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月十六日,朱聿鐭命中的好基友莫修伟根本就没费多少工夫,便即说动朱聿鐭的另一个好基友苏观生,连带着广东布政使顾元镜,带着一大票士绅,开始了第一次公开劝进。
  历史上的苏观生,是在几乎在没有多少士绅官员支持背景下,硬是说服布政使顾元镜、广东总兵官林察两位文武,将朱聿鐭抬上了皇位。
  而如今的苏观生,明显是要轻松许多,这一次不仅轻松说动顾、林二人,更是在无数的士绅支持下进行劝进,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众望所归。
  甚至连历史上巨大的阻力,著名的‘岭南三忠’陈子壮与陈邦彦、张家玉三人,也在这浩大的士绅联盟的压力下,纷纷闭口不言,保持着偏向于朱聿鐭的中立。
  “皇兄虽蒙尘,但尚无法证实皇兄殁难,孤王不敢僭越。只愿暂摄朝政,以待天幸皇兄安然归来!一日不能证实皇兄生死,孤王决不越雷池一步!”
  在假腥腥的推让三次之后,朱聿鐭终于松口答应登上监国位,但却坚决不称帝。
  开玩笑,如今谁称帝谁就会是满清最重要的靶子,有逃跑天王朱由榔顶在前面,他又凭什么为这怂货挡灾?
  苏观生等人当然不会满意,你丫的不坐上那个位置,他们还如何向上再挪挪位置?
  而其他士绅当然更加不满,你丫的若只当个监国,不坐上那个位置,那如今定下的议会制度就缺乏法律根基,若是桂王那边上位,一纸圣旨过来,咱们应是不应?
  这不是将大家伙架在火上烤么?
  当下无数人不干,捶胸顿足者有,号哭哀求者有,比较刚烈的甚至纷纷表示,若是你不当这个皇帝,他们宁愿直接一头撞死在地。
  当然这些好汉们是观察过地形,选择了道边的草地范围,一头撞上去,虽然立即如杀猪般痛呼,但却连块油皮也没有擦破。
  “孤王虽是皇兄亲弟,但君臣名份已定,决不能改。一日没有皇兄确切的生死传来,孤王决不僭越!”
  但是对于下面滚滚的民意,朱聿鐭却是态度异常坚决,表示身为臣子当守臣子节操,决不能在消息未明之前上位。
  “监国殿下所言甚是,当下确实不是登基的好时机。”
  对于朱聿鐭能够坚决不上位,以免南明再次内讧的表态,陈子壮心中多了些敬佩,立即出班支持道。
  “陈尚书所言大谬!监国殿下若不登基,天下谁能服众?桂王闻敌便即远遁千里,岂能托付国事?!微臣潮州知府俞沛槐,受潮州父老嘱托,泣血进谏!禀监国,桂王狼子野心,久窥大位,若监国拒不登基,桂王一旦趁势窃居大位,恐祸事不远矣。”
  一片嘈杂声中,终于站出来一位地方实力派,这老哥一脸的悲愤,说话时声音颤抖,呼吸急促,似乎唐王执意若不登基,他下一瞬间就会直接呕出一口鲜血出来,委实乃是忠臣的代表楷模!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你就没在那磨磨叽叽了,你定下的规矩才让地方归心,若是你不登基将这化为铁律,为地方士绅利益保驾护航,地方上非得反了你不可。
  毕竟若是永历登基,若不认可此制度,一道旨意下来要全部废弃,你让大伙怎么办?
  “此话有理!臣附议!”
  “臣亦附议!”
  此话一出,已经被地方议会威胁过的官员纷纷出列赞同。
  毕竟今日不同往日,地方议会已经成了气候,已经勾连在了一起,再也不是他们能够随意拿捏的了。
  今天若是不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唐王出面,地方上的士绅合力就能让各地官员吃不了兜着走。
  在他们之后,众多的士绅代表更是纷纷出言赞同,群情激愤,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容不得半点让步。
  甚至连高州雷州,甚至消息还未传到的琼州府,都有因缘际会来到广州城的士绅们鼓噪,坚决不同意唐王这般纵容政敌上位。
  毕竟提出议会制的唐王,才是他们利益最大化的根基,也是他们最大的保护神!
  至于桂王?听说按规矩他更有资格登基,但那又关自己什么事?天大地大,也大不过自己的利益!
  群情汹涌之下,劝进之声永无止歇,所有人在这种气氛下更加的激进,一副不达到目的,便决不罢休的态势。
  面对着这么多人的围攻,原本抱着猥琐发育的朱聿鐭大感一阵阵的头疼,这似乎是搬石头砸了自己脚。
  PS:不好意思,今天公司急着出一批货,加班的有些晚了。


第27章 鲁王
  舆论汹涌,所有人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妥协。
  这种环境下,朱聿鐭本身的意见根本无足轻重,这事你说了能算么?今日大家需要你坐上这个位置,你想坐也得坐,不想坐也得坐。
  大家的热情极高,口水乱喷,让朱聿鐭都有些目瞪口呆。
  “末将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最后的致命一击却是来自武将方面,他们不同于这些士绅官僚,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一向最喜欢的就是直来直去。
  一片人跪倒于地,山呼万岁,直接将朱聿鐭还想要说的所有话全部堵了回去,完全就是一锤定音!
  其他文臣士绅们一见这光景,顿时个个从据理力争的牛角尖里跳了出来,全部拜伏于地,齐声高呼万岁。
  在这种情景下,朱聿鐭要么坐上那把椅子,要么就做一个忠臣孝子,将喊出万岁的人全部杀光,然后等待永历皇帝发落,没有其他任何的出路!
  但朱聿鐭这会儿还有选择么?
  先不说他有没有这个本事将人全部杀光,就算真的能杀光,估计下一刻兵变就在眼前,他瞬间就会被觉得被他出卖的士兵们乱刀分尸!
  他想猥琐发育,别浪,但猥琐发育的前提是保住小命,这事若是再一意孤行选择低调,那一个弄不好,满清大军还没来,他就会小命不保,那这隐忍又图什么?
  “请陛下登基更衣!”
  苏观生更是不等朱聿鐭再推辞,立即大声命令道。
  立即有数人捧着早就准备好的皇袍,外加全套天子仪仗,还有早已经准备好的皇帝大宝,跪在朱聿鐭面前。
  这一世不同于之前的历史中因为时间仓促,而且支持唐王人数极少,因此唐王登基的龙袍和文武官员的官袍大多为戏子袍服改制。
  但这一次,已经再也不是那些充数的东西,而是正经的全新丝绸制成。
  因为这一世,苏观生的盟友实在太多,而且个个软硬实力都极为强大。虽然时间仓促,但是在海量物资、技师资源可供调配的情况下,却是样样齐备,毫无短缺!
  朱聿鐭有些无言看着苏观生捧着的一张黄纸,上面竟然已经写出了五六个年号,一个个看起来要么英武,要么贵气十足,显然这年号也彼费过一番心神。
  “你们准备的还真是充足……”
  朱聿鐭都觉得有些说不下去了,怎么感觉这些人似乎比他更上心,典型的皇帝不急大臣急。
  “请陛下预览,钦定年号!”
  苏观生等一众文武并不接话,一脸严肃的扬声道。
  “就昭武吧!”
  既然历史的惯性如此之大,朱聿鐭索性放弃了抵抗,直接选了历史上那一个年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袍加身,年号已定,所有人顿时心满意足,在朱聿鐭在龙椅上坐定,苏观生等人便迫不及待的带领着文武官员以及士绅们,整齐的万岁声顿时响彻广州府衙。
  声音不断向外传递,起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进来,直到传到城外,包括广东总兵林察的部下在内,数万集结而来的明军同时山呼万岁,雄壮的声音震的整座广州城都似乎颤抖起来。
  ……
  浙江宁波府,定海后所。
  无数的大船急速靠岸,数不清的人跳上小舟,呐喊着向着陆地前行而来。
  在他们前面,定海千户所那本就不高的堡墙,此时在无数的火炮轰击中,已经轰然倒塌。
  里面驻扎的数百满清绿营,看着那几乎遮蔽大海的大小船只,根本就没有迎敌的念头,全部打开南门,直接落荒而逃。
  “终于上岸了!呸,孤王就说嘛,鞑子能耐孤何?孤还没有看尽这世间曲子与美人,怎么可能就此落幕!”
  在一艘大船上,一位三十岁上下,身穿蟒龙袍的男子放下望远镜,兴奋的说道。
  “呃……大王所说甚是。”
  在他旁边,一位年纪差不多的文官闻言有些嘴角抽搐,但最后依旧是点头应是道。
  “苍水,孤就是戏言而已,你才三十出头,莫老是这般严肃,跟一古板老学究似的。人生已是如此艰难,更需寻些乐子。”
  朱以海呵呵一笑,对身边这位这般老成持重的心腹,有意无意的开解道。
  “大王说的是,不过煌言生就这般脾性,却是改不了的。”
  张煌言摇头苦笑了一下,并不以为意。
  因为他深知这位王爷的脾性,他与鲁王结识于微末,更是一起经历过无数的苦难挫折,虽然表面看似玩笑戏闹之辈,但骨子里却是一个百折不挠的硬汉。
  “大王若是有兴趣,本将愿意为大王寻一些佳人和戏班,为大王解去烦忧!”
  正在此时,朱以海身边另一个一身儒衫的中年人轻笑一声,不以为意的说道。
  这人虽然在一位王爷身旁,但却十分的从容,似乎感受不到任何的威力,没有任何的敬畏之心,似乎他才是应该被众人簇拥环绕之人一般。
  不过他确实也是如此,因为浮海而来的大军,九成以上都是他的部下,他才是这里真正说话管用之人。
  “郑……”
  眼见这人一脸的随意,张煌言眉毛一立,便想喝斥,但鲁王却是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莫要如此。
  “大王见谅,定海所已下,宁波府城门户大开,本将还要调兵遣将,就不多陪大王了。”
  郑彩轻笑一声,有些敷衍的拱了拱手,根本不理会鲁王与张煌言的反应,直接转身离去。
  “大王,郑彩嚣张跋扈,若不早日制衡,日后恐为大患!”
  看着郑彩这般傲慢无礼,张煌言睚眦欲裂,愤愤的说道。
  “孤王又岂不知?只是郑彩势大,我等皆仰其鼻息,又能徒之奈何?”
  只剩下君臣二人,朱以海便即收敛起了之前的浮华公子哥的派头,目光幽冷的盯着不远处的海岸线,平静的说道。
  “令大王受辱,乃臣之过矣!不过既然来到了宁波府,便有了希望!臣乃本地人,在此多有同乡同年,无需多久,便可筹成钱粮物资,再次拉起一支官军,以壮大王声势!”
  张煌言郑重的行了一个大礼,十分自信的说道。
  “苍水言重了,吾二人间何需如此大礼!如今鞑虏大军移师福建,正是你我君臣大展手脚之时!苍水,放手去做吧!孤王的安危,大明的兴衰,就全依仗你了!”
  朱以海伸手扶起了张煌言,目光亦变得有神起来,向着张煌言一个躬身,低声说道。
  “大王言重了!煌言必誓死以报!”
  张煌言一把扶住朱以海,眼眶中已经带着泪花,哽咽着,坚定的说道。


第28章 练兵
  朱聿鐭在广州登基,年号昭武。
  不过如今的他既没有皇宫,广州城也没有藩王王府,只能在都司署为行宫办公,充当临时行在。
  对于苏观生等大臣提议大造宫殿的想法,朱聿鐭想都没想直接予以拒绝。而且理由也是极为充足,这里只是临时行在,大明的国都只有两个,一个是南京,一个是北京,这里不是偏安之地。
  开什么玩笑,如今的他恨不得所有钱全部拿来扩军备战,挡住满清大军后,大家想怎么玩都可以,但目前一切都得以小命为重。
  苏观生因拥戴有功,被命为首席大学士,封建明伯。朱聿鐭的头号文臣心腹莫修伟,因为经历战事较多,而且朱聿鐭用的顺手,便改了历史上的苏观生兼兵部的官职,令莫修伟掌兵部。
  捷先、曾道唯、顾元镜、王应华等人都入阁为大学士兼任各部尚书,将朝廷的大架搭了起来,几天之内无数士绅一跃而起,成为六部各级官员,总算勉强有了一丝朝廷的模样。
  这些天里,朱聿鐭基本上都将文官的举荐权扔给了苏观生等,毕竟他初来乍到,也根本理不清地方实力派的分布,除了掺进去一些议会议员沙子之外,他基本上不对苏观生等人的举荐名单有丝毫的删改。
  他最重要的心思,全部花费在军队以及情报机构的组建之上。
  大明最牛叉的情报机构自然是非锦衣卫莫属,广东省本身就有一个锦衣卫千户所,还有众多自北逃来的锦衣卫人众。
  此时倒也方便,直接升级千户所为南镇抚司,再将自己的贴身心腹,本就是锦衣卫厚望的郭志勇送上镇抚使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