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对小少爷可是爱如性命,谁照顾也不放心,明明身子骨不好还要亲力亲为,可她这是头胎,哪有经验,昨日若不是徐公子单平也是一脸感激。
单夫人回去一说,单雄信也坐不住了,他平日里对陌生人都能仗义疏财,何况是自家的恩人,无论如何也要把恩人找到,好好答谢。听夫人说恩人走的是与二贤庄相反的方向,单雄信怕恩人走远,急得传下绿林箭,请各方豪杰协助寻找。
偏巧徐茂公所住的客栈正是单雄信的下属头目开的,一听到消息,单雄信便连夜赶去,单平是那十几个见过徐茂公的人中骑术最好的,所以单雄信便带上他,方便确认。不料徐茂公一大早就离开了,扑了空的单雄信赶紧追上,这才有了前面的一幕
徐茂公只有微笑,反正‘徐茂公‘迟早会认识单雄信,也没什么好计较的,就当是随遇而安吧。
洗脸更衣后,三人重新见礼,单雄信和王伯当只觉眼前一亮,洗去风尘的徐茂公换上一身月白色的锦衣,更显得气质优雅,人物不凡。
三人坐下闲聊,当得知徐茂公就是河南有名的徐家子弟时,单。王二人都暗道:难怪他温文尔雅,果然是长在锦绣中的人物。
可当听到他自幼就跟师父进山学艺时,二人都很吃惊,尊师何人,是哪位神医?
家师所知,包罗万象,并非只有医术一种,茂公所学,虽有医卜星相,但主要还是兵书战略。不过说来惭愧,茂公天资有限,穷近二十年,所得也不过是皮毛而已。至于家师姓名,他自称紫阳真人,别的师父没说,茂公也没问。
单雄信和王伯当更是惊讶,紫阳真人,那可是传说中的高人呀,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徐茂公竟有幸拜他为师!
其实茂公此番下山,是背着师父的。因为茂公自幼就长在山中,不知红尘中是什么样,不知自己亲生爹娘是什么样,这回趁师父外出云游,偷偷跑了出来。如果师父回来发现,还不知会气成什么样,茂公此时想到,还觉得害怕。徐茂公一脸不好意思。
单。王二人听了,羡慕转成同情,听着也挺可怜的。
徐茂公说这话倒并非为了博人同情,而是怕自己举止有什么与这时代不一样的地方,要是惊世骇俗,一句山里出来,不知人情世故。便可挡回去。
一会儿,酒席已经备好,家丁请三人入席,一番客气后,三人推杯换盏,谈古论今,徐茂公的谈吐见识本就超越这时代的,他又有意不让二人小瞧,一席酒下来,单。王二人对他的佩服翻了一番,借着酒意,三人竟论了生辰。
单雄信生于开皇元年,三人中最长。
徐茂公生于开皇十四年,居中。
王伯当生于开皇十五年,三人中最小。
本来单雄信和王伯当就是结拜兄弟,如今加上徐茂公,三人又重新排序,义结金兰。
注(1)肉好:隋唐年间的通行货币。
………………………………
第六章 做客二贤庄
就这样,徐茂公在二贤庄暂住下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单夫人由丈夫陪伴,亲自来谢了好几回,知道三人结义的事,更是高兴。
最可爱的是那小婴儿,徐茂公也知道他单名一个旭字,才六个多月大,仿佛知道徐茂公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每次见了他,都笑个不停,咿咿呀呀的让他抱,徐茂公对他也很是喜欢。
这一日晌午,徐茂公信步花园,却见单旭正由那小丫环陪着,在树荫下的草坪上玩耍。
小单旭甚是眼尖,看见徐茂公就咯咯笑着向他爬过来。
觉得有趣,徐茂公凑上前逗弄小宝宝。
小丫环认识他是小少爷的恩人,姑爷的义弟,自是不会阻拦。
徐茂公一边帮单旭做婴儿保健操,一边和小丫环闲话。
小丫环对他很是信赖,可谓知无不言,很快他就知道了,小丫环名叫叶儿,原本姐姐枝儿才是小姐的陪嫁丫环,不过姐姐前两个月嫁人走了,小姐看她灵俐,才让她补了姐姐的缺。
叶儿仍是心有余悸,她才跟随小姐两个月就发生这么大的事,如果小少爷有个什么,姑爷一定会追究她的责任。多亏了徐公子叶儿是感激。
小姐是前都督崔大人的孙女,与姑爷自幼定亲,俩人感情可好了
小姐有午睡的习惯,可小少爷偏又睡不着,我怕吵着小姐,所以将小少爷抱出来,小姐不让抱远了,姑爷!?叶儿急忙起身施礼。(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单雄信原来是要回卧房的,路过花园听见孩子笑得欢畅,好奇心起,才过来一看的。
单二哥。(1)徐茂公对他点点头,也不起身,继续手上的动作。
单雄信也是不拘小节的人,在旁饶有兴趣的看着,徐茂公的动作轻柔小心,他也不必担心会伤到孩子,而且自己儿子咯咯笑得开心,显然是很舒服
毕竟是习武之人,看了一会看出点门道,茂公这是在为旭儿舒展筋骨吗?
徐茂公停手,轻抚小宝宝,让他休息,抬头冲单雄信一笑:单二哥好眼力。
单雄信得意之余突又想起一事:贤弟有几个儿女了?
徐茂公手一抖,愣然:小弟还没成亲,哪有孩子?
单雄信和叶儿都感到吃惊,那我看贤弟对照顾孩子好像很有经验。单雄信疑问。
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师兄,主学医术,尤其对婴儿感兴趣,他忙不过来时就常抓我们师兄弟去帮忙,还说什么男人要懂照顾孩子才能做好父亲,他是在给我们事前练习的机会,久而久之,我们就都会了总不能告诉单二哥他那个师兄开了一家儿童医院,自己任院长兼主任医生吧,而当时那人的原话是新世纪的好男人一定要是个育婴专家。
单雄信莞尔;看来茂公的师兄倒是个有趣的人
嗯,只可惜他学成后就到处跑,我也好久没见到他了,不知他现在何处?若是单雄信动了见一见的心思,就麻烦了。
那倒可惜了。单雄信还真感到遗憾。但他的心思很快转到另一边:那茂公可不可以教教为兄你对旭儿做的这种武功?他也想做个好父亲,更希望儿子健康成长。
没问题。亲子互动是好事。
这套功夫名叫‘宝宝乐‘。徐茂公随口起了个名字,主要是帮助宝宝活动身体,加强他的灵巧性动作一定要软而柔和,你来试试。
王伯当也很喜欢跟徐茂公谈话。他本以为没有人的见识能比上他的老师李密,没想到徐茂公竟不亚于他,如果他能和老师见上一面,该多好。王伯当是这样想的。
所以王伯当跟徐茂公谈的最多的也是李密,可他不知道徐茂公早就知道李密而且对李密并没有好印象,看王伯当这么推崇李密,他只觉得难受!
历史真不能改变吗?徐茂公对王伯当倒是很有好感,尤其此人还成了他的义弟,怎样才能打破伯当对李密盲目的崇拜呢?他苦思。
王伯当不知他的打算,见他认真听他介绍李密,更觉高兴,却不知徐茂公是存了挑毛病的心。
蒲山公(2)虽有世袭的爵位在,但由于他自幼丧父,孤儿寡母也很不易,但他奉母至孝是有口皆碑的
嗯。孝顺,不是毛病。
蒲山公自幼发愤苦渎,学识渊博,更难得的是他还开设义塾,让读不起书的人家也能上学
嗯。传播知识,不是毛病。
蒲山公家财万贯;却从不吝啬,时常周济穷人
嗯。乐善好施,不是毛病。徐家也是这么做的。
蒲山公之名,圣上都有所闻,大业初年授他亲卫大都督之职,可他看不惯如今的朝廷,几个月后就称病回家
嗯。不为昏君卖命,也不是毛病。
谈什么呢,这么热闹。单雄信笑着进屋,怀里还抱着单旭,自从他陪儿子练了那套叫宝宝乐的功夫后,儿子好像跟他更亲近了。
我们在说蒲山公王伯当笑着回答。
蒲山公啊单雄信也常听王伯当提起。
旭儿,你长大也要做蒲山公那样的人,才有出息,知道了吗?单雄信告诉怀里的儿子,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
那时的李密,确是很多人的榜样,单雄信这样说也没错。
徐茂公只有在心里叹息,他现在也挑不出李密的毛病来,可能是因为李密目前只是蒲山公而非魏公吧?可惜人是会变的
那伯当可有蒲山公的消息,他现在何处?
趁单雄信和王伯当说话,徐茂公伸手抱过单旭逗着玩,等单。王二人不注意这边时,对单旭小声告诫:宝宝乖,别听你爹的,你学谁也不能学李密。
单旭仍然咯咯的笑着
住了几日,先离开的却是王伯当,说是四处访友,他和单雄信向来是这么聚聚散散的,单雄信倒也习以为常。
徐茂公见了,也起了要走的念头。不敢直说去太原,怕触着单雄信的逆鳞,只说回山东老家探亲,单雄信也不好拦着。
单雄信有心送他一匹好马代步,引他去马棚亲自挑选,什么枣红马。桃花马。青鬃马徐茂公见了每匹都说好。
单雄信原本想看看他对那匹比较在意就送那匹,可发现他虽然都叫好却没一匹关注的时间多些,终于忍不住相问:贤弟,你到底看上哪匹了?
不瞒兄长,我在山中常听师兄们提起,这世上有一种黄骠马,身高八尺,毛若纯金,日行千里徐茂公一脸向往。
唉呀!单雄信抚掌惋惜,兄弟你晚了一步,这马已有主了。
怎么?
话说起来,得这马的也是一位好汉,他也是山东人氏,姓秦名琼字叔宝,人称'小孟尝',是为兄的故交,茂公此番去山东,或许会碰上。
原来如此。徐茂公点点头,果然他认识秦叔宝。
注(1)单雄信在家中行二,有一兄长名道字雄忠,已故。但众人仍依单雄信的意思称呼他为二员外,二庄主,二哥。以示不忘亡兄。
注(2)李密其父,名为李宽。位至上柱国,蒲山郡公。李密袭父爵后,也被人称为蒲山公。
………………………………
第七章 避雨东岳庙
单雄信的好马到底没有送出去,他顺便着人打造的镏金马鞍和踏蹬也只有闲置了。
徐茂公还是决定步行,单雄信不能加重他包袱的份量,只好拿出两疋潞绸,十两黄金送他:这是你嫂子送给令堂的,贤弟要是不嫌礼轻就收下。
话说到这份上,徐茂公也不好推辞,从怀中取出一个小香袋,这是我昨日去镇上,依照我师兄所教的药方配置的小儿避瘟散,天气越来越热了,给旭儿挂在身上,也有防病的功效。
以单家的家势,寻常的金银珠宝还不放在眼里,唯有这份礼物,还真不能不收。
我替你侄儿谢过贤弟了。单雄信十分感激。兄弟是有心人呀。
辞别了单雄信一家,走出十几里路,徐茂公看看天色,喑暗皱眉,路上想搭个车也没碰上,眼看就要下雨,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如何是好,早知就明日再走。
后悔也没用,徐茂公只有加快步伐,但夏天的雨远比他走路的速度快,不一会儿就降下了牛毛细雨。
雨势虽不大,但徐茂公只戴了一个斗笠,连蓑衣也没准备,一会儿就衣裳尽湿。
正着急时,忽见前面出现一座东岳庙,喑叫声幸运上前敲门。
小道僮开门,引他去见观主。那观主看年纪与单雄信相仿,相貌清朗,一身道装,从容淡定。
徐茂公虽然浑身**,仍保持良好风度,拱手施礼:在下山东徐茂公,路过贵地,因没带雨具,不知可否借宝观避一避雨?
见他这样,观主忙叫道僮引他入内更衣。
徐茂公的包袱也打湿了,无衣可换;观主见状,极为热心的将自己的替换道服借给他。
看徐茂公整理完毕,两人才重新坐下叙礼。
那观主自我介绍道:贫道曲阳人氏,俗家姓魏名征,字玄成。
徐茂公不由一愣,他就是魏征?
魏征却见徐茂公披发道服,看上去仙风道骨,飘然出尘,不禁笑道:茂公兄看上去比贫道还似出家人。
既然知道他是未来的一代名相,徐茂公也有意和他谈谈。
此言差矣,我看玄成兄到不像道士。徐茂公扬眉一笑。
此话何讲?魏征并不生气,自他出家后,有多久没被人称过表字了。
出家人不该是这样的。徐茂公打量魏征和他所住的鹤轩。
那出家人该是什么样?魏征有点感兴趣。
出家人吗,应该是:
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一尘不染,
万虑皆空。
扫地不伤蝼蚁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