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有人为投降建奴和为建奴效力的人洗地,其中最常见的言论便是‘钢刀加身,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俯首’云云……
朱聿鐭一边冷笑着看着这些奏折,一面悠哉悠哉的赶着路,心中却是杀机无限。
这些怂货们这理由何其可笑,这种立场更是置无数浴血沙场的将士们情何以堪?
难道那无数战死的将士们就应该面对钢刀而无惧,就应该为了保护这些败类们而流血么?
你们这些士绅的确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无法与满清的钢刀硬撼,这场抗击入侵的战争,的确也无须你们亲自上战场上搏杀,若是你们肯出钱给朝廷,让朝廷可以保障将士们粮饷充足,免于饥寒与装备无虞。
那拿钱搏命的将士们,也的确无须你们上阵,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他们吃的就是这断头饭,向上爬也全靠手中的钢刀,这是等价交换,谁都说不出一个不对来。
但你们一边缩着脖子分毫不出,一边还要怒骂将士不争气,满清一到你们又拿出钱粮保平安,事后却给老子说不得不低头,那就只能对不起了,老子手中也是有钢刀的。
但武人的刀,很明显抵不过文人手中的笔,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老朱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因此对于贪官污吏以及士绅,是极为严酷的。但老朱对于普通百姓,却绝对算的上整个封建王朝时代数一数二的存在。
他不仅仅在任时下过百姓可以越过三司,直接绑缚贪官进京的律法,更是创造性的发明了‘大诰’这新鲜事物,鼓励百姓受了冤屈,可以顶着大诰入京告御状。
这种种不得‘人心’的策略,当然让整个读书人阶层对于老朱从来没有任何好感。对于他的记载,永远都是老朱残暴好杀的一面,尤其是明初的几大案,更是让这些笔杆子们渲染的如同末日一般,完全就是‘民’不聊生。
甚至后世有人拿满清时代才开始的文字狱说事,编排老朱最为忌讳‘光’‘僧’二字,民间任何敢提起二字之人,都被杀的人头滚滚。
可事实上却是,老朱根本就没有避讳过这些字,他亲自撰写在他父兄陵墓上的碑文上,就将他的身世写的清清楚楚,包括幼年的父母兄弟饿死于灾年的遭遇,以及他出家为僧讨一口吃食之事,历历在目,毫不避讳出身。
而满清入主中原后,却是吸取了老朱的遭遇,为了快速稳定局势,对于‘秀民’(读书人)也极为优容,因此就算他们真的将大明各地杀的人头滚滚,但却个个都被传为明君圣主,真正做到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不过这些人高兴的还是太早了,当局势完全稳定下来后,满清终于露出了他们的獠牙,当开始对江南征取重锐后,金声叹这蠢货还以为满清与之前的大明一样,带领一众文人骚客,跑到孔庙哭诉我大清朝廷多征税赋是极为不合理的现象,号召士绅们共同向北京进言,继续优待‘秀民’。
只是他们这次却是秀过了头,就变成了出头的椽子,哭庙案拉开了满清持续百年的文字狱序幕,当这一群贱骨头终于看明白满清的真实嘴脸后,却已经完全来不及了,整个天下已经全部成了满清的跑马地了!
所谓一不做二不休,当满清接连发起‘奏销案’、‘庄史案’后,这些秀民直接便成了秀逗之民,被杀的人头滚滚后,就直接被打断了脊梁骨,剩下的全是只敢跪在地上摇晃着尾巴,高呼圣主万岁江山万万年的犬儒了。
只剩下这种犬儒的我大清,自然也就出现华夏历史上最为壮观的气象,那便是终清一朝,明君圣君不绝于耳,根本无一昏君暴君的神话了。
这些未来的犬儒们,如今却是敢于对着自己不断的犬吠,朱聿鐭觉得完全是受到了侮辱和降维般的打击。
怀着这样的心情,朱聿鐭对于到南京这个犬儒大本营,心中的杀机是越来越盛。
绍武元年十月十九,就在舟山鲁王君臣一片凄凉情景之时,朱聿鐭终于临近了南京城。
第238章 新的篇章
距离南京城还有三十里远,便看到无数黑压压的人群,已经在江边等候着舰队的到来。
在冲天的鼓乐声中,朱聿鐭的座舰缓缓靠上了岸。
明黄的团龙旗飘扬下,数队锦衣卫身穿崭新的飞鱼服,手按精良的绣春刀先行下船,快速的列成护卫队形,将人群隐隐阻挡在外。
“陛下驾到,百官跪迎!”
紧接着,在王大用公鸭嗓门下,朱聿鐭全身披挂着亮瞎人狗眼的黄金盔甲,缓步从座舰上缓步而下。
朱聿鐭并没有穿上皇袍,而是选择盔甲加身,除却因为安全的需要,也是给这些南京城上下文官们一个明显的信号,那便是老子是马上天子,不是深宫中养大的蠢货,你们说话行事之时,记得先过过脑子。
“恭迎吾皇大胜而归!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王大用声音风落,不远处的人群便如被狂风刮倒的麦浪一般,不断的倒伏而下,紧接着无数声音整齐的喊出早就议定好的礼仪祝词。
虽然觉得这是最没用的繁文缛节,但不得不承认,无数人在自己面前轰然跪下,齐声恭贺的场面,还是如此的令人迷醉。
这也许就是权力带来的强烈感觉刺激,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三跪九叩之后,人群波分浪裂,一驾巨大的撵车缓缓驶来,一应帝王仪仗一应俱全,朱聿鐭并没有任何不适,缓步登上撵车,在鼓乐声中,带着无数人潮向着南京城而云。
越是临近南京城,就越是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人群一眼看不到尽头,朱聿鐭都有些怀疑,是不是整个南京城的百姓士绅已经全部被动员而来迎接自己。
在这种最高规格的相迎下,朱聿鐭车马慢慢接近了南京城,不出他的意料,整座城池如今已经被曾国维接管,李成栋的大军就驻扎在南京城外的孝陵周边,完全就象是护陵队一般。
汇合了自己的嫡系手下,朱聿鐭车驾没有停留,在一浪高过一浪的万岁声中,来到了南京皇宫之前。
这里原本是朱元璋定鼎天下之所,数月前还盘踞着无数的瞒虫,不过如今已经被完全清理干净。
看的出来,李成栋是十分用心的完成了清理工作,如今朱聿鐭步入皇宫之中时,已经看不出来一丁点的瞒虫存在过的痕迹了。
到了皇宫之外,所有士兵和士绅百姓已经全部收脚不敢前,除却一队队锦衣卫越过皇帝先一步入宫警戒四周外,只剩下数百品级足够的文武还跟随在朱聿鐭身后,向着皇城之中而来。
越过奉天门,到达奉天殿前,朱聿鐭停下脚步,开始认真的观看着这座在后世已经毁于战火的古老建筑,大殿上盖琉璃金瓦,双檐重脊,雕梁画栋,朱漆描金雕花的门窗,在阳光下发出熠熠光芒,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金銮宝殿”了。
朱聿鐭向着左右两边的建筑物望去,身边立即就有熟悉这里情况的太监在旁边小声的解说着。
奉天殿旁左庑向西边的称文楼,右庑向东边的称武楼。左文右武,如同双臂立于奉天殿左右,既有文武双全,也有文治武功的寓意,不用说这肯定是当年老朱的想法。
奉天殿的后面是华盖殿,再向后去就是谨身殿,两殿虽然稍逊于奉天殿,但却也是一等一的繁华去处。
好在这几殿象征着皇权,虽然经常有人打扫,但还没有瞒虫敢于入住其内,也让朱聿鐭心中终于少了许多膈应。
后面两殿如今还不忙着入内,如今还是先坐上那个位置上,让所有人都松了这口气才是正经事。
朱聿鐭目光复杂的再次打量一番奉天殿周遭后,便即再次抬步,入了大殿之内。
“请陛下入内更衣!”
眼见朱聿鐭终于肯入大殿,一旁侍立的礼官松了口气,便即扬声唱礼道。
虽然对于换上龙袍十分的向望,但朱聿鐭却不想在这个时候换上,抬眼望了那礼官一眼,冷冷的道,“为何要更衣?难道朕披甲不可么?”
“陛下,此乃祖制!”
面对着这个马上天子,礼官虽然努力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死人脸,但略微颤抖的声音还是将他的心虚卖了个一干二净。
“朕怎么不记得祖制上这么一条?还是说,朕穿什么是要你们看的惯才行?”
朱聿鐭知道今天必然要被众文官群起而攻,索性自己先行发难,以免落入被动。
“陛下,此乃惯例,非微臣擅自主张。”
这话说的委实过重,礼官再也绷不住死人脸,噗通一声跪倒于地,连连叩首解释道。
“陛下这是何意,奉天殿上着冕袍,历来便是如此啊!”
身后的苏观生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们还没发难呢,想不到皇帝倒先行顶起了牛角。
“惯例如此,还请陛下三思!”
苏观生一带头,几乎所有文官全部跪倒于地,倒是武将们人人脸色漠然,除了几个没主见的,其他人都是笔直的站着,无声又坚定的表明着自己的立场。
这几乎是文官们的拿手好戏了,只要一不对他们的脾胃,便会忽喇喇一大群人跪下请命,依靠着人数优势,逼迫皇帝让步。
不过这一次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朱聿鐭也并非是孤身一人,尤其是因为皇帝坚持着甲落座,这委实是自诩为武人身份,给足了武将们的面子,并隐隐抬高了他们的地位。
这不仅仅是意气之争,更是皇帝已经开始实践路上给他们的承诺,开始着手改变文贵武贱的政治格局,不由得不让他们人人精神振奋。
“历来便是如此,那朕便要如此么?太祖,成祖之时,为何不见尔等这般要求?还是说,朕不着这冕服,就当不得这个皇帝了么?”
朱聿鐭猛的转身,目光森然的从一个个文官脸上扫过,语气冷漠的喝道。
“臣等万万不敢有此不敬之念。还请陛下恕罪!”
眼看这帽子越扣越大,苏观生再不敢坚持。
这位老大可不是爱惜羽毛的崇祯爷,这老大更像是太祖,成祖,绝对是一言不合就敢拔刀砍人的主,在广东时便即已经杀的凶名赫赫了,虽然不情愿,但苏观生却是明白,对于这位爷,那是绝对不能逼迫过甚的。
成功的给文官们一个下马威后,朱聿鐭并没有死揪着这事不放,而是再次向前行去,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缓步来到那把镶金带玉的龙椅前,轻轻抚摸着那有些冰冷的椅背,眼中的异色一闪而过。
轻轻一甩披风,朱聿鐭转过身来,目光在一众文武身上缓缓掠过,便即缓缓坐了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朱聿鐭坐定之后,再一次山呼海啸般的唱诺声轰然响起。
这声音由大殿慢慢向外扩散而出,渐渐的,整个南京城处处响起冲霄的万岁声,似乎将天空的阴霾都震的慢慢溃散开来,如同重开天地,掀起新的篇章一般……
第239章 插标卖首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奉天殿内群臣在三跪九拜之后,万岁声慢慢停歇了下来。
“臣恭贺陛下三大捷,尽除江南鞑虏,荡平江南遍地腥膻,护我华夏衣冠不失,解半壁江山于倒悬,扬威域外,显我大明军威,盖世之功直追太祖当年!臣为陛下贺,为祖宗社稷贺!”
在万岁声消失之后,莫修伟第一个跳了出来,满脸笑容的向朱聿鐭恭贺道。
朱聿鐭眼中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忍不住斜眼看了一遍列于朝班之中的武夫们,心中在暗叹,难怪你们斗不过人家,看看人家这马屁功夫,这么有质量的马屁,你们拍的出来么?
苏观生不悦的看了一眼莫修伟,虽然咱们现在斗的比较凶狠,但你这般不留一点面子给老夫,真的好么?
因为这话本来应该是他这个内阁首辅挑头出来说,才合乎规矩的,但是他自己却是因为刚刚被皇帝恶心了一顿,心中有气之下,动作稍慢了一点,就被莫修伟这坏东西拨了头筹。
“臣等为陛下贺,为祖宗社稷贺!”
虽然满心的不爽,但他却只能跟着这话头,再次带着群臣行礼恭贺道。
有人带头,其他文官早就按捺不住,种种早就想好的彩虹屁,如同雨点一般的不断的向着朱聿鐭身上落去,种种厚颜无耻的吹捧,甚至都让朱聿鐭也有些吃不住味了。
好不容易一通彩虹屁结束,在旁听了妙语连珠的文官们的祝词后,很多武将都是听的一脸呆蒙,但再望向这些不要脸当饭吃的文官后,终于有了往日的敬畏之色。
用后世的话讲,应该就是虽然听不懂,但却能感觉好厉害的样子,反正这里的人是人人看起来都极和善,而且说话又好听,让人很是想——痛揍他们一顿,妈蛋,你们这不就是想告诉皇帝,我们这帮新晋勋贵就是一帮子大老粗么?
不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