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朕觉得这燕王系的祖制也到了改一改之时了。不要嫌弃朕赐你的府邸狭小,在朕这一朝,各路藩王再无须困守一地,尽可以随时外出游玩山水,只须你们提前报备一声,朕便不会干涉你们去向,并会派出锦衣卫护卫你们的安全!”
这事却是出乎朱以海的意料之外,虽然处在锦衣卫的全程监视之下,但却比关在王府里面养猪的日子,这委实美妙了太多太多。与这自由和外面广阔的天地相比,狗皇帝给的小小的府邸,反而根本不算个事了。
“谢陛下隆恩!”
朱以海再次下跪行礼,这一次倒是有诚意了许多。
“你麾下的文武,便让其回归朝廷吧,朕自然会量才而用。”
眼见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之下,朱以海已经老实了下来,朱聿鐭便平淡的将他最想要的东西讲了出来。
“但凭陛下安置!”
听到朱聿鐭并没有追究自己麾下文武站错队的意思,朱以海更是重重的松了口气,十分痛快的说道。
感觉自己酒量见涨了,喝了两杯白酒,又喝了不知道多少瓶啤酒,居然没有把我放倒,还能回来愉快的码字,嘿嘿,既然没事,那今晚还是晕乎乎的更新吧
第316章 小瞧
历史上的鲁王君臣,并不是后世传扬的那么不堪。
论起骨气与战斗欲望来说,鲁王系从来都不在人后,只是偏居一隅之下,无论钱粮还是士兵素养,都一直难有起色。
在没有足够钱粮支撑下,想要得到强兵,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这也造就了鲁王系军队战斗力低下,屡战屡败的局面。
但这却并不是鲁王的错,在南明时,势力最强的无过于云贵的西营,财力最雄厚的莫过于郑成功阵营。
只是这两个一个是鞭长莫及,另一个则是因为当年唐鲁开战结下了仇怨,十多年间与鲁王系更是摩擦良多,无论于公于私,郑氏也不可能将资源向鲁王系倾斜。
但是除了那个最后被杀头,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崇祯五皇子的王士元,鲁王系绝对称的上是一直坚持到了最后的大明王室,哪怕最后一任的鲁王在郑氏降清之后,也没有跟随,而是选择了自焚以殉国,委实堪称壮烈。
种种情况来看,朱聿鐭觉得鲁王并非真的是一个纨绔子弟,应该是一个能让麾下敬服爱戴的人物,毕竟单靠其王爷的身份来支撑,根本不可能让那么多人对其不离不弃。
因此,对于坚持抵抗到了最后的鲁王系文武,朱聿鐭当然不会大作杀戮,更希望能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之中。
而想要让这些人心服口服的为自己卖命,那鲁王在其中的作用就绝对不能忽视。
鲁王一句话的效果,远远超过他这个皇帝的一百句,也更能让鲁王系文武死心。
毕竟将部下推给自己,从政治层面上说,虽然鲁王是给了他们一条生路,但事实上就是鲁王抛弃了他们,断了这层君臣关系后,朱聿鐭才能放心的用他们。
当然,试用期还是需要的,朱聿鐭也不会蠢到直接把兵权交给这些人,还需要留在朝中观察一段时日。
“张国维朕留了一个兵部尚书的位置,张煌言,朕打算让其管理刑部,其他人若是有才能,朕自当量才而用。若王侄觉得尚可的话,那说服这些人出仕的重任,就交于王侄了。”
朱聿鐭再次请鲁王扶了起来,轻轻拍拍对方的肩膀,微笑着说道。
对于如今的朱聿鐭而言,朝堂之中再无党争的情况下,那多引进一些山头,就是当务之急,趁着如今朝堂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之前,再另立一独立其外山头,对于他皇权的维护作用,自然是极大的。
“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所托!多谢陛下仁慈!”
鲁王拱手,这是他的真心话,没有因为麾下这些文武站错队,而直接杀伐问罪,这委实是绍武皇帝的仁慈。
这些文武都是在最艰难之时跟随于他,更可贵的是,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他们都对自己不离不弃,若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让他们个个不得善终,朱以海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眼下皇帝竟然可以容的下他们,甚至还承诺给他们官职位置,这种好事,朱以海哪里能放过?
相比麾下文武的身家性命而言,他能不能自由在大明境内行走,倒不算个什么事了。
“去吧,朕看好你。”
再与朱以海闲聊了一会儿家事,朱聿鐭便即直接将其撵了出去。
毕竟如今的他,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在这里聊这些没营养的东西。
奏销案与税务稽查还在不断的推行着,经过南直隶的试点,税务部门的能力也在快速的提升之中,不仅仅是能力,他们的经验也在不断的案例中,快速的积累着。
整个南直隶,一共罢免了数百位进士,数千名的举人,更是直接清理了近百户不肯合作,或者说不肯交出足够数量罚金的缙绅人家。
整个南直隶的士绅阶层壁垒,如今都已经彻底的崩溃下来,越是大的家族,没落的速度就越加的快速。
聪明一点的,早早便在税务部门登门前,就已经将庞大的家族直接分出去无数的旁枝,以改变自己在官府眼中,一口大肥猪的糟糕形象。
比较狠辣一些的,甚至将不良来路的田地,直接让一部分族人顶包,牺牲一脉人,维护大家族的整体安全。
但是这样的花招,用的多了自然会露出马脚,尤其是官府对田地登记是有备案的,这就让这种操作很难以得以完成。
最麻烦的便是那些直接分化无数的家族,无论如何追溯源头,这些家伙们也总能推出来顶缸之人,这让税务部门很是头痛,因为那些被推出来顶缸之人,大部分都没有任何被追税的能力。
不过朱聿鐭却并没有多少不快,毕竟在南直隶的追税行动,就已经让他积累了极为庞大的钱财与粮食,短时间内他根本不在意这些大缙绅们的小动作。
因为他明白,之后会有这些聪明人哭都哭不出来的时候。
在税务部门不断的推进之前,江南各地对于狗皇帝的骂声,已经喧嚣尘上,朱聿鐭的名声也早早的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在民间顶风臭百里的程度。
南直隶不是没有人试图反抗,但是在明晃晃的刀子面前,这些独立无援,完全没有任何章法和联合的缙绅,根本就难挡各地驻军的一个冲击。
不反抗,可能直接失去过半家产,但若是反抗,直接连人带财全部被收拾个干净。
在这种环境下,士绅们全部都是敢怒不敢言,只能背地里痛骂不止。
不过南直隶毕竟是朱聿鐭的老巢之下,聚集的兵力可以轻易踏平任何一个挑衅者。
但越是远离南京,地方的反抗力量就越是强大,而挺而走险的人更是多不胜数,其中声势最浩大的莫过于浙江绍兴府武欣荣、曹启两大士绅的造反活动。
除了浙江,江西、湖广、福建都有士绅公然挑头闹事作乱,但是他们的下场都不算好,除了一些朱聿鐭故意安排引诱其他人作乱的二五仔外,其他人都难逃家产充公,全家灭亡的下场。
不过很快士绅们便即学乖了,再不明着闹事,但各地的土匪却是一夜之间便即多了数倍,而且这些土匪最喜欢的便是伏击税务部门的人员,两个月来,已经造成了十数桩血案。
这些土匪往往藏身于大山莽林之内,一旦大军前来剿杀,有了当地士绅的提前通报,这些毒瘤们往往能在官军到来之前便即直接远遁,因此剿匪的效率是极低。
有士绅们的配合和支持下,各地剿匪立即变成了一个令人极为头疼的工作,当各地士绅们都开始幸灾乐祸之时,却是不知道,他们明显小瞧了朱聿鐭的不要脸。
第317章 折腾
早已经不知道脸面为何物的朱聿鐭,很快就让士绅们知道他们错的有多离谱。
很快在朝廷的旨意中,便发出了最严厉的靖清地方的要求。并且更授权各地驻军,向当地士绅征丁征粮以平靖地方匪患,还地方百姓一个安全的青天。
所谓任何拥有权利的人,都会将无限放大自己的权利,眼见朝廷下了这么贴心的旨意,那还有什么客气的?
很快原本需要官府连连催促才会下乡清剿的地方驻军,很快便活跃了起来,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再去催促,便十分积极主动的下乡清匪。
甚至有些积极性高的,甚至直接将军营搬到山莽之侧,开始展开对山贼们的对耗。
当然他们也免不了向地方的士绅征集粮草,更因为是战时,理直气壮的要求士绅们给他们提供双倍粮饷。
而且还因为作战的密度太大,消耗的粮沫太快,不断的伸手向地方士绅拿钱粮,尤其是那些被怀疑通匪的士绅,更是几乎一天一去催讨粮饷,得不到便即直接明抢。
这种已经完全成了另一股土匪的地方驻军们,对士绅们所造成的伤害,已经不断的直线上升,甚至已经开始隐隐压倒税务部门的节奏了。
日复一日的不断拿出钱粮,任谁也受不了这种盘剥,但是他们弹劾官兵虐民的书信,只要一发到南京,便即会直接石沉大海,完全没有任何回音。
面对着虎视眈眈,只待他们举旗造反,便即直接杀将过来的官兵,士绅们在双眼通红之下,却也只能选择默认。
不仅仅如此,为了让这些官兵们能够早日离去,没有与土匪们勾结的士绅,甚至开始选择直接对土匪们和原本的利益同盟翻脸,派出子弟们引诱土匪出山,或者给官军带路清剿,只为了早些结束这种赤果果的报复性盘剥。
在各地士绅地头蛇们的积极配合下,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江南各地的匪患立即消失了一大部,与这些土匪们一起倒霉的,还有各地已经被折腾的元气大作的士绅们。
唯一得到足够多好处的,便是各地的驻军们,在一个个腰包鼓起来之后,更是不断的欢呼皇帝万岁。
许多人都觉得当了一辈子的兵,也就是跟着绍武皇帝之后,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身家都开始飞速的提升着,有了这么多的好处在手,他们对于皇帝的忠诚性,自然愈加水涨船高。
有不合作的士绅,就有墙头草般的士绅,当然更不会缺乏比较识实务的士绅。
在江南各地针对士绅们的税务行动不断的推进之时,一大批中下层士绅,便开始不断的配合着税务部门,将原本压在他们头顶的大缙绅们,一个个拉下马,然后在税务部门吃饱之后,一拥而上,将这些大缙绅们留下的利益真空地带全部占满。
因为朱聿鐭动的几乎全部都是手握着巨大财富的大缙绅,对下面的小缙绅和配合的士绅们利益损害并不大,尤其是对下层百姓,更是称的上秋毫无犯,因此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破坏。
更因为成立了四海贸易公司,统一收购地方物产之后,更是让江南各地出产的货物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甚至还因为去掉了大缙绅这个中间商,让底层百姓们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尤其是皇家钱庄的不断的推进之下,尤其是下乡宣传,以日后购买田地为抵押,可以贷出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年利率一成五的贷款后,无数没有田地的农民,纷纷拥进银行,用上全部家当作为抵押,开始疯狂抢购官府没收的大缙绅的田地。
这种狂热的态势,虽然每人被限定只能贷款十亩地的货币,而且官府更是设定每户最多购买十五亩田地的政策,但却更是让人疯狂不止,不仅成功的将皇家钱庄新推出的金、银、铜币的信用建立起来,更是重新形成了一次社会财富的重新大分配。
因为货币可以购买田地,而田地又是华夏自古以来所有人都渴望的刚需,这一次借着售卖田地的东风,皇家钱庄第一次扭亏为盈,更是成功将货币推向民间,建立了信用体系。
虽然很多人觉得,借钱给人买田地,然后官府再用田地将钱收回,这完全就是左手交右手的行径,但是朱聿鐭却是毫不理会这种声音,依旧坚定的推行着货币信用体系。
不仅仅如此,朱聿鐭更是明诏天下,宣布官府赋税接受货币交纳,更是让这种信用更加的坚挺起来。
纷纷扬扬的绍武二年夏季,朱聿鐭历经四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成功扳倒了无数的大缙绅,并且施行了社会财富再分配,并且推行了货币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朱聿鐭终于欣慰的发现,他在民间的名声终于好了起来,虽然依旧有利益受损的人在痛骂,但在普通百姓之中,圣明天子已经开始慢慢响亮了起来。
老百姓们虽然容易被愚弄,但是朱聿鐭却是坚信,只要让他们都得到了实惠,那就不可能有人还能鼓动的到他们!
在朱聿鐭眼中,知识份子们是国家的骨架,而这些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