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老臣以为当以守为上。武昌一战,官军损失极大,若无朝廷鼎力相助,恐怕暂时无力向北。另外湖广境内依旧有大批鞑子残兵败将,若不及时清剿干净,恐会为地方大害!”
做为湖广总督,文安之当然第一个开口回应,这些都是他早就思量过的事,此时回答起来毫不拖泥带水。
“那湖广北部还未光复的郡县当如何?”
对于这个答案,朱聿鐭是早就想的到的,但是对于汉阳府以北的几郡如何处置,他却想听听地方大员的想法。
“陛下,大军不北上收复故土么?”
听闻朱聿鐭这般问,文安之顿时有些惊讶的看向朱聿鐭,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去不了了。估计你们也快要收到军报了,伪秦王孙可望已经带军杀至湖广,如今正在湖广数府内肆虐,大军不能北上,而是要南下平叛!”
朱聿鐭摇摇头,将军报拿了出来,给几人传看。
来自后世的朱聿鐭,向来最为重视情报工作,在巨额的银子砸下去之后,虽然是在这湖广客地,但是朱聿鐭的情报收集依旧是最快的,大约能比湖广本地这些驿站崩溃,而导致消息延后的地方官员快上一两日上下。
听到孙可望出兵湖广,堵、文、李三人均是大惊,三人都是深知流寇一旦成势之后,威力究竟会有多大的。
尤其是老巢在恩施的李过,更是出离的愤怒,他带着闯营几乎所有精锐在湖广前线作战,后方基本上都是空虚状态,若是孙可望真的向恩施走一遭,估计他麾下的军队都有当场哗变的可能了!
但好在情况上并没有说西营向恩施进军的态势,这让李过多少松了口气,这也委实得益于之前南明朝廷对于闯营的防范,将之安排在山川林立,湖广最贫瘠的恩施地区,让孙可望都完全没有兴趣出兵去那里抢掠。
但是现在没兴趣,不代表回军之时不会搂草打兔子,给自己老巢来这么一下。
“陛下开恩!臣愿率忠贞营先一步开拔,与孙贼决一死战!”
此时心急于老巢不稳,家眷难安的李过,根本就坐不住,匆匆看完军报之后,便即跪地请求道。
“朕允了,你带本部兵马先行,朕再派定宣丰伯、新化伯统军助阵。等汉阳事了,朕亦会亲率大军随后至,共击孙贼!”
朱聿鐭当然不会反对此事,有这么一个强力打手愿意充当打手,他自然乐见其成。
“谢陛下!好臣告退了!”
李过匆匆行了一礼,便即急吼吼的直接出了行在,去召集闯营本部人马。
写好了,忘记发了,就一起发了吧。感谢年华逝水情谊存的打赏。
第232章 最后通牒
“二位爱卿怎么看?”
看着匆匆离去的李过,朱聿鐭目光再次落在堵、文二人身上。
“陛下勿忧,孙贼成不了气候,只要大军一到,若不退回贵州,也唯有死路一条!”
堵胤锡拱手行礼,十分平淡的说道。
“但若是这般放任孙贼不断的袭扰湖广,却也不是常法。朕欲彻底平定云贵二省,两位爱卿以为然否?”
朱聿鐭当然明白孙可望的想法,但是他却不想就这般放任对方肆虐湖广。
“陛下三思。贵州多山,道路崎岖,孙贼又是兵多将广,想要旦夕之间拿下此贼,却也并不容易。一旦不顺,则必然迁徙日久,恐将损耗极巨,得不偿失!”
堵胤锡再次行礼,作为湖广巡抚多年,对于湖广与贵州之间的地理,更是了然于胸,眼见皇帝似乎要再次亲率大军往讨,顿时劝阻道。
“经略大人所言甚是!贵州山多且险,孙贼据险而守,大军往讨委实费时费力,且难有效果。老臣觉得,若只是不想被其袭扰湖广,那官军只需扼守几处关隘便可!贵州毕竟荒僻,无法养其诸多军士,只需要守好篱笆,便可观孙贼自败耳!若只单单阻孙贼出路,单靠忠贞营就绰绰有余了!”
文安之亦起身拱手行礼,同样劝说道。
对于孙可望的威胁,堵、文二人的看法却是与朱聿鐭并无二致,那便是在如今的局面下,孙可望根本就是秋后的蚂蚱,虽然蹦跶的欢实,但却蹦不了几天了。
“唔。”
朱聿鐭点点头,但却依旧对于彻底平掉孙可望,有些念念不忘,不仅仅是因为这孙子有事没事老是想撩拨一下自己,更重要的是他也想撩拨一下李定国。
对于用闯营去消耗西营,朱聿鐭本来就是这个打算,虽然他对闯营坚持到最后不降清心中有着敬意,但这敬意比起自己屁股下的椅子,就完全不够看了。
这也许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必然结果,就算来自于后世,朱聿鐭也不能免俗。
“杀鸡焉用牛刀!陛下莫要因为一个小小的毛贼,便即轻涉险地,还请陛下早日赶赴南京,坐镇神京,以安天下军心民心!若是陛下还不放心,老臣愿坐镇辰州府,拼着一把老骨头不要,也定要孙贼难以踏入湖广一步!”
眼见朱聿鐭还在犹豫,文安之上前一步,行大礼于前,语气坚定的说道。
对于如今的形势,文安之只觉得胸口一阵阵的滚烫。作为天启年间的庶吉士,他是亲眼看着大明从恢弘如日在天,十数年间便即快速崩溃倒覆,更是几近覆灭。
更是看着大明从剩下最后一口气,然后被绍武皇帝绝地翻盘,一年不到便即重新光复江南,一派中兴气象的盛景。作为数朝老臣,文安之对大明的忠诚,几可谓是深入骨髓,完全是随着大明的沉浮而努力着。
对于如今的绍武皇帝,他是真的服气和认可,虽然这位皇帝的正统性不高,但此时就算永历站在他面前,他文安之也敢尝试着用刀子劝说永历放弃帝位而成全大明。
在这种心境下,文安之对于朱聿鐭纠缠于于一地的态度,是十分的不乐意的,他更希望看到朱聿鐭回到南京,统合整个江南的力量和民心,在他有生之年,光复北京,再次重塑日月山河,让大明的旗帜再次覆盖在这片祖宗之地之上!
是的,他文安之如今已经六十有六,古来七十皆为稀,文安之还想要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大明重新复兴,不愿如陆游那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莫忘告乃翁。’,因此更加希望唯一有中兴之望的朱聿鐭,能够早日赶赴南京,统领江南忠贞之士以图大事,不要在这穷乡僻壤之中,与孙可望这种小角色苦苦周旋。
“文爱卿言重了,文爱卿一片忠心,朕自然理会的。罢了,朕会留下金声恒、丘士诚、尚士杰、黄自健配合文爱卿经营湖广,各部由文爱卿统辖指挥,湖广之事,也便拜托文爱卿了!”
相比于历史上今年便即兵败身死的堵胤锡,对于统领夔东十三家抗清,真正称的上是为大明拼老命的文安之,朱聿鐭是相当敬重的,不愿拂了他的心意。
“陛下圣明!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文安之委实没有想到,绍武皇帝这样的强硬派皇帝,竟然如此的好说话,惊喜之下顿时谢恩道。
对于金声恒等数部的留守,更是让文安之喜出望外,金声恒就不用说了,其部战力不俗,而丘士诚等部,更是绍武皇帝的核心嫡系,将他们留给自己指挥,不仅仅是代表了皇帝的信任,更是皇帝为他平衡湖广各军给予的最大照顾!
有了丘士诚等部在手,就根本不用担心湖广各军谁给自己玩阳奉阴违,不仅收复襄阳等鞑子占据的郡县更加容易,还可以让自己在掌控起湖广来会更加的如鱼得水!
“如今江南基本上大定,堵爱卿这六省经略之职便可以缷任了,今次就随朕回南京吧,朕另有大用。”
对于为文安之腾出位置的堵胤锡,朱聿鐭也不会怠慢于他,如今绍武朝廷之中大多都是广东官员出身,这显然是不利于自己的统治的,也是时候给他们多放几条鲶鱼进去,让他们多一些危机感了。
当然,虽然不能跨过孙可望与李定国直接接触,但朱聿鐭还是觉得要先一步和李定国有所沟通,既是示好,也是验证一下李定国是否可以收归已用。
这些事情就无须跟这两位文臣商议了,与其和他们争论收容流寇的合理性,还不如让效率更高,也更听话的锦衣卫去处理此事。
不过虽然不能立即收服李定国,但有一批人朱聿鐭却是不能再多给他们时间了,必须要立即快刀斩乱麻,让他们表明态度。
而浙东地区活跃着的鲁王便是最大的隐患,在送走堵、文二人后,朱聿鐭没有休息的意思,而是直接提笔亲书了一封书信,并且更是下了一道明旨,要求鲁王在十月中旬自己到达南京之前,务必提前到达南京,与自己商议国事。
虽然说的是商议国事,但相信鲁王君臣必定看的出来,这绝对是对其下了最后通牒,一旦过时,朱聿鐭是绝对不会容忍江南还有另一个政权的存在,必然是刀兵相见。
而如今的绍武朝廷,可不是一败再败,几乎没有立锥之地的鲁王君臣所能够抵挡的。
第233章 有使者到
绍武元年,十月初六。岳州府,慈利城外。
因为担心恩施州家眷有失,闯营上下根本没有叫苦叫累者,一路紧赶慢赶,只用了大半个月,便即从汉阳城来到了这慈利城外。
好在一路收到的消息是,孙可望一直在辰州府,常德府,甚至长沙府内闹腾,兵锋一直没有向恩施移动的意思。
毕竟恩施是个穷地方不说,而且还多山多水,更可怕的是还是少民聚集地,这些大明二百余年来都没有能彻底按下去,一直处于羁縻状态的恩施,相比于湖南的其他地区,确实不是一个好去处。
到达恩施后,闯营上下都松了口气,如今闯营控制着荆州府,家眷目前也在慢慢向荆州府移动,而慈利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枢纽位置,只要这里控制好了,就不怕西营突然来袭,给转移中的家眷造成可怕的伤亡。
如今的闯营各部还剩下的将士有六万余,相比战前兵力缩水了一大半,但是闯营积累下来精锐并没有损失多少,战力并没有减弱多少,因此孙可望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闯营上下倒也不怯于他。
本来想着大军驻扎于此,掩护家眷北上,理当是万无一失,但是形势却往往让人琢磨不透,在闯营进驻慈利的第四天,西营大军却是开始集结。
但并不是李过预料之中的开始向贵州撤退,而是向着慈利而来。
“这孙可望疯了不成?咱们不打他,他却非要来找咱们不痛快么?”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军,李过收到消息时,袁宗第等一行人也纷纷到来,尤其是脾气火爆的郝摇旗,人还没进来声音便即远远的传入大帐之中。
“就是!同为义军一脉,咱们连皇帝老儿的面子都没卖,一直驻扎在这里不跟他火并,他却好,自己打上门来了!真当咱们老闯营是好欺负的不成?”
党守素是一个大嘴巴子,向来便是什么话都敢说的出口,一进帐便即直接抱怨道。
“闭嘴!你想死自己抹脖子去,莫要牵累了众家兄弟!”
李过猛的一拍桌案,锐利的目光猛的扫向党守素,顿时将后者吓了个机灵,赶紧闭嘴不言。
这一次闯营是急行军向南,监军吃不得这苦头,便即一直乘船慢悠悠的在后,并没有随军,否则只是党守素这一句话,闯营就得从杀党守素表明心迹和再次造反二选一之中做一个选择了。
有些事是能做不能说,有些事是能说不能做,虽然如今的绍武皇帝对闯营上下很是不错,但这并不能表示闯营就会对大明朝廷失去戒备之心。
戒备之心可以有,而且还可以让人看见,但是真的当众说出来,那就太愚蠢了。
“老虎(李过外号一只虎),你说孙可望这小子打的什么主意?难不成真要与我闯营拼个死活不成?咱可是听说这小子是个聪明角色,不会这般不智吧!”
袁宗第微微拱拱手,有意无意的挡在党守素面前,一脸郑重的将话题扯了开去。
“这个说不好。孙可望应该不会如此不智,不过咱们必须做好准备。这次召各位兄弟过来,也是要议一议此事!”
对于袁宗第的小动作,李过只当没看到,皱了皱眉头回答道。
闯营最大的优势并不是战力强悍,而是内部相对比较团结。毕竟他们几乎将如今大明境内的所有大势力全部得罪个遍了,内部再不团结的话,根本难以存活下去。
李过接了这话头,也就是表明已经不再追究党守素这大嘴巴之事,帐内众人都松了口气,开始认真思索着孙可望这行事的用意何在。
“俺倒是觉得,此事不可等闲视之!这一次孙可望如此大张旗鼓而来,必然靡费钱粮无数,若是没有什么大动作,恐怕无法跟手下人交代!大家还是需要谨慎些,莫要被这小子给偷袭了!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