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奏章一封是郑成功发来的,将湖广巨变的消息紧急传递了回来。
看到明清拼成了一个两败俱伤的消息,朱聿鐭在不甘之余,也有些沉不住气,根本无法按捺下立即出兵湖广的想法。洪承畴如今已经被揍了个半死,这个时候出兵,绝对是便宜多多。
本来面对着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洪承畴,朱聿鐭自个儿上去单挑,总是会觉得有些心虚。但对付一个半死不活的洪承畴,朱聿鐭觉得自己还是有这个胆子与他比划比划的。
另一道奏章,却是让朱聿鐭大怒之余,开始踌躇难决起来。
就在自己与苏克萨哈大决战之时,永历皇帝,不,准确的说是孙可望终于不再窝在云贵这处山沟沟里,西营大举出兵湖广辰州府,接连拿下防御空虚的辰州府与靖州府。
大军集结于沅陵,对岳州、施州府虎视眈眈。
这两处地方一处是明军在湖北的立足点,一处是闯营的老巢所在,都为要害之地,在自己与满清打的你死我活之时,西营突然给自己来了这么一手,如何不令朱聿鐭勃然大怒?
眼下的路倒是有两条,一条是不理会湖广的变局,先一步将半残的洪承畴给解决掉,先一条便是先行回师,将那个胆敢捅自己菊花的卑鄙小人解决掉。
但是西营并不是软柿子,其中的李定国更是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两厥名王美名的存在,绝对是这个时代有数的名将之一。
欺软怕硬的朱聿鐭思虑再三,还是觉得先捡软柿子捏,先将长江以南的清军全部肃清,然后让郑成功与明军各路水师将南北隔绝,然后再全力对付永历小朝廷才是上策。
毕竟彻底打出一个南北朝出来,朱聿鐭觉得这才象是中兴帝王的气派,也才更有资格坐在南京城皇帝内的那把椅子上。
如今郑成功在前面开路,长江江面上估计根本就看不到清军的船只了,行军路线安全无虞,趁着如今将士士气正盛之时,不解决掉洪承畴,更待何时?
绍武元年九月二十二,朱聿鐭在九江再次誓师向西,统帅大军再度踏上攻伐武昌的道路。
这一次,他直接带着金声恒、王得仁及其本部出征,并没有将之留在江西,而是将嫡系刘永鹏,钱可雄二人留在江西九江、南昌镇守地方。
对于绍武皇帝的这种做法,金、王二人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却也不敢有任何二话,毕竟皇帝摆明车马炮,不想出现藩镇的出现,他们唯一能够做的,便只有俯首听命。
这位皇帝可不是弘光、崇祯这类皇帝可比的,绍武皇帝完全是靠着实打实的刀枪得来的位置,面对着这么一个自出道以来,还从来没有败过的马上天子,金、王二人根本兴不起任何反抗的念头。
大军出征,走的是水路,在朱聿鐭的拼命搜刮下,明军共集结了五万余战兵,外加随军的辅兵、夫子军,人数近十万,号称三十万,大小船只千余艘,浩浩荡荡沿江而上。
包括江西骑兵,蒙古、绿营降兵在内的骑兵一万余,已经开始沿江而上,为大军先锋。
一路行来,蕲州,黄石,黄冈,大治等城,相继望风景降,军威浩荡,令人不敢直视。
在距离武昌城数十里的白石矶,明军大军开始相继登陆,准备攻打武昌坚城。
但当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武昌城进发之时,令朱聿鐭愤怒的是,武昌城方向此时却是出现着滚滚黑烟,似乎正在熊熊燃烧着。
而且不止如此,似乎整片天地都在燃烧着,极目四望,黑烟滚滚而起,似乎根本就看不到尽头。
朱聿鐭看的真切,那是道边已经成熟的稻谷燃烧后的痕迹,因为来不及抢收,更不愿意便宜自己,因而被人直接一把火烧个干净彻底。
只是清野就这么极端了,那远方那似乎连绵成片的黑烟中的武昌城,如今突然是个什么情况?
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朱聿鐭多思量,不多时便有一个斥候快速回转而来,将朱聿鐭所想知道的情况讲了出来。
虽然情绪波动极大,但斥候依旧十分快速的将所探知的消息清晰的讲了出来。
果然如此朱聿鐭预料中的那样,此时的武昌城已经人去城空,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影。只余下冲天的大火依旧在顽强的焚烧着,将武昌城中原本存在的一切,全部化为灰烬才会终止。
更可恨的是斥候继续说的情况,因为整个武昌城如今已经是人间地狱,城中到处都是已经开始发臭的死尸,还有处处残橼断壁,俨然已经成了一座鬼城!
听到屠城的消息,朱聿鐭再也坐不住了。如今清军早就已经退走,已经不对明军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再也无须保持戒备行军态势,当即下令全军全速向武昌进发。
听到只是死尸狼籍,完全没有直观的感受,但当朱聿鐭真的亲眼见到眼前的惨状,却是差点让他崩溃当场。
城内城外,处处都是死尸,有男有女,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男人还好些,只是被杀死当场,女人除了年岁大些的,几乎就没有一个还身着寸缕。
甚至令朱聿鐭身体不断的颤抖的是,现场中还不乏年幼的女童赤果果的身体,还有一些已经苍蝇遍体,散发着恶臭的婴孩尸体!
这是怎样一个人间地狱可以形容,完全已经可以说是修罗地狱再现世间了。
显然洪承畴在撤退之前,根本不打算给朱聿鐭留下半点丁口物资,任何不愿意离开的人,都变成了他屠刀下的怨魂。
朱聿鐭虽然顶着一个古人的身体,但思想上却依旧是现代人,眼前堆积如山的尸体,几乎让他血液都要停止流动,整个人都呆立当场,许久不曾再发出任何声音。
战争虽然是要不择手段,但将物资全部焚毁一空,将所有有生力量全部带走也就是了,犯的着如此的心狠手辣吗?
他根本无法想象,究竟有多大的仇怨,能让一个人对自己的同胞族人,下如此的辣手。
这就是后世被建立成爱国主义基地,被美化为促进民族融合的伟光正人物么?
什么时候,拿自己人的尸山血骨堆积起来的民族融合,竟然成了民族英雄?我们的英雄就这么的不值钱么?
“洪承畴,老匹夫!国贼,侩子手!朕不将你千刀万脶,誓不为人!”
当亲眼看到眼前的惨景后,朱聿鐭根本无法控制住自己,愤怒的在三军前咆哮着。
第211章 画面
但无论朱聿鐭如何咆哮如雷,却也无法改变什么现状,也根本无法奈何已经从容退至江北的洪承畴。
这个时候再去江北收拾洪承畴已经来不及了,洪承畴就算战败,想逃也不是缺乏足够骑兵,兵力算不得多么雄厚的朱聿鐭能够阻拦的了的。
面对羞愧难当的郑成功的请罪,朱聿鐭虽然怒气未消,但却也十分清楚,洪承畴是个多么难缠的存在,年轻气盛的郑成功在他面前哪里可能讨的好来。
听说洪承畴在收到下游警报之后,便即派军严守白鹿矶,虽然没有时间来打制拦江铁索,但却丧心病狂的直接选择在长江航道中沉船无数,将航道完全堵塞!
更可气的是,清军更是调来百多门火炮,几天时间内便即修筑好足够坚固的炮台,牢牢的封锁着江面。
只要郑军水师敢于打捞沉船,便即火炮齐发!
面对着有着坚固炮台的清军火炮,郑军水师虽然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但真正对射起来,却是吃了大亏。
毕竟木制的帆船不仅体积更大,而且坚固程度也远不如修筑好的炮台,清军更是只需要轰击靠近沉船位置的水师船只,目标早就标定好,打起来能占便宜才是怪事。
郑成功连续发起十数天的攻击,甚至连半夜偷偷打捞沉船这种龌龊事都干了,但却依旧被早有准备的清军打的站不住脚。
虽然这种情况下,水师登陆以陆战击败清军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无奈郑家水兵陆战时的战斗力委实不敢恭维。
郑成功组织了数次登陆作战,但每次都是优势兵力下,却反而被清军揍的找不到北,都被打的狼狈不堪,若非水师优势实在太大,这些登陆的郑家水兵,估计都得全军覆没。
因此相持了近十天,耗费了无数炮弹和火药,郑军却被牢牢堵在白鹿矶寸步难进。
唯一的收获便是抓到一些清军俘虏,也收容了一些不辩方向逃到江边的明军,审问出湖广大战已经结束,明清双方两败俱伤的消息。
再加上这些天的炮战下来,郑家水师不少船只损伤不轻,甚至还有数艘大小船只被清军集火轰沉于江底,更是将航道堵的再难通行。
在朱聿鐭大军还在九江休整之时,对于前行完全绝望的郑成功只能引兵后撤,以庞大的水师装载即将出征的明军主力,并且担任起大军护航的重任。
这一次再次来到白鹿矶,郑成功愤怒的发现,原本死守于此的清军主力已经不知去向,让他想找个人报仇都找不到。
尽管已经探知,洪承畴大军已经趁着郑成功向南联络败退的湖广明军之际,过江退到汉阳城,但朱聿鐭却依旧没有因怒而前,而是将大军驻扎于武昌城外十里。
如今正是秋老虎当道,这些尸体若不尽快处理,一不小心就会是一场大瘟疫爆发!
朱聿鐭没有选择,只能停止前进,先一步清理武昌城内外的尸体,然后举行了一场祭奠仪式。
若是湖广明军没那么快的崩溃,能再坚持个一个月,死死拖住清军主力,等待自己的到来,那这一次只要洪承畴没有提前逃跑,他就难逃一死。
但世间之事,没有如果,虽然不情愿,但朱聿鐭还是决定这一次的御驾亲征,到此基本上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
至于到江北浪一圈,朱聿鐭没这个兴趣,如今这个局面已经达到他最理想化的地步,基本上达到了他的战略目的。
原本他就没有狂妄到一下子吃掉满清两支重兵集团,他的战略目的也只是趁虚拿下南京,然后数路明军积火武汉,将清军在江南的所有据点全部拨掉。
如今目的都基本达到,甚至连浙江都反正而来,整个南方基本上已经没有满清有建制的军队了。
在生存空间大大扩充之后,一直悬在脑门上的死亡气息终于消退了不少,也是该全力融合内部之时了。
不仅仅是江南原本的官僚集团,还有江南各地已经开始隐隐有藩镇化的苗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尖锐的民族内部矛盾,那便是已经形成的缙绅、官商、大地主阶级,这些占据人口不足十一的寡头,几乎将江南完全瓜分,令绝大部分百姓都成了他们的佃户,长工,为他们庞大的家族所服务。
财富分配的巨大不平衡,也造就了不稳定的基础,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下,反叛是不可能消失的,内部的不稳定,对于自己的统治和之后的北伐,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对于朱聿鐭来说,还有一条更加棘手的问题,那便是自己起家之时的议会制度,这个已经完成它历史使命的怪胎也需要尽快解决掉,免得到时候自己的命被这批人给革了去。
对于议会,朱聿鐭并没有多少好感,也没有多少恶感。这东西对于他而言,就是一个工具而已,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如果不需要,那便要将之束缚的死死的。
当然,如果能让这股力量引向国外,那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处,朱聿鐭可以仔细观察这个已经被他玩的有些超前和变质的东西,到底能够产生出多大的力量。
最好他们能与欧洲的同行们,碰一个你死我活,那就更是让人赏心悦目了。
不过摆在他面前最紧要的,显然还是已经开始不安分的西营,以及那个基本上完全是个傀儡的永历皇帝。
不将这两者消灭掉,他的统治基础依旧会有些不稳当。
西营的威胁就不用说了,历史上的永历朝廷,完全就是靠着西营强悍的战力维持着,这才能存活多达十四年之久。
至于永历皇帝那更是不能留着,毕竟这货的正统性是比自己强上太多了,哪怕只是将他贬为庶人,也难以让不安分的人死心,依旧会有人为其挺而走险。
嗯?
一想到正统性,朱聿鐭也想到了一直流亡在江南的朱三太子,这个一生都不愿承认自己崇祯五皇子身份的家伙,似乎如今正在浙江余姚一带,既然自己要正统性,那索性将这个废物也一起解决了,一了百了!
许长语是干这种脏活最合适的人选,就让他去办就是了。
至于永历皇帝与孙可望,估计这会儿已经见到未来要他们命的人了吧!
朱聿鐭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目光投向遥远的南方,似乎望穿了万水千山,看到了一幕他半年多前便安排下来的先手棋子,那是他最想看到的画面。
第212章
辰州府,沅溪城。
对于如此轻易拿下沅溪城,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