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并不是吓的,事实上经过这几天的发酵,还没有进去诏狱的官员们,基本上都已经能确定了,这次的事情,已经基本上与他们关系不大了。
  毕竟这一次进去的人,都是非富即贵的人,他们这些小鱼小虾,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之所以没人谈论这事,也正因为如此,能混到京官安稳的坐着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傻子,个个都是顶级的人精。
  谁都看出来了,皇帝明显是找不到幕后主使人,眼下就是趁着这个机会,狠狠的敲诈勒索一笔钱财而已。
  也正因为看出来了,就更加没有人敢于多说什么,毕竟这种事情都干的出来的皇帝,也基本上没有什么节操可言了,面对一个没有底限和节操的人,尤其还是一个生杀予夺大权在手的马上皇帝,大家还是老实一些的好,毕竟祸从口出,可并不是说说玩的。
  大家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上,若是因为自己一点点小聪明,把前程给丢了,那才是最蠢的蠢货。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觉得今年年味比较喜庆的,比如普通百姓与一些穷官们,他们都是在抱着吃瓜的心态,只差搬一个小板凳坐好看这一连串的好戏了。
  朱聿鐭也是这其中这一,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献上‘仙药’的御膳房总管供出给他仙药的人,是一个商会的大掌柜,但是当锦衣卫找到对方住处时,却是发现早已经人去楼空,甚至这家商号也只是成立半年不足后。
  朱聿鐭已经知道,想找出来幕后之人,基本上是不可能了,除非能象后世那般信息发达的时代,只靠扫脸便能识别此人的身份信号。
  但是作为一个无数钱财手中过的皇帝,他自认为自己的日子过的也是极难的,尤其是这个大家都想过个肥年的当口,他不认为自己要钱不要脸的行径有什么不对的。
  毕竟脸皮能值几个钱?哪有花花银子拿在手里安稳?
  而且这事朱聿鐭干的也是一个理直气壮,毕竟这借口是别人送来的,自己差点一命归西,出手之人必是你们这个群体之中的某一个,拿你们点钱压压惊,难道不是天经地义之事么?
  更重要的是,他这次一下子弄翻这么多人,这些人如今身在局中,尚且不知,只能不断的送出银子来走个后门,为全族买个平安。
  而且这个平安也会很快到来,最晚在小年之前,朱聿鐭便会将大部分人放归,让他们全家过个好年。
  毕竟割韭菜也是一门学问,不能将韭菜根都给伤到了,保持韭菜们身心健康,才是长久割下去的前提条件。
  当这事平息之后,他们平静下来估计都会明白,这是被皇帝敲了竹杠,这种窝囊事事后必定会越想越气的。
  为了出这口气,这些家伙们必定会选择报复,无论是联合幕后之人,还是向自己报复,朱聿鐭都觉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只要活动的人多了,他迟早能够顺藤摸瓜找到今日此事的主使者,若是这些人傻到独自向自己挑战,那就更加轻松惬意了,朱聿鐭会好好的给他们上一堂什么叫破家灭门的法律课。
  ……
  崇明岛。
  腊月初四,海关总署衙门正式在此开业,不,开始办公。
  与之前的大明一样的是,这次新开张的海关总署并不收税,而是收取来往船只管理费,兼河道清理费。
  因为不是收税,所以根本不需要再按照明太祖朱元璋所定的三十抽一,而是以船只大小,载货量多少作为收取管理费,清理费的依据。
  因为这海关总署是刚刚开始拦路抢劫,不,收取管理费,业务方面还是有些不太熟练,于是高价挖来了之前在海上拦路打劫出身,极为专业的的郑家嫡系人手,前来协助定价。
  不仅如此,热心王事的郑家在听说皇帝要成立大明四海公司,以统一收货与定价之后,更是派出大量的财力和人手参与此事,所涉猎的行业几乎跨越整个海贸全部,财大气粗的郑家,甚至都已经有了垄断整个海外贸易的企图。
  这个结果当然是税务总理衙门不可能同意的,你一口气将所有肉全吃了,哪大伙吃什么?
  经过一番激烈的谈判,在朱聿鐭同意后,大明与郑家各自出资五百万两白银,朝廷占据四海公司的六成股份,郑家占据三成的股份,而剩下股份则是朱聿鐭特意留下来的。
  受后世上市公司的启发,这最后一成股份,朱聿鐭直接将之分为五万份,每份都价值一百两银子,然后由税务衙门负责出售,他打算用这些股份集资出朝廷与郑家同样数量银子而来。
  当然,这只是一场试探,朱聿鐭想要看看,大明商人中有没有足够精明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家伙,他要挑选出来一些,日后会有大用。


第282章 前瞻
  通过各地的税务衙门与官府的公告,四海商贸公司向外公开招募股东的消息,很快便即让东南数省有心之人人人皆知。
  因为出售股份的时间是腊月二十,因此当下人人谈的热闹,前去衙门打听的人也不少,但是真的提着大包小包去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当然更多相熟之人,也因为海关总署与四海商行成立之事,免不了开始相互之间的串连碰头会。
  不过当然不是讨论如何抵制税收政策的,眼前这皇帝摆明就是一个没节操的与民争利之辈,大家都是文明人,跟他这种臭不要脸根本说不通道理。
  更别说如今各地的明军都已经开始戒严,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来这些丘八们的攻击。
  甚至听说常州府有一个进士老爷,头些日子想趁着农闲之际,清理一下自家田地的水渠积淤,便召集了两百余佃户干活,为了让这些佃户们好好工作,进士老爷更是杀猪宰羊,做了一顿好菜招待这些佃户。
  但是这顿饭才吃到一半,便即被数百大兵给围了宅子,喝问他们集结人手是否是想造反?
  若非这饭本就是在庄外吃的,根本就没有一点防备的意思,而且进士老爷第一时间上前陪着笑解释,并且任凭这些丘八盘问佃户,估计就得直接被灭了门了。
  不过为了送走这些瘟神,原本进士老爷打算拿出来修葺水渠的工钱和材料钱,全部都拿来打点了不说,还另外封了数百两银子给带兵的将领,这才将这事给了结了。
  听说事后进士老爷也不是没有向故旧诉苦,写信给友人让他们在朝廷中给自己鸣冤,但信件发出去后,大部分人都是连信都不回一个。
  偶尔有几个比较交心的,也根本没有任何出头的意思,反而告诫这位进士老爷,这段时间低调一些,莫要自寻烦恼。
  这回信顿时将这位老爷气的大病一场,从此再不提及此事。
  这事传开后,就更让人没脾气了,讲道理那昏君不听,发牢骚又怕被揍,这日子过的还真有些心累。
  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只能享受吧。
  税收之事已经再无回旋余地,再不情愿,也只能忍痛割肉饲虎这一条路可走了。
  不过这四海公司招募股东的消息,却是让很多人的兴趣都来了,虽然和朝廷一起做生意,而且赢利之后还有分红可拿,绝对算的上是好事,但心中总未免有些怪异。
  但就算没有分红,只要能够搭上朝廷这条船,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唯一有些让人不爽的就是这股份也未免太高了些,一股一百两银子的价格,委实让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尤其是想在四海公司内有发言权,就必须拥有一百份股份的前提,更是让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望而兴叹。
  更坑爹的是,购买这些股权之时,不能用真金白银,只能用大明宝钞!这样严格的种种约束,哪里是想让人参与的意思,分明是变着法子让大家不得参与嘛!
  唯一一个利好便是,有这股权的,便算是披上了体制的衣服,除了每年的例行分红之外,还可以见官不拜而已。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是朱聿鐭在让大明从封建制向国家制转变的尝试,通过服兵役与为国纳税,成为后世的公民制近代国家。
  虽然朱聿鐭对于议会制不感冒,毕竟这玩意只是小国家为了整合全部的内部资源,才弄出来的东西,对于大国基本上不适合,除非这个大国能够一直处在上升期,否则一旦衰落,这玩意就能让国家快速的分裂为无数块。
  虽然看不上议会制,但并不代表他愿意让大明百姓被愚弄成为另一个满清,让所有人至少在人格上平等,这是近代国家的象征,也是近代国家远比封建国家团结和强大的原因之一。
  这原因商人们不会知道,因此相熟之人相谈之时,每每都是一副感兴趣的模样,但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根本购买不起,也不会拿钱投入这种只是得到表面风光,实际上明显就是宰人的行当之中。
  当腊月二十这一天,股权如期开始销售之时,各个税务衙门几乎被围的水泄不通,无数的人拿着刚刚兑换回来的宝钞,奋力的向前挤去,就只为得到几份股权。
  偶尔几个相熟的碰到一块,都不由的一阵阵尴尬,只能相互打着哈哈,但手底下,却是谁也不会让着谁,都是一通子乱挤。
  大明四海贸易公司的股权,只在一个上午时间便即被抢购一空,若非上任一家只能购买五百份股权,估计一批大商人就能直接将这个股权给全部包圆了。
  这个结果委实有些出乎朱聿鐭的意料,原本他以为大明商人根本不会参与这种看起来完全是傻子才干的事情,却是没有想到,无数的人挤破头向里面扔钱。
  原本他的打算是吸引一些比较有冒险精神的大明官员士绅,占据剩下的一成股份的一部分,根本不到会有卖空这种事情发生。
  拉拢郑家入内,不仅仅是为了表彰郑成功数番不辞劳苦,动用郑家全部力量来参与江南之战的功劳,更是将郑家拉入其中,在大明海军没有形成战斗力之前,暂时以其为外海屏障!
  毕竟只有利益捆绑才是最坚固的,虽然朝廷一纸诏书,郑成功多半也会低头照办,但是主观性却明显不会太高,郑家下面的人在捞不到好处的情况下,自然更加的消极。
  但让他们有利益在内,那他们对于走私的行径,肯定会出死力的打击,毕竟任何走私的行为,都是从他们钱包里偷钱,这又怎么能够惯着对方?
  而之所以拉拢这些商人,不仅可以提供一大笔的资金用以贸易周转,更是可以起到极好的内鬼效应。在他们都已经扔钱进来之后,他们对于走私的行径肯定也不会容忍,同行之间想要使坏,绝对比朝廷有效率的多。
  这个四海公司刚刚成立,朱聿鐭更没有大肆宣扬它未来的利好情况,但这些商人中眼光毒辣的人,却已经看出了它未来的不凡,已经开始打破头想向里面挤来。
  因此在佩服这些商人眼光毒辣的同时,朱聿鐭对这帮货们的警惕也再一次提高了不少。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证明,商人在追逐利益之方面,都是具有极强的前瞻性。


第283章 处罚
  税务衙门,这是一个新鲜事务。
  但更新鲜的是,它总部虽然在南京城中,但第一任天官黄濮存,却是一直停留在宝山这个小小的卫所之中。
  而且不仅仅是税务部天官,在宝山所周边,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动工破土,似乎准备建立一个极大的城池和物资集散基地,似乎已经准备将这里当成税务衙门的新总部了。
  提起宝山所,后世的人也许不明白她在哪里,但若说起她另一个名字上海,估计就会无人不知了。
  不过这个时代的上海还只是一个小县,还远没有将宝山所一口吞下,化为一个区的程度。
  在朱聿鐭开始打算设立海关衙门之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上海和崇明岛,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后世的华夏金融贸易中心,一个是扼守长江入海口的关键地点,都是极为重要的地点。
  海关巡逻队只要守在这里,任何长江上下来的船只,就都得乖乖的完税,并接受检查。
  而上海就更不用说了,这在后世就是一流的良港,每日的吞吐量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后世那么大的交易量都可以轻松完成,这个时代的大明的货物,就更是一个轻松的小任务。
  在前期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整顿上海这一块区域的进展却依旧不算慢,毕竟朱聿鐭手中的钱财虽然不多,但是俘虏而来的清军败兵,数量却是不少。
  这些俘虏人数高达数万,又大多身强力壮,胃口极好,为了不白白给他们提供吃食让自己亏空,朱聿鐭便即大手一挥,将其中甄别过的一半人拉到了这处地方,开始以工换粮。
  这里的地方大多是当年宝山所卫所兵屯田之地,不过两百年变迁之下,这里的田地大多已经被附近的士绅官吏所侵占,若换了之前的大明朝廷,估计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