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尘熙熙,皆为利来,红尘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能够拿出足够的利益分配,这些大宗族就完全是一头头待宰的肥猪,根本就不会有任何人同情他们,因为他们一倒,大家都能吃一个饱饱。
  毕竟能够发展成这般的巨大,屁股上的屎怎么可能擦的干净?想要找理由动他们,完全一抓一大把,具体什么时候动他们,完全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事情就这是这么一回事,愿意进入议会的士绅,孤王无任欢迎,若是不愿意,孤王也不勉强。诸位回去后,便可与各县派出的吏员各地宣传此事!孤王会责成地方一月内办妥议会场地诸事,逾期则直接罢免。”
  “各地议员必须在赋税开缴期十日内交齐钱粮,逾期则自动取消其议员资格。同时,所缴纳钱粮入官库后,由议会共同监察出入记录,若有任何短少,则由议会所有成员平均分摊!好了,散了吧!”
  相比于上面的规矩,这条规矩虽然略有些苛刻,但却同时也给议会多了一项查帐的权利,相比于上面那些雷人的条件,倒无人有任何反对声。
  “你们是不是觉得未来充满坎坷?”
  看着一大帮子人慢慢从院中行礼而去,朱聿鐭这才头一次转过头看向一众潮州大小官员,眼中也多了一丝玩味。
  “孤王觉得,这才是你们最好的机遇。孤王除了给你们俸禄多加五倍外,还可以允许你们各人招募最多五人的幕僚师爷,俸禄全部走这批钱粮的帐,无需你们再出分文。”
  “不过,孤王手下不需要只会饮酒赋诗的废物,若是没有本事,趁早早些呈上乞休书,还能落个体面。”
  朱聿鐭扫了一眼众官员,却是意外的发现,这帮人根本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退出。
  毕竟都是历经千难万险才过的独木桥,基本上还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就此黯然回乡,告别政坛。
  “既然都有信心,孤王也就多指点你们一番。这些士绅议员,有了议员身份,你们是万万拉拢不过来了。想要政务通畅,不被他们合伙针对,那些在下层出身的小地主、自耕家中的议员,才是你们安全的护身符……”
  朱聿鐭最后扔下这句话,便即转身离去。
  他相信,这帮人都是人精,话只要点到,他们就都会明白该如何去做。
  若是真的悟不透,或者说还妄图维持着他们的架子,那自然会有议会去毒打他们。
  反正一句话,他们干的好或者不好,朱聿鐭都无所谓。


第21章 后路安稳
  当一众士绅再次回归本乡后,整个潮州都开始沸腾了,这种开天辟地第一次的议员制度,让潮州府上下都难以平静。
  在拉拢了中层缙绅后,只靠顶级大宗族的手段,消息根本就捂不住,甚至飞速的向周边府县扩散开来。
  几乎稍有些门路的人,都在热烈的讨论着唐王这巨大的手笔。
  大宗族内骂声连天,中层士绅们则个个兴奋的准备着粮食,更有无数的下层欢呼雀跃,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犹豫。
  数家,十数家合力凑出足够的钱粮,来赢得一个位置,让自己多一层保障,更是在权力层中拥有说话和被保护的能力。
  许多人发现,他们这些原本无人注视的下层,突然被官府关注起来。
  原本印象中会有推诿、欺凌、索贿现象,如今竟然一扫而空,别说从来没在他们面前笑过的县尊大人,如今笑眯眯的迎接他们,就是帮他们登记,印象中那个贪婪无度的刁滑小吏,如今都是一脸客气。
  凡此种种,无不让原本还心中略有忐忑的下层,无人心中鼓舞,更觉得这份钱粮交的极为明智。
  半个月不到,各县的名额就被一扫而空,甚至有些动作的慢的,无不捶胸顿足,有的甚至当场崩溃嚎啕大哭。
  不过也不完全都是好消息,有一些大宗族还是开始小动作频频,甚至有些人直接指使自己的下人顶上一个名额。
  这些人当然不可能混的进来,这些名额每一个人都是本土本乡之人,个个知根知底,顿时被人揪了出来,甚至被拉到唐王处评理。
  不过此时唐王已经不在府城,闻知并没有大动干戈。考虑了片刻后,便即直接给了回复,这是他考虑不周,这次不会处理任何人,只要这些人全家脱离奴籍,就可以成为这一年的议员。
  而且再次加了一条规矩,凡是之前有过卖身经历之辈,不得参与议员选拔。
  这个答案让原本觉得大祸临头的大宗族们,个个如蒙大赦,飞快的将卖身契当众展示,然后一把火烧个干净,宣布他们自此刻起便为自由人。
  对此,虽然有人不满,但更多人却是更加相信唐王的信诺,毕竟这种处理结果明白的告诉了所有人,只要在规则内,他就算被侵犯到利益,也不会因怒而杀人,而是努力的补齐漏洞。
  甚至因为这种结果,有一些商人大着胆子参与进来,不过他们却是遭到官吏、士绅一致的鄙视和拒绝,尽管愿意拿出两倍、甚至更多的钱粮,却依旧被人无视。
  若是注重体面的士绅,被这般羞辱鄙夷,早就勃然大怒,拂袖而去,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商人们,却是一个从来不在乎脸面的团体,他们注重的永远都是利益。
  而眼前的议会,单单只是不被人迫害一条,就足以让无数的商人动心。
  他们更是整个大明最富有冒险精神的一群人,虽然被士绅官吏全部拒之门外,但是因为唐王重信诺的原因,让他们觉得可以直接在唐王这里尝试一番。
  毕竟唐王从没有说过商人不得参与议员选拔,哪怕付出别人两倍的代价,哪怕仅仅是一年的空子可以钻,他们也愿意一试。
  这年头商人行商,比起各条路上要打点的各路神仙,议员选拔的这一点钱粮,那根本就不值一提。
  有了这个名头,只要在唐王治下,起码在这潮州府内,还敢向他们伸手的,那还真是胆够肥的。
  退一万步讲,单说利益,潮州府几县治下只要不伸手要钱,这点钱粮拿出去反而是自家赚到了。
  有了足够的利益,商人们胆子就足够大,他们直接以商会的名义找上唐王,直接献上众多的银子犒军,终于得到了一个消息,唐王如今正在南澳整顿当地军队,重新编练水师架子,听闻他们的诉求,并没有否定,而是明言需要考虑一番,这两天就会给他们一个回复。
  那拿了钱的铁卫统领还给他们吃了一个定心丸,唐王并没有反对商人入议会的意思,不过这入会费,肯定要比士绅们入会要贵一些。
  这个消息让一众商人无不欣喜若狂,数日内便云集了众多的商贾,静待着唐王的到来。
  ……
  不过此时的唐王心情却并不好,他立于南澳的港口,看着眼前那七零八落的水师战船,再看着那稀稀拉拉的数百守军,连骂人的力气也没有了。
  南澳岛作为广东的东北门户,海上屏障,嘉靖年间有定额兵员三千,大小战船三百有余,设立参将一职,配合直浙总督胡宗宪东南剿匪,镇守海疆。
  如今的南澳岛,完全就是一个空架子,百多年战船尽丧,训练全无,别说打海战了,就算找几个能够开大船的水手,都完全做不到。
  对此,朱聿鐭能够做的也不多,他根本没有办法凭空变出足够的舰船,刚刚起步的议会所得的钱粮,还得优先供应更加急迫需要重建的陆军,以应对满清这头大敌。
  “看来海上屏障短期内是不用想了,郑成功估计如今自保尤不足,也指望不上。但有他横在闽海上,短时间内也无需太过忧虑满清水师入粤。”
  最终,朱聿鐭只是默默叹口气,收起了心中关于大海的小算盘,开始面对现实,在心底安慰着自己。
  事实上,历史自始而终满清水师就从来没有从北打到南边来,郑成功在今年是他最困难的一年,熬过了这个坎,满清水师就完全成了笑话。
  就算吴六奇后来在广东重新训练出水师,与浙江、江苏两省水师合力夹击郑成功,也次次被打的灰头土脸,在水师上面,满清若非最后招降了被自己人逼降的一半郑家舰队,康麻子有生之年都拿不下郑家,甚至整个满清王朝,都有可能对郑家毫无办法。
  这南澳已经是朱聿鐭在潮州的最后一站了,因为对于卫所,他已经完全不抱任何的希望,那绝对早就从根子上完全烂掉了。
  前一日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令纪光霁率领三千新兵向北,入驻掌控大城所,再由海路输送钱粮,并且屯集守关物资,直接封锁分水关,彻底断开福建广东联系。
  王府铁卫百户官卓仲长带着五十铁卫,外加一千新兵驻守潮州府城海阳,为纪光霁后援。
  这一条路并不好走,满清从此进兵的可能性极小,安排好此处后,朱聿鐭的后路已经算是勉强安稳了。


第22章 下议会
  南洋县,也就是后世的澄海。
  朱聿鐭带着卫队返回南洋,在此他将与还剩余的五千余军队汇合,并且在这里,他还要接待一众商人代表。
  事实上,这个时代中商人的地位远远没有后世那般的高。甚至可以说,只要是个读书人,都能理直气壮的表现出对商人的蔑视。
  作为大明朝最顶级的贵族,朱聿鐭对于这个时代普世三观中,对于商人的鄙视,了解的十分的清楚。
  这个时代的人,一提起商人,往往都是下意识的将屯集居奇,无商不奸,不事生产,唯利是图联系在一起。
  虽然做为后世人,但朱聿鐭却也觉得古人对于商人的总结还是很到位的,也是很符合这些商人的标签的。
  但他当然不会象这个时代的人一般,依据这些便一如既往打压商人,他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这些商人。
  诚然商人唯利是图,但是商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对可以称的上至关重要。
  国家若是一个大湖,那商业就如同流水,能够起到调节各地货物流通的作用,让这个大湖不至于如同一潭死水,完全死气沉沉。
  商业本事是好的,但是商人却并不一定是好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国家如何能够调控好商业,将他们引到正道,令之能够为整个国家民族服务。
  至于如何让商人为国家服务,后世无论鹰酱还是红朝都没有做到,朱聿鐭就更加对此不报太大的希望。
  他的意图更加的纯粹一些,既然无法让商人做到为国为民,若能够让他们为自己做一些贡献,能够有限的为自己所用,那就先这般凑和着共存了。
  至于后世子孙的福利,在满清虎视眈眈的目光下,朝不保夕的朱聿鐭觉得,自己还没这么多的心思去操心。
  对于如何应对商人,朱聿鐭也已经有了成套的策略,之所以没有在士绅大会中提出关于他们的条款,也是存着敲竹杠的心思。
  好在这些商人明显都是有眼光之辈,他们能够迅速的找到自己留下的‘漏洞’,并且迅速的抓住机会,向自己伸出橄榄枝,这股子的精明劲委实令朱聿鐭极为满意。
  不过对于商人们会面的要求,朱聿鐭理所当然的选择了拒见。
  这不仅仅是因为朱聿鐭在潮州呆的时间已经足够长,急着回去广州城主持大局。
  另外也是因为他必须要注意到影响,虽然他也很想与这些商人当面讨论一番未来大计,但是他却清醒的认识到,他若是以王爷之尊与这些商人会面,必然会大为损害他在士绅心中的形象,拉低他的逼调,会被他们认为不体面。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朱聿鐭短时间内,还是不得不对士绅们整体的力量保持着敬畏,不得不借助这些士绅的力量。
  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处置一县之地的士绅,也可以压服一府之地的士绅,但若是全国的士绅都仇视、不服于他,那他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大明疆土,绝了这争天下之心。
  “你去告诉这些商人,孤王确实没有明确将商人排斥在议会之外,他们若是想要得到议员职位,也属于规矩之内,孤王不会反对。但是如今潮州各县名额已经选拔的差不多了,想要名额的话,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不过却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今梅县的郑文秀已经完全服气,再没了跳脱的胆量。在处理完梅县本就不多的事务,将全部事务章程大概制定理清之后,朱聿鐭在文官中的第一心腹莫修伟已经被朱聿鐭再次调至麾下,如今正在等待着他对商人们的最终判决。
  “王爷三思,让满口铜臭的商人与士绅相提并论,这可是对读书人的极大羞辱啊!”
  不出所料,当朱聿鐭说出商人亦可入议会之后,莫修伟顿时有些急眼了,行大礼于地,急切的劝谏道。
  莫修伟这两天也算是大开了眼界,他从来没想到,自家这位唐王爷花样居然如此之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