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盾阵瞬间被破的情况下,双方立即开始了激烈的肉搏战。
  但很明显的是,赵军士卒的临阵经历更足,经验更加的老道,挥刀的速度更快,更精准,在赵军一步步的攻击之前,明军大批大批的倒下,双方的战损比完全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往往两三个明军阵亡,才能换来对方一个倒下。
  不过明军虽然不擅长这种节奏极快的正面厮杀,但韧性却是十足,无论损失多大,都有更多的人员被补上空位,始终不曾后退半步。
  双方不断的血拼,刀刀见血,枪枪要人命。唯一不同的是,明军士兵一旦战死,必然会有替补上前,但赵军却是越打越少,越打越是处于被围攻的局面之中。
  在更后方的明军,更是一刻不停的不断的抛掷着震天雷,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中,几乎将清军后续兵力拦腰截断。
  坚持了不到十分钟,在没有足够强力的支援情况下,赵部士卒的攻击锋锐就被扼止了下来,并且在明军的围攻之下,开始被压迫的步步后退。
  眼见局势不利,对方火器的犀利更不是人力可以抗衡,赵良栋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下令鸣金收兵。
  事实上,根本不用他鸣金了,在前锋看到后面的惨状后,明白自己已经处于后援断绝的状态后,便即已经完全崩溃,还没死的直接拔腿就跑。
  潮水一般涌上的清军,撤退的速度也是极为的快速,数分钟之内,便即在硝烟的掩护下,快速与明军脱离接触,大踏步的撤向了后方安全地带。
  等到硝烟散尽,刘良鹏恨恨的发现,清军已经退至百步开外,而且还在加速撤离之中。
  不过赵良栋大军也不好受,刚刚拼命进攻时还没有发现,退下来后这才有些欲哭无泪,原本齐装满员近两千的将士,如今剩下的还不足七百,已经完全成了残兵败将。
  而赵良栋本人也不好受,虽然他打仗向来不赞成匹夫之勇,但这次为了打一个漂亮阵,也是带着亲卫压到阵前,更被漫天爆炸的震天雷所迸出来的碎片,直接将脸上一块血肉带去,血流不止,眦牙裂嘴的模样下,再也看不到任何装13的模样了。
  在他的盔甲上,更是有着数之不尽的铁钉铁块之类的东西,若非盔甲足够坚固,又距离足够的远,估计这会儿尸体都早就凉凉的了。
  主将都受了重创,往日间的袍泽死伤大半,撤退时武器盔甲更是扔了一地。
  在这样惨重的损失下,赵良栋部军心士气更是直接被打了个稀巴烂,若不是严厉的军纪已经深入人心,如今估计连维持基本的秩序都做不到了。
  当他们再望向明军之时,已经再不复之前的嚣张狂妄,人人再望向明军之时,眼中已经充满了畏惧,根本不明白这样强悍的明军,到底是什么来头。
  这样强悍的军队,真的是明军吗?为何感觉跟他们以往见到的明军,完全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一般。
  他们之前之所以敢出战,就是见多了明军的窝囊样子,就算满清主子已经大败,但在惯性思维之下,他们依旧还是看不上这些战五渣明军的战斗力,很想向世人证明,他们才是真正的世之强军。
  可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赵军上下都深深的明白,这股明军几乎已经成了他们最可怕的梦魇,此生此世都难以忘记。
  唯一令这些残兵败将还有胆气留在战场上的是,过江的清军数量不断的增加着,己方的实力不断的上升着,已经渐渐有压过明军的势头。
  望着还在缓缓向着自己这边压迫而来的明军,赵部将士已经再无任何战心,根本不理会上峰军官的约束,不断的向后倒退着,直到没入大军身后,这才惊魂稍定。
  眼见赵军上下已经隐在清军大军之后,再也看不到踪迹,刘良鹏这才下令停止前进,开始重新组织军队,就地转为防御。
  因为眼前的清军,数量已经多到令他不安的地步,不是他们自己的力量所能够挑战的了。
  眼前清军主力已经基本上渡河而过,如今已经在各部将领的统帅之下,开始列阵。
  好在自己之前一战委实杀出来赫赫军威,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向自己这边围拢而来的清军,双方只是遥遥的对峙着。
  但刘良鹏却也不是孤军作战,在大战这一会儿功夫,明军又有三营兵到达战场,就在双方对峙的这段时间里,已经开到近前,并且开始在刘良鹏右翼列阵。
  虽然如今情形依旧是敌强我弱,但是在数营兵陆续到达之后,明军安全已经无虞,洪承畴想要吃掉这重兵集团,就算全军出动,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得手的事。
  尤其是在清军上下一门心思跑路的情况下,更加不可能实现的了,毕竟在这种败局之中,洪承畴根本没有那么高的威望,不可能指挥的动这么多身份都不一般的大佬们再次亡命一搏。
  清军虽然还在不断的集结,但明显可以看的出来,他们大多只是在防御,或者说在观察跑路的道路和方向,真正敢上前挑战的清军好汉,一个也没有。
  甚至如果不是洪承畴一直在最后垫后压阵,说不定就有人先行跑路了。
  清军虽然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明军却是完全不一样了,陆续不断的兵马随着来回行驶的船只,不断的向着江北而来,大有一副在江北决一死战的模样。
  大战到了这个份上,就连朱聿鐭也完全坐不住了,根本无法安生的在武昌城头等待消息,而是登上郑成功麾下最大的一艘巨舰,来到战场左近,用千里镜观察着清军的动向。
  明清双方的调动尽在眼中,但此时的洪承畴委实是满嘴满心的苦涩,第一次挂印出征,便即落得这般下场,更是让他看清楚了满清内部的不团结和相互掣肘情况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若是步步胜利之下,清军这些内部矛盾会被节节的胜利完全压盖住,根本看不出来。
  但是一旦战局不利,被满清强行揉和在一起的各个派系和种族的联军,就会各怀鬼胎,人人都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若非如今满清刚刚立国,军律极为森严,恐怕此时的联军就完全没有了任何约束,大家早就各凭本事逃命了。
  但就算如此,洪承畴能做的到的,也只是用自己的性命作为赌注,让联军不至于在军队撤退的关键关口,变得各行其事,然后被人像追杀死狗一般的杀的尸横遍野。
  但是随着大明军队登陆的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江中团龙旗的到来,以及一杆数丈高的大旗升起之后,明军的攻击性明显提升了不少,已经开始在统一的指挥下,向着清军缓慢压迫而来。
  “看来也只能带出来这么多人了。”
  看着步步紧逼而来的明军,洪承畴喟叹了一声,望着还在不断从浮桥上快步过江的清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将本经略的手令传至全军!让所有将帅按照手令顺序交替后退,步兵先行撤退,骑兵留在两翼断后,谁若再敢阳奉阴违,莫怪朝廷大法无情!”
  闭眼了片刻,洪承畴猛的睁开眼睛,在亲卫的搀扶下,跨上了战马,大声下令道。
  撤退的布置早就已经制定好,只要大家依令而行,洪承畴还是有把握将大半的军队安全带出战区。
  但望着快速传令而去的亲信,再看看士气昂扬,训练有素的大明军队,洪承畴第一次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有没有作用。
  若是大明真的能起死回生,那自己当初还真不如直接死在辽东算了。


第227章 恍若隔世
  当洪承畴跨上战马的那一刻起,江南还在向江北撤退的清军,就已经注定是被抛弃的命运。
  不仅仅是江南的清军,甚至就算身边的清军主力,他也不知道有多少是会被抛弃的结果。虽然他的命令措辞极为强硬,但是洪承畴却是高估了满清的军纪的威慑力。
  生死关头之下,这种命令对于某些大佬来说,收到他手令之后,除了上面那‘撤退’两个字之外,其他的命令内容根本不如厕所里的屎。
  有了这条手令,他们撤退就完全是奉命行事,不再是战场逃命,而他们需要的,也仅仅是这两个字而已。
  至于掩护友军什么的,这跟他们有个屁关系,大家很熟吗?
  关于手令上要求他们掩护的命令,更是十分容易解释,明军势大,他们抵挡不住,根本无法承担起断后的任务。
  至于在大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他们的军队却基本保持完好的问题,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就算朝廷明知其中肯定有问题,甚至直接猜到真相,那又能如何?
  在如今朝廷接连战败,几无可用之军之时,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大佬,又有谁会真的拿他们怎么样?
  因此当这个命令一下,蒙古八旗二话不说,便即直接选择开溜,根本就不带打招呼的。
  蒙古人一旦逃起来,那绝对是天下第一的好手,将他们祖先迅捷如风,侵略如火的本事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其他清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即腾起阵阵烟尘,消失在大军的视线之中。
  清军上下当即呆立半晌,汉八旗第一个醒悟过来,在三位王爷的带领下,毫不逊色的直接打马便跑,将所有步兵全部扔给明军收拾。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咆哮声中,清军上下原本还仅存的秩序便即荡然无存,所有清军只要有马的,无不立即跨上战马,直接夺路而逃。
  将领们根本不理会跟着身边的士兵,士兵们也再也不理会平时令他们大气都不敢喘的军规,发一些喊,向着四面八方溃逃而去。
  洪承畴目瞪口呆的看着突然之间便即炸营的大军,几乎有些怀疑自己眼睛是不是看错了,似乎一瞬间回到了六年前的松山大战之时,当时他率领的明军和如今的清军几乎一模一样。
  情况也是一模一样,都是在洪承畴下达撤退命令之后,根本无人按照他的筹谋第次后撤,而是一模一样的轰然崩溃!
  松山撤退前夜,在大同总兵王朴不按指令,率先逃跑后,宁远总兵吴三桂闻迅也立即跑路,然后便是十数万明军集体炸营,八大总兵直接跑了七位,只有曹变蛟因为护卫中军,没有及时跟进。
  只是这些总兵虽然逃的快,但是却因为没有秩序的情况下,相互之间挤成一团,反而根本没有速度,被闻讯赶来的清军堵了个正着,一场截击厮杀后,十三万人马的大军,回到关内的还不足四万,全须全尾回去的,也唯有不知是真的因为道路极为熟悉,还是有着其他内幕的吴三桂一人而已。
  而眼前的一幕也是何其相似,撤退命令一下,清军也直接开始不理会军令,各自逃遁。
  这一次更加的恶劣,甚至根本就没有人来守护他这个全军主帅,几乎所有将领全部一窝蜂一般的逃掉了,甚至连之前表现最淡定从容,让人一看就在装13的赵良栋也是一样,不过这会儿赵良栋已经顾不上装13了,逃起来的本事丝毫不比任何人差。
  “逃?哈哈……你们以为你们这样就可以逃的了吗?老夫倒要看看,你们能逃出动多少人!一帮子废物!”
  山崩海啸一般的逃跑场面,让洪承畴呆愣片刻后,却是突然之间疯狂的大笑起来,甚至笑的老泪纵横,却浑然不知。
  他知道他完了,彻底的完了。
  这次就算活着回到北方,等待他的也只会是满清的一刀,甚至会更一进,给他来一个腰斩啥的,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之事。
  毕竟他面对的是以残暴著称于世的满清,而不再是那一个将读书人当祖宗一般贡着的大明。
  正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但向来自负的洪承畴,在大军南下以来,不断的竭力表现自己的能力给满清的主子看,因为他的主观能动性,一系列的战略布置都是他提出来的,因此所有的黑锅也必定都有他的一份。
  分兵出击湖广与江西是他提出来的,进攻湖广先胜后败,他的战略布置虽然没有问题,完全是下面的人在自行共事,但这又如何,结果就是结果,做主帅却没本事掌控下面的将领,这般的没用废物统帅,就算斩了他也不会冤枉了他。
  虽然他在小孤山与湖口都有亮眼的表现,甚至在湖口一战时,差点让他翻盘救出被围困的苏克萨哈,但这又能有什么用,能为他谋一条生路么?
  满清上下看到的只会是,洪承畴错误的分兵两路,将原本实力强悍的南征大军变成两路弱军,然后被明军各个击破。
  却不会看到明军的实力更加的强横,三路大军两个方向正面迎敌,一路大军趁虚直捣南京,而南京守军居然在数天内被丢了大明第一坚城,这才让整个局面彻底崩溃。
  在看着清军总崩溃的局面已经无可挽回之后,洪承畴悲凉的大笑声慢慢的停止下来,目光中已经是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