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徐茂公微笑,“魏公只是问问,又没有真的下逐客令,我这时要走了,岂不变成我小心眼了。”
“就是,就是。”程知节连连点头,“你又没吃魏公的,也没住在他府上。真要赶你走,也该是玄成这个做主人的来赶。”
魏征白他一眼:“怎么说到我身上了,真要说谁小气,也不知是谁昨晚输了一个月的伙食费,怕人要帐,偷偷溜了。”
众人大笑。
比起这边的其乐融融,金墉城外的十多里处暂驻扎在那儿的秦王营中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殷开山正在营帐中焦躁地走来走去,见房玄龄进来,忙问道:“怎样,联系上你那位同族的叔叔了没?”
房玄龄沮丧地摇头:“我叔叔根本不在金墉城内。”
“什么!?!他不是李密的心腹吗?这时候怎么会不在李密身边!?”
“还不是因为窦建德。”房玄龄长叹,“我也是好不容易联系上房家留在金墉城的家人才知道的,我叔叔为魏公去招慰窦建德等人”
“那不是今年二月的事吗?”还没等房玄龄说完,殷开山就急着插嘴。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这件事他也清楚,今年正月时候,窦建德与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各地的首领一起派使者来见李密,共推李密称帝,被李密婉言谢绝。作为回访,(当然,也是拉拢,试探众人),二月时,李密便派房彦藻、郑颋等人各地招慰,可这一来一去用得着三,四个月吗?
“我这不是没说完呢,”房玄龄也懒着分辩,接着说道,“窦建德当时就好言厚礼把人安抚回去了,可今年五月时,陛下不是称帝了,我叔叔就坐不住了,他在魏公面前可是为窦建德说了不少好话的,可最近乘金墉城和洛阳相互对持,窦建德的小动作不断,我叔叔不放心,就主动请求再去窦建德那边看看…”
房玄龄话说的含糊,但殷开山也听清楚了,李密是被李渊给骗了一次,有了警惕性,不想再被窦建德用同样的招术再骗一次,才派房彦藻去的…
“那房大人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不敢去想陛下是不是自作自受,殷开山只好把注意力继续搁在房彦藻的行踪上。
“没有。”房玄龄摇头,“我们根本不知道我叔叔现在走到哪儿了,外面兵荒马乱,也没法联系,我看我们还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比较好。”他实话实说。
不过有一点,房玄龄不敢说,他心里觉得,如果房彦藻真的知道李世民被擒的消息,反而更不会着急回来趟这混水,这也是房玄龄不敢出动大队人马找他的真正原因,他怕把房彦藻吓得躲起来
“那我们只有把希望寄在马三保身上了,希望他到长安能搬来救兵。”殷开山不断叹气。
房玄龄点头:“好在我们已经打探到秦王殿下被囚牢中,看来李密一时还不至于对他下毒手,只是苦头难免”
和殷开山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摇头叹气。
长安,
皇城
两仪殿,
“什么,你说世民在金墉城内!?”李渊猛地从龙椅上起身,眼前一黑,又坐了回去。
一旁随侍的裴寂和李元吉吓得不轻:“陛下(父皇),快传御医!”
“不用了,朕没事。”李渊稳住心神,摆摆手,止住一干人等的大呼小叫,把视线重新放回龙书案前跪着的两人身上。
正确说,是放在马三保身上。
马三保衣裳齐整,却仍掩饰不住他满面的焦灼和惶恐,在看看他旁边同样一脸忧色的长孙无忌,李渊缓缓开口:“这事还有谁知道?”
“禀陛下,除了秦王妃,就是现在殿中的这几人了。”回话的是长孙无忌,他口中的秦王妃就是他的亲妹妹,也是李世民的正妃长孙氏。
马三保是先回秦王府,见的秦王妃和长孙无忌。兄妹二人一商量,这么大事不能不告诉皇上,但这事该不该张扬出去,会不会伤了秦王的颜面,不利于解救秦王,一时间两人也不好判断,只好先带马三保进宫,由李渊定夺。当然进宫前马三保先整理干净了,否则光看马三保那满脸汗水,满身尘土,狼狈不堪地模样,就能让人猜到秦王那儿出事了,而且还决不是什么好事…
李渊默然不语,按道理,人质被绑,绑匪就该开出条件来,可李密那边毫无动静,就象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让他不知从哪儿下手…
“李密敢抓二哥,就是不把父皇您放在眼里,儿臣愿领兵前去,扫平金墉城,救回二哥。”李元吉跃跃欲试。终于有他表现的机会了,真要由他救出二哥,二哥以后还敢仗着军功在他李元吉面前抖威风?
“此计不妥。”没等李渊开口,裴寂就率先否决,“李密手中有秦王为质,只要他把秦王押到城头,我军必定军心大乱,这仗如何能打?”
李渊点头:“裴监(1)言之有理。”
见李渊赞同自己的话,裴寂接着说:“我看我们还是派人跟李密接触一下,看看李密那边有什么条件,暂时示弱也无妨,救出秦王要紧。”
看到李渊被裴寂说得表情松动,长孙无忌赶紧表示:“微臣愿往金墉城,救出秦王。”这事交给别人办,他还真不放心。
“也好,那无忌你就去一趟。只要能救出世民,朕准你便宜行事。”到底是父子情深,李渊实在不忍心儿子在金墉城受难。
“谢陛下。”长孙无忌感激不尽,有了李渊的“便宜行事”这话做尚方宝剑,救秦王就多几分希望了。
“那我也要去。”李元吉急道。父皇也太偏心二哥了,他又不是不知道长孙无忌和二哥的关系,要是李密狮子大开口,长孙无忌就敢把李家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给卖了,不行,他李元吉一定要去看着。
“你去干什么。”李渊并不同意,他已经陷进去一个儿子了,可不想再给李密送一个去,“登基大典已经结束,你要没事就回太原去。”李渊起兵时,李元吉负责留守太原,这次李渊正式登基,李元吉被封为齐王,他才从太原赶到长安,参加受封。
“父皇知道你们兄弟情深,你担心你二哥,可你二哥久经沙场,都落在李密手上,何况是你。再说,太原是我们李家起兵的根基,你要守住了,就是大功一件。”感觉刚才自己语气冲了点,怕这个小儿子觉得委屈,李渊缓下声音哄他。李渊和正妻窦氏共生了四男一女,四子玄霸早夭,窦氏也病故了,对剩下的三男一女,李渊是同样的疼爱。
李元吉口中喏喏称是,心里并不服气,一样是抵御外敌,大哥李建成的表现可出色多了,他北去防范突厥,竟然顺便收服了罗艺,那罗艺的名气可不亚于李密,幽州铁骑更让人垂涎,宇文化及,窦建德等都曾向他示好,罗艺却不屑一顾,偏偏李建成一去,就和罗艺甚为投缘,那罗艺话里话外都有意向大唐称臣。由此可见,大哥的能力比二哥强多了。
李元吉心中的天平更倒向李建成这边。
注(1)史记,李渊对裴寂倍加宠信,向来不直呼其名,而称之为“裴监”。
………………………………
第二十九章 良禽择木
这天,
魏征难得休假,
更难得魏征有点心事想找人诉说,商量一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思来想去,魏征发现在这偌大的金墉城,能对他的苦恼感同身受,能对他的行为守口如瓶的,还真就只有徐茂公一个。
于是,
书房内,魏征找徐茂公“闲谈”,话题漫无边际,然后渐渐扯到三国时期,从诸葛亮又扯到郭嘉身上。
“如果郭嘉在,也许火烧赤壁就会增加变数了。曹孟德也亲口说过‘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话。”徐茂公对这种推测感到好奇,可惜他当时空战警几年了,也没去过三国时代,当然,去了他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去改变什么,他可不是李法主那家伙。
“诸葛孔明遇上刘玄德,倒是不负他三顾茅庐之情。可郭嘉相遇曹孟德,却颇费周折。”
“是啊,郭嘉原是袁绍的谋士,当时袁绍的势力最大,他却主动离开,默默忍了六年无用武之地的日子,才被荀彧发现推荐给了曹操。”
“所以我佩服郭嘉的勇气和眼力,当时谁都看好袁绍,他仅在袁绍帐下数十日,就对袁绍下了这样的评价:‘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魏征缓缓吟出传诵至今的郭嘉的原话,颇有同感。
“荀彧与曹操之间不好评说,但郭嘉遇上曹操,却是得遇明主,不屈了他的满腹才华。”徐茂公一本正经地附和魏征,心里却觉得有意思,这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观念还真是有差距,不就是工作不顺心想跳槽嘛,用得着这样吞吞吐吐,拐弯抹角,让人跟着着急。
见魏征半天说不到重点,徐茂公索性先开口,“说到这种君臣间互相赏识,我到想起一事”
看徐茂公似乎想起什么麻烦事,感到为难,魏征顿时忘了自己的苦恼,热心地说道:“茂公要有什么为难的事,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议。”
“其实也没什么,”徐茂公微皱眉头,心里却在暗笑,“就是我在来金墉城之前,房玄龄曾来黎阳找过我”
“什么?”魏征大吃一惊。他也知道房玄龄善于帮秦王招揽人才,去黎阳干什么还用说吗?
“那你答应了?”魏征犹豫地问道。
“我要答应了,还会回金墉城吗?”徐茂公一脸无辜地反问。
“说得也是。”魏征点头,然后又突然想到什么,紧张地追问,“这事魏公不知道吧?”
“当然。”提到李密,徐茂公忍不住真的叹气,“以魏公的心胸,以我和魏公的关系,你认为这件事他能一笑置之,即使我真的什么也没做。”
魏征现在真的替徐茂公担惊受怕起来,“要不然,你还是先回黎阳”他说这话,当然不是象程知节之前开的玩笑那样,以主人的身份下逐客令,而是不忍心翟让那时的惨剧再重演
“本来我是想单二哥的事一了,然后和大伙儿叙叙旧就走,可没想到这儿又出了秦王的事”
“你是说你是为秦王才留下的,难道你真的想”
“不是。我是觉得房玄龄一介书生都敢只身来黎阳,我好歹也是武将,秦王一来我就走,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心虚,咱瓦岗的人就不如秦王府的人胆大?”徐茂公有意不提当时房玄龄是和李世民一起去的,反正李世民也没表明身份,就继续装不知道好了
“那你要怎么办?”魏征被他义正词严的模样弄得有点糊涂,真是面子问题?
“我想去看看秦王,也算礼尚往来,可是这边人多眼杂,要让魏公知道了,我可就说不清了”徐茂公有些苦恼的样子,看了看魏征,“不知玄成可否替我去看看秦王”
魏征闻言,有些犹豫。
徐茂公见了,微微一笑:“我只不过随口说说,玄成兄去不去也无所谓,不必介意。”
“不是。”魏征摇头,既然徐茂公连房玄龄去找他的事都坦诚相告,他要再瞒他,就不够朋友了。
“其实,我已经见过秦王了。”魏征实话实说。
“?”徐茂公的表情显得挺意外。其实,他暗中安排在天牢附近的亲兵已把接触过秦王的人都向他做了汇报,魏征见过秦王,他早已知道,
他的那些亲兵全是他按现代军校的方式结合这个时代的特点训练的,专门负责侦察,收集情报,除了没有现代那些先进武器,身手可并不差,加上都是原来徐氏家族跟出来,忠心自不必说。平常都和其它的亲兵混在一起,而这些人的全部名单也只有他和袁紫烟知道。
要向魏征解释他为什么知道魏征见过秦王,就得解释那些藏在暗处的亲兵,那些亲兵只效忠于他,那么,即使在朋友面前,他也有义务保护忠诚于他的人的身份。
魏征不知道徐茂公的想法,只是为自己表白:“我不是专门去看秦王的,只不过元帅府刚好有个队正犯了点小过,被关了几天。那天正好是他出狱的日子,我是去送免责的文书。”金墉城的所谓天牢,关得都是李密身边犯了军法的将官。李密是行军元帅,负责将官刑罚的文书自然由魏征所属的文学馆写出。
魏征继续说道:“我承认我对秦王很好奇,他身边的房玄龄,杜如晦,薛伯褒等人都是天下名士,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我想看看秦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招集那么多人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