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太担心,只要他的基本盘稳固,让治下百姓能够好好的生活下去,就不怕闯营能够再次坐大。
只是如今湖广的金声恒,却是已经隐隐有些脱离掌控之中了,在湖广大战过后的这数月来,金声恒已经拿下了湖广全境,甚至触角已经伸入南阳府内,并且不断的向北渗透着……
第307章 蚕食
在满清江南、江西、湖广一连串的大败后,整个北方诸省已经是处处人心浮动。
尤其是京畿地区被明军折腾一通,满清中央军团无功而反后,反被明军肆虐河间府,保定府之后,原本就兵力空虚的河南地方更是态度暧昧起来。
金声恒本部没费多大力气,就击破了满清主力败退回京后,人心惶惶的金山关,金沙关,将清军堵在了武昌府之外。
在收到朱聿鐭命令,大军折而向西攻打安陆府、襄阳府后,更是一路进展极其顺利,大军所过之处,无不望风景降,只有在襄阳府受到了小小的抵抗。
但是在士气爆棚的明军面前,襄阳府的抵抗就如同挡车的螳螂一般,一个照面便即被漫山遍野的明军所淹没。
在襄阳府被全部光复后,襄阳以南的郧阳府,则是直接上了降表,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
大军一路前进,大战一个也无,每过一地就有士绅巨贾送上钱粮物资求平安,在拿下襄阳府,整个湖广底定之后,不仅仅是连续的胜利,更是人人都腰包鼓涨起来,最要命的是,连人员伤亡都不大。
在这种气氛下,想要更多的军功和发财机会的金部士兵,根本就不愿意在湖广停下脚步,而是不断鼓噪着向北进攻,拿到更多的功劳和财富。
不过邓州一战,却是让骄横的金军收敛了许多,原本已经上表称降的邓州,因为金部士兵的肆意妄为,竟然遭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
毕竟金部是出身流寇,哪怕历经满清与朱聿鐭两朝的约束和威压,但骨子里无法无天的流寇作风,却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在邓州南边南桥店镇,金部如同之前一般借口钱粮不足,要求当地士绅给予大军供给,但是历经兵灾,天灾的河南大地上,哪有那么多的粮食可供大军食用。
在将大部分钱粮拿出来后,依旧达不到金部所要求的一半数量后,金部便即直接在南桥店烧杀抢掳,所过之地直接屠成赤地。
这个消息传至近在咫尺的邓州城后,城中原本已经请降的官吏士绅,态度立即转了一百八十度,直接推举了丁仲飞为守备将军,关闭四门,誓与金声恒本部死磕到底。
对于一个小小的邓州城要死磕,起初金部上下根本就没有人在意,毕竟这座小小的城池,当中只有千多人的地方乡勇而已,如何抵挡大军的一击?
但接下来的战斗,却是让金声恒都大吃一惊,原本派出去的数千攻城部队,白天攻城被击退之后,晚上便即被守军夜袭直接杀的大败而归。
这里的乡勇极为悍勇,虽然装备武器均极差,但那股子不要命的气势,却是根本就不象是地方乡勇,更象是久经战阵的老兵!
当大怒的金声恒直接斩了溃败而回的那名将领,亲自带着大军兵临城下之后,却是被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之前他派来的将领完全就是一个送装备物资的蠢货,原本披甲率不足一成的邓州兵,如今已经个个披甲执锐不说,军心士气更是因为之前的一场大胜,而高昂了起来。
不过虽然如此,金声恒却依旧不会将之放在眼中,毕竟对方的人数只有那千余人,再如何武装,也不可能抵抗的住数十倍于其的自己。
但是战斗打响后,金声恒却是直接收起了小窥之心,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几番试探下来,金声恒惊奇的发现,这些邓州兵单兵能力极强,而且进退有序,根本就不象是地方乡勇,反而象是训练有素的精兵!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邓州位于南阳盆地南端,而且境内尽为平原,是进出南阳盆地最方便的道路,完全可称的上是必经之路,更因为地处湖广与河南交界之地,向来便是民风剽悍!
再加上明末这二十余年来混战不断,各路军队与流寇,满清交替上场,跟这些狠人打交道的时间久了,没点自保之力,估计会被吃的连渣都不剩下,因此很是锻炼出来一支精兵,虽然打着乡勇旗号,但战斗力委实不可忽视。
更可怕的是,城中显然还有预备队,数次登上城头的本部兵马,都会被优势的守军及时堵住缺口,然后将登上城头的先锋围杀于城头。
只是几个接触战,金声恒便即明了,想要打下邓州城,他需要传出的代价委实过大,之前便已经损失了数千人,若是他亲自率领大军而来,却还是因为这小小的邓州城,再折个数千精锐人马进去,那他绝对会成为大明各军之间的笑柄。
好在他并没有为难多长时间,在配合他的朱聿鐭嫡系钱可雄到达之后,直接以实力说话,炸蹋了邓州城墙,十分顺利的将完全被震慑住了的邓州文武招降成功。
但吃了这么一个爆亏的金声恒,因为本部理亏在前,却也只能恨恨的接受了城内守军送出的,以数百石粮食和几千两银子表达的‘歉意’,根本没有脸面在邓州境内停留多作停留,大军继续向北而进。
不过此时的金部上下,已经再没了之前的意气风发,开始变得谨慎小心了起来,害怕再来一次邓州局面。
好在邓州这个坚固的龟壳被敲破之后,本就不服满清统治的南阳府内基本上再无抵抗的力量,甚至府城南阳,也没有多做抵抗,在金部大军开至之时,便即选择了投降。
但是已经残破的不成样子的南阳府,根本不可能养活的起金声恒的数万大军,在象征性的留下几千兵力驻守整个南阳府后,金部主力便即向南回撤,在襄阳府内扎下了根。
不过因为钱部的干预,金声恒最后没能血洗邓州城,给自己报仇洗刷耻辱,金部与钱部之间,已经隐隐有了对抗的趋势。
对于明军如此猖獗的进攻,河南南大门南阳府已经洞开的局面下,开封城开归总兵高第,洛阳城河南总兵熊式昌却根本没有丝毫动作,只是选择按兵不动,静观事态。
而金声恒亦没有闲着,在河南军队没有出动的情况下,金军不断的分出小股部队,向北蚕食而来。
数月间,内乡,镇平,淅川,南召,鲁县相继被拿下,兵锋更是直指伊川,汝州,距离洛阳已经不过两百余里……
五一七天乐,堵车最快乐,昨天出发,今天下午到家,我也是醉了,需要先休息一下,各位晚安……
第308章 扬州城破
扬州城下。
李成栋心情复杂的接待了钱可雄部的来援,毕竟对于李成栋来说,这根本就不是增援,而是前来抢功的人。
他并不是打不下扬州,而是不愿意承担太过于重大的伤亡而已,毕竟皇帝从来不屠城的情况下,他既无法大肆劫掠,并且趁机拉丁入伍补充损失,也无法以大批钱财安抚部下,任何损失补充起来都是慢上不少。
这种情况下,除非是象打南京这样的战斗,他可以不计损失向前以图功劳前程外,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做到这点,这无关其他,只是潜意识之中的自保而已。
“这种坚固的城池,没有水师的配合,来个十万大军短时间内也难以奈何于他,也不知道当年的史阁老是如何守城的,竟然被一鼓而下,真是无……”
钱可雄是第一次见到扬州城,一见到这雄伟的城池,再看看三面环水,只有比较狭窄的一面给敌方攻城之时,顿时倒抽一口冷气,不由自主的叹息道。
但好在他多少还有点理智,并没有将无能二字说了出来,不过在场所有人谁都知道他是个什么意思。
“将军所言甚是,扬州决非本公不尽力,委实是此城确实棘手。”
李成栋嘴角抽了抽,深吸了口气,将想要狂笑的想法压了下去,从容的说道。
“国公说的是,正是因为扬州城是块硬骨头,陛下此次派我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够给国公攻城帮上些忙的地方。尤其是城中些许数典忘祖的奸贼作祟,若不尽早诛除,为天下人榜样,必然会让其气焰大涨,更加难制!当以雷霆手段斩草除根,以警天下不忠不孝之辈!”
钱可雄抱拳行礼,客气的说道,但言语中并没有完全附和李成栋所说,依旧是隐隐有说对方行动迟缓的意思在内。
这话虽然有着责备的意味,但李成栋明白皇帝只是不满而已,远算不上太大的事情,向着南京方向拱手请了个罪后,李成栋便即问出了他听到的最关心的问题,“若是扬州城破,陛下可有何章程示下?”
“陛下有旨予以国公爷!”
钱可雄从怀中取出一段黄绵,高举过头,待李成栋率领众将参拜后,这才打开圣旨,朗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日我大明国势愈退,实乃不忠不孝之辈日多,而忠良贤淑之辈渐绝,何也,忘祖之辈把持朝政地方难受应罚,忠良之辈备受排挤而不得用。今以扬州为鉴,刀兵所向,为天下无忠孝者戒!勿伤朕之子民百姓!钦此!”
这道旨意是如此的突兀,又如此的合情合理,毕竟皇帝本人对上士绅文官们时,从来就没有多少好脸色过,不过这旨意却是极为符合李成栋等官兵的心思。
毕竟这道圣旨已经言明,他们可以对扬州城进入洗劫了,虽然最后一句比较拗口,但是李成栋却完全能够领会。
毕竟皇帝向来最为爱惜普通百姓,这一点李成栋也相当认同,或者说他是认同这些苦哈哈的老百姓们根本没什么油水,既然有机会大肆抄掠富户的机会,那就没有必要冒着触怒皇帝的风险去去祸害这些人。
“臣李成栋领旨谢恩!必不负吾皇所托!”
李成栋精神大振,立即叩头谢恩道。
若是能够洗劫富的流油的扬州,李成栋觉得攻打扬州就再也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了。
“国公爷,末将虽然兵马微弱,但为了王事,却也愿意进一份心力,愿归国公爷麾下听令,共克扬州!”
在李成栋领旨谢恩后,钱可雄便即凑上前来,笑嘻嘻的表示,自己力量虽然单薄,但依旧愿意为朝廷出一番力!
李成栋应了一声,心中也有一些鄙夷,这狗皇帝果然是一个要钱不要脸的主,为了多分一点钱粮,这般公然的塞人进来分脏,委实是连脸都不要了。
“还请将军爆破扬州城墙,为我军壮声色!”
不过腹诽归腹诽,李成栋依旧立即接受了钱可雄的好意,毕竟这会极大的减轻他本部的伤亡。
得到命令后的钱可雄也不耽误,直接应了声后,便即快速下去准备穴攻。
扬州城并不好打,并不仅仅是城高墙厚,还因为三面环水,可供大军攻城的地方不多,唯一当面的城墙下,还有一条宽宽的护城河,这种环境下,甚至钱可雄到达后,也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在扬州城下的土地,向下挖上两三米深,就会直接掘出水来,完全没有穴攻的条件可言。
无法用最简单的穴攻办法攻城,就只能用最笨的附蚁强攻城池的办法。
在接下来的攻城之中,明军的攻势一扫之前的萎靡不振,变得凌厉了许多。
所谓强军也是一场场胜利之下,慢慢积累出来的,再烂的军队,只要不断的欺负着比自己弱的军队,迟早都会被锻炼出来,而满清在江南主力被一扫而空之后,明清原本被打的顺风仗便即颠倒了过来,变成明军开始压着满清地方军队打。
相对于扬州来说,更是如此。
若是李成栋依旧这般不肯下本钱,只是不断的以练兵的方式攻打城池,最后说不定会帮助满清锻炼出来一支精兵来,虽然这样的精兵也许打不了野战,但守城时,却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收拾的。
但是在如今战力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明军面前,一旦明军全面发力,守城清军明显根本应付不来这种情况。
城头下的弓箭手,无论射程还是准确度,都要远远超过清军许多。
在不惜代价冒着城头火力冲至城墙之下数十步外后,弓箭手全面发动起来后,城头上的清军便即倒了大霉,任何敢于冒头出来的人,都会被快速射杀。
在弓箭手的掩护下,无数扛着云梯的士兵快速而前,直接将云梯架在了护城河上,直接向着城池扑去。
一架架云梯,在士兵的推动下,不断的靠上城头,在震天的战鼓声中,无数锐士一手举着圆盾,嘴里咬着短刀,另一只手快速的在云梯上攀爬着,向着城头而来。
一架架被架在城墙上的云梯,自然没有逃过守军的眼睛,眼见云梯晃动的节奏越来越强烈,城头上的反击也快速的而来。
但是这些攻击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