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旗不可辱!”
  刚刚入关的满八旗,骨干老兵都还在,他们的傲气也仍在,被人如此看轻,三千正蓝旗士兵都愤然的齐齐举起武器,扬声回应着他们的旗主,一时间风中都似乎充斥着无边的杀意。


第252章 对冲
  在滚滚的黑烟之前,满八旗正疯狂的咆哮着,发泄着心中巨大的屈辱感。
  数千人同声齐吼,声音远远传出十数里,明军前出的斥候自然也被这巨大的声音给惊到了。
  斥候队长拿出千里镜,拉开向着远方便即观望而去,视线尽头黑压压一片打着镶红边蓝旗的骑兵。
  “是正蓝旗鞑子,人数在三千上下!快去回报将军,我们就近监视!”
  明军斥候队长吩咐了一声,便即打马向前,继续向前奔行。
  在其后的明军大队骑兵,显然也听到了这一声声怒吼,根本无须斥候前来汇报,大队人马便即开始在号角声中,缓缓向前补充成阵,后排不断的向前补充,形成一道道骑墙。
  而另一边的王得仁部,并没有选择骑墙阵,而是摆出一个锋矢阵,在右翼快速成阵,并且先任良朋一步向前冲击而去。
  骑墙阵威力虽然可怖,但受限制的因素太多,除非硬碰硬来一场,否则无论冲击速度还是战场战术机动,都是极笨拙的。
  遏必隆的正蓝旗如今士气已经被激发了出来,一扫之前的犹疑不决,在白甲兵的开路下,快速向着通州方向疾驰而来。
  两军斥候首先开始厮杀,这也是双方军队之间气势与实力的小范围比拼,双方武器装备上的精良不相上下,清军胜在个人武力上强悍,而明军胜在人数众多。
  在双方均士气高昂,都不愿意被人逼退,折损大军士气,因此浴血搏命的情况下,这种厮杀就更加的惨烈与血腥。
  仅仅双方数十骑的斥候战,双方却是打出了血性,纠缠了近一刻钟,在双方大军开始遥遥照面时,双方斥候几乎都是十不存一,还幸存下来的斥候,也几乎个个带伤。
  惨烈的斥候战,让双方大军都开始正视眼前的对手,这显然不是一支可以轻侮的军队,势必会是一场血战。
  根本没有什么叫阵与废话,一方是来砸场子的,一方是被人嚣张的逼近到了老巢,根本就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一见面注定是大打出手。
  左翼的任良朋先行出手,在号角声中,明军特有的骑墙阵开始缓缓向前加速。
  不过如今却是再没有人敢笑话这加速缓慢的骑墙阵,在江西南昌城外一战,所有人都已经深深的被骑墙阵这种正面硬撼时的无匹战力所震慑,若非这种骑墙阵弱点多多,估计都没有多少敢与之交战了。
  既然已经明白是何方神圣到了,遏必隆也没有了任何犹豫,立即放弃了正面冲阵的打算,全军斜切而过,绕过骑墙阵正面,自侧翼发起进攻。
  不过明军骑兵并仅仅只有任良朋这一路,在清军开始转向,空门大露之时,右翼的王得仁部也开始加速,对已经将侧翼暴露出来的清军发起冲锋。
  “传令吉布溪,让他率本部甲喇给我挡住那部明军,给我争取时间击破当面明军!”
  遏必隆一指奔行而来的王得仁部,果断的下令道。
  令旗挥舞中,号角齐呜,清军军队中快速分出一千余骑向着王得仁部迎击而去。
  满清主力骑兵并没有止步,疯狂的向前打马着,直冲任良朋而来。
  眼看屡试不爽的骑墙正面冲阵,此时已经完全成了鸡肋,再也没有人愿意与自己正面硬撼,任良朋在不爽之余,也没有别的选择,手中马刀回鞘,绰起挂在战马侧面的马槊,高举向天。
  马槊上面的小三角旗迎面挥舞,任良朋身边的号角手,便即用力吹响号角,通知大军开始变阵。
  在号角声中,位于第一排的任良朋已经开始狂踢马腹,战马加速第一个从骑墙阵中冲出。
  身旁的亲卫们则纷纷打马跟进,十分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以任良朋为锋矢的骑阵,向着滚滚而来的清军迎击而去。
  夫战,勇气也。
  在悍将任良朋一马当先的表率下,明军上下没有任何畏惧,跟随着任良朋便即直接杀入了清军骑兵之中。
  刀光剑影,残肢断臂不断的飞舞,双方交错而过,呐喊厮杀声不绝于耳。
  虽然喊杀的热闹,但是想要在战马高速奔行之中,包括骑术远远强于明军的满八旗来说,想要准确击中目标要害,却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一个对冲而过后,双方损失兵马数量都只是在百骑以上而已。
  做为南方兵,在没有团队的配合下,单兵能力差的弱点便被暴露出来,一个对冲,明军的损失几乎是清军的两倍。
  不过这样的损失对于数千人规模的明军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甚至再次整队时,若非看到战场中央倒下的尸体,都看不出来损失了近两百骑。
  在稍稍整理一番后,双方便再一次开始了对冲。
  这种经典的骑兵对冲作战,几乎就没有一次性就能分出胜负的可能,只会在一次次的对冲之后,然后一方抗不住伤亡或者主将阵亡而溃逃。
  而任良朋的目标便是清军大旗下的主将,刚刚的对阵因为是临时变换阵形冲击,无法准确捕捉到对方主将的位置,但这一次,任良朋是不打算再这么浪费时间了。
  号角声再次响起,任良朋再次一马当先,向着遏必隆便即直直的扑了过来。
  稍占上风的清军更没有畏惧的意思,马术超过明军的他们,整队的速度更快,甚至比明军冲锋的速度还要快。
  骑兵战打的就是高速打低速,越是能更快的整队完成,在对阵之时占据速度优势、阵形更加完整的一方,往往也是能够锁定胜利的一方。
  “死吧!”
  经受过严格训练的明军虽然慢了一拍,但却并没有落后太多,更因为有着任良朋这些悍将领头,双方再次冲向一起。
  任良朋的眼中根本没有其他人,死死的盯着遏必隆,不断的打马向前,直取对方的大旗所在。
  “想要取我首级,倒要看看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尼堪有没有这个本事!”
  眼见对面明军将军打着的是斩首的主意,遏必隆嘴角却是露出一丝狞笑,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大明文官,相反作为白甲兵出身的他,无论战场经验还是个人武技,却是满清之中顶尖的一批人!
  两方统军将领很快撞在了一起,望着对方呼啸而至的马槊,遏必隆一声爆喝,手中的厚背斩马刀猛的向上弹起,重重的磕在马槊刀刃之上,将马槊直接荡开了去。
  在荡开马槊之时,斩马刀就已经运动到了半空,然后是一个短暂的停顿,便即势如开山一般的斩落下来!
  这是他对付长兵器的敌人的一项杀伐绝技,少了一点眼力,腕力和反应力都做不到这般的精确,但是遏必隆却是做的行云流水,恰到好处!
  “不!”
  但是下一秒,还没来的及得意的遏必隆便即双眼圆睁,看着对方另一只手中却是多出了一枝火铳,正冲着他便即扣下了板机!


第253章 大同
  山西,大同城。
  经过了数个月的攻打,大同城却依旧屹立于大地之上,根本就无可动摇。
  在损失惨重之下,就算以多尔衮的杀伐果断,也不得不停下了这种拿人命往里填的买卖,开始改攻打为围困。
  但是大同城实在太大,清军的兵力并不占据绝对的优势,想要彻底封锁死整个大同,完全不可能。
  甚至因为时间的推移,久攻不下的清军各部士气都开始有些下降,包围圈更是处处漏风。
  好在这种漏网也仅仅是无法彻底将大同与外界交流隔绝,无论大同城中的姜瓖想逃走,还是外面的物资想要运进来,都绝对不可能办的到。
  相比于城外的清军,城内的守军士气却是更加的低落,也正是因为城池内外交通并没有断绝,在这数月间,守军上下都已经知道了山西境内,大部分的反清势力都已经被镇压了下去,大同城在事实上已经成了一座孤岛。
  形势恶劣到了如此的地步,若非明知投降也是一个死,估计城内根本就没有人还能坚持的下来。
  不仅仅如此,之前觉得还算充足的物资储备,在围城数月的如今却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唯一还算不错的便是,城中守军的损失并不大,作为大明西北军事要塞的大同城,极为坚固和高大,城头各种防御设施齐全,在城中守军还有战斗意志之时,对于这个时代任何一支攻城军队来说,都是一件让人极为头疼的存在。
  不过今日,城中原本的悲观和绝望情绪,在城外偷偷潜入的一人到来后,开始出现悄然的改变。
  来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相普通,身材瘦小,若非操着一口带着浓重江南口音的官话,扔在这西北边塞,根本就没人能看的上眼。
  不过这人的身份却是不一般,是南方绍武朝廷派来的使者,虽然十多批使者,如今只有他一人入城,但是却是终于将绍武朝廷与西北这块飞地给联系上了。
  听到大明朝廷天使到来,虽然人人都觉得大明皇帝想要打到这山西来给他们解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因为心存个万一,几乎所有有点资历的人,都开始向姜瓖府邸涌来,就算进不了这大门,也宁可在府外等待第一时间传来的消息。
  而姜瓖对此更是极为重视,反复检验了一番来人的印信凭证,与自己之前上表的奏折抄本后,核对双方约定过的暗记后,这才松了口气,将这人请入自己的书房。
  在书房中,已经有数位姜瓖的心腹将领与师爷,早早便等待在那里,希望这位来使的到来,能给大同带来一丝生机。
  “大帅,陛下此次派下官前来,便是请大帅宽心,为大同解围的王师早就已经出发,估计这会儿已经开始攻打鞑清了,大同解围指日可待!”
  来人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没有多少客气话,直接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给说了出来。
  “许大人,朝廷已经派遣大军来了么?到了哪里了?可需要本帅出兵接应?”
  姜瓖又惊又喜,委实没有想到刚刚肇立的绍武朝廷,竟然有这般的气魄,刚刚在江南打了大捷,便开始蓄力北伐了!
  “朝廷大军并没有向山西开来。大帅,你也知道朝廷刚刚在江南打了几个大捷,虽然都大获全胜,但是积蓄不多的物资几乎消耗一空,朝廷大军如今却也极为疲惫,没个几年的休养生息,怕是无法向北而进了!”
  许长风摇摇头,直接将对方的想法击的粉碎,言明朝廷大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到来的事实。
  “那许大人之前说的朝廷大军出兵救援之事,莫非是在戏耍姜某么?”
  姜瓖脸色一变,顿时不悦的说道。
  “下官又岂敢哄骗大帅,下官所说的乃是事实,朝廷大军虽然不能北上,但是一路偏师数万官兵已经浮海直达鞑子京师而去。若是一切顺利,恐怕要不了多久,消息就会传达至山西,介时满清围攻大同的军队就得回师救援京师!就算只是回去一大半,大帅不也有了腾挪的机会了么?”
  许长风拱拱手,慨然的回答道。
  “趁虚攻打鞑清京师倒是一步好棋,只是这数万人真的就能京师震动么?要知道鞑清在京师至少还有一两万的大军,若是事急,还可以征调族内从十四到六十的男丁入伍,只怕顷刻间便能再组建个数万军马,大同这边的形势也不一定就能改观。若是陛下真的愿救本帅,还请陛下早些集结主力北上,与本帅里应外合彻底肃清大同、山西境内所有鞑虏,彻底廊清寰宇,方为上策!”
  姜瓖却是已经按捺下了喜悦,既然不是绍武朝廷倾师而来,想要拿下满清京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陛下自御极而来,还从未失算过。大帅这是怀疑陛下运筹之能么?”
  许长风心中有些微怒,你一个反复无常的军阀,陛下愿意派兵策应救你,就已经该是偷着乐了,如何还敢向朝廷开口,甚至妄图改变朝廷决策,谁给你的这个自信和胆子?
  “许大人,本帅不是这个意思,又岂敢诽谤朝廷,只是这毕竟远水难解近渴啊!”
  姜瓖明白自己说错了话,眼前的绍武朝廷不比之前的大明皇帝了,根本就不是实力派能够随意拿捏的了。
  “能不能解近渴本官不知道,只是陛下只是来让许某传信而已。至于如何定夺,自然还是由大帅自行斟酌。”
  许长风轻轻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原本他来还想多劝劝姜瓖谨守一段时间,等待朝廷的救援,但如今看来,姜瓖明显是想当一个山西王,更是完全不将绍武朝廷放在眼中,那就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报!报大帅,鞑子又派使者来了!”
  正在许长风有些暗暗生气之时,姜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