仗,更是他敢于远距离跨海登陆北方,在天津安排一个钉子户的依仗所在。
  一旦失去了郑成功的约束,郑家庞大的水师势必会群龙无首,分裂内讧就成为必然。
  若是十年之后才出现这种事,那朱聿鐭还有自信凭借积累起来的威望,让郑家水师不敢有所异志,或者已经弄出另一支船队平衡郑家水师,不至于彻底的依赖于郑家水师。
  但如今,郑成功是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的,一旦郑家水师有变,那这次北伐就立即会变数多多。
  在心中彷徨之际,朱聿鐭也只能暂时停止向前,停留在高唐,等待着天津方面接下来的消息。


第403章 掩杀
  在朱聿鐭为郑成功的安危揪心不已之时,远在开封府的闯营与三顺王的大战,也已经全面展开。
  三顺王指的是孔有德为恭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三人,历史上他们三人还曾被改封为三南王,孔有德后改定南王、尚可喜为后改定平南王、耿仲明为后改靖南王。
  只是这个时空中,他们已经没有了南下的机会,这三南王便再也不可能出现了。
  孔有德与耿仲明交好,但是与尚可喜却是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三人都是辽东人,又都是在东江毛文龙麾下听调,又同是毛文龙义子军出身,更巧的是,三人父辈都是被满清斩尽杀绝的,最后却是全部归降于满清,委实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孔、耿二人擅陆战,尚可喜擅水战,这三人在毛文龙死后,尚可喜居于东江,孔、耿二人则是跨海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最终孔有德叛乱出逃辽东的途中,在海上很是被尚可喜好一顿收拾。
  后来连续数次攻打东江,都被尚可喜用水军好好教育了一番如何做人,但当尚可喜登陆后,却是无论他带兵几许,如何筹谋战事,却每次都没有任何意外,均被孔有德打的怀疑人生。
  三人可谓是欢喜冤家,这辈子就没有真个好好相处过,就算全部投降了满清后,依旧是处处明争暗斗。
  不过对于他们三人这种争斗,满清方面是极为乐意看到的,向来不曾有过任何的约束。
  这种争斗如今到了战场上,也依旧是如此,三顺王相互之间根本就不服对方,谁也不会听从对方的指挥。
  而这一次统率三顺王的是已经被严重削弱的两红旗,更可怕的是,两红旗原本的核心代善已经于去年病死,如今上位的是满达海这个三十岁不到,便即一身痨病的家伙。
  只看他病怏怏的,连日行军下来已经面无人色,一天到晚大半时间都在闭着眼睛回气的模样就能知道,这指挥大军作战的重任,他是根本不可能挑的起来的。
  不过阿济格显然也明白满达海这家伙的状态,到达洛阳后满达海便即一直在府邸休养,指挥大权已经全部落在了阿济格心腹巴哈纳,与积极向他靠拢而来的多尔衮心腹谭泰手中。
  这两人都是满清的后起之秀,虽然不似父辈一辈子都厮杀在战场上的能力,但有着皇族身份的他们,还是可以稳稳的压制着三顺王,进而完成在战场上的协调。
  在清军援军到来之后,闯营便放开对中牟城的攻击,坐看清军辎重入城,大军后退数里,静待即将到来的决战。
  两军在中牟城东列开了阵势,北起官渡古战场,南跨韩寺镇,直抵姚家镇的数十里宽阔战场上,如同一个巨大的怪兽张口血盆大口,从三个方面围向清军以及中牟城,场面蔚为壮观。
  清军的兵马在六万上下,只有闯营的三成不到,但是却近半都是骑兵,战场机动优势极大,数量不多的步兵,则是驻守于中牟县城之外,背靠城墙列阵,与闯营遥遥相对。
  骑兵本就不是防守的兵种,在闯营数个方向压迫而来时,清军骑兵军团已经开始全面运动起来。
  粮草辎重全部放在中牟城中的清军,奔袭游走之际,没有丝毫的滞涩,让开闯军正面,不断的在两翼反复的佯攻。
  尤其是蒙古骑兵,更是将骑射发挥到了极限,一波波的箭雨不断的借着马速呼啸而下,令得闯营将士一片片的倒下。
  不过倒下的大多都是刚刚聚拢而来的杂兵,这些杂兵的作用也只是在消耗对方的军力与精力而已,虽然不断的有杂兵崩溃而逃,但是在后方督战队的刀子面前,这些杂兵却是没有退路,只能不断的在清军与闯营锐兵之间,来回的乱窜,哭喊声响彻天际。
  虽然有督战队在后面维持,但杂兵对于伤亡的忍耐力是极低的,只是半个时辰不到,闯营左翼的杂兵便即兵败如山倒,在蒙古骑兵反复的冲击中,化为冲天的海浪,直接倒卷而回。
  大军一旦溃败,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够阻挡的,督战队也失去了作用,被败兵直接冲散,被动的被他们席卷着,身不由已的随着人流冲向四面八方。
  如此轻易的就击溃数倍于自己的闯营,蒙古骑兵士气大振,最擅长打追击战的他们,立即便开始了全面追杀。
  左翼的大败,但因为距离的缘故,并没有引起连锁反应,中军虽然开始有些不稳起来,不断的出现骚动。但是右翼闯营,却是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还在稳步的前进着。
  中军的这些骚乱,很快便被闯营锐兵给压制了下来,但是左翼崩溃的情况下,中军只能原地维持秩序,只余下右翼因为有地形的优势,清军骑兵不能发挥的情况下,还能维持着进步的步伐,不断的向着中牟城靠近而来。
  无数的败兵在距离他们一两里之外的地方,如同洪水一般的席卷着大地,几乎将整个大地完全填满,蒙古骑兵呼啸自后追杀,原本整齐的队伍,也因为不断的分兵追向四面八方,而变得越来越分散。
  “还真是杀的欢啊。”
  李来亨此时正立于一处庄子之中,透过残垣断壁,观看着庄外那一幕幕人间惨剧,眼中的寒光却是越来越盛。
  左翼的溃败,是必然之事,也是闯营事先便已经商量出来的结果,自然也是有所准备。
  不同于绍武皇帝酷喜精兵的策略,闯营军中上下依旧还保持着杂兵、锐兵、老营三层阶梯构造,在需要的时候,牺牲杂兵换取胜利,对于闯营来说,完全就是吃饭呼吸一般的正常。
  溃逃之时的人群,跑起来的速度是惊人的,只是半刻钟时间不到,无数的败兵已经呼啸着自远方掠过,不是没有人想过进村,只是逃跑之时,人们往往都是随大流的,很少有人还能脑子灵光的脱离大队躲避追杀。
  偶尔有敢于脱离大队进村的,也立即被老营骑兵给按翻在地,若有人敢于大呼的,都会被直接就地斩杀。
  滚滚的人流呼啸而过,后面便是狂笑着策马徐徐跟随在后的蒙古骑兵,他们不断的交替冲锋而前,将落后的杂兵一个个砍翻在地,不断的逼迫这些败兵玩命的奔逃,直到将这些人的体力全部耗光,那才是真正大屠杀的开始!
  只不过他们这次却是打错了算盘,在蒙古人正嘻嘻哈哈的追击之时,数个村落之中都有闯营骑兵冒出头来。
  然后在蒙古骑兵不可置信的目光中,数百骑为一队的骑兵快速的横过田野,向着早就不成队形的蒙古骑兵掩杀而来……


第404章 出击
  这些蒙古人,从来没有与闯营交过手,更不会清楚,闯营之中的骑兵是什么级别的存在。
  闯营自从被北方赶至湖广后,便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不仅军中之前百万‘雄师’变成残兵败将,更是连引以为傲的骑兵亦损失大半,尤其是李自成倾尽心血培养出来的‘三堵墙’骑兵,更是只剩下了两千骑不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