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这里,李成栋看着开始似懂非懂的儿子,叹了口气,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继续说道。
  “动动你那猪脑子!若是唐王成为伪帝,桂王会眼睁睁的看着么?”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击节欢呼。
  南明如今已经王小儿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如今若再因帝位起了内讧,那就更加不值一提了!尤其是如今南明仅剩下几个边缘之地,一旦内讧开始,他们自己就能将自己给完全耗死!
  “伪明又起内讧,破之必易如反掌,等拿下伪唐王、桂王,大帅封爵已是必然!末将先行恭喜大帅了!不过,看来咱们原本定的计划要改一改了,先行休整一段时间,得让他们先拼个两败俱伤,然后咱们就可以轻松的捡桃子了!”
  半晌欢呼后,李成栋麾下第一悍将杜永和顿时第一个跳了出来,向着李成栋进言道。
  “永和你还是看的太浅了,依本提督看,咱们不仅不能变更计划,甚至还得尽快出兵广东!”
  李成栋却是摇摇头,目光中精光暴闪。
  “大帅,这是何故?”
  众人闻言无不惊讶,纷纷失声询问道。
  “原因很简单,两虎相争乃是必然,但两败俱伤,却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桂王乃是伪明最正统合法的继承人,无论伪明的文武还是士绅,支持他的必然占多数!
  因此一旦开战,唐王必然会大败,而且还会是迅速的大败!若是咱们多耽误时间,就不是去摘桃子了,而是真正面对着内部统一整合之后的伪明了!
  咱们是要立功的,可不是要送儿郎们战死沙场的。咱们要赶在桂王刚刚击败唐王,实力大损,又忙着安定人心之时,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这样才能拿到最大的功劳,并且少死点人,多保存更多的实力,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在朝廷里立的更稳!”
  李成栋快速的环视了一遍麾下这些亲信们,目光中多少有些失望,除了自己,麾下竟然没有一个有大局观和眼界的人才。
  众人闻言无不叹服,大帅不愧是大帅,一番推理合情合理,直如预见未来一般。无论看到的,还是想到的,都远比他们深远的多。
  “各回各营,收束士兵物资,准备出征!等本提督见过佟将军后,便即立即出兵!”
  李成栋摇摇头,将满心的胡思乱思全部扫出脑袋,一甩披风,便即风风火火而去。
  这个时候,因为福建广东要道已封,他还不知道桂王曾弃肇庆城远逃数百里的壮举,更不知道从不按套路出牌的朱聿鐭,已经用议会将广东各府的士绅收买的七七八八,否则的话,他应该不会这般匆促便想着去摘桃子了。
  当风风火火的李成栋来到漳州城府衙时,却并没有见到佟养甲,回过侍卫才知道,佟将军已经外出打猎了,还不知道何时才会回城。
  李成栋谢绝了侍卫让他入府歇息等候的好意,问明佟养甲所去方向后,便即再次打马出城,他是一刻时间也不想耽误了。
  好不容易见到佟养甲,李成栋也有些暗生怨气了。
  他一番奔走数十里,已经累的跟死狗一般,而这位佟大爷,如今却是悠然的带着自己的阿哈仆从,升着大火堆烤炙着一只半大的野猪。
  “李提督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这口猪可是本将亲自射杀,如今正好烤的差不多了,快入座一起尝尝!”
  佟养甲看到一脸风尘仆仆的李成栋,微笑着见了礼,热情的招呼着他坐下吃喝。
  这倒不是佟养甲对李成栋另眼相看,愿意屈尊以待。而是优待明军降军,特别是有战斗力的降军,向来是满清朝廷坚定不移的国策。
  满清是小族,部族军满八旗合格兵员,在最巅峰之时,也就六万出头。入关之后,虽然战无不胜,但在战场上又哪有不死人的,别说死在战场的上,哪怕只是单纯的因为行军,气候,水土不服等情况,都会导致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在刚入关的前两年,原本足有六万余的满八旗,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不断的向前拓展着领土范围,人数竟然锐减至四万不足。
  眼看胜利者就要被不断的胜利给灭了族,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满清不得不开始放权和提高投降明军的待遇。
  靠着这种政策,投降明军所改编的绿营,已经心甘情愿的代替了满蒙汉八旗,在战场上承担着最艰苦的战斗和伤亡,将差点因为节节胜利而先行灭族的满八旗给挽救了回来。
  尽管李成栋心中不满,但面对着这位名义上配合他作战,实际上是满清朝廷监军的佟养甲,他也不敢轻易得罪,笑着应了一声,便坐了下来。
  “恭喜将军大人,末将刚刚收到情报,伪明唐王已经在广州登基,年号昭武!”
  耐着性子说了几句客套话,李成栋便即迫不及待的将这则爆炸性消息讲了出来。
  “唔。本将还以为多大的事,要李提督这般辛苦的跑来一躺。不就是一个伪帝么?我大清两年之间已经杀了两个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佟养甲却是毫不在意,用力的咬下一块肉,不断的咀嚼着,漫不经心的回应道。
  “这……”
  这一下,倒是让李成栋愣住了,原来这也是一个大棒槌!


第31章 准备出兵
  篝火熊熊,烧的架在上面野猪肉滋滋发响,不时滴下一滴滴黄亮亮的油脂,落在篝火上噼啪作响。
  看着不断忙碌着给野猪肉上刷各种调料和盐巴,并且殷勤帮二人切下一块块金黄油亮肉块的包衣们,李成栋虽然早就腹中空空,但此时却是一点用餐胃口也没有。
  这便是满清中大名鼎鼎的海西女真四姓佟家出来的人?
  难道这些人脑子里面全部都是肌肉,根本就没有多少脑细胞么?凡事全部靠的是武力,从来不动脑子吗?
  “大人容禀……”
  李成栋心中虽然暗骂,但是脸上却不得不堆出笑容,再次将他与部将所讲的利弊再次讲了一遍,当然对他前程有利的话语自然忽略了过去。
  事实上,佟养甲在话一出口之后,便即醒悟了过来。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并不是他智商不够用,而是他已经习惯了在主子面前从来不出头,只安心听从命令而已。
  一旦反应过来,根本无须李成栋多讲,他只是静心思考一番,便即立即明白其中的莫大机遇。
  不过他当然不可能将这个原因告知李成栋,而是不动声色的听着李成栋的话语,也有着试探这个汉人到底有多少斤两的意思。
  “李提督说的合情合理,本将估摸着也是这个情况,既然军情紧急,机会稍纵即逝。李提督想要出兵,那本将自无不允。”
  “只是你可曾想过,自漳州出兵广州,路上距离可不短,途中更是处处大山,道路崎岖,若是全军而前,又需要耗去多少时日?
  这般兴师动众而去,还需要连过分水关,潮州府,汕州府,惠州府等地,就算进展一切顺利,恐怕还没走到一半,伪明二帝就已经分出胜负了,到时进退唯谷,又该如何?
  另外福建逆党只是刚刚被压服,若是空军而前,只怕大军一动,后方便要直接变天了!
  而且大军数月来,无日不在行军打仗,早已疲累,之前所缴获的钱粮,更是在不断的平逆大战中消耗大半,如今哪有富余的钱粮再次远征?”
  佟养甲一脸的平静,一边嚼着肉块,一边侃侃而谈道。
  对于佟养甲表现出军事老手这一面,并没有让李成栋对他的观感有多大改变,毕竟打了二三十年仗的人,只要不死,都能有这样的眼力和大局观。
  “大人放心,末将已经考虑妥当了,这次只带三千铁骑,五日干粮急行!”
  “末将早就在搜集广东各地明军情报虚实,他们武备松驰,各地明军不仅大半都是空饷,而且还都是些临时充数的老弱!正当面的分水关更只是些毫无战力的军户,难当王师随意一击!
  只要铁骑入广东,沿途各府何人敢挡?每到一地,便可以敌粮做我之军粮!最妙的是,广东各地少经战乱,人口不少,民意钱粮更是充裕,不仅可以随时补充军中所需要夫子军,保证王师推进速度不受影响,还能临时拉上众多的辅兵以壮声势!
  后续大军更无需全员出动,只要两万精兵沿着已经洞开的道路向前,甚至连粮食都无需多带,直接就地征粮便可!有足够的辅兵和夫子兵,还有充足的钱粮支持,完全不会影响大军行军速度!”
  来回跑数十里路,虽然跑的李成栋有些疲惫,但也不是没有好处,这些后续事情,也在路上便即想的七七八八了,此时根本不虚佟养甲的刁难,完全对答如流。
  “提督费心了。既然提督已经想的这么周全,那本将还有什么好说的,你这便去吧。本将手中也还有百多骑兵,也跟着将军壮壮声势吧。”
  佟养甲仔细琢磨了一番,也觉得李成栋所言并无太大漏洞,这完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末将正愁手中骑兵不够用呢,有了大人的支持,此战必胜!多谢大人援手。”
  面对着这个明摆着也要从中捞一笔军功的无耻之辈,李成栋肚中痛骂不止,但面上却不得不表现出一副感激的模样。
  这一番折腾之后,再回到大营时,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了。
  眼看天色已经不早了,李成栋虽然不甘心,但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让部将们先解散各自已经集结好的队伍,安心休整一天,等待明日再上路。
  ……
  在李成栋对广东虎视眈眈之际,驻扎于分水关的纪光霁部,此时先一步迎来了援军。
  这支援军不是别人,正是朱聿鐭收编没有多久的石壁等四姓海盗。
  不过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再是海盗,而是正儿八经的挂起大明的旗帜,从头领到小头目,个个都有了昭武朝廷的官职。
  他们此来并不是相助纪光霁部守卫分水关的,而是运来十多门佛郎机火炮,这种火炮相比于沉重的红夷大炮来说,除了射程不足以外,其他无不超越红夷大炮。
  这种火炮配有子母铳,可以快速的拆解装填,而且炮身比红夷大炮轻了一大半,无论机动还是运输,装填速度都更加适合陆地战场。
  在四姓海盗送来火炮之时,纪光霁部的操练就没有停止过,比起朱聿鐭,纪光霁更加的有压力,甚至时时都能嗅到空气中那浓重的死亡气味。
  纪光霁的分水关做为广东东北屏障,一旦有战事,必然是首当其冲,尤其是不到两百里的漳州城,可是驻有将近四万的满清精兵,更是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虽然如今的他已经在昭武皇帝登基后,再次升了官职,成为潮州总兵,麾下人马也扩充至八千人,但是他却根本无法安然在潮州府城坐镇,反而大半时间都在这小小的分水关中居住。
  每日最多的事情便是死命的操练新兵,根本没有大明其他军队那般十日一操,这里恨不得是日夜操练,枕戈待旦。
  好在自家主子昭武皇帝生财有道,钱粮方面的供应比起隆武时期简直如同天壤之别,甚至连隆武帝时期极为珍贵的盔甲火器,如今都是如同流水一般不断的送入军营。
  看着手下的新兵一天一个样,无论精气神还是身上的盔甲,手中的武器,都是崭新的新气象。
  近一个月的训练,这些士兵也越来越象是一个兵样,纪光霁原本如泰山压在心口的沉重压力终于稍稍泻去了不少。
  原本那股子只想以死报效这个对自己知遇之恩的君王的想法,此时也多了不少活下去的指望。
  是的,知遇之恩!
  纪光霁今年才二十出头,居然短时间内如彗星一般快速窜至一品大员,手底下更是有着近万儿郎,这在之前完全都是不敢想象的,全部都是昭武帝的知遇之恩。
  “大帅,四姓,不,石参将等已经登岸!”
  正在纪光霁十分愉悦的欣赏着官兵们整齐的操练模样时,一个亲兵快速跑了过来禀告道。
  PS:之前一段时间公司事情繁多,回到家中已经是疲惫不堪,所以没什么精力多写。从明日起自我调整一下,明天最少三章,以后每日最少两章。


第32章 分水关
  石壁、马玄生、徐贵相、郑廷球四姓海盗,实际上是十数家海盗的集合体,其中以之前四人势力最大,因此得以冠名。
  不过如今,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正式番号,大明南海水师。
  如今的石壁等人对他们目前的待遇十分满意,昭武皇帝并没有让他们如同陆军那般苦哈哈的训练,更没有对他们的势力拆分渗沙子。
  当然若是没有多了一位监军和一队锦衣卫在侧,那就更加的美好了。
  昭武皇帝给他们的任务很简单,约束更很是随意体贴,给他们的驻地是南澳岛,完全称的上是天高皇帝远,战时也只需要阻挡福建可能来的满清舰队便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