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塔山中卫还有五千人并未进行第一波冲锋,而是跟随在塔尔多左右以备不时之需,可如今事有不谐,塔尔多心中就打起了鼓,他左思右想,还是咬牙派出了两千名兵丁继续进攻。
如今的塔尔多打算,若是手里的这两千名兵丁顶上去已然不见成效,那他就只好带人撤回城寨死守,并伺机逃遁了。
此时的撒河卫世袭指挥使撒林通其实已经看到了塔山中卫与朝廷官军鏖战的景象,不过他想再等一等看,他想等着塔山中卫再消耗一下朝廷官军再说。
虽然撒林通打的是一手好算盘,但李全礼和霍恩此番所统带的整训一新的通州诸卫可不是好相与的,由于撒河卫的军队已经渐渐逼近战场,所以通州右卫的塘报侦骑也随之发现了撒河卫军队的动向,并立即向自家主帅发出了告警信号。
当位于中军的李全礼和霍恩二人此时已经看见撒河卫兵丁的动向,此时只见李全礼不慌不忙地对霍恩说道:“霍大人,这撒河卫果然沉不住气,要与朝廷官军作对了。”
霍恩当下面色同样十分轻松,在听到李全礼的言语后,霍恩也笑道:“既然撒河卫胆敢如此,那此次便把撒河卫也一锅端了吧。”
听闻霍恩的这番话,李全礼这时则笑着说道:“这是自然,如此便让撒河卫也尝尝朝廷官军的威势。”
在李全礼的霍恩作出这一决定后,通州右卫和珠敦卫便立即动了起来,向撒河卫的军阵迎去。
这撒河卫的世袭指挥使撒林通本来还想再观望观望,可当他听手下报告说朝廷官军的军阵已经向己方压来以后,他便有些头疼地抬起了头,在官军主动迎敌的情况下,他撒河卫便无法同此前一样置身事外了,此时若是贸然撤退,一个不小心极易变成一场大溃败,到了那个时候,便悔之晚矣。
在此情况下,撒林通闭目静思,只在几个呼吸之间便左右衡量完毕,只见他此刻颇为慎重地睁开了双眼,当即下令撒河卫的部族兵丁向渐渐靠近的朝廷官军攻击,准备先分个胜负再说,若是能够取得优势,说不定便能获取许多朝廷官军的兵器衣甲了。
在撒河卫的军队猛然向通州右卫和珠敦卫冲来时,稳步前进的通州右卫和珠敦卫并不受其影响,反而按部就班地开始用弗朗机向撒河卫的军阵轰击,准备接战。
当两方军队相向而行时,接战的时间就被大大缩短了,只过了半炷香的功夫,在冲过弗朗机炮和鸟枪所组成的大小铅子弹幕后,撒河卫的一万余兵丁便与通州右卫和珠敦卫的军阵厮杀在了一起。一时间,杀声震天百兽远遁。
第72章 时光荏苒成霸业
若是按照一般朝廷官军的作派,正面和右翼同时遭受攻击,那压力绝对是山大的,出现军心不稳的情况也是常事。
可通州右卫却不同,与通州诸卫的其他四个卫一样,通州右卫的兵将都是通州本地人且已经将军阵厮杀之法操练精熟,再加上军法严峻,这就导致通州右卫的军阵在与撒河卫的兵丁们相遇后,仅用了半柱香的功夫,就已经把撒河卫军阵前排的那一帮人打得节节后退。
如此一来,就连原本与珠敦卫打得有来有回的那一部分撒河卫的兵丁都收到了影响,也开始随之后退。如此一来,撒河卫所面对的形势便陡然变了过来。
此消彼长之下,处于通州右卫旁边的珠敦卫兵将就立马来了精神,虽然珠敦卫的军兵目前只是按照原本朝廷官军的方法来练兵,但如今被通州右卫这边的气势一带动,也变得如下山猛虎一般向前冲了。
就在撒河卫的军阵被打得接连后退时,处于朝廷官军正面的塔山中卫已经彻底撑不住了,此时塔山中卫世袭指挥使塔尔多已经想率军撤回城寨了,但让他无奈的是,朝廷官军已经先一步将塔山中卫这万余人的军阵围了起来,到了这时,塔尔多甚至已经在想投降的事了。
一个时辰过后,整个战场都渐渐平寂了下来,李全礼和霍恩所率领的大军总体军阵依旧大体完整。
至于塔山中卫这边可就基本完蛋了,塔山中卫世袭指挥使塔尔多所率领出战的那一万兵丁在被围死并突围失败以后,只撑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崩溃投降了,而世袭指挥使塔尔多则自尽在了阵中。
而在后来发动进攻的撒河卫那边,撒河卫那由万余兵丁所组成的军阵,已经被通州右卫和珠敦卫以猛虎下山之势打散,此刻撒河卫的世袭指挥使撒林通正在亲兵的护卫下朝撒河卫的城寨奔逃。
李全礼和霍恩二人此时见大局已定,他俩在商议了一下之后便立马做了分工,霍恩率领两个卫继续攻城,李全礼则率领包括珠敦卫在内的三个卫所的兵将前去追击撒河卫,以期将撒河卫也顺势纳入囊中。
当这两位统帅议定这一方略后,朝廷官军这边的军阵便立即开动了起来,攻击城寨的攻击城寨,追击撒河卫的便在李全礼的统帅下朝着撒河卫的溃军直追而去。
在半个月以后,安坐于文华殿中处理政事的皇帝朱厚炜,便收到了李全礼和霍恩二人联袂所上的军报奏疏。
其实每次在打开军报奏疏前,朱厚炜心里也不由有些忐忑,哪怕他此前已经相应地加强了军队,他还是生怕有什么变数。
还好每次朱厚炜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他总会立马看开,并瞬间打开军报查看结果,因为他不希望自己太纠结,那样没有意义。
当朱厚炜看到李全礼和霍恩二人统领军队又击败并收服了两个努尔干都司那边的大型部族卫所以后,朱厚炜也颇为满意地微笑了起来,觉得自己花大力气整训官军终于没错。
有了李全礼和霍恩这个战绩打底,整个大明帝国朝廷中枢的官员们对官军整训一事也变得分外支持。
不仅北京城这边的京营整训得以在中枢的支持下提前完成,就连南京那边的卫所整训也有了南京兵部和户部的全力协助了。
就在这个形势下,嘉靖元年便很快过去,来到了嘉靖二年。
到了嘉靖二年开春时,成国公朱辅和魏国公二人已经把需要前去南洋换防的五个卫所的官军提前整训了出来,并派往南洋。
本来南洋巡抚听说朝廷在南北二京整训官军,导致整训过后的官军战力大增,他还半信半疑,等南京派来的卫所兵一到,南洋巡抚心中便有了数,觉得整训过后的官军确实可用。
正好此时盘踞在果阿的弗朗机军队不太老实,且试图在果阿附近与大明船队冲突,南洋巡抚便传令让整训过后的一个千户的南京卫所官军与弗朗机驻扎在果阿的军队小打了一下。
这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整训过后的南京卫所一个千户的兵将竟能以一敌二地与弗朗机驻果阿的两千人军队打得不相上下,这着实让南洋巡抚喜出望外,也吓到了弗朗机的果阿总督,这弗朗机的果阿总督在看到这个情况后便立即停战求和,被大明狠敲了一笔。
当南洋这边的战报送抵京师,得到这一消息的大明朝廷中枢心中便有了数,等到嘉靖三年的时候,整个大明帝国掌控下的各省都司都开始依照京营整训的模式开始了大规模全面整训。
到了这时,努尔干都司的军队已经一路向东扩张到了海边,这让皇帝朱厚炜相当欣慰。
到了嘉靖四年时,皇帝朱厚炜便很突兀地下了个命令,他竟然要下令驻扎在河西走廊处的陕西行都司发动对叶尔羌汗国的进攻。
对于此事,内阁诸臣本是持反对意见的,不过朱厚炜很直白地把攻击叶尔羌汗国与开疆拓土联系到了一起,再加上大明这些年在南洋经营地相当成功,获取了许多钱粮,让朝廷的钱粮供应不是那么紧张了,在此情况下,内阁诸臣也只好勉为其难地同意了皇帝朱厚炜的诏令。
而陕西行都司在接到朝廷的进军诏书后,陕西巡抚便立马指挥陕西行都司的三个总兵,由这三个总兵分领整训过后的五万陕西行都司官军直出嘉峪关,向叶尔羌汗国发动了进攻。
这叶尔羌汗国根本就没想到大明会突然进攻,他们一点准备都没有,只用了半年时间,陕西行都司的大军便占领了叶尔羌汗国全境,整个西域也就归入到了大明帝国的控制范围内。
对于这一点,朱厚炜是十分满意的,不过他并未放松,在嘉靖四年的时候,在他的授意下,努尔干都司的军队一路向东探索,一直探索到了陆地的尽头,并直面一道海峡。
到了这个时候,朱厚炜才稍微满足一点,让努尔干都司休整了两年。
两年之后的嘉靖六年,由于大明帝国的官军已经尽数整训完毕,所以朱厚炜这次就让努尔干都司直接派出了五个卫所的兵力,直接登上了海峡对面的陆地,继续一路向东进攻。
当时间来到嘉靖九年,大明帝国的军队与西班牙帝国的军队终于在新大陆相遇,西班牙帝国才发现大明帝国竟已经占领了新大陆北部西侧几乎所有的海岸,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明帝国也正式让欧罗巴人见识到了大明帝国的实力和底蕴。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