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的明军只有这么点人,就已经让数府荒芜,若是明军腾出手来,或者说尝到了甜头,在安徽、山东等靠海的城池,多给大清来这么几下,估计大清连维持如今局面的能力都办不到了。
  毕竟如今能给满清继续续血延命的地方,也就山东、安徽、河南,以及京畿地区了,而河南如今已经极度的不稳,而山东、安徽又随时会被明军的水师,以及登陆的明军所威胁。
  若是明军处处都是如同京畿这般只为破坏,不为占领的话,估计只需要数量不多的军队,就足以令这两省也变成如今的京畿周边数府一般无二。
  而想要在这么漫长的海岸线上处处防守,大清除了没这么多军队外,更没有足够的粮饷支撑这个体系,哪怕将国库全部掏空,也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眼下的愁事这么多,再想起多尔衮临终前所交代的话,阿济格头一次觉得,退回辽东深山老林,似乎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了。
  起码如今自行退回去,还可以带着海量的钱粮,可以继续逍遥自在的活着,若是再拖上个两三年,阿济格估计大清连抢来的这些钱粮,也得全部留在大明境内了。
  “王爷,前方十数里,有明寇斥候阻拦我军哨探前路,如今双方正在激战不休。”
  就在阿济格心中无比悲观之时,一个斥候快速由远而近,待到阿济格面前数步外,便即下马打了个千,快速的禀报道。


第320章 怕了你了
  “知道了,加派人马,给本王突破拦截!再探!”
  阿济格轻轻点了下头,便即挥手令其离去。
  虽然平静,但阿济格却是明白,如今这伙明军已经开始尾大不掉了。
  从他们竟然敢于出城数十里便即展开斥候拦截就能看的出来,这些明军的实力在这数月内,必然膨胀了不少。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不断的抢劫和劫杀数府之后,明军收获的钱粮丁口可谓无数。
  在这个乱世之路,有钱有粮才是王道,更因为与北地的百姓同根同源,明军招兵买马根本没有丝毫的阻碍,这数月间明军已经膨胀了近三倍兵力。
  虽然这些兵马全部都是新兵,忠诚度不高,战斗力更是极为可疑,但人数毕竟已经上来了,在经过严格的训练与四处抢劫所历经后,还是具有了一定的作战能力。
  数月工夫,也让明军在天津城外,修筑了巨大而且坚固的野战工事,已经做好了在天津卫长期当钉子户的所有准备。
  毕竟小小的天津卫城,根本容纳不下数以万计的大军,更别说这一次明军上岸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三万,再加上重新招募的新兵,总人数已经达到了五万余,总人数已经不比阿济格这一路的清军少多少,已经有了一战之力。
  小小的天津卫,根本就塞不下这么多人,而且明军统帅也不愿意据城死守。
  这一次明军的统帅,已经不是任良朋,而是浮海而来的靖海公郑成功。
  在绝对质量与数量优势的清军骑兵的进攻下,明军斥候很快便即败下阵来,狼狈的逃回本阵,再也起不到任何战场遮蔽的效果。
  没了掣肘的清军斥候,很快便即尾随明军斥候逃跑的脚步,来到了明军大阵之前。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野战防御阵地,无数交错却错落有秩的壕沟出现在大地上,壕沟并不是相通的,而是有一些曲折的大路将之折断开来,那应该是后续兵员增援的通道。
  不过这些通道对于清军显然不是太友好,当道便有着数门火炮,在壕沟后面则是一堵堵半人高的弩墙,后面可以看到影影绰绰的士兵在后面守护着。
  而其侧翼弩墙开口处,也露出一口口黝黑的炮口,数量之多,只是随便观察一番,就会让人头皮发麻。
  不问可知,若是清军想顺着这条坦途向前,必然会遭到三个方向的火炮轰击,至于弓箭火铳等,想必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在弩墙的后面,则是一处处坚固的营寨,隐约还可以看到有骑兵在其中不断的穿插着。
  最不要脸的是,这只是远观就明白坚固的不象话的阵地之前,却是有近百步的距离上,曲曲折折的被挖了数不清的浅坑,虽然最多只能到马小腿的深度,但是却让种种重型防护设备根本无法快速通行!
  更要命的是,这处阵地占地极为广阔,斥候们极尽目力,也看不到这处阵地的尽头,横跨至少数十里的距离,让一切想要迂回而过的想法,都会变成一个笑话。
  唯一的坦途,也许就是靠着运河的短短百步的远的地方,这里虽然地形也被破坏过,但却是很容易便能填平道路坑洼,进而快速向前之处。
  但再看看江面上来回游弋的明军水师战舰,已经领教过明军水师强大火力的清军将兵,都对这条道路直接敬谢不敏,宁可强行从正面通过,也不愿意走这如同地狱一般的漫天炮弹之路!
  简而言之,这处阵地处处透露着对大清的恶意,被改造的已经完全不适合大清军队作战。
  想要突破这处已经可以称之谓防线的阵地,满清此次到来的大军就算全部填里面,也不一定能够成功。
  而已经来到近处观察的阿济格,在仔细观察过地形之后,脑海中浮现的想法也同样如此。
  好在这一次阿济格并没有收复天津的想法,他的目的很简单,只是将明军从京畿数府之地逼回天津,并且限制其活动范围,便即可以收手。
  他这一路大军虽然浩浩荡荡而来,但却并没有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他只是为了吸引明军主力的注意力,若是明军被连续的胜利的冲错了脑袋,要出来与他野战,那他更是会欢迎之极,但对于这种阵地攻坚战,他是丁点兴趣也好。
  而另一路大军则是负责扫荡,在明军主力被吸引牵制在自己这边后,以两黄旗、蒙古骑兵为主的右路军,则会在三府之地横扫而过,将一切没有撤退的明军尽数消灭在运河之内。
  如今的进展也完全符合阿济格的想法,眼见明军只是呈防御态势,并没有出兵野战的想法,阿济格也没有过分相逼,而是从容选定地点,指挥大军开始安营扎寨。
  明清双方十数万大军就隔着数里远,相互之间却是井水不犯河水,一方没有走出坚固阵地的想法,另一方也没有二楞子上前冲杀的兴趣,就这般奇怪的相安无事起来。
  而济尔哈朗统领的右路军,则是更加的顺风顺水,在明军主力撤退后,零星的明军斥候或者小分队,根本就没有一合之击,往往还没看到人,便会被清军斥候截杀或者追杀。
  短短半个月不到,济尔哈朗的大军便即自香河杀至运河边上,远远的观察着运河上的明军水师,却没有再靠前一步。
  在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之后,济尔哈朗一边飞马向阿济格通报战况,一边大军后撤至东安,武清一线。
  阿济格在收到战报之后,也并没有耽误,大军开始直接后撤,退回静海,保定一线。
  很快,在保定城留下了两万马步军驻守后,清军主力便即开始再次后退,折而向京城而去。
  而右路军也同样如此,在武清与东安城留下两万兵马后,同样开始向京城撤退而去,只留下原本摩拳擦掌准备一战大战恶战,最后却只剩下一头雾水的郑成功。
  但郑成功很快便发现,他再想向京畿数府时,一下子变得极为困难了起来。
  无论他从哪个方面登陆,只要地方上烽烟一起,两个方向都会有骑兵呼啸而来,将缺乏骑兵的明军逼退而回。甚至若非明军没有深入过远,撤退之时又受到水师的掩护,很有可能会被直接重创。
  “罢了!本公惹不起你们,难道还收拾不了山东的祖泽溥么?老子不打北京了,打山东去!”
  连续数次骚扰未果之后,郑成功彻底断了继续调戏满清朝廷的想法,恨恨的看了一眼北京城方向,恶狠狠的道。


第321章 撤退
  最近郑成功是相当不顺的,也许是应了他陆战稀松的魔咒,他这数月来一直都不顺。
  之前任良朋攻占天津之时,郑成功并没有在场,不是他对攻打北京没有兴趣,而是他觉得留在这里,最多只是对京畿进行骚扰一番而已,根本不可能让满清有多大损失,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因为看不上天津这里,舰队主力又无法通过狭小的卫河进入运河流域,因此身为明军统帅的他,便即率领了一大半的舰队,外加大部分郑家士兵再次浮海而上,向着辽东而去。
  郑成功是打算趁着如今满清主力入关,关外势必空虚之际,打下沈阳立威,甚至若是时间充足,他还打算亲自带兵去一躺赫图阿位,直接将这个满清的龙兴之地一把火给烧了。
  郑成功确实是料对了,满清在关外的势力只有一个黑龙江将军,以及其麾下不足万的军队。
  但是比较倒霉的是,这支满清军队可不是什么老弱病残,而是满清入关之前最后捕捉到的一批生女真,这批女真人因为野性未驯,多尔衮也就没有将其一同带入关内,而是让心腹刚林充当黑龙江将军,带领这支军队防守老巢。
  北地少民,越是生番,就越是野蛮,同样战斗力就越是强悍。碰到了这样的对手,郑成功的狼狈自然可想而知。
  在营口登陆后,稍事休息后,便即全军向沈阳挺进而来。
  明军的登陆虽然隐蔽和出人意料,但是却无法将消息完全隔绝。很快收到消息的刚林便即带着数千铁骑呼啸而来,阻拦明军的前路。
  刚林是满清最为顺风顺水之时升任的黑龙江将军,自其从军后,大明对上大清就从来没有过一场像样的胜利,甚至数万明军对上千余清军,都会被弄的灰头土脸。
  也许是胜利习惯了,对上明军刚林向来都是极为蔑视的,虽然看到郑成功大军足有数万之多,但有数千骑兵在手的他,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当数千骑兵向着郑家大军冲击而来后,刚林终于为自己的狂妄自大,尝到了最为沉痛的苦果。
  数万郑家军队,在武器方面占了绝对优势,火炮火铳一样不缺数量更是极多,却是从来没有在如此众多的骑兵冲锋下作战过。
  感受着这铺天盖地的骑兵冲击之威,最前线的许多士兵都直接被恐惧抓住了心脏,许多人都是根本没有接到命令,极度的恐惧之下,让他们直接扣动了火铳板机。
  数百步外的火铳射击,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连清军一根汗毛也没有伤到。
  受到这些人的影响,后续两三排火铳兵全部先后开了铳,当所有火铳射击一空后,满清骑兵居然明军战阵还尚有一百五十步上下的距离。
  眼见明军二十年还是没有丝毫长进,刚林哈哈狂笑声中,更是直接下令全军冲阵!
  但是刚林却是忘了,明军不仅仅是有火铳,更有众多的火炮!
  一两百步内,火铳没有丝毫作用,但是火炮却是处于最佳的射程之内!
  根本来不及接受到命令,在火铳兵射击刚刚结束,战场被浓厚的硝烟所弥漫将射线完全遮挡住的情况下,炮兵们没有选择,只能按照最近距离的炮位高度,先后点火开炮,漫无目的的轰击起来。
  不过虽然是漫无目的,但是火炮数量众多的情况下,依旧是让漫山遍野而来的清军惨叫声响成一片。
  普通的实心弹也就算了,呼啸而出直接横扫一大片的链弹,却是直接将人的胆子完全给吓破!
  只是一轮炮击,冲锋而来的清军骑兵便已经阵不成阵,原本就稀疏的骑阵,更是变得零零落落起来,骑兵冲锋的势头彻底被打了下去!
  远处观战的郑成功,嘴里虽然大骂前锋全是废物,但却根本顾不上处理这些废物,而是大旗前指,更是出动自己的亲卫增援向前。
  主将将旗不仅不退,反而向前压来的信号一发出,大将甘辉、万礼等熟知郑成功脾气的人,都绝了撤退的想法,更是亲自带着亲卫向前,准备殊死一搏。
  在他们的率领下,虽然前锋火铳兵委实丢人之极,但是原本只是有些骚乱的刀盾手与长枪兵的阵势,却是在将领近前督战后,再次安定了下来。
  历来骑兵对付步兵,都是先破其阵,再尾随追杀其军。若是碰上了阵势严整的步兵,还要冲击而上,那绝对是自己找虐。
  原本就已经被火炮轰击的支离破碎的骑阵,在这般猛然撞上严整的步兵方阵后,刚林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
  刚林所率领的生女真根本就冲不动郑家大军的阵势,更是在郑家步兵猛然的一个反击之下,死伤狼籍,直接将其士气打到了裤裆之路,全军皆狼狈不堪,直接溃败而逃。
  虽然郑成功没有足够的骑兵追击扩大胜果,但是只是这一波的硬刚,他就斩首过千,收获了超过两千的战马,按大明的标准,已经绝对算的上是大胜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