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报大帅,鞑子又派使者来了!”
正在许长风有些暗暗生气之时,姜瓖的一个亲卫快步走了进来,附在其耳朵旁小声的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姜瓖的瞳孔微微收了收,然后便即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表示已经明白了。
“许大人远来辛苦,还是先去歇息一番,本帅还有些小事要处理一下。”
姜瓖向许长风点点头,一脸微笑的说道。
“下官告辞!”
听到姜瓖已经开始送客,许长风点点头,然后便是起身告辞而去。
第254章 膨胀
许长风虽然脸上不动声色,但是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他是许长语的族弟,许家并不是普通人家,家族世代干的就是锦衣卫这伙儿,懂得的门道比一般人都要多上太多了。
起码姜瓖的亲卫虽然声音小,但是许长风却是观其唇语之时,读到了令他震惊的消息,尤其是那个‘又派人来了’几个字,差点让他当场发作出来!
原来姜瓖与鞑子之间从来就没有断绝过联系,甚至还不只一次的来往,两面三刀、反复无常几个字在姜瓖身上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有心将这个消息传回江南,但是许长风与其随从三人,却是在姜瓖家丁的‘护送’下前往驿站,根本就找不到脱身的机会。
不过锦衣卫这么多年的经营下,各地明里暗里的资源还是极多,虽然无法传出什么详细的信息,但是传递出姜瓖不可靠的评价,却是十分轻松的。
在出了总兵府,许长风刚刚转过街口,便看到了早先便即安排好的人手,一个沿街乞讨的花子。
在对方看过来之时,许长风便即右手快速做了几个不起眼的手势,便即再无动静,目不斜视的沿街而行。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这几个手势代表的意思是姜瓖不可靠,皇帝的旨意不能暴露,大同城中所有锦衣卫继续潜伏,不得暴露身份,并且分散开来,避免被人一网打尽。
这些手势都是提前商议好的,悄无声响的接受了命令后,那个叫花子便即在一街人的白眼中,不断的向前乞讨着,最后消失在人海之中。
在许长风被暗中软禁之时,清军的使者也来到了姜瓖府中,这一次来的可不是小人物,而是清廷大学士秦良俊,虽然姜瓖与他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但在满清全盛之时,秦良俊的地位极高,姜瓖也是见过的。
“摄政王的条件大帅想必也看过了,只要大帅开城投降,前过概不追究,更会赐下三等子爵,这次更是派本官前来与大帅接洽,这诚意应该足够了,不知大帅考虑的如何?”
秦良俊略略拱手为礼,也不多做客套,而是直接的问道。
在他看来,姜瓖已经如网中之鱼,毡板上的鱼肉,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本帅还有一事,还请秦大人能够释疑。本帅若是重新归顺大清,不知我大同军会如何处置?”
姜瓖却是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对方,而是再次开口询问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在这个年代,有兵才是草头王,若是自己归降给一个子爵,却把兵权给夺了,那未来才是一片黑暗,满清什么时候腾出手来,随便一个罪名就能让他抄家灭族。
“大帅自然依旧还是统领大同军,诸将依旧仍统本部麾下,与之前毫无二致。”
秦良俊却是毫不迟疑,直接的回答道。
对于他而言,如今最重要的是完成多尔衮的旨意,任何条件都大可以先答应,只要大同城门一开,朝廷大军入内,该如何行事,还不是由得我大清说了算?
“摄政王爷果然好胸襟,令本帅佩服。不过本帅听说江南伪明如今闹腾的挺凶,若本帅重新归顺我大清,本部会否南下?”
姜瓖向着城外拱拱手,小小拍了个马屁,然后便即再次询问道。
“这个自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帅亦是王臣,自然需要鼎立王事,朝廷若是有需要大帅出力之地,大帅自然也需为我大清而战。”
对于这个问题,秦良俊可不敢马虎,立即严正的说道。
“伪明虽然闹腾的挺凶,却也只是我大清如今与大帅纠缠于山西而已,若是朝廷主力大军没了掣肘,只要全力南下,伪明必定再次灰飞烟灭!伪明弘光、隆武二帝最初之时,也不都是声势浩大,但在我大清铁骑雷霆一击下,依旧转眼间便即土崩瓦解!只是跳梁小丑耳!”
被个跳梁小丑打的两路大军覆没,甚至连南京城都丢了,整个江南一夜间大变天,你还真的出口。
对于秦良俊这种处处以我大清忠臣自居的家伙,姜瓖委实是十分的鄙夷,忍不住在心中吐嘈道。
眼见姜瓖目光怪异的看着自己,秦良俊倒也自觉有些言过了,轻轻咳了咳后,便即将话题再次拉了回来,“姜帅,不知摄政王的意思,你考虑的如何?若是大帅同意归顺,我王明日可是会亲至大同城下,与你折箭立誓,决不相负!有摄政王于三军前为你见证,你大可放心,此事决不会再有任何更改之理!”
“唔?”
听到多尔衮竟然愿意亲至城下会盟招降,姜瓖心中委实有些大动。
满清虽然残暴,但在信用方面向来还是挺靠谱的,尤其是在这种三军齐聚的情况下,言明概不追究的态度,那就绝对不会再在事后清算,否则必将失信于天下,这样对满清的威信打击就是突前的。
“大帅应该放心了吧。来时我家王爷还叮嘱本官,无论大帅有何条件,也可尽量提出,我家王爷都会慎重考虑,以示我大清招揽之诚意!”
眼见姜瓖已经开始意动,秦良俊趁热打铁说道。
“摄政王爷真是气魄过人,姜瓖服了。”
姜瓖意外的看了一眼秦良俊,顿时有些被对方的态度给弄的目光闪烁起来。
满清方面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向来信奉的便是抵抗者死的政策,如今竟然能够提出这样处处有利于自己的条件来,若非是有诈,就绝对是内部出现极大的问题,需要立即解决山西之事,腾出兵力来应付其他方面。
对于姜瓖来说,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忠诚的操守可言,向来是谁胳膊粗,便闻风倒向于谁。
之前之所以反叛,并不是他觉得大明还能中兴,而是因为阿济格大举调动山西兵力,事先又没有向他通知原因,让他误判为是针对自己的绝杀,这才惊恐之下悍然举旗反叛。
但眼下大明似乎已经有中兴的前景了,甚至多尔衮这么手段狠辣之辈,居然也急切的想要与自己和解,显然证明满清如今形势绝对不会太妙,顿时便让他小算盘开始不断的拨打着。
再一想到如今江南财富地已经全部被大明重新夺了回去,满清想要维持北方统治,那再一次的南征便刻不容缓,否则等到钱粮耗尽,北方必定处处烽烟!
既然江南才是满清用兵的重点所在,那鞑子在城外还能跟自己耗多久?自己又何必那么快做出决定?
既然满清已经有些江河日下的趋势了,自己是不是真能过一把西北王的瘾?
这个念头一出现,便即不受控制的不断的膨胀着……
过节陪媳妇去玩了,晚上才回来,长途开车累的不行,赶着写了这章,大家将就看看吧,今天就这一章了,我要好好睡一觉,大家晚安!
第255章 跑路
“八旗不可侮?我呸,我现在就侮你了,你能拿我怎么样?”
在姜瓖在山西正在做着西北王的美梦时,通州河畔,任良朋一边眦牙裂嘴的痛呼着,一边用一只脚踩在已经死透了,并且被战马踩的血肉模糊的遏必隆脑袋上,恨恨的说道。
这招火铳偷袭的打法,是专门应对敌军强悍的统军将领的,一枪将遏必隆轰杀马下时,任良朋却也在对方临死前甩出的斩马刀直接命中肩头。
若非护甲精良,再加上遏必隆是仓促之中出手,根本没有蓄力的时间,这一刀虽然准确命中,但对于任良朋的伤害并不大,只是入肉寸许。
虽然看着血流如柱,但实际伤害并不算大。
起码在射杀遏必隆后,任良朋的冲击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直接从遏必隆身边已经疯狂的护卫群中直接杀了个通透,甚至顺手将对方的大旗给抢夺了过来。
主将阵亡,大旗被夺的情况下,满八旗虽然勇悍,但却在失去统一指挥下,还是招架不住明军的攻击,在王得仁率先取得突破,击溃拦截于他的吉布溪后,自侧翼夹击而来后,正蓝旗便即兵败如山倒。
在审问了几个被抬旗的阿哈仆从后,任良朋对上这个能够伤害到自己的遏必隆更加的气愤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甚至都不姓爱新觉罗,也不知道巴结了谁,这才刚刚接任了正蓝旗旗主,这种小人物,就算名字报上去,估计皇帝也看不到眼中,根本就显示不出他任良朋的手段!
大战止歇后,回过神来的任良朋又被肩头上的伤口痛的连连骂娘,更是对这个小人物无比痛恨,若非还有点理智,他甚至都想直接下令将之五马分尸了!
满八旗的一旗之主伏诛刀下,就算之前是个小人物,如今也不是了,这种功劳可不是常见的。至少明清开战这数十年来,别说旗主的尸体了,就算甲喇额真的尸体,估计都没有几具。
这么完整的整具尸体,总是好过残肢断臂,若是挑着这具尸体回到通州城外,不知道能不能吓的通州城守军直接出降?
这个念头只是一个闪念便被任良朋扔在脑后,这种小人物通州城守军估计都不会认识,更别说拿来恐吓于他们了。
“看来还是需要向北京城进发!”
任良朋觉得自己这功劳还是有点小,指挥这功劳再向上爬估计是够呛,毕竟国公的爵位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如今的绍武朝廷也就那么几位国公,个个都是拿出一省之地,或者是拿下南京城这座大明故都,这才有的爵位,指望一个小小的满八旗新升任的旗主,显然不足以让他与这些人比肩而立。
相比于任良朋的满心不爽,王得仁在得知这是正蓝旗旗主之后,却是显然兴奋莫名。
任良朋没有在清廷之战待过,根本无法理解王得仁的这种心态。
之前在江西,别说满八旗的旗主了,就算一个小小的满八旗牛录额真,他也得恭恭敬敬的上前问好施礼,而且别人还不一定愿意搭理于他。
如今一旗之主就被踩在脚下,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委实不足以为外人道。
“王将军,这点功劳还不足以分润众家兄弟,不如再向北京城进发如何?”
耐心的看着王得仁兴奋的不断踢踩着遏必隆的尸体,看着对方终于慢慢平静了下来,任良朋兴奋的撺掇道。
两人都是候爵,相互之间称候爷,显然都不太习惯,这一路共同行来,大家也都有了默契,相互之间都是以将军相称。
“任将军,莫要被胜利冲晕了头,北京城毕竟是鞑子的老巢,城内驻军必不会少,我们两军合共不足六千,眼下又折损了千余,轻敌冒进,恐有不忍言之事!”
对于任良朋的提议,王得仁在收获了遏必隆的尸体后,已经基本上不太感兴趣了。
除了担心安全之后,更是因为两军士卒都极为疲惫,尤其是王得仁部,自五月起便即一直在征战之中,到了如今已经接近了半年,中间更是几经补充,战斗力下降不少。
无论体力还是精神,都已经基本上处于强弩之末,虽然勉强还是可以作战,但显然做不到巅峰时的状态。
如今一路从大沽口急驰至北京近郊,再经历一战鏖战,马力消耗也是极大,根本没有了一搏的能力。
任良朋部虽然稍稍好一些,但也只是相当而已,军中将士同样极为疲惫,如今需要的并不是连续作战,而是好好休整一顿时日。
“我知道将士疲惫,不过刚刚大胜,军心士气还是可用的,到了宝山前而退回,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任良朋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在北京城下露脸的机会,毕竟再向前数十里,便能够摸到北京城城墙了,这个时候退兵,怎么也不会甘心。
“报!急报!”
王得仁同样也不甘心,但是他毕竟年长,也更加理智一些,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正准备再劝劝任良朋,却是突然听到不远处斥候疯狂的打马而至,人还未至,便即听到急促的喊叫声。
“报两位候爷!前面十里发现鞑子大队骑兵,人数在一万五千骑以上!能够看到的旗号便有两白旗,两黄旗,镶红旗,还有蒙八旗数旗!”
斥候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任良朋二人近前,根本来不及下马,便即快速的禀报道。
“这么多?!”
任良朋不由的倒抽了一口凉气,彻底将去北京溜达一趟的打算扔在垃圾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