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吹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问吹箫-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知节两手一摊,理直气壮:“人家一个道士,唱完就走,我留他干什么?”

    单雄信犹豫一下,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追究。据他所知,瓦岗山与道士能扯上关系的,不外乎那么两,三个人,谢映登已经看破红尘,不足为虑。魏征现在洺州,窦建德会派他来洛阳吗?还是

    一晃十多天过去了,监视三贤馆的人仍没看到那个道士,可三贤馆里的人也没少了些,大家神色如常,照常过日子,单雄信终于松口气,可能只是自己多心了。

    ***

    武德三年,

    七月,

    秦王李世民的军队开进洛阳郊外,王世充开出城门迎敌。

    按规矩,这两家不会马上打起来,而是应该说段开场白,一个说你为什么无顾犯我边境,另一个说我兴的是仁义之师,来解救这儿的百姓,总之,就是各自证明自己才是正义的那一方。

    单雄信对这套很熟悉,当年李密去黎阳打宇文化及,也走得这套路子,两军战前,他把宇文化及说得哑口无言,不知今天,王世充对上李世民,又会怎样?不过王世充向来以利口善辨出名,斗嘴应该不会输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既然不用为妻兄担心,单雄信的目光仍放在敌军那边,世事变幻,前几年他跟着李密,是为了替那人解黎阳之围,如今他站在王世充身边,却和那人已是敌手

    单雄信心事重重,王世充却打好腹稿,准备先发制人。谁料他还没张嘴,数十骑人马已从他军中奔出,向唐军那边过去。

    众人都愣住了,这主将没说开始打呢,抢功劳也不是这样抢啊?

    那数十骑奔出百余步后就下马了,然后回身面向郑军。大家这才看清,为首的正是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牛进达四人,他们身后跟随的也是几人的亲兵。

    单雄信心中暗叫不妙。却听四人朗声说道:

    秦叔宝说:“我们四人自从来到洛阳,多蒙郑王好茶好饭招待。”

    程知节接着说:“只是我们与郑王道不同不相为谋。”

    罗士信接着说:“我们有心归唐。”

    牛进达接着说:“还请郑王不要留难。”

    最后四人同时向王世充拜了拜,“告辞了。”四人翻身上马,向唐军投去。

    郑军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忘了该怎么反应。

    单雄信见四人奔向唐军,而唐军对此并不意外,又看见迎上几步接这四人的正是徐茂公,顿时明白了。他终于确实那天的道士是谁了。

    注:历史上有的说秦叔宝四人投唐是在武德二年,还参加李世民与宋金刚的战斗。有的说是武德三年,李世民来打王世充,这几人乘机投唐。本书用的是后者。
………………………………

第七十五章 驸马,郡马

    王世充事先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却被人临阵倒戈,打乱了阵脚,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王世充气呼呼回到洛阳城里,更气人的事还在城里等着他。王世充在东边开城门迎敌,与此同时,西边就有几千名骑兵护着几辆马车出了城。

    主力都在东门,西边守城的士兵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上千骑兵又都是郑军装束,其中不少人都是校尉一级的,守城的士兵也不敢拦,只好任他们出了城。不过有眼尖的人发现,那些骑兵多数都是当初的瓦岗军旧部。

    不用说了,他们带走的肯定是秦叔宝等人的家眷。这下连人质也没了。王世充还不死心,特意派人去三贤馆查看,里面当然是人去楼空。王世充顿时勃然大怒。

    王世充盛怒之下别人不敢拂虎须,单雄信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请罪。秦叔宝四人和他都是瓦岗一派的,他又负责看着他们,别人要说不知情还可以,换成单雄信可就是失职了。

    王世充对这妹夫还是不错的,怒火中烧却没冲着单雄信发作。单雄信主动请罪,王世充反而出言安慰:“驸马为人向来光明磊落,那四个却是小人。君子对上小人,吃亏是难免的。孤又怎么会责怪驸马。”

    单雄信心下感激王世充,对瓦岗那些老朋友不禁更添怨气,郑王有什么不好,你们非一个两个哭着喊着往唐国跑?

    洛阳城内被低气压笼罩着,城外数里的唐军军营内却是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不断。

    秦王李世民在帐内大摆宴席,欢迎这些投奔唐国的虎将。

    “秦将军,程将军,罗将军,牛将军。”李世民一个个上前敬酒,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秦王对自己的重视。

    秦叔宝等人细心观察李世民。发现秦王对当初老君堂一事真地没有丝毫芥蒂。'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就像没发生一样。也放宽了了心。由着李世民介绍。跟秦王军中众将一一认识。

    屈突通。宇文士及。这是原来隋朝地旧将。尉迟敬德。原是刘武周地部下。翟长孙。原是薛举地臣子。徐茂公、张亮。这是瓦岗地熟人。加上原属秦王地刘弘基。侯君集、马三保、殷开山等人。秦王殿下地军中还真是人才济济。而且什么背景地都有。

    不过看李世民对这些。还都是一视同仁。并未厚此薄彼。这样秦叔宝等人很快就在这边找到归属感。融入其中。

    “听说士信十四岁就在军中效力。还真是少年英雄。”就算一视同仁。也不妨碍秦王对某个人格外有好感。

    “是呀。这小子有名师指点。年纪又轻。前途无量啊。”程知节在旁边笑呵呵地插嘴。

    “他地名师是谁?”李世民不介意程知节插嘴。反而挺好奇。

    “这不,士信武艺有叔宝指点,兵法则师从茂公。”程知节指了指旁边的两人。

    “那还真是名师高徒。”李世民也笑了,他举杯再敬秦叔宝和徐茂公。

    秦叔宝和徐茂公也举杯回敬。

    李世民看着地图:“洛阳本是皇城,城门建筑易守难攻,加上王世充把兵力几乎都集中到城内,进攻更不容易。我决定先从洛阳周围的城镇下手。”他用手一一指着地图上的某个位置,“襄阳,虎牢,怀州,慈涧,龙门,回洛城如果这些地方都被我们攻下,洛阳就形同孤岛,看王世充还怎么守!”

    数日后,唐军攻下慈涧。王世充本领兵来救,不敌,只好退回洛阳。

    李世民命行军总管史万宝占领龙门,将军刘德威从太行山向东围河内,上谷公王君廓自洛口出军切断洛阳粮道,怀州总管黄君汉攻占回洛城,自己率主力,屯扎于北邙山。

    至此,洛阳四周,除东边虎牢一线在郑军手中外,其余三面均被唐军占据,洛阳即将被唐军合围。

    对于徐茂公这些瓦岗旧人而言,洛阳一带他们不可能不熟悉,这里原是瓦岗军的地方,如果不是李密太早输给了王世充,现在也不会是他们帮唐国打仗

    想旧事只能徒增烦恼,于眼下无益,李世民把攻取东边虎牢一带的重任托给了徐茂公,另外三面都已经见功,他这边再没动静就说不过去了。

    只是,王世充也知道虎牢的重要性,特别派太子王玄应来守城,所以,强行攻城也不容易。

    徐茂公向来不喜欢硬来,一场仗打下来,两边都打没人了,算谁赢?

    “虎牢不能强攻,我们可以学秦王,从旁边下手。”郭孝恪知道他的脾气,从旁帮他出主意。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徐茂公走到地图旁边细看,“管州,荥阳,郑阳,这些地方的守将各是什么人,你那有资料吗?”他向来懒得记这些事,而且这方面,是郭孝恪的强项。

    郭孝恪马上给出答案:“管州守将是总管郭庆,荥阳守将是刺史魏陆,郑阳守将是县令王雄。”

    “郭庆,那个荥阳郡守郭庆?”徐茂公听到这个名字,抬头问郭孝恪。

    “就是那个瓦岗郭庆。”郭孝恪点头,“不过我和他不熟,我刚上瓦岗时,他就去了荥阳。”

    徐茂公微笑:“你和他不熟,可我和他熟啊。当初他去荥阳,还是我向魏公推荐的。”

    “啥?”郭孝恪挺意外,徐茂公和李密向来不合,他能帮李密招揽人才,李密又能听他的?

    徐茂公详细说道:“当初郭庆刚来瓦岗,有天在演武场上,我看他练兵颇为勤快,就随口称赞了几句。然后他就请我指点,我看他也是瓦岗的一员,加上当时我也闲着,就没事常到演武场转转。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再然后有天魏公也到演武场去了,他看见郭庆,就问我这个人怎么样,我说不错。他就进一步说现在荥阳缺人手,问我可不可以让郭庆过去,郭庆又不是我的属下,我能说不吗,就这样郭庆去了荥阳。只是他怎么又去了管州,这我就不清楚了。”

    郭孝恪听明白了,这是李密在挖墙脚。

    “既然是熟人就好办了,我可以去管州劝他。”有了秦叔宝等人的例子在先,徐茂公不介意故伎重施。

    “还是不要,”郭孝恪拦住他,“我听说王世充也很重视此人,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了,人家现在是郡马爷。”和单雄信的驸马爷只有一字之差。

    “怎么又是王家的女婿?”徐茂公皱眉,这个情况他可没想到。

    郭孝恪耸耸肩:“王家也是大家族,女儿多啊。”不过都是王世充用来拉拢人才的工具。

    “我还是先写封信试试。”徐茂公想了想,决定道。一说到郡马,他就想起单雄信这个驸马,对李世民那边更加担心了。

    徐茂公心绪烦乱,提起笔来一时竟不知该写什么。

    “还是我来吧。”郭孝恪轻叹,伸手拿笔。

    徐茂公却摇头:“郭庆认识我的笔迹,不是亲笔信,未免诚意不够。”

    “你到底在烦什么?窦建德那边不是解决了吗?”郭孝恪忍不住问出来,自从上次秦王军营来信后,徐茂公就总一幅心神不定的样子。可那封信自己也看了,写得应该是好事啊。唐国和窦建德结盟了,为了表示诚意,窦建德把软禁在洺州的淮安王和同安公主也送回长安了,这样一来,他们丢了黎阳的事就算彻底过去了,秦王特地告诉一声,也是好意吧?

    “不是窦建德,他现在和罗艺互相掐着,哪有空来洛阳。”只是不知道罗艺能拦他多久。

    “说起来也奇怪,窦建德和罗艺两人哪来那么大的仇,不是都结盟了,怎么还打个不停?”郭孝恪挺奇怪。

    一个丢了女儿,一个跑了儿子,不找对方算帐才奇怪。不过这种事两人是不敢外扬的,徐茂公若不是事先知道内情,他也分析不出来。

    不过窦建德的事一打岔,郭孝恪也忘了再追问徐茂公到底在烦恼什么,徐茂公也松口气,本来就是没影的事,他怎么说?

    信送到郭庆手里,郭庆也确实早有心降唐。于是,一切进行的很顺利,唐军进驻管州城。

    郭庆刚请徐茂公等人进入府衙,就有一个丫环神色慌张地奔向他:“郡马,不好了!”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郭庆脸一沉,“不是让你看着夫人吗?”当着唐军的面还叫他郡马,郭庆很别扭。

    丫环惊慌失措,哪顾得上这些:“郡主,郡主自尽了!”

    “什么!?”郭庆一惊,赶忙向后宅跑去。

    徐茂公和郭孝恪面面相觑,这情况,他们可谁都没想到。

    后来,在郭庆的述说中,他们才明白事情经过。原来,郭庆向投唐,他妻子却不同意。两人起了争执,郭庆一气之下就将她软禁起来,原想归唐后再放她出来,那时她不同意也不行了。没想到她性子如此刚烈。

    虽然知道妻子之所以嫁给自己,是帮她叔叔王世充监视自己,但毕竟一夜夫妻百日恩,而且两人日常处得也很融洽,郭庆还是很伤心。
………………………………

第七十六章 连锁效应

    原以为是件好事,没成想是这么个结果。(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徐茂公和郭孝恪心里也彼不是滋味。见郭庆打击挺大,对守城也提不起精神,徐茂公和郭孝恪商量一下,干脆让郭庆去长安请功。反正李渊对降将一向厚待,当然,降王例外。

    送走了郭庆,就该进行下一步了。

    太子王玄应知道管州失守,便发兵过来了。不过这位太子可远远比不上他父亲王世充,和徐茂公的军队城内城外对峙了几天,见讨不到便宜,王玄应又退回了虎牢。

    王玄应不战而退,这让准备好打仗的徐茂公和郭孝恪都挺意外,这位太子,比他父亲王世充可差远了。没空替王世充感叹后继无人,徐茂公等人乘胜追击,发兵至荥阳。

    荥阳守将魏陆闭门不出,打定主意死守。

    “不如这样,我看魏陆斗志不高,我想去荥阳一趟,看能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