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其是站在这武昌城头上,拿着千里镜,朱聿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两道打着红旗,如同滚滚红龙一般左右夹击向汉阳的大军。
  左路军距离较远,唯有骑兵在快速的靠拢着,步兵大军距离城池还比较远,而右路军距离城池原本就不过数里而已,如今已经开始清理滩头,开始准备安营扎寨,准备攻城事宜。
  城中的清军依旧是完全没有动静,似乎根本就没有打算趁着明军安营混乱之际,出城逆袭的打算,这根本就不符合战争常理。
  事出反常即为妖!
  朱聿鐭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当然不会真的自大到觉得已经将洪承畴吓的不敢出城的地步,越是反常,就越说明这里面有大问题!
  但是无论朱聿鐭如何衡量双方的军力,都看不出来洪承畴反败为胜的可能性,汉阳平原也不是一个适合埋伏或者突出奇兵的地域,在明军斥候布满整个战场的情况之下,想要出奇制胜基本上是一个妄想。
  排除了人为因素之后,哪也唯有天地之力了。
  天地之力能够为人所用者,无非是水火两样罢了,用火的可能性不大。
  用火攻,在开阔地根本不现实,想要实现这一计划,最好的环境就是将明军诱入城池之中,然后一把火将入城的明军全部焚为灰烬!
  这计划实行的成功可能性微乎其微,需要明军各部蜂涌入城,然后大家都完全瞎了眼睛,堵了鼻子,看不到满街的引火物,还需要闻不到那刺鼻的火油味。
  只要脑袋正常的人,都不会在这种环境下一窝蜂直冲入城,而是分兵拿下城门楼以及控制一面城池,确保退路和援军增援道路的通畅。
  这种城池中火攻的方法,更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便是玩火自焚,大火一旦燃烧起来,可是不会分敌我的,肆虐的大火会将一切都彻底吞噬掉。
  排除了火攻之后,朱聿鐭自然而然想到水攻。
  汉水虽然比不上长江这般宽阔湍急,但是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她的水流量也不是能够小窥的!
  只要提前在上游建坝拦截,积蓄水力,那一旦放水,威力也绝对不会小到哪里去。
  虽然不可能将自己这十多万军队全部吞噬,但留下一半人在汉阳城下,却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之事!
  “下去问问,可有熟悉汉水水文地理之人,立刻给朕寻一个过来!”
  朱聿鐭眉头一皱,向着身边的王大用说道。
  虽然觉得洪承畴这坏种是在打这个主意,但朱聿鐭却也不敢百分百确定,若是因为自己的疑心,便即下令收兵,一旦闹出乌龙来,这般多疑和胆小,岂不是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王大用不敢怠慢,应了一声,便即一路小步的下了城墙,开始在全城中快速的传递消息,寻找人选。
  根本没用多长时间,一个人便即匆匆来到朱聿鐭身边,这人是湖广水师总兵官马进忠。
  这人之前在武昌一战,被湖广清军水师打的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如今基本上成了光杆司令的他,根本没有资本参与到进攻汉阳的行动之中,朝见皇帝之后,便即一直留在武昌。
  并不是想要皇帝的格外关注,只是因为回去也是闲着,还不如在皇帝向前先混个脸熟,为以后做准备。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听到皇帝居然在找寻熟悉汉水水文地理之人,他立即便毛遂自荐而来。身为原本大明汉阳府水上稽查官,本就是汉阳本地人,确实是最熟悉当地水文之人。
  “末将马进忠,恭请圣躬金安!”
  马进忠被带到朱聿鐭面前,二话不说便即下跪行礼。
  “朕躬安!起来说话!”
  朱聿鐭根本没有任何跟他客套的意思,急切的回了这句。
  但是还不等朱聿鐭问话,马进忠便即马屁如潮的开了口,“吾皇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更是少有人及!更兼这天命眷顾,我军渡江之时,汉水水位极低,根本没有对大军有多大阻碍,这都是陛下得天命的征兆……”
  “你是说汉水水位低?!”
  朱聿鐭却是眉头突然一挑,打断对方的马屁问道。
  “是的。自末将巡河稽查开始,今年的水位应是最低的,可见陛下委实是天……”
  马进忠被问的莫名其妙,但三句话不到,便又准备转到马屁上去,只不过这一次又被皇帝给直接打断了。
  “朕知道了!马卿你这次立了大功!朕加封你为都督府后都督,咸宁伯!你先下去吧!”
  朱聿鐭双目猛的射出骇人的杀机,直接挥手让马进忠离去。
  几句话便得到了一个伯爵之位,马进忠一时间之间完全迷糊了,在糊里糊涂的谢了恩后,便即被太监引路而去,临走时还在迷糊着,皇帝这种态度,究竟是喜欢拍马屁还是不喜欢啊!果然是天心难测,真是难为这些在皇帝身边的人了,怪不得被人称为星宿转世之人,果然都不是寻常人!
  “传旨,全军停止进军!退向高地!”
  朱聿鐭没有时间可以耽误,直接向着身边的太监快速说道。
  这个时候再向汉阳城下传达命令,解释动机,那绝对是浪费时间之事,索性直接越过了三军总指挥,直接下达旨意。
  清脆的鸣金声响起,武昌城头顿时令旗不断的飞舞,专属于皇帝的令旗挥舞之间,两路明军都有些难以置信。
  但是在千里镜之中,确实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在打着旗号,一遍又一遍,决无看错之理!
  虽然不能理解,但谁也不敢得罪皇帝,既然皇帝老儿下令,大军听着便是,谁也不敢置疑什么。
  “传令海澄公,令其做好准备,汉水上游可能会决堤!”
  这一道命令倒是无法用旗号来下达,必须要有人专门传令,不过朱聿鐭却是不担心,郑成功麾下的舰队都是大船,这种程度的人为洪峰,还不可能对郑成功大军有多大影响。
  在朱聿鐭命令下达后,明军开始应令而退,汉阳城头却是突然出现一道笔直冲天的狼烟……


第220章 想逃?
  城头狼烟点起,不远处的一处丘陵之上,也同样升起一股狼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视线不及处,在看到狼烟信号的清军士兵,已经开始决堤放水,一座简易的堤坝上,被士兵们奋力的挖出一个个豁口,清澈的江水慢慢从缺口处涌出。
  不断的冲刷着堤坝,然后将缺口冲击的越来越大,更多的水流有了涌出之地,声势慢慢变的更大,最后在一声巨响声中,简易堤坝轰然倒蹋,海量的江水带着数米高的浪涛,轰然向下游席卷而至。
  虽然点燃了狼烟,但城头上的洪承畴却是不住的叹息。
  眼看明军主力已经快要进了死地,却是在最后关头收脚,然后开始迅捷的后撤,这次精心准备了近半月的筹谋再一次落了空。
  这水洪承畴不放都不行,这即是置明军主力于死地的杀招,也是满清大军平安后撤的杀手锏。
  明军既然已经看出了自己的计划,那就决无可能再赴死地。而他却没有足够的时间了,一旦被郑成功清理好航道,庞大的水师若是横在汉江之上,那连最后的退路就被断掉了。
  原本这个计划,是可以进行的更加逼真和完美,只要城中诸将能够听奉号令,不惜代价的不断阻击明军靠近汉阳城。
  尤其是明军初登陆时,若是能够打一次突袭战,哪怕就算损失惨重,被明军追着入城死守,也能让这个计划更不会露出破绽。
  只是他却高估了这群队友的操守,这种送死的勾当,哪是谁也不愿意去做的。
  尽管洪承畴已经十分耐心的给所有将领做了解释,更是给他们说明了这种战术的好处和能够取得的战果,更是立下保证,只要明军最后被麻痹过去,那担任这项重任的人,就会被立为此战首功之人!
  但是所有人对这个计划都不太感冒了,人人想着的都是如何快速过江,回到没有这么水的北方,这种处处是水的江南,委实是打死也不想再来第二次了。
  也许是因为之前的明军水师太过于鸡肋,满清大军数次南下,明军水师要么倒戈而降,要么就是不堪一击,一直没有起到任何的阻拦隔断作用。
  因此,清军上下向来都看不上水师,觉得这玩意就是一个辅助的东西,没多大作用。
  所有人都坚信,真正决定战争局势未来的,依旧是陆军,尤其是骑兵,更是决定战争走势的决定性力量。
  但在这湖广走了一遭后,他们却是惊恐的发现,原本根本不在他们眼中的水师,却是一个最要命的爷。
  只要局势不利,水师只要封锁航道,就算你有百万雄师,也只有被围在狭小地段,被围死耗死而已。
  但此时领教过水师的作用后,所有人都有些悚然而惊。若是这一次没有洪承畴的提前布置,那他们这会儿估计就会被困死在这湖广境内了。
  只用了一刻钟不到,汹涌的江水便即奔腾而下,挟着天地威力席卷向汉阳平原,地面积水快速的升高着,不断的淹没着本就湿润的土地。
  不过简陋的堤坝能够蓄的水委实有限,只是能够作用在汉阳城附近方圆数里而已,这里的水位已经超过两米,又夹杂着无数随着水流而下的杂物,对没有准备的军队威胁可谓极大。
  但是对于高耸的汉阳城而言,却又算不了什么,根本造不成任何威胁。
  这场洪水来的快,去的也快,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似乎要席卷天地的江水便即达到了最高峰,随后便即因为后续无力,而快速消退而去,只留地上集上了无数的小水洼。
  明军这一次撤的及时,虽然依旧有部分兵马被洪水波及,但到了这里的洪水,根本不是汉阳城下那如同滔天骇浪一般的天威能比的。
  虽然不少人被湍急的水流冲击的站立不稳,有的甚至被拍在地上连呛几口浑浊的江水,但是除却个别最倒霉和慌乱的,根本就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对于大军来说,连皮肉伤都算不上。
  唯一对明军造成障碍的是,被江水浸泡过的地面,已经变得泥泞难行,别说普通士兵了,就算战马踏入其中,也会陷入其中,每一步行走都会变得极为艰难。
  在地面不经过数日的凉晒,大军再想靠近汉阳城,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找死了。
  若是明军敢于强行攻击,那洪承畴估计做梦都能笑醒,敢于艰难跋涉到城下的明军就会发现,迎接他们的绝对是一场灾难。
  等到洪水全部消退,汉江再次恢复平静之后,汉阳城北门便即轰然洞开,一个个巨大的绞盘被清军士兵合力的不断抬出,不断的被加固在地面上。
  接着数条粗大的铁索被清军从泥地之中寻出,开始在地上不断的夯实着木桩,固定在绞盘之上,数十人合力之下,绞盘开始不断的吱呀转动着,将铁索不断的收紧拉直。
  随着口号的不断呼喊着,不多时,一条条铁索便从汉江之中慢慢抬起头来,渐渐越过江面,形成一条条拦江铁索。
  无数早就准备好的士兵,开始背着准备好的木板,在两条铁索之间开始固定,极长的铁索桥开始变成一条条简易般浮桥。
  在江面上,一根根巨木也被陆续放入水中加固桥面,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似乎已经演练过无数遍一般。
  只用了三个时辰不到,在无数明军将士眼睁睁的观望中,数道铁索木板跨江桥便即被架好。
  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没有脾气暴躁,同样脑子也缺根筋的明军将领前来请战,但是他们均被曾国唯给喝退了下来。
  这些蠢货也不多想想,在这种泥泞地跋涉到攻击位置,他们麾下士兵的体力还能剩下多少,想死自己跳江不更痛快一点么?何必带着那么多无辜士兵去送死?
  在明军上下心情复杂,伴随着无数人痛骂之中,清军开始陆续踏上过江的道路,这种情形似乎根本无法阻拦。
  但是朱聿鐭却是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洪老贼,你是否也太天真了一点了吧!真觉得这般就可以轻易脱身了么?
  老子这般重视你个老不死的,又怎么会想不到你老小子会有金蝉脱壳的办法?
  又怎么不会留一手应付你这老不死的?!你的算盘打的确实好,不过唯一的破绽就是,你给老子留的时间委实太多了!


第221章 都没有后路
  当第一批满八旗刚刚越过跨江浮桥,到达对岸后,还没等他们庆幸终于逃出生天,却是突然发现不远处的黄陡集镇东方,有剧烈的马蹄叩击大地的声音轰然传来。
  转过一片密林,一片密集的红旗突然出现在满八旗面前。迎风飘扬的那鲜艳无比的猩红色旗帜,就如同在滴着血的狼口,正冲着他们眦牙狞笑着。
  在旗帜的下面,则是数之不尽的骑兵,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停留,呼啸的向着满八旗冲击而来。
  如今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湖广清军的退路就在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