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何敢于阻拦之人,别说聚集府中家丁自卫了,就算当地官员敢于出头阻拦,都会被直接拿下,一并按照主犯处置!
  整个江南一股血色风暴从南直隶开始,快速的向着南方滚滚而来,一个月不到,已经有近三百家士绅就此除名,百多名各级官员被卷入其中,也是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唯一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的,也许就是广东了,广东做为朱聿鐭起家之地,又因为有议会制的存在,相互之间的串联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在那么多排着队等待着名额入议会的士绅们火辣辣的目光中,任何敢于玩猫腻的人,都会被第一时间举报,然后欢天喜地的看着同道落马,自己屁颠颠的赶紧将那个腾出来的位置占据。
  任何想要造反的人,第一条就是保密要做好,没发动之间,绝对不能让官府知晓,为了保证保密,就需要让知情人处于最小范围之内。
  但议会制却是一个难关,没别的,这里的人太多了,而且个个都要盯着别人犯错,在这种几乎个个都是暗桩,个个都盼着别人滚蛋,让自己人替补上位的环境下,想要在这里串连造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东南数省的血腥风暴之中,让朱聿鐭有些意外的是,并没有出现大量官员辞官不做的场面,更没有出现官员群起弹劾,要求自己不得大开杀戮的奏章出现。
  一切都是情悄悄的,似乎根本就没有看到遍地杀戮一般。
  这都有点不象朱聿鐭印象之中,动不动就会痛骂皇帝荒淫暴虐的文官们了,简直乖的就象是小猫咪一般。
  最令朱聿鐭无语的是,这段时间来这帮子文官们的效率也提高了许多,最为得力的竟然是之前冲劲最足的都察院,这数日来一口气弹劾了十数位不干人事,只拿干粮的官员,而且一个个都是证据确凿!
  最让朱聿鐭都不由得刮目相看的是,这些人还不是站在皇帝这一边的那些死党,而是之前那些反对朱聿鐭变法的官员。
  不过这般不要面皮快速转变立场的行径,也造就了另一个结果,那便是都察院之中辞官的人数,要远远超过其他的任何一个部门。
  至于其他各部官员,却是完全被朱聿鐭这种铁血手段给吓住了,毕竟之前任何敢于阻拦和抗拒的官员士绅,全部都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这种手段下,还有谁敢直愣愣的向上冲?
  他们在朝堂上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可不是真的为国为民,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各自所代表的利益。
  说直白一点,他们都是想树上个婊子的牌坊,可不是真的想去要一个烈士墓碑。
  在一片寂静之中,大明税务衙门也已经开始新鲜挂牌营业了。
  在这场因为这个新部门出现,而引起的血腥杀戮之景,原本所有人的视线都应该全部集中在它身上才是,但是此时所有人的目光,却是集中到了另一件事之上,甚至许多人都觉得,似乎天马上就要蹋下来了。
  绍武元年腊月初,整个南京城的锦衣卫提骑,东厂番子几乎全部出动,一天之间几乎直接将整个南京城给掀翻了过来。
  这一次被捉拿的人湟湟近千口,男女老幼皆有,其中包括数位御医,十余位各级官员,外加三十余家大大小小的商家,甚至还有两位朱明皇室成员。
  只看这个阵势,没有人不明白,这肯定是出了大事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事!
  很快小道消息便即传来,宫中出现警情,皇帝的膳食中竟然有人下药,而且例行滋补的药物之中,更是出现极大的问题!
  在王大用头都快要磕破的情况下,依旧被朱聿鐭劈头盖脸的一顿鞭打。
  被打的连亲妈都快不认识的王大用,更是将这股子戾气全部发泄在内宫所有有嫌疑之人身上,仅仅两日之内,熬不过刑具而死的就有数十位。
  在四天之后,在朱聿鐭给出的最后期限到来的前一天,王大用终于撬开了一个知情人的嘴巴。
  没说的,在弑君这种罪名之下,涉案人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缓和余地,近千口全部被逮拿。
  更令所有人战战兢兢的是,这些人并没有立即被正法,而是再一次被关入天牢之中,接受着另一轮拷问。
  肯定不用多想,这一次风暴绝对不会小,牵连之人更是会不知凡几,许多官员都开始认真考虑辞官归隐的可能性了。


第280章 由来
  不过想归想,但却没有人会傻到这个地步,在这个时候去辞官。
  毕竟如今真相未明,风暴正在酝酿之时辞官,岂不是让人觉得这是心虚了,这是想要直接畏罪跑路吗?
  估计这请辞的奏章刚递上去,下一刻就会有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直接登门,邀请他们去镇抚司做客了。
  不仅仅是他们被吓的不轻,就连朱聿鐭也被吓的够呛,若非之前研究过中医,外加他足够小心,每次送来的东西,都会给一个小太监吃上同样的份量,估计这一次就悬了。
  事情起因是宫内太监中的三号人物,进献了一种名为‘玉露液’的仙药,说这东西可以提神养气,培本固元。
  这东西的效果如何,朱聿鐭显然不愿意亲自尝试,而是让一个小太监试了一番。
  结果却是有些出乎朱聿鐭的预料,这东西喝下去后,这小太监明显精神旺盛了许多,等了良久,也没有任何问题出现。
  当被询问道时,小太监还自称感觉非常好,身体也没有感觉到一丁点的异常。
  胆小怕死的朱聿鐭,绝对不是一个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他将小太监留在身边伺候着,同时也是在观察着这小太监会不会有其他的反应。
  还没过两个时辰,小太监精气神明显衰落下来,甚至比之方才未饮这东西时,还更加萎靡一些。
  虽然这家伙极力的装出一副精神饱满的模样,但又哪能骗过朱聿鐭这双识人无数的眼睛。
  看到小太监这副模样,朱聿鐭已经明白了这东西究竟是什么了,说好听些估计类似于咖啡因,更有可能是一些譬如我大清后期,人人变成双枪兵的福寿膏这类,通过刺激神经让人身体兴奋的肮脏东西。
  如果事情就至此为止,朱聿鐭也不会发太大的脾气,估计最多将那个献东西上来的家伙打一顿赶走就是了。
  这家伙弄这东西来不一定是就是想害他,而只是想献一下宝来争宠而已,虽然脑袋不灵光,但至少没有被别人当枪使,不存在忠诚问题,只是能力问题,赶走不用便是了。
  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后,朱聿鐭根本不可能再去碰这东西一下。当御膳房送来饭菜之时,看这东西碍眼的朱聿鐭,便即直接将之赏给了一直和自己分担风险那个试饭的小太监。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小太监是看过之前那个小太监一副飘飘然的模样的,心中本就难耐骚痒,只是心中却十分清楚,这么昂贵稀有的东西,跟他那绝对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但是皇帝突然将东西赏给了他,怎么能不令他欣喜若狂,甚至在吃饭之时,都忍不住倒了一杯出来偷偷的喝了下去。
  小太监的小动作,朱聿鐭当然看在眼中,但他却当做没看见,身为后世的人,想真的完全把另一个人当奴婢看待,他短时间内还是做不到的。
  但是此时让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喝下这所谓仙药的小太监,刚开始确实飘飘然了片刻,但一顿饭还未吃完,突然间便即口鼻溢血,最后更是连喷数口鲜血,在御医到来前便即直接毙命于当场。
  这个变故委实让朱聿鐭吓的不轻,二话不说便即再次招来数个小太监招来,在他们恐惧的目光中,下令他们将剩下的仙药全部分了饮下!
  待小太监们全部喝完后,朱聿鐭更是直接抽出宝剑将装仙药的瓷壶斩碎,但仔细辩认之后,却并没有发现有夹层或者阴阳壶之类的机关,瓷壶并没有任何问题。
  但又等了大半个时辰,猜想之中的中毒倒地的情况,直到所有小太监个个从精神振奋慢慢变为萎靡不振,依旧没有任何问题出现。
  这一下,朱聿鐭已经完全确定,这一次是冲着自己来的,毕竟只有与自己吃喝都是一样的小太监中招,那只要脑袋还能正常运转的人,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中医最讲究相生相克,有些药材本身没有任何毒性,甚至还是滋补身体的好东西,但是两样同样滋补的东西如果相克,那只要碰到一起,便会立即成为最为剧烈的毒药!
  当然这种药物是被混入提神类药物之中,然后再用其他香料去掉药物本身的气味,从而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达到害人的目的。
  可以说,这个打算极为隐蔽和巧妙,就算皇帝比较疑心,让别人先试用,也根本看不出任何的端倪,毕竟能让这药起作用的人,只有先前服用过相冲之药的人,才会产生作用。
  至于事后会被清算,根本就不用太过于担心。
  这个计策最绝的就在于这一点,幕后之人并不害怕会失败,因为失败了也无人会发现,还可以一而再的使用。
  而一旦成功,那便是收益无尽,而且还不用担心被连累到,估计幕后的人,在找到合适的枪后,就已经将所有的痕迹全部抹除了,躲在暗处等着看好戏了。
  这种手段,委实可以称的上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举重若轻的典范!
  而幕后之人明显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但任他机关算尽,却是漏算了一点,那便是这献上来的东西是有问题的。
  当然这个有问题并不是指这个时代的人会觉得有问题,而是来自后世的朱聿鐭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他并不一定会觉得正确!
  就比如这东西,朱聿鐭就是觉得这是有问题的东西。
  虽然这个时代的中医并不歧视的提神类药物,甚至一些士大夫都很喜欢这东西,觉得可以提神醒脑,但这东西却是是后世中朱聿鐭最为厌恶的东西,自然不会轻易去触碰。
  朱聿鐭是一个不能按常理去揣摸的人,同样更是一个怕死的人,两相结合之后,便是这小太监莫名其妙的便替朱聿鐭死了一次,而且死的还是如此的轰轰烈烈。
  只是当天,便即拉着包括内宫御马监总管太监,御膳房总管太监等十数位跟此事密切相关的嫌疑人物一同驾鹤西去,同样被牵连进来的太医、太监、宫女至少百位。
  外面还有御膳房总管所咬出来的,跟这仙药有关的十数官员商贾,虽然朱聿鐭与倒霉的王大用都明白,被咬出来的这些人估计大半都是无辜的,但却没有任何放过的意思。
  相反,王大用这个心胸狭隘的死太监,更是进一步扩大的目标范围,而且在朱聿鐭的默许下,十分无耻的公报私仇,将之前收买东宫讲师的几位朝廷大员,以及民间的几个大世家也全部拉扯了进来!
  PS:这打脸来的太快了,就在昨天俺觉得之前的订单都完成的差不多了,觉得已经可以喘口气了,到月底都不用加班了,谁知道今天就又来了十几个单子,弱弱的说一声,俺说还是改回两章的话,会不会被打?


第281章 眼光
  绍武元年腊月初八。
  华夏有句谚语,过了腊八便是年,这一天本来应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
  但在南京城中,只要有点身份的人,都没有觉得一点喜庆,相反却是不断的瑟瑟发抖着。
  ‘仙药案’依旧在不断的发酵着,只是几天工夫,已经有近两成的朝廷官员搬去了诏狱暂住,之前有直接关联的家伙们,比如御医、御前房总管,御马监总管等,已经被凌迟了五人,其他人最好的结果也是一个成年砍头,妇孺妻女入教坊司的下场。
  这种情况下,更是人人自危,谁都害怕下一步就轮到自家被关进去的顶梁柱头上,每次看到锦衣卫从家门口经过时,都会直接吓的迸住呼吸,害怕下一秒就看到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上门抄家。
  为了不落得个这般下场,这些有家人被关入大牢的官员、士绅们,每一家都是滚滚的银子涌入镇抚司,完全顾不上文人的面子了,只求能够通融一二,不要让自家背上欲加之罪。
  至于反对皇帝大肆株连的,更是一个也无,堂堂皇帝陛下遇刺,无论如何大肆株连,都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这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谁真的蠢到对着干,下一刻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每日间官员之间碰面,已经只谈公事,再也不聊税务部了,更不敢相互聊仙药案,甚至连文人们之间最喜欢谈的风花雪月,也无人提及。
  似乎只是数日工夫,整个大明京师的官场气氛便即肃然一清,人人都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除了工作,再无其他。
  这并不是吓的,事实上经过这几天的发酵,还没有进去诏狱的官员们,基本上都已经能确定了,这次的事情,已经基本上与他们关系不大了。
  毕竟这一次进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