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吹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问吹箫-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找机会救出我爹和王爷,如果能干掉窦建德更好。”徐茂公当然知道按历史记载,窦建德绝不是死于自己手中,他之所以这么说是表明自己心还在李唐这边。

    “可现在局势这么乱,你确定这天下不会姓窦?”有必要对李唐如此死心塌地?

    “那我们就走一步看一步好了。”他是知道历史的,可别人不是,又没办法实说,反正郭孝恪也不会对窦建德一见忠心,自己急什么。

    “那现在我们干什么,回黎阳?”商量好就该行动了,他不信徐茂公不急。

    “动身吧,我们回黎阳。”徐茂公果然马上行动。

    “说起来你对这片地方还挺熟的,我都不知道黎阳山中还有这么个地方。”郭孝恪随口说道。昨晚要不是徐茂公带路,他们黑灯瞎火的,到哪找藏身之处?

    “无意中发现的。”徐茂公说得似乎毫不在意。怎么可能不在意呢?就在这里,他亲手抹去了一个人二十多年来所有的一切,将他从这个世界彻底清除,而那个人,叫安允辰。。。

    整理队伍时,郭孝恪发现少了个人。

    “徐顺呢?”郭孝恪东张西望。

    “别找了,我派他去找个人。”

    “谁?”

    “秦王李世民。”

    “你不是要”郭孝恪用口形比出“诈降”两字,虽然身边都是从黎阳**的弟兄,但还是得小心,他们的忠义没问题,却保不住谁舌头长。

    “正因此这样,我才把事情托给他。”

    “托他?”

    “你忘了汉朝的李陵了?”

    郭孝恪恍然。此刻,他不得不佩服徐茂公想得周到。

    李陵的故事,郭孝恪是听过的。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也是汉代名将,据说他战败投降了匈奴,从此便留在异国他乡,终身也没有再回故国。汉人对他争议颇多。不过很多传言都说李陵是战败诈降,原想找机会回去,汉武帝却在一怒之下杀了他留在汉朝的家人,绝了他的退路。

    如果李渊也这么做,郭孝恪想想都觉心惊!

    离黎阳城越来越近,众人虽打好主意,也难免心中忐忑。

    为了分散注意力,郭孝恪和徐茂公在马上边走边聊。

    “你说你给秦王去信,你哪来的纸笔?”郭孝恪对这个问题挺好奇。

    “我把袍子的衬里撕下一块。”幸亏是深秋,他穿的是夹层的袍子,外表看不出来。

    “笔墨呢?”他们走时可没谁背着砚台。

    “血书,我写的是血书。”徐茂公说明。

    “其实你没必要做到这份上,我们可以去附近的集市上买。”郭孝恪怔了怔,然后叹道。

    “我当时不是着急嘛。”徐茂公笑笑。他到是有支钢笔,可惜也留在城里没**来。不然就不用这么费劲了。不过,反正也不是他的血。
………………………………

第五十三章 父亲的愿望

    初见窦建德,让徐茂公想起了另一个人,瓦岗前寨主翟让。'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窦建德当然不可能长得像翟让,但他们身上总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相似,一种与李密,李神通绝不相同的感觉。

    窦建德一点也没有为难徐茂公。徐茂公用最快的速度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你个逆子!你回来干什么?!”徐盖一见面就没给儿子好脸色。

    徐茂公却放下心来。其实在门口见到徐安时他就放下一半心,徐安并没有离开徐盖身边。等到见了父亲,见他训起儿子来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更是完全放心,爹没事,窦建德没有亏待老人。

    “你说你回来干什么!?”徐盖是痛心疾首,他原以为儿子平安逃走了,没想到他又回来了,“你,你是不是降了窦建德?”不然窦建德怎能让他父子相见。

    “儿子可不想落个不孝的骂名。”徐茂公没否定。

    “你以为你这就叫孝顺?”徐盖颤抖的手指向儿子,“你在唐国好好的官不做,跑到这贼窝来,就叫孝顺?”

    “爹!”徐茂公皱眉,虽然窦建德很大度,没有派人监视他父子相会,但也得提防隔墙有耳,而且,“什么叫贼窝,我在瓦岗时也没见您这么反对。”

    “此一时彼一时。”徐盖也觉得失言,放低了声音,招手示意儿子过来,“绩儿,爹老了,你现在应该考虑的是整个徐家,不是爹一个人。”

    “我知道,我想唐主不会迁怒徐家的。”徐茂公以为徐盖怕家人受连累,可他不能说出诈降的事,只能这么安慰父亲。

    徐盖想地却是另一回事:“这个我知道。唐主不是这样地人。我是说你。当初你去瓦岗入伙。是为了徐家。这是自保。怪爹没本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才让你进了贼窝。可如今你好不容易成了名副其实地朝廷命官。有何必再往贼窝里钻?”

    徐盖地意思徐茂公听明白了。但新地疑问随之而来。“爹不看好夏王吗?”难到父亲也能未卜先知?

    “他算什么大王。”徐盖对窦建德不以为然。“不过土匪出身。怎成什么气候?”

    “那也未必啊。”虽然日后窦建德是没得天下。但徐茂公也不认为要凭出身论英雄。“那照您地说法。王世充倒也不错。我是不是该投他?”他开玩笑道。

    “不行。”徐盖却很严肃。“绩儿。你信爹地话。爹虽然不懂打仗。但打仗和做生意也有异曲同工地地方。你看。为什么越是百年老店。越是生意兴隆。顾客盈门。因为他早把根扎下了。信誉也有保证。李家世代公卿。门生故旧满天下。又岂是王世充。窦建德能比地?何况王世充生性暴虐。就如当年地侯景。窦建德山贼转行。对那些氏族大户而言。如果没有李渊就算了。既然有了这贵胄身份地。他们是不会选别人地。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河东裴氏。范阳卢氏。这些氏族。你认为他们会看着一个土匪出身地家伙爬到他们头上。你别看这些氏族平日里勾心斗角。但若他们联起手来。未必有谁敌得过。”

    徐茂公因为先入为主。知道天下是李氏地。所以从没往这方面考虑过。现在听了徐盖地分析。似乎也有些道理。“难怪这就是这时代地人地看法?不过映登好像并不在乎什么身份。还是说只是他比较特别?”想归想。徐茂公并没有反驳徐盖地话。毕竟父亲地眼光没错。是李家坐稳江山。

    说到氏族,看看身边这个儿子,徐盖勾起了心事。

    按说徐家家大业大,衣食无忧,这在常人眼中已是很让人羡慕了,可富家也有富家的难处,有道是:家有良田万千顷,无有官职受人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徐家自从有了家底后,就总想能出个做官的子侄,为这,他们兄弟这一辈人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可商人是贱业,只要打上这个符号,出人头地就总比那些所谓的“良家子”难了不是一点半点。加上子侄中又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又逢乱世,这个愿望是一拖再拖。

    拖啊拖,当徐盖以为得从孙子一辈重新盼起时,上天竟给他送来这么一个文武双全的儿子,那些氏族大户,不也是从平头百姓起步的吗?自己这个儿子,哪点比那些传说中名将差,徐家光耀门楣就在眼前,所以,这个儿子,于公于私都不能有事。

    “绩儿。”徐盖拉住儿子的手,语重心长,“你找个机会走吧,不要管你爹了,爹已经老了,徐家日后就靠你了。”

    “爹。。。”听父亲的话里含着诀别的意思,徐茂公吓着了,“爹,你相信我,我会把你平平安安带回去的。”他向父亲保证。

    “不用,绩儿,你不能为爹一个人,不能不顾徐家满门,你要不同意,爹不如现在就。。。”徐盖急了,其实他当初被俘时就想过断了儿子的念头,可又一想,如果到时候窦建德瞒着不说,再把儿子骗进来,后果更槽,所以留着这条老命,就是为了再向儿子话别。

    “爹!”徐茂公跪在父亲面前,打断老人不祥的语句,“您要有什么,娘怎么办,您又让儿子怎么和娘交代?”他动之以情。

    提到老妻,徐盖不由一怔。

    “再说。”见父亲表情松动,徐茂公趁热打铁,晓之以理,“我们现在都在窦建德的手中,您若怎么了,窦建德能再放心用我,他不用我,我又怎么有机会。。。”

    “你是说。。。”徐盖绝对不笨。

    徐茂公点点头,“爹,只有您平安无事,儿子的心才不会乱。您别忘了,娘还在家等着我们呢,到时候,我们一起回家。”

    ***

    窦建德凯旋归来,回到洺州。

    新建好的长春宫外,妻子曹后早就等在等在那儿,迎接丈夫回家。

    “怎么出来了?”窦建德急忙上前去扶妻子,“外面冷,你站多久了?”他心疼地看着妻子。

    “就一会儿,臣妾就出来透透气。”曹后微笑,她一手扶着腰,顺着丈夫的搀扶往回走。

    “小心点。”窦建德看着大腹便便的妻子,格外留神。

    几个宫女一直跟在身后,不是她们不会照顾娘娘,只不过,只要大王在,娘娘是不需要别人照顾的,这种伉俪之情,也实在让人羡慕。

    窦建德看着妻子高高挺起的肚子,“快生了吧?”

    “还有一个多月呢。”曹后微笑,自从她的衣服掩饰不了身形时丈夫就开始这么问,他也不怕麻烦?

    窦建德当然不烦,他看妻子的肚子,是越看越爱。没想到自己四十多岁了,还有机会再做父亲,当得知妻子怀孕时,他好像在做梦一样,而现在,美梦就要成真了。

    被丈夫看得不好意思,曹后急着转移话题:“大王这回出征,一切都顺利吧?”其实她早就收到传来的捷报了。

    “当然,李神通根本不堪一击。”任何男人都愿意在妻子面前展示他英雄的一面,窦建德自然不例外。

    曹后微笑着听丈夫讲他的英雄事迹,她是个贤淑的女人,也是丈夫最好的听众。

    窦建德并不是个喜欢夸夸其谈的男人,但在妻子面前他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那黎阳城来得还真是容易。”连曹后听了都觉得李神通实在荒谬。

    “李神通不算什么,那徐茂公才是人才,偏偏他得听李神通的。”所以能得到徐茂公,倒是意外之喜。

    “大王拿他父亲要挟他,这人肯真心效忠王爷吗?”曹后隐隐觉得不妥。

    “什么要挟,我是爱惜人才。当初李密把他贬到黎阳,他却丝毫不怨恨,李密投唐,他竟把黎阳全还给李密,自己只身降唐。李密死后,他用君臣之礼为李密发丧,据我派去送奠仪的人回来说,黎阳所有守军为李密披麻戴孝,徐茂公甚至痛哭到呕血。这样的忠义之士,我怎么忍心杀掉。”当听到徐茂公的所作所为后,窦建德就对这人颇为敬重。

    “大王,别在孩子面前说什么杀不杀的。”曹后轻声提醒丈夫,说英雄故事当然好,但太血腥对没出生的孩子可不好。

    “那有什么,”窦建德不以为然,“我的儿子,生来就是要建功立业的,打打杀杀有什么。”

    曹后贤惠的笑笑,没再说话。

    “不过,”窦建德看着妻子的肚子,说,“那徐茂公还真是个孝子,他明明已经跑了,居然为了父亲又回来了。我看他父子见面后,他从住处出来时眼睛都是红红的。”

    “那大王不如把他父亲放了吧,就当成全他的一片孝心。”怀孕的女人心肠总是格外软。

    “不行,这样的人才我可不会便宜李渊。”窦建德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心软。

    只不过,他看着妻子的肚子,对一个就快当父亲的人来说,生的儿子孝顺与否他不可能不在意。

    ***

    对一个已经当父亲的人来说,几个儿子孝顺与否他是很在意的。

    所以,要怎么样处置徐茂公降了窦建德一事,李渊颇费思量。

    黎阳失守一事,传到了长安。李渊当然知道自己的堂弟是块什么料,这失守的责任,十之**不该怪徐茂公。可徐茂公受李唐如此厚恩,实在不应该归降,但偏偏人家又是为了父亲才这么做的。
………………………………

第五十四章 忠孝难两全

    长安认识徐茂公的人很少,但听过他名字的人很多,对他印象颇佳的可不少,徐茂公当初为李密大举发丧,便是“朝野义之”。

    所以这回当听到徐茂公本来已经逃出了黎阳城,可发现其老父还在窦建德手中,便义无反顾再入虎**时,朝中很多人都面露同情之色,几个白胡子的文官还偷偷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如果不是这回徐茂公丢的是唐国的地盘,唐国的王爷,李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