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的地方大多是当年宝山所卫所兵屯田之地,不过两百年变迁之下,这里的田地大多已经被附近的士绅官吏所侵占,若换了之前的大明朝廷,估计在这里都能跟地方扯皮个一年半载,却不一定能够有结果。
  但是对于朱聿鐭来说,却是极为简单的事情,直接拿着明太祖朱元璋之时的黄册,将所有卫所所属的田地全部找出,便即直接开始动工。
  结果也是让朱聿鐭比较满意的,自始而终就没有一个士绅站出来表态自己占了他们田的,只有一些佃户因为佃这些田地,召集田里庄稼全部被祸祸了后,开始对这些外来人极为仇视起来。
  不过这根本就不需要朱聿鐭来解决,黄濮存直接召集了这些佃户,统计了他们的田亩数量后,便即直接给他们补偿了每亩两石的粮食,更是直接招募他们之中愿意做工的人入场做事,只要勤劳作事,一个月给一两银子作为工钱,为全家挣一份工钱养家。
  这种补偿在后世,绝对会被全国人民指着鼻子大骂的,但在这个时代才是完全相反。
  这些佃户们完全是千恩万谢的接受了这种补偿,眼中的仇视也完全消失不见,开始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工作之中。
  黄濮存绝对不是一个愿意自损腰包为别人买单之人,哪怕这个腰包是朝廷的也不行,因为他从中间根本没有捞到任何好处不好,还凭白多了一些亏空,这会让他根本无法和皇帝交待的。
  不过老黄毕竟是专业搞税收的,之前便是户部云南道的清吏司,在做出补偿之后,他便已经将目光转向了让他遭受损失的士绅官吏身上了。
  在补偿之时,他便已经统计好了被侵占的田地数量,以及侵占田地的人员名单。
  这个时候找上门去,已经完全做好了前期调研,心中底气十足。
  黄濮存不是自己一人去的,而是带了数百人的甲兵进入的上海县,二话不说,便即在县城之中召集在册的士绅官吏。
  当一干人等战战兢兢的到齐之后,更是听到让他们眼前一黑的处罚决定。
  鉴于他们侵占卫所田地,并且对这些田地税收从来没有上缴分毫的罪行,黄濮存给予了他们一张数额极大的罚单。
  不仅要追回职权范围内二十年内的逃税钱粮,更要加上三倍的罚没!而且这些钱粮必须要在十天之内到齐,否则每迟一天就会加罚三厘的迟纳金,这个迟纳金还是黄濮存从皇帝哪里听来的,他自认为这绝对是一个了不得的发明!
  追溯期如此之久,就算不算上三倍罚没,这个数字也绝对是极可观的,甚至只看一眼那具体数额就能让人眼前一黑,但是这些人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在虎视眈眈的士兵面前,他们不签下这份责罚书,根本就不要想要安稳离开,多少年了,这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大明官员,根本没有丝毫的文人翩翩风度,只有满嘴的铜臭味。
  老老实实拿出这份钱粮,所有人都会直接元气大伤,但若是不拿出这笔钱,他们就需要拿这笔钱招兵买马扯旗造反,尝试一下自己有没有皇帝命了。
  但是上海周边,有两营大兵,外加数万随时可以被驱赶上战场上的鞑子俘虏,在这里造反,绝对算是十死无生的局面。
  在刀架在脖子上后,这些士绅官吏的效率绝对让大明绝大多数同僚都得汗颜无地,根本不需要十天,哪怕距离最远足有近百里的一户士绅,也在第七天便即如数交割清楚所有钱粮。
  几乎所有被罚到的士绅都是脸色铁青,许多人在交割完毕钱粮之后,领到自己的处罚单后,都有一股冲动将之撕的粉碎。
  “好好留着吧,这是完税凭证,也是证明你们已经补交过税银的证据,一旦损坏遗失,当税务官登门之时,你们还得重新再来上这一遍。”
  黄濮存轻蔑的看了一眼这些,一个个气的如同斗牛一般的蠢货们,轻轻拍拍他们交纳上来的钱粮,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让对方直接打消了这股冲动。
  这下所有人都被吓到了,开始认真的将这张盖着大印的收据小心的收入怀中衣兜之中,一路上更是时不时就要检查一番,只看有所损伤。
  很快就有人发现,这些收据左侧有一行小小的鬼画符,大多数人都根本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
  “咦,这似乎是那些大食人用的数字符号。国税苏51000000013号处罚单?这啥意思?”
  有人看的懂这东西,为大家读了出来,但却也不明白这到底代表什么。
  “咦,我的是0,嗯,08。”
  “我的是11……”
  众人相互报了一下,顿时又牙痛起来,他们的号码全部数下来,完全是连在一起的。
  这东西虽然对他们现在没什么意义,但如果他们知道数百年后,他们这些第一批被开出的三联税务罚单,被当做全球税务进程最具有收藏价值文物的存在,被卖出一个高价后,估计他们也许就不会如现在这般的痛苦不堪了。


第284章 奇耻大辱
  一式两联、三联的税务清单,是后世最常见的形式,既是存根,也是国家税务账册最简单的对比方法。
  通过这种纳税人和经手人都签名其上的方法,一张地方留作存根,一张给纳税人,一张报送直属上级。
  在这样办法下,无论是查帐和统计,以及汇总给政府更高部门时,就会方便、清晰许多,不会再有那么多糊涂难清的帐目。
  而且每张税务单的序列号不同,每本执法单上都有固定的编号与地方缩写,就可以一眼明白这是何地何府,对何人进行的税务收取。
  若是之前的户部,因为受制于内阁与文武百官,规模不可能扩大,对天下的税收,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需要地方官员完成,而地方官员又会因为各种的人情事故,以及自己的政治倾向,能力大小,都不可能会有一个专门进行税收的部门来的详细和到位。
  而朱聿鐭更是按照后世自己交税之时的流程,简化和修改一番适应于这个时代。
  比如说海关关税,虽然用的也是同样的三联单,但是船只出海回归之后,还需要凭借关税清单才能入港,或者进入长江,否则一率按照走私罪处理。
  而出海的船只,在大明水师盘查之时,若是所载货物与清单不符,则会被扣押船只与货物,并且会处以巨额的罚银。
  至于国内的士绅们,朱聿鐭也是一阵阵的头疼,这些人都太精明了,精明到跟蠢货没什么两样。
  税务部成立的风声已经早就向地方吹过风了,但是地方上别说大规模的退田补税,连小规模的情况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偶尔会有零星的士绅会主动退回明面上占据的田地,比如说卫所田地,官矿等。
  这些聪明人已经看清了局势,并且能压制住贪欲,给皇帝一个台阶可下,但更多的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精明之辈。
  对于这帮子不见黄河心不死的家伙,朱聿鐭觉得自己的耐心也渐渐被他们全部耗空,只不过目前一切都还未准备妥当,税务部门还在各地慢慢推进之中,还无法做到全面发动的可能。
  不过南直隶的税务部门基本已经配套完毕,也是时候做为示点,杀些鸡给天下的猴子们看看了。
  只不过这次并不会以杀戮手段进行,而是以罚银的方式进行,通过加倍的处罚,让这些人明白他们犯错的代价。当然,如果有人暴力抗法,那做为例子就更有说服力了。
  不过若是南直隶大规模的追欠逃税还吓不倒那群猴子,那就只能用屠刀说话了。
  税务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还要推行司法改革,公民制度改革,手工业改革等等。
  ……
  在朱聿鐭在江南对士绅们磨刀霍霍之时,北方的天津城,依旧还没有真正开打,而是在静静的对峙着。
  满清平叛大军是半个月前到达的,满蒙八旗有一万余人,汉八旗近两万,还有绿营军队近五万,浩浩荡荡几乎将整个天津城东南两面给全部挤满。
  这么庞大的军队,而且都是北方精锐军队,自然少不了能够压住场子的人员,这次来的便是满清的另一个摄政王郑亲王济尔哈朗。
  不过在这天津城下,郑亲王的面子显然不太好使,连续招降三次,均被直接乱箭射了回来后,济尔哈朗也彻底绝了招降的想法,只能以武力见个真章。
  天津城虽然是重要的战略支点,但是毕竟长期处于腹地,自古以来以南攻北也没有出现过几次,天津的城墙并不高大,只有数米高而已,防御设施自然更不用说,之前就没有多齐备,再被爆破之后,更是。
  按说这样的城池,南征北战的清军,甚至一个冲击就能登上城头,数个时辰便能攻入城中,扫灭一切阻挡。
  但是战争打的毕竟是人,只要人的斗志还在,那再简陋的防御也能固如金汤!
  以之前明军的士气和战斗力,满清是可以做的到这一点,但换了同样骁勇善战的新明军,满清的这种自大,就成了一种笑话。
  第一天进攻,满清就损失了近半他们用了三四天时间才制造出来的盾车,这些移动缓慢的盾车在明军两翼的舰队面前,完全就是一个个靶子,根本连城墙都没摸到,便即被猛烈的炮火打的支离破碎,溃不成军的退了下来。
  在盾车这个乌龟壳被打碎之后,呼啸而来的链弹,更是让满清上下全部都为之胆寒。
  不同于之前在江南朱聿鐭用的那种小号的链弹,战船上的火炮口径更大,链弹的直径自然更大,每一颗呼啸着而来的链弹,都如同一个巨大的风火轮一般,所过之处,方圆十数丈内寸草不生。
  无论你是身经百战的勇士,还是身披数层盔甲的死士,在链弹面前都脆弱的如同如同纸片一般,只要被擦到,就会被呼啸而过的链弹扯的粉碎。
  当明军战船开始绕过天津城进入运河靠近清军营地时,济尔哈朗二话不说便即直接下令退军,一直退到距离天津城二十余里,远远避开河道的地方,这才重新扎营。
  但是经此一战,清军的锐气已经尽失,全部再看向天津城时,目光中已经带着极大的畏惧,这哪里是来立功的,简直就是进入了地狱一般。
  在没有解决掉明军舰队的前提下,任何进攻天津城的行动都与自杀无疑,根本不可能收到任何的战果可言。
  但是对付舰队,大军兼程扑来的清军却是没有太好的办法,用弓箭和火炮对射,那简直是疯子才能有的想法。
  在重新调来大量火炮之前,济尔哈朗只能坐看明军在天津城中不断的加固着城防,不断运送着这段时间抢来的粮草物资装船,心中滴血的看着这些东西在运输船只的装载下,顺流而下,向大沽口而行。
  半个多月以来,明军几千骑兵四处出击,在空虚的大清腹地如入无人之境,猖獗的顶风作案无数次,抢来的东西委实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
  这委实是一件让人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自从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大清除了曾被毛文龙这个小偷三番五次趁着大军出征偷盗东西外,从来都是我大清四处抢劫别人供养自己,啥时候被人这般入室抢过?
  打劫的被拦路的给抢了,这简直是大清的奇耻大辱啊!


第285章 猴子
  铜仁府。
  今日的铜仁府有些热闹,因为孙可望突然从贵阳府前来铜仁府,这让西营秦系人马人人心中迟疑不定,不知道是不是又要向北进攻了?
  在西营退回贵州之前,与闯营也有过几次小规模的交手,双方都没有下死手,这种交战大多都是相互掂掂对方斤两的意思。
  毕竟双方都是流寇出身,又同样先后投降了大明朝,这种相同的经历自然让双方相互之间带着天然的亲近性。
  双方同病相怜,双方曾经的老大又是多年的朋友,彼此之间向来相爱相杀,纠缠不清。
  他们留下的队伍,又同样对大明心存疑虑,在这种关系下,无论大明表现的如何既往不咎,他们都是绝对不肯为了大明与对方死战到底。
  但是这种默认的不死斗也有一个范畴,那便是双方不主动打进对方的地盘之中,这是彼此之间的核心利益所在,根本不能容许任何的践踏!
  通过几次小规模的交手,西营秦系上下对于闯营的战斗力,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这是一支不会弱于他们的军队,虽然他们整体的装备可能比不上有整个贵州作为大西营的西营秦系,但是几支精锐军队的装备并不差,更是人数众多,对西营的威胁却依旧不会差到哪里去。
  按照西营上下的看法,就这般对峙着就挺好的,毕竟闯营不是真正的明军核心军队,不会为真的为朝廷拼掉家底打进贵州,也就不用调集大军时时刻刻的防备着闯营的进攻。
  只要在关键隘口驻扎小部队警戒,大部队可以在后面安然休养,可以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