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吹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问吹箫-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这人特别孝顺,当年在黎阳,他明明自己都跑出来了,就因为父亲还在窦建德手里,便主动跑回去了,为了救父亲,连诈降这么危险的事都干,他现在正伤心,哪有心情成什么亲?”

    “可是…”突利着急,再等三年,伊香就要二十岁了。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阿史那都督,”程知节知道突利担心什么,再劝他,“依我看,伊香公主这三年不会白等地。她如此通情达理,茂公能不感激她?日后能对她不好?”

    “有道理,贤弟,你就让伊香再等等吧。你放心,你我结成兄弟,伊香便也是朕的妹妹,有朕做保,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李世民最后还是同意了程知节的看法,但也帮伊香做了主。

    天可汗这样说了,突利只能答应。

    程知节松口气,他替徐茂公拖延了三年,回去总可以交代了,至于这三年之内能不能摆脱伊香公主,就得看徐茂公自己地本事了。

    ****

    八月,

    贞观天子下诏,定百官的服色,以“常服未有差等,自今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服青;妇人从其夫色。”

    这时徐茂公已经回了并州,不管李世民定什么,他现在都是身着素服办公

    而从他刚回并州时,李世民就正式下诏,改并州都督府为并州大都督府,由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一职,授徐茂公光禄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职。

    晋王李冶今年才两岁,当然不可能亲自上任,所以这里还是徐茂公以长史代行大都督职。说穿了,并州还是徐茂公说了算。

    李世民挑选晋王李冶为并州大都督,也是颇有深意的。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夫妻恩爱,在他还是秦王时,长孙氏就为了他连生了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长乐公主李丽质三个子女,但在生下女儿坐月子时,正是李世民与长兄李建成夺位,有点失宠于父亲李渊的时候。

    为了帮助丈夫,长孙氏“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但她身子弱,竟落下病根,以至后来五、六年都没法再怀上孩子。这件事,一直让李世民颇为遗憾。

    直到魏征从并州带回来孙思邈,当听到孙思邈不但会治疫症,尤其善长医治妇人与小儿,李世民灵机一动,便让他也为长孙皇后看看。

    李世民也是报着病急乱投医的念头试试,谁知道连太医院也治不好地病,到孙思邈这儿,真的是妙手回春。

    长孙皇后不久便怀了身孕,李世民大喜过望,“贞观二年六月庚寅,皇子治生,宴五品以上,赐帛有差,仍赐天下是日生粟。”

    李治与并州有缘,所以李世民特别挑选并州做了他地封地。

    ……

    并州,

    曹国公府,

    “长安来信怎么说?”袁紫烟问徐茂公,她也相信,丈夫心情不好,那些朋友来信都会报喜不报忧的。

    果然,徐茂公告诉她:“这次信是玄成写地,他现在已经在着手修订梁、陈、周、齐、隋五代史了,以前在瓦岗时,他就有这个心愿,如今他身边人才济济,愿望终于能达成了。”他也为好友高兴。

    听到这回信是魏征写的,袁紫烟更没兴趣看了,都说魏征字写得如何漂亮,可她看那一笔龙飞凤舞着实眼晕,为什么这个魏玄成写私信喜欢用草书呢?如果他按公文那样用隶书,至少自己也能看懂。

    “有没有罗莎地消息?”袁紫烟只好把看信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徐茂公一人完成。

    “他只说太白居生意兴隆,让我不用担心。”徐茂公知道妻子对草书头痛,便翻译给她听,“看来玄成对我纳妾的事并不赞成。”他笑道。

    袁紫烟白他一眼:“你还是想想怎么安置你那位平妻吧?”

    “没事,突利的异母弟弟欲谷设(注3)刚降了唐,他们估计会在长安过年,明年春天再回草原,所以我们不用着急。”话虽如此,徐茂公也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赶快转移话题,“我还是担心罗莎,不把她送回局里,我心就不安。”

    “你说罗莎喜欢上了古代人,那个男的你见过,怎么样?”袁紫烟也觉得事情严重,但当时正赶上办丧事,没心情管,现在徐茂公缓和一些,再不能不管了。

    “不怎么样,一个无名小卒而已。”徐茂公对罗莎丽亚的眼光并不看好,“我就奇怪了,我们局里人杰地灵,随便找一个也比那小子强,在局里,追罗莎的人也是一大把,她是怎么选的?”

    罗莎丽亚性子单纯,长相甜美,又有一手好厨艺,正是贤妻良母的最佳人选,从局里人都喜欢昵称她罗莎,就能看出她人缘有多好。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缘分吧。”袁紫烟感慨道,自己倒是在局里找了一个,可最后还不是也把家安在了古代。

    “孽缘!”徐茂公对罗莎丽亚的感情之路着实不看好,“你知道吗?罗莎她居然对我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那事情真的不妙!袁紫烟知道,罗莎丽亚上面有两个哥哥,做为家里最小的女孩,从小是被呵护着长大。在她的印象中,男人都是绅士,能让她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她究竟受了怎样的伤害?

    注1:丁忧就是祖制,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这叫丁忧。唐朝官员守制期是一年。

    注2: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注3:设,是突厥的官职。其职务在《北周书》有明白之注释。曰“别部领兵谓之设”。“设”既领兵别部,大抵可建立牙帐,一方,相当于中原的诸侯。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燕子,鸽子,鸭子

    我们还是把罗莎接回来吧?”袁紫烟着急了,对这着实爱惜,不忍看她受屈。

    “我这正带着孝呢,现在接她,岂不引人误会,不说别的,徐家我大哥那边,咱们就没法解释。”徐茂公皱起眉头,现在大哥是徐家族长,他在守孝期“纳妾”,大哥也没法和族人交代。

    这事还真说不清,总不能告诉大家,罗莎丽亚是从千年后来的,是他们的同事,正准备送她回202x年吧?

    袁紫烟也为难,她想想:“要不,我去趟长安,偷偷把罗莎带回来?”徐茂公坐镇并州,不能轻易离开,但她出门,总可以吧?

    “那孩子怎么办?”现在是不用备战了,徐茂公办公都在大都督府,每晚都能回家住,保持正常的“公务员”作息,可他白天上班时,总不能把孩子也带去,就算并州他是老大,这也不好看啊?

    “交给旭儿和宛如带,正好帮他们培养感情。”袁紫烟盘算,“我争取一个月之内赶回来。”

    提到单旭和叶宛如,徐茂公更头疼,“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紫烟,我要是未老先衰了,你会不会不要我?”他很认真地问道。

    “我们不是说过要白头偕老吗?”袁紫烟靠在丈夫怀里,柔情似水。

    一个快四十岁的男人,优雅成熟,正是年轻小姑娘迷恋的对象,有时候,袁紫烟真如歌中所唱,“恨不得一夜之间白头,永不分离。”

    ……

    到晚上吃饭地时候。袁紫烟宣布要出门一些日子。引来大家惊奇地目光。

    “娘。你要去哪儿呀?”徐震先问。记忆中。母亲从没说过要自己出门地。

    “走亲戚。听你爹说。娘有个师妹现在长安。娘去看看她。”袁紫烟说道。罗莎丽亚地确是她同校师妹。

    “那我也去!”徐震来劲了。他还从没见过母亲那边地亲戚呢。

    “不行。(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你地功课会落下地。”徐震现在在府衙办地学堂入读。可以算是小学生了。袁紫烟当然要考虑儿子地课程问题。

    “那我去!”刚拒绝了徐震。徐思顺马上说道。他才四岁。正是闲得无聊地年纪。

    “不行,你又帮不上忙,带你赶路太累了。”这回拒绝他的是正给女儿喂饭地徐茂公。

    徐思顺不高兴了,放下筷子生闷气。

    “好了,你娘会带礼物给你们的,还会把姨娘也带回来,到时候你们不就看见了。

    ”徐茂公把女儿交给妻子,又把次子抱过来哄道。

    “真的?”两个儿子这才又都高兴起来。

    “当然,娘会在妹妹过生日前赶回来。”徐美媛地生日离现在正好差一个月,“娘会给你们带礼物,还会带姨娘回来。”说到姨娘两字,袁紫烟加重了语气,看的也是徐茂公。

    知道妻子一语双关,徐茂公只是笑笑。

    ……

    说好一个月回来,但才半个月,袁紫烟就回来了。

    一回来,袁紫烟就抱过女儿,一顿猛亲,然后再去抱徐思顺,徐震大点,知道害羞,躲过母亲的亲情攻势,他问道:“娘,你怎么提前回来了,姨娘呢?”

    “娘想你们啊。”袁紫烟真是因为想孩子才匆匆回来的,她取下带回地礼物,“你姨娘忙,以后再来看你们,这是她特意为你们做的点心。”为了怕食物变质,她特地快马往回返,从长安回并州,只用了三天。

    ……

    当晚上徐茂公“下班”回来,看到妻子也是一怔。

    等到夫妻独处时,听到妻子急忙回来的理由是想孩子时,他忍不住哈哈大笑。

    “笑什么?”袁紫烟“恼羞成怒”,“要不是怕你不会带孩子,我用得着急急往回走吧?”在长安被罗莎笑,回来又被丈夫笑,她面子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我笑我自己。”徐茂公解释。

    “哼!”袁紫烟才不信。

    “真的。有句话不是说‘女人订婚前,象燕子,爱怎么飞就怎么飞;订婚后,象鸽子,能飞却不敢飞远;结婚后,象鸭子,想飞,却力不从心’。我要知道这话这么灵,你还会像鸽子一样飞回来,当时也不会痛彻心扉了。”徐茂公说得是袁紫烟送李法主回现代的那段日子。

    “你呀。”虽然徐茂公现在健健康康,但想到他当时伤重吐血,袁紫烟的心又揪起来了,“世绩,罗莎地事,我们不要管了,好吗?”她推己及人。

    “不行,那个姓杜的小子配不上罗莎。”徐茂公反对道。

    “我看不错,医术好,人孝顺,相貌也端正。”没见面以前,袁紫烟还以为是什么样地花心浪子在欺负无知少女,可见面一看,再观察,人品不差嘛。

    “什么不错?”看妻子竟然夸别的男人,徐茂公更不高兴了,“你不要忘了,那姓杜地小子已经有未婚妻

    这种脚踏两只船的男人,还值得妻子称赞?

    所以说,这事才复杂呢,“这件事还是让他们自行解决吧,不然我们就是把罗莎送走,她地心也会留在这的。”袁紫烟就因为这样,才没把罗莎丽亚硬带回来。

    “这次遭到黑客攻击,我们第二科损失最惨。

    ”徐茂公想起来,就恨之入骨,尤其是第二科的科长傅云同,竟然以身殉职。

    “苗科长他们会照顾第二科的。”袁紫烟勉强笑笑,安慰徐茂公。一回到局里,就得知傅云同殉职的消息,她也很难过。

    正科长殉职,副科长在古代回不来,再失踪了三个科员,第二科,已是名存实亡!

    “所以趁罗莎还是燕子时,一定要让她飞回去!”徐茂公重新振作起来,局里至今没取消他副科长的职位,他也不忍心不管第二科的事,多一个人回去,第二科就多一份重建的希望。

    “试试看吧。”丈夫有斗志是好事,但感情的事,袁紫烟不认为徐茂公能左右得了罗莎丽亚。

    ……

    十二月,

    朝廷开始做年终统计。

    贞观元年,关中闹饥荒,一斗米值一匹绢。

    贞观二年,天下蝗虫成灾。

    贞观三年,大水。

    可是李世民勤政爱民,虽然百姓四处乞讨,但也没人抱怨。

    而到了今年,天下粮食大丰收,背井离乡地人都回归乡里,1斗米只值三、四个钱了,一年中被判死刑的才29人。

    而且凡是大唐地国土,东至东海,南至五岭,都是夜晚不闭户,行路不带粮,路边到处都是饭店,随时可以吃饭。

    被史上称颂至今的贞观之治,终于来了。

    ***

    贞观五年,

    (公元6311年),

    四月,

    草长莺飞的日子,突厥人放牧于草原。

    徐茂公却没有春暖花开的心情,因为,伊香公主随突利回到了顺州,这样她随时有借口来并州。

    五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