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辰州府,沅溪城。
对于如此轻易拿下沅溪城,孙可望是惊喜万分的。这沅溪城可不比一路来时的众多几乎完全空虚,只有衙役三两只坐镇的小县城,而是有着整整三千驻军的大城。
“恭贺大王!兵不血刃拿下沅溪,大壮我军军威!”
在知府衙门中,孙可望高居主位,下面两排武将纷纷抱拳相贺,气氛热烈。
这一路出贵州之时,所有人原本心中还有些打鼓,毕竟唐王声势委实太过骇人,一路崛起而来,刀兵所向,还从来没有任何的对手可撄锋,可谓所向披靡。
但自铜仁跨过贵州界,一路向北而进,却是分外的轻松惬意,凤凰、麻阳、辰溪、溆浦等城相继投降,根本没有废半点力气,完全是横推而过。
虽然这是因为绍武大军已经北上迎击满清南征大军的缘故,但一路顺风顺水之下,大军士气却是极为高昂。
唯一有些不和谐的是,新被晋封为晋王的李定国,不仅没有与孙可望一同北上,甚至连永历封赏的王爵的旨意都没有拜领,以无功不足以加封为由,直接婉拒了回去。
这显然是不给永历朝大秦王的面子,虽然伤害不大,但侮辱性却是极强,尽管没有亲眼所见李定国的表情,但孙可望还是觉得对方话语中,那根本掩饰不住的,对于永历这个草台班子的无情嘲笑声音。
孙可望当然明白,这种乱封王爵的事情,完全就是往死里消耗永历朝廷本就不多的威信,让原本的偏安小朝廷,更是直接坠落到山大王过家家的地步。
甚至孙可望都隐隐听闻一些不好的消息,那便是云贵两地如今都在哄传,他孙可望这般要一字并肩王的称号,完全还不如直接跳过永历皇帝自封便是。
甚至更让他杀机万重的是,有人甚至说他心急这么的一字王,完全就是为了日后篡位的提前安排。
这则消息若是假的,孙可望还不至于如此生气,就是因为这完全就是他内心之中的想法,这才让孙可望又惊又怒,在两省大肆搜拿散布‘谣言’的细作,很是杀了一批信谣传谣的敌特分子,这才让谣言从地面转为地下。
但孙可望这般杀伐下,谣言反而更加的越传越广,反而更加让人坚信孙可望不臣的心思。
李定国便是这种谣言的坚信者,归顺永历皇帝这数月来,孙李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公开化了,基本上处于半对立的状态,除了没有直接发生军事冲突外,两人之间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的交集。
在孙可望强势领兵入贵州‘护驾’后,本部嫡系便再也没有回去过云南。
而李定国则是顺理成章的接管了云南一省,便即呆在昆明城中,更是屯重兵于曲靖这个云贵交界的要地,摆出一副防御的态势,无论永历皇帝如何下旨召见,却是根本不踏入贵州一步。
对已经处于事实上的不听调不听宣的云南李定国,孙可望也完全没有任何办法。
若是厮杀一场,他不见得能够打赢李定国,刘文秀的联盟,就算能够打胜,他也不愿意西营就此分裂内讧,元气大伤。。
但当兵吃粮拿饷,乃是天经地义之事,而西营拿下云贵,并且奉立永历之后,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官兵。
既然是官兵,就再也不能象之前那般,完全靠掳掠养军,必须靠行政分划,收取赋税这种手段来养军,然后孙可望就有些痛苦不堪了。
在不能征调云南的钱粮入贵州补上缺口的情况下,贫瘠的贵州本土产出,根本无法养活如今规模起来越大的秦王系军团,哪怕孙可望已经将贵州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屯省,也只是能让麾下大军吃个半饱。
若是不能拿到新的财赋源地,他手中的积蓄最多也只够大军食用半年,然后他就必须在打仗,以战养战养兵,或者等着已经拿惯了军饷粮草的士兵造反作乱二选一之中做出选择了。
坦白说,孙可望作为西营中最杰出的第二代人,其战略眼光与个人能力都没有的说,完全是西营第二代的第一人。
在发现这个两难之后,孙可望根本不会等到被逼二选一,而是果断的选择了战争。
他的战争对象,当然不会是一直不看好他,觉得他孙可望不可能成大事的李定国,毕竟西营内部厮杀,只会便宜别人。
而且他也有着打算,若是能够表现出自己过人的一面,或者能够展示出自己的气运之象来,说不定还能挽回李定国二人,令其再次归于帐下听令。
既然不能对李定国下手,那湖广就是他的首选目标,首先一句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就足以令他动心。
湖广的富庶,绝对不是贵州这种十万大山的贫瘠之地能够比拟的,只要拿下湖广,并且安心守上几年,这里的产出就足以令他武装出一支装备精良,战力强大的军队,更有资格参与到天下争霸之中来!
而眼下的局势更是天赐良机,满清南征大军大举入赣,唐王朱聿鐭统率两广明军精锐倾巢往援金声恒,两广,湖广兵力都极为空虚,完全是他施展手脚的好机会!
满清军队又岂是好相与的?
这一战,朱聿鐭麾下的军队,又大多都是新招募而来的新兵,这些的军队与满清决战,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两败俱伤,甚至孙可望觉得满清的赢面甚至能占到八成以上,这在概率上来说,基本上已经是必胜的局面了!
唐王大军无论是胜是败,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战败自不用说,估计最好情况也只是逃回来一两成人。
这点人马,孙可望觉得自己收拾起他们根本不需要废多少工夫。
若是唐王真的侥幸获胜,估计也会元气大伤,就算军队士气会高昂无比,但自己大军也不是吃素的,真的战上一场,还不知道鹿死谁手!
至于湖广本土的军队,孙可望完全就将之无视了,这种已经烂透了的明军,根本难挡西营大军一击!
唯一令孙可望有些忌惮的,便是极没出息,已经完全变为大明鹰犬的原闯营军队,这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军队,无论战力还是将领的战场指挥,都不会比西营差多少,必然会是劲敌!
不过在收到闯营已经北上,而且对手已经换成了洪承畴之后,孙可望便狂笑出声,连称天意如此,最后一个敌手也终于不用再忌惮了。
“事事顺遂,难道我孙可望真有天命之象?!否则气运为何如此之隆!?”
如今在这沅溪城,孙可望可谓是完全的志得意满,连续的利好消息,甚至都让孙可望心中的野望都有些无法压制了,再听到满堂文武的恭维声,心中不禁的窃喜道。
第213章 受伤的野兽
连番胜利,再加上酒意上头,场中的气氛极为热烈。
唯一有些心中翻江倒海的,则是辰州府游击杨定洪,虽然他因为献城有功,此时被安置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上,但也无法让他心绪能够有多少感恩和归附。
杨定洪表面上也是兴高采烈,而且在坐都是老熟人,基本上都是西营上层人物,在他在西营之时,这些人都是需要他遥遥观望和拜见的。
如今能够做到与这些将领们同席同食,而且还不断有遥遥相敬的各路西军将领,虽然看似开怀畅饮,但心中却再难象之前那般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
并非杨定洪真的就完全被朱聿鐭给收服,完全以其马首是瞻,而是杨定洪如今的心中完全是被震憾到了,那是一种如对神明一般的敬畏和信服,不敢有丝毫违逆之心。
他便是之前被朱聿鐭安排至辰州的棋子,如今再想起朱聿鐭让他来辰州府时的话语,他后背的汗水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朱聿鐭就如同亲眼所见一般,不仅仅准备的预料到西营会与永历合流,更是准确的预料到了西营的行军路线,以及西营的攻击目标,早早将自己放了过来,就是为了等着今天交上沅溪城这个投名状!
这半年内,杨定洪从一开始的不以为意,在听到永历跑至贵州时,便即可以对自己职责多了些期待、
当永历皇帝果然接纳了孙可望,并且赐下爵位后,杨定洪就再没了丝毫怀疑。
事实也证明果然如此,有了名份的孙可望便即顺理成章的带着大军入贵,将永历皇帝控制在手,虽然后面数月内再无动静,但杨定洪却也看的明白,贵州根本无法养活众多的西营将士,出贵是必然之事。
大军由贵入湖广,最好走的便是铜仁至辰州这一条,然后孙可望真的出兵,他也就按照事先商议好的对策,在西营与大明的交战中,突然倒戈,打开西门迎西营入城。
有了这份功劳,又是老西营出身,根本就无人相疑杨定洪的用意。甚至杨定洪觉得,就算自己将朱聿鐭的安排说出来,大家也都会觉得自己脑子有毛病。
为了一个猜测,绍武皇帝就许下一个国公位置,要知道绍武皇帝手下的爵位可不比已经烂大街的永历皇帝的爵位,那可是很值钱的,一共也没有几个。
因此,有了献城之功,又是老西营出身的杨定洪,直接就因为这场功劳成了孙可望的嫡系。
一场欢乐的宴会中,孙可望望着堂下济济人材,那种主宰一切的力量感,也不断的攀升着,飘飘然只觉得大大夫当如是!
在宴会渐渐步入高潮之时,一个新兵匆匆而来,将一个神情疲惫的斥候带入知府衙门后堂之中,然后附在孙可望耳边轻语了几句。
孙可望听毕,原本微熏的眸子清亮了许多,向诸将告了一声有些乏了,便即在众人的恭送声中离开酒宴。
本来在这个时候,他也要离开,否则下面的将领会因为他在场,而变得放不开,反而不能痛快的玩闹一场。
在后堂,孙可望轻啜了一杯茶水,这才命人将斥候带入书房,详细询问斥候得到的消息。
“报大王,湖广大战已经有了结果。堵胤锡虽然宣称击败清寇,但是据小的观察,应该是大败!小的听说去之前有十数万大军,回转岳州而来的只有数万人而已,已经能够确定湖广官兵损失惨重,三停去了两停!”
斥候恭敬的叩了个头,快速的将自己所探得的消息讲了出来。
“唔?!好!好!好!”
孙可望眼中迸出惊人的光彩,连说了三个好字,心中更是充满了喜悦。
“官兵回来多少骑兵?步军可有四则在身?”
良久之后,终于将心中激奋按捺下来的孙可望,再次问起了细则。
“回来了近万骑兵,步军有两万出头之人着甲,还有近三万无甲兵。”
斥候没有丝毫迟疑,这个也是他的本职工作,当然不会遗漏这种情况。
“居然有这么多的骑兵!还有这么多的披甲兵?”
孙可望原本的兴奋之情顿时被一扫而空,这算是哪门子的大败?难道说死的都是些辅兵和夫子军不成?
之所以问有多少骑兵回转,有多少人着甲,就是为了分析一下湖广明军崩溃的程度,但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虽然如今自己麾下扩充速度极快,大军规模已经是半年前的两倍有余,但是盔甲与武器,却不是征募一番就能得来,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打制,装备的供给率也一直是孙可望最头疼之事。
虽然集中了全贵州的力量,弄出一个巨大的军屯生产基地出来,但是大半年的时间,却也只是打制出来一万余具盔甲,数万把武器而已,勉强的装备了最核心的嫡系。
如今秦系麾下,大军人数虽然有近七万,但作战时的中坚力量,披甲兵数量大概在两万出头,只是堪堪与湖广明军持平,想要速战速决拿下湖广,就算湖广明军新败,那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听到岳州的明军披甲兵就有这么多,那殿后的军队数量也不会少到哪里去,这种实力的湖广明军,他孙可望独自向前攻伐,又怎么可能会有点滴胜算?!
若是李定国肯与自己同行,那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李定国、刘文秀手中披甲兵合起来至少有一万五上下!
这么一股巨大的力量,既有猛将,又占据兵力优势!若是齐心协力,湖广明军根本挡不住西营的进攻,必然可以拿下湖广做为西营的自留地,进一步扩大西营的生存空间!
只是这李定国与刘文秀,完全就是两个榆木疙瘩,非要抱着大明朝死不放手,虽然要报张献忠的血仇,必须要与明廷合作,但却也不必要真的去当大明的忠臣孝子啊!
你一天是贼,一辈子都是贼!
大明如今用的着你,可以对你客客气气的,若是天下真的底定,等待你们的必然是兔死狗烹的下场!而且烹杀你们这种做过贼,反抗过大明的狗,一点也不会心疼!
我孙可望是不想居于人下,更不想当大明的狗,但是我所做的,又哪一点不是为了西营的未来?!
西营唯一的出路便是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