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吹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问吹箫-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

    “这位便是秦王殿下。”郭孝恪也是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李世民到了身边的,急忙为徐茂公介绍。

    他的话一说完,四周突然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听得见。

    不知是不是错觉,房玄龄觉得连周遭的空气都更冷了几分。魏征在祭文中说什么“高鸟未尽,良弓遽折”,摆明了正在埋怨唐国亏待了李密。如今“罪魁祸首”送到面前,这些正替李密哀悼的草莽之人,会有什么举动真是让人担心。

    所以做为这些人的首领之一,徐茂公的态度就变得很重要。

    好在徐茂公并没有让房玄龄担心多久,他接下来的举动更没有让房玄龄失望。

    徐茂公只微微一怔,然后便躬身施礼:“拜见秦王殿下。”

    见徐茂公如此,不少人也跟着施礼。气氛顿时缓和多了。

    房玄龄这才放心,虽然从郭孝恪开始介绍到众人施行,连半盏茶的时间也用不上,他却深刻体会到度日如年的含义。

    李世民却神色如常,他伸手扶住徐茂公,顺势阻止他下拜,“茂公兄有恙在身,这礼节上还是从简吧。再说,父皇已经把令尊和你的名字都上报了宗庙,论起辈分来,你还是我的兄长呢!”

    李世民说的亲热,徐茂公心中却不以为然,知道日后的玄武门,谁还会对当他兄长有兴趣?

    但礼貌上还是要做做样子,徐茂公正要推辞,答谢一下,李世民却没给他机会,“我想拜祭一下邢国公和王将军,行吗?”他接着问徐茂公道。

    “殿下这边请。”自然没有理由拒绝,徐茂公侧身请李世民过去。

    李世民来到墓地前,只见碑上刻着:唐故光禄卿上柱国邢国公李讳密。另侧的一个石碑上刻:唐故右卫大将军王讳勇。

    ……

    有身体不适做挡箭牌,徐茂公不用一直陪在李世民身侧尽到责任,他在旁看着,看李世民上香拜祭,看李世民在郭孝恪的介绍中与瓦岗众将攀谈。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这番功夫还真没白做,确实为他赢得不少人的好感。毕竟是李密先叛了唐国,唐国不再追究此事已属难得,再有这么一个平易近人的殿下,大家还有什么好挑的?

    趁李世民与众将叙话,房玄龄悄悄走近徐茂公:“茂公兄。”

    “玄龄兄?”徐茂公没想到房玄龄会私下和他打招呼。

    “我叔叔让我来拜祭邢国公。”房玄龄说明来意。

    “房…房先生他还好吧?”徐茂公和房彦藻素来没什么交情,他本来是想称房左史的,考虑到大家已经投唐,才改了称呼。说起来,房彦藻自投唐后,好像没领什么官职啊?

    “叔叔身体还好,正准备四处去游山玩水呢?”房玄龄不自然地笑笑。

    外面兵荒马乱,哪有什么山水好看?徐茂公明白房玄龄的意思,房彦藻这是无心仕途了。

    “替我问候房先生。”见房玄龄不再往下说,徐茂公只好这么答道。

    不过房彦藻这是什么意思呢?千里迢迢,就是要房玄龄替他拜祭?替身是他安排的,他到底知不知道死的是谁?四处游山玩水?看来这是不想让人找到他啊,房彦藻也明白自己身上藏着秘密。

    既然这样,徐茂公也选择了不再探察下去。

    照他原先的推测,那些假冒李密的亲兵只怕是来桃林县附近保护李密的,没想碰上李渊派来的使者,那个使者在长安见过李密,于是事实被揭穿,使者被灭口。那时李密和自己在一起,亲兵联系不上他,为了示警,干脆把事情闹大,希望吸引住唐国的视线,让李密有机会逃走。。。

    不过现在这些和自己已经没关系了,李法主确实离开这个世间了,为了这原因,自己甚至伤心到呕血,嫌疑,应该撇清了。

    李世民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只是他留下了不菲的奠仪和给黎阳的大笔军饷。这让黎阳的不少低层将官都对他好感加倍。

    瓦岗军的众人也纷纷向徐茂公辞别。

    襄城张善相已经有意投唐了,从他那儿没套出贾润甫和柳周臣的下落,徐茂公有点失望,不过这个张善相是个实在人,看他表情是真不知道,那贾润甫他们说不定是听到李密被杀而隐藏起来了。

    濮州杜才干来辞行时仍是一脸悲愤,因为徐茂公为李密发丧,他对徐茂公很是尊敬,尊敬到徐茂公都有点不好意思。

    徐茂公试问他日后的打算,杜才干也对唐国有好感,但他却道,投唐一事需得魏公,琅琊公(注2)大仇得报再说。

    不能告诉他李密和王伯当还活着,但听他语气,显然认为仇家不是唐国,这让徐茂公暂时放下心来,不过仇家是谁,杜才干不肯明说,徐茂公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想想这个李法主,不管是生前还是“走后”,都留下麻烦一堆

    魏征才最让徐茂公意外,他婉言谢绝李世民一起回长安的邀请,照他的官方语言是不放心黎阳,毕竟莱国公最近身体欠安。这让徐茂公苦笑,什么时候自己也成为别人的借口了?

    至于原属这边的张亮,他来黎阳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总把自己当外人。他待在这儿难受,徐茂公看着也难受,正好来了个喜欢收集人才的房玄龄,徐茂公就把张亮引见过去,两人一拍即合,张亮就跟着去了长安。

    事后徐茂公发现,用张亮换魏征,他还是赚了。

    ***

    魏征留在黎阳还真是对了,至少对徐茂公和郭孝恪而言是这样。

    武德二年,唐朝开始治理这个新建的国家了。

    二月,朝廷初定了租庸调法。

    有魏征这个未来的宰相之才帮忙,新政令施行的很顺利。

    毕竟相比之下,北魏、北齐、北周的税收中单单绢布这一样就要整整一匹,唐朝一上来就减为二丈,只相当于前代的一半,百姓看到生活的希望,自然配合起来更情愿些。

    徐茂公索性把事务都交给郭孝恪和魏征负责,自己只安心养伤。对一个武将而言,若身体总是不好,就意味着他职业生涯也到头了,而徐茂公目前还没打算换个工作干干。

    在众目睽睽下吐血,徐茂公实在无法再拒绝军中郎中的诊治,不知郎中是医术有限还是不敢实说,只说他是心力交瘁,伤心过度才发的病。

    引得魏征和郭孝恪齐齐摇头,连说几个“何苦。”徐茂公却只望着那捧上来的黑乎乎的药汁发怔,他是喝还是不喝呢?

    注(1):李密接受洛阳杨侗官职,被正式封为魏国公时,徐茂公也被杨侗封为东海郡公。这么称呼徐茂公的多是后期才投靠李密的将领们,并非瓦岗山的老人。

    注(2):理由同注(1),王伯当被封为琅琊公。
………………………………

第四十八章 再会友人

    也许郎中说得没错,他这病还真是伤心过度才引发的。

    从千年后带来的伤药他也吃了不少,为什么还是止不住伤势复发呢?大概心理因素才是主要关系,徐茂公一咬牙,反正也是止血的药,喝!

    ……

    ***

    是不是因为开春,万物更新,只一个二月份,李唐的政令就一个个颁布下来。

    朝廷接下来开始优待宗姓了。

    “诸宗姓官宜在同列之上;未有职任者,不在徭役之限。每州置宗师一人,以明管摄,别为团、伍,所司明立条式。”(注1)

    也就是说,只要是姓李的做官,就高人一等。

    这个政令对徐茂公而言应该是好事,毕竟他被赐姓李,也算是宗姓一族。

    不过,这点在黎阳他好像用不上。一,黎阳现在官职最大的人本来就是自己,连平职的人都没有。二,眼前这几个人和自己随便惯了,摆不了官架子。

    “朝廷专派宗师负责,看来陛下对自家亲戚还是格外照顾啊。”魏征看着政令感叹,这初建国便如此厚待自家人,一方面确实能让家族团结,觉得跟着李渊冒杀头的危险造反也是值了,而另一方面,其他的将领会不会不满?百姓们又怎么看?

    “至少朝廷是先颁布了租庸调法。仍是百姓在前。”知道魏征顾虑什么。徐茂公想了想答道。

    “那些李家亲戚跟着陛下。也吃了不少苦。这时再不给点好处。只怕他们私下会怨陛下地。”郭孝恪看到地是另一面。李渊起兵前不知怎地走漏了风声。李家当时不在太原地亲戚被隋军大肆捕杀。其中甚至包括了李渊几个还没成年地子女。现在不给他们补偿。怎么过得去?

    不过郭孝恪还有件事不满意:“为什么京官有禄米和永业田。职分田。外官却只有永业田和职分田。没米我们吃什么?”

    那我也没见你饿肚子?魏征白他一眼。'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却也不得不承认他说地有理。“对外官来说确实不公平。”

    徐茂公看他俩议论朝政。觉得不便插嘴。总不能告诉他们。未来会改地吧?

    他顺手从几上地果盘拿了个水果在手上把玩。这红通通地果子是招人喜欢。可为什么叫做“柰”?害得自己最初一见之下叫错了。对了。它还有个名字叫“频婆”。听起来到倒跟苹果差不多。

    见徐茂公不说话,魏征和郭孝恪反而把注意力转到他身上。

    “还不舒服吗?”魏征皱眉,徐茂公吃药也吃了十多天,怎么起色不大?

    “没事。”徐茂公微笑,他觉得郎中的药还是有效的,毕竟也是止血化瘀的,虽然并不算太对症,但他把伤药合起来一块吃,效果就好多了。

    “不用再换个郎中看看?”魏征在隐居时也学过医术,对这方面很小心,只是他入世后把医术还给了道观,现在可不敢轻易再给人诊脉开方子。

    “不用了。”徐茂公不认为再换一个就能看出什么不同,反正他现在也好了不少,而且凭这里的郎中想象力再丰富,也猜不出来他是怎么伤的。

    “军里还有别的郎中吗?”魏征问郭孝恪,十几天都不好,若是做下病根就麻烦了。

    “军里的郎中都换了四个了,可开的方子不都差不多。”

    “还有没看过的吗?军中一共有几个郎中?”

    “…六个。”

    “那…”没等魏征问清,徐茂公已将手中的苹果冲郭孝恪砸过去,然后才面对魏征的疑问,“剩下那两个是兽医。”他板着脸说道。

    “咳。”魏征想笑又不好意思,轻咳一声才接着道,“那让府衙的医学博士去找,偌大的黎阳城还没有名医?”

    “然后消息再传到王世充和窦建德那边,让他们打黎阳城的主意?”

    “……”

    “这样,半个月,给我半个月时间,如果那时伤势还不好,就随你们安排,怎么样?”不好意思看别人这么为自己费心,徐茂公主动退了一步。

    其实徐茂公也略通医理,他知道自己气色不好是因为失血还没补上的原因,而不是伤势没好。可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他那日在李密墓前发病,吐血并不第一次,当然他也不敢说。

    “真随我们安排?”郭孝恪将顺手接到的苹果削好皮,递给他。认识久了,郭孝恪发现这位瓦岗出名的智者也有任性的一面,比如说,水果不削皮他绝不会吃…

    “当然。”徐茂公接过苹果,随口答道。

    “你们认为秦王怎么样?”看到眼前的水果,魏征想起另一件事。

    “不错啊!”郭孝恪回答得挺痛快。

    李世民回去后居然还记着徐茂公身体不好,派人专门又来问候,送上了大堆的补品,其中就包括眼前的水果。(注2)

    这点让郭孝恪觉得李世民比李密强多了,自徐茂公来黎阳后,就是逢年过节也没见李密问候一声,更别说平时了。

    徐茂公刚咬了一口苹果,就看魏征盯着自己,躲不过去,他只好点点头,表示赞同郭孝恪的看法。就当是吃人家的嘴短吧,反正李世民到目前为至是没做什么出格的事。

    魏征在心里叹气,把到嘴边的话又吞回肚里,有些事情,不知道才更好吧?

    ***

    徐茂公提着一篮香烛纸钱走在去李密墓地的路上。

    比起葬礼时的隆重,这百日祭就显得格外冷清了。

    不过现在众人都是自顾不暇吧?局势越来越乱。

    今年的闰二月,突厥的始毕可汗“好像”忘了他已经和李渊是盟友,竟然率军过了黄河。刘武周赶着拍马屁,替突厥牵制李渊,准备去打李渊的老窝太原。没想到始毕可汗半路病死了,唐朝躲过了这一战。

    的确是躲,现在的唐朝,内忧太多,实在没有办法全力以赴应付突厥,谁知道有多少幸灾乐祸的想捡便宜?

    到了三月,唐朝又受降了不少地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