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更是发动所有的人脉,向南京疏通关系,希望能够影响朝廷的决策,对他们的利益进行保护。
但是无论是如何交心的世交,还是有着大量权钱交易的保护伞,都不约而同的告诫他们,莫要为了这点钱粮而选择对抗,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拿出钱粮来,莫要延误!
因为来回路上的耽误,在这数家终于明白,这是不可更改的政策,甚至已经了解到皇帝的决心之后,已经是第七日了,但这点时间,根本就不足以让他们完成钱粮的运输!
在七天的等待期一过,税务部门却是没有再出现,出现在他们庄园之外的,则是人头簇动,披甲持锐的甲兵。
这些甲兵根本就不理会这数家已经迎出门外的族长,以及已经装车准备起运的钱粮,而是直接选择破门杀入!
相比于绍武朝廷规定的战斗之中三成缴获自留的规矩,这些家族族长拿出来的那点贿赂银子,就完全不被这些丘八们看在眼中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这些世家数百年来的积蓄!
在海量银子的诱惑下,别说这些之前还鼻孔朝天的士绅们的那点碎银,就算两王家庄园外十数道,原本看到就会令人肃然起敬的进士及第牌坊,都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光环。无数的士兵,甚至因为它挡道,直接选择全部推倒!
这种既油水丰厚,又没有任何危险的差事,除了这些士绅们不知死活之外,还能上哪里去找?
因此这个当口,别说将领们无法拿着贿赂说服士兵撤兵,就算皇帝老儿来了,想让他们撤退,也需要先用刀子将他们杀服才行!
大兵出动,岂能无血,三家这一次完全就是自取灭亡,无数的将士欢呼着冲入府邸,只要不是跪倒于地者,全部被诛当场。
三家的财富,无论是明面上的还是埋在地下的,都没有逃过这些掘地三尺的士兵们的搜索。
大明士绅向来喜欢将银子铸造成大冬瓜摆在地窖之中,这种大冬瓜一个足有一两百斤重,偶尔有独身窃贼能混入地窖,他们也无法将这种银冬瓜拿走,而团伙做案的话,却又不可能折腾出这般大动静,还不惊动庄园的庄丁。
但对于军队来说,他们这些防御措施就如同方便他们洗劫一样,都省了他们搬运碎银的工夫。
唯一可惜的是,这最大的肥肉,本应该是中饱私囊的好机会,此时却是无法做到,只能干咽着口水,不断的搬运着钱财,等待最后三成缴获分发之时。
同样的场景,在各个府县都在不断的上演着,而且这些敢于抗争的士绅,还都不是小虾米,各个都是油水丰厚的存在。
距离近一些的还好,南京的风吹草动都可以快速收到,更因为路程近,不会耽误他们改变立场的速度和反应。
但是距离远一些的,就会立即变得如太仓三家一般,直接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南直隶税务部的血腥和凶残,以及朝廷百多位反对奏销案的官员全部被清退的消息,很快便如风一般的向着四面八方传递而去,临近的浙江、江西两省更是全省震动,甚至根本不需要官府的通知下来,无数的人已经开始涌向衙门,花费足以让他们肉痛的钱财,只为了抢在朝廷律令到达之前,将原本的田亩全部重新修订。
甚至有些心虚的,更是直接伙同当地官府将全新的黄册做旧,将原本的挂靠的田地地契直接修改至万历年间,以表示他们绝无参与投充的事情。
不过老话说的好,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朱聿鐭在下令全部厘清田地问题之时,便即已经想到了一系列的后续发展,眼下士绅们的行动,也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江南各地士绅积极主动的厘清田亩,并且将所有投充的证据毁尸灭迹之时,朱聿鐭新的旨意,便即向着整个江南快速扩散而来。
旨意的内容也很简单,那便是全面推行厘清田亩的政策,并且更进一步收紧地方官员脖子上的缰绳,新的旨意里更是明确了应收田亩赋税的数量,必须与黄册在册田地相吻合!
若有田亩赋税与黄册上赋税有差距的,则由当地官员自行补上这些缺口!
当这道旨意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达整个江南官场之后,原本还乐呵呵收纳金银,替士绅们遮挡隐瞒田地黄册的地方官们,顿时直接坐蜡于原地。
在这道旨意之下,他们这些时日里原本因为此事而腰包鼓鼓正喜悦的心情,顿时便完全转化为了悲愤。
如果真的按照这旨意上来执行,那他们这段时日里收了多少银子,就会打着番儿的向上再赔上个几倍,这哪里是发财,这完全是破家啊!
这狗皇帝!就不能干点人事么?就不能让大家都能过过安生日子么?
第292章 乱象
虽然咒骂狗皇帝不是个东西,但是地方官员的身体却很诚实。
让父母官们自己掏腰包为国家添补窟窿,这种**官如今的大明哪是一个也无,更别说根本不可能补的过来,只是一个追诉期加加倍处罚,就足以父母官们全部身家拿出来也无济于事。
眼见这事已经没法再办了,有点良心的父母官还会将银子退还回去,直接告诉士绅们这事的由来。没有良心的便直接将银子当作精神安慰费,就当这事根本没有发生过。
但是所有地方官员却是十分默契的全部投入到黄册整改之中,若是办事比较拖沓的地方官,之前的地契还没来的及销毁处理,这下就简单多了,直接将新做的地契一把火烧了,剩下的便是连夜将刚刚事理出来的地契再次改回原样。
而办理利索的,这下却是倒了大霉,原本对他们趋之若鹜的士绅们,听说地方官员要再次将地契改回去,便即再也看不到人影,只剩下地方官们咬牙切齿的拼命发挥想象力,外加逼迫刀笔小吏们,让他们将原本的黄册恢复为原样。
这样的命令几乎让各个地方的刀笔小吏们直接被逼死,好在新的黄册上却是记录了新增田地的数量及人员名单,只是想要一个个将他们按回原本的士绅头上,却是一件谁也做不到的事情了。
在上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刀笔小吏也只能自己发挥想象力,拼命的将田地按照地域强行‘加派’到各个士绅头上,无论对错如何,优先将自己摘出来。
而且咱们这也不是有错嘛,你没看这些田地确实就在这些有功名的老爷们田地旁边么?这么近的距离,不投充到他那里,是不是太不给老爷面子了?
地方上一片的嘈杂,尤其是那些被强行加派的士绅们,顿时全体炸开了锅。
眼下这局面,只要脑袋还正常的人,就会明白皇帝这已经是铁了心要整顿投充现象,这个时候还要增加自己的投充数量,那岂不是要人老命?
尤其是那可怕的二十年追溯期外加可称之谓天价的罚银,更是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它,这个节骨眼上,每多一亩地的投充,那就是数十上百两的银子要打了水漂啊!
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样子的败啊!
这两天地方上分外不靖,地方士绅与地方官员之间的撕逼大战从来就没有停歇过,若非现在各地的官军都已经进入临战状态,已经在密切的注视着地方的一举一动,说不定就有人直接带人冲击各地衙门了。
但在太仓府几家江南知名的大缙绅,直接被夷为平地之后,消息所过之地,地方上的士绅已经全部老实了下来,再也无人敢说什么怪话,更不敢有任何串连行为,连同对地方官员的弹劾,也一下子全部停止了下来。
不过既然口水淹不死这些害民之贼,带人冲击又有可能会先一步被早就虎视眈眈的明军先一步将自己家给平了,这些失去了汉唐之时敢于抡刀子砍人风范,如今坠落到只会软刀子杀人的士绅们,便只能将目光投向绍武朝廷中的同年门生故友,无数的弹劾地方官员贪腐的奏章如同雪花一般的飞入南京城中。
但是这一次,他们寄以极大希望的故交好友,却是没有一个能帮的上忙的,甚至一看到是关于这投充方面的内容,便即直接躲的远远的。
开玩笑,皇帝高度重视着这事,每日间处理最多的便是各地对于此事反应的公文。
更别说还有原刑部尚书胡嘉茂等,一众黯然退隐的官员为前车之鉴,百多位官员同时辞官逼宫,但却被皇帝毫不迟疑的全部撤下,现在又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再去皇帝面前聒噪此事?
地方上的燥动,自然逃不过已经开始在江南处处生根的锦衣卫与东厂的眼睛,也自然会全部汇总到了朱聿鐭的面前。
对于各地士绅们的小动作,朱聿鐭是十分的鄙视的,不就是在太仓与安庆府杀了几家士绅么,这帮孙子就这样被吓的屁也不放一个了么?
虽然朱聿鐭并没有打算在江南给这些士绅们全部犁上一遍,甚至这些士绅们这般孙子一般的表现,还能让他追缴赋税的行动更加的顺畅一些,但是只要一想到这些骨子里面便是软的孙子,他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他当然明白,这不仅仅是他敢动刀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江南原本有骨气,有脊梁的文人,在满清统治江南的这四五年时间里,基本上已经被杀了个干净了。
否则的话,就算朱聿鐭刀子再快,也有不怕死的士绅敢挑头闹事甚至起事反抗,但这些人,基本上都在满清对江南的一场场屠杀之中,全部消逝在历史之中。
剩下的都是一群见到强者就会摇尾巴的货色,在我大清统治之时,他们连屁也不敢放一个,也就是在绍武朝廷来了,他们觉得大明向来优待士人,这才敢于在朝堂之中尝试反抗。
但当朱聿鐭真的开始瞪眼并举起屠刀时,他们便再一次变为了哈巴狗,虽然心中都在不断的滴血,但是却不敢在明面上多说一句话,所有矛头都指向地方官,对于朱聿鐭连一句不敬的话都不敢在公共场合之中说起。
虽然这些人能让朱聿鐭的任何主张,都得以顺利推行,但是朱聿鐭却是只感觉到一阵阵的悲哀,一个民族最怕的就是脊梁断了,而大明与大宋一样,在彻底将武人打倒在地后,民族的血性与脊梁便在一次次的内斗之中,渐渐远去。
重塑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肯定不能如现在一般,不断的杀戮,除了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尚武和进取精神以外,还需要在文化上面进行必要的引导。
而这些,都是朱聿鐭未来需要慢慢推行的,如今的他还必须将这个侩子手进行到底,因为这一切的基础,都建立在雄厚的财富与物资储备之上,没有坚实的物资基础作为保证,一切梦想就算不是空想,也是磨难重重。
就在朱聿鐭目光复杂的看着一条条锦衣卫传回的消息时,远在北京的多尔衮也得到了江南各种乱象的消息。
不仅仅是乱象,还有众多士绅联名请大清出兵江南‘平叛’的血书。
只是此时的多尔衮,却是根本做不到趁火打劫了,大沽口那钉子户一般的明军是一个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的身体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第293章 将死
不知为什么,自打从山西回朝,多尔衮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
尤其是多铎莫名被算计之后,受到巨大心理创伤的多尔衮,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再也无法压制身体的病情,病情开始急剧恶化起来。
如今的多尔衮,再无当初提兵入关时的顾盼自雄,英气逼人,短短一个月不到,他一张脸已经晦暗无光泽,精神状态极差,不仅仅经常性的头疼,腹痛,更是经常性的忘记事情,无论如何克制,思维都开始不连贯起来。
经常性的想问题想到一半,便即忘了自己刚刚在琢磨什么东西,等好不容易想起来时,却是再无之前的顺畅,似乎一下子迈入了老年,人都变得痴呆起来。
更严重的是,他这些时日来,根本吃不下多少东西,每次吃下一点点东西,就会觉得腹痛难忍,偶尔排便时还会看到血色。
多尔衮明白自己是被算计了,但是他却是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里被算计到了,甚至都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如何到了如今的地步,是毒药还是其他,根本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请来了无数医生,甚至连民间的所谓奇人,都请来不少,但是人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府内管事更是将多尔衮所有食用的食物与饮水全部用银针试过,但却也始终没有发现任何的端倪,所有的东西全部都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管事的更是派出数个心腹奴才,与多尔衮同吃同饮,所有的食物这些奴才们都先行吃上一番,才会送于多尔衮,但十数日下来,所有奴才都活蹦乱跳的,面色红润,别说象如今的多尔衮一样憔悴虚弱,更是人人体格都因为营养充足而强健了不少,根本不需要看大夫,就能看出他们的身体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