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大帐之外,不大的雪花已经洋洋洒洒地慢慢飘了下来,中军大帐之内,有众多亲兵披坚执锐环立于内,一张绘有辽东山川形势图样的舆图此刻正被平摊于大帐之内供人查看。
这时只见作为军中主帅之一的襄城伯李全礼点着在抚顺千户所边墙东边不远的珠敦卫对众人说道:“三天以前,孙棠自珠敦卫那边派来的塘报侦骑就已经与我部联系上了,据孙棠孙参将所报,珠敦卫那边现在一切正常,并无不顺,因此我部在此地休整一晚,明日便拔营而行,三天之后,我通州五卫全军人马应当就能到达珠敦卫了。”
李全礼说得自然不错,不过很明显,霍恩想的不仅仅是到达珠敦卫之后的事,只见他在李全礼话音刚落时便立马接上说道:“大帅此话不错,不过如今皇上的旨意是要我等统兵再拿下一个努尔干都司的卫所,对于皇上的这个要求,不知诸位可有什么便宜有效的施行方略?”
随着霍恩提到后续的进军问题,在场的另一个军中主将,京营参将桂勇便立马开口说道:“本将这两天仔细看过了努尔干都司的山川地势。毫无疑问,在这群山连绵的努尔干都司之中,最方便大军行动的,便是天然穿行于群山中的各条河流了,若是妥善利用这些河流行动,那我大军的辎重后勤则会方便许多,而如今的我们要去的珠敦卫,便是处于浑河岸边,若是我们继续前进,定然也要依旧沿着浑河向前才好。”
桂勇刚说到这,他就用手指着舆图上珠敦卫东北方向不远处的一个奴儿干都司卫所的名字说道:“诸位可以看到,位于珠敦卫东北方向约二百里的实山卫便是个进军的好去处。”
另外三名主将一看桂勇都公开提起实山卫的事了,便明白桂勇认为通州五卫的兵将在顺利进驻珠敦卫以后,完全可以将下一步的进军目标设在实山卫身上。
这时只见督饷郎中张汝舟便开口说道:“桂参将说得有理,只要依托奴儿干都司这边的诸多河流,我通州五卫的军资供应自然是充足无虞的,另外据我所见,这实山卫所处的地方离那松花江与脑温江(嫩江)交汇的三叉河口也不远了,若是能够顺利进军实山卫,那咱们通州五卫就可以借机恢复塔山左卫,并可以借助塔山左卫进而控制松花江与脑温江(嫩江)河口了。”
经过张汝舟的这一番推定,另外三名领兵之将基本上也对目前通州五卫的进军形势有了决断。
随后只见那襄城伯李全礼便即刻开口说道:“既然如此,此番吾等可先率军进驻珠敦卫,而后再进军实山卫,待到两卫军政之事皆定,我通州五卫便可再抽出一到两个卫进军原先的塔山左卫地带,将塔山左卫地域内的众多大小部族集合并重建成新的塔山左卫。”
说到这里,李全礼便停了下来,看向中军大帐中的另外三名领兵将领。
这时站在努尔干都司舆图周围的霍恩和桂勇以及张汝舟三位领军大将闻言也纷纷点头,随后霍恩还面色肃然地说道:“大帅所言极是,我通州五卫之兵马照此行动并无不可,此番前来奴儿干都司行事,我通州五卫兵马定能让皇上龙颜大悦。”
抚顺千户所营堡周围突然下起了大雪。不一会儿,通州五卫的整个营盘都沾染上了一层雪花,见这情况,驻扎于营盘内的通州五卫便各自派人,以百户为单位打扫着不断积雪的营盘。
此刻营盘的中军大帐中已然颇为安静,统领通州五卫的四位领兵主将在定下进军方略后,他们便在各自的左右官佐协调下将进军细节又完善了不少。
当天晚上寒冷依旧大雪不停,一直下到第二天一早,太阳东升银装素裹,随着一声号笛声起,通州这五个卫的营盘好似活过来了一般,一群群兵士组成一列列的队伍开始帮厨,一个个火头军汇集在营中的临时校场上开始生火做饭。很快,饭菜的香味便顺着寒风飘散到了四周。
当通州五卫的兵将们开始端着饭碗大快朵颐这天的早餐时,抚顺千户所营堡的城墙上和旁边甲字十一号皇庄的门口也都再次出现了围观的人群。
这时已经用完早饭的督饷郎中张汝舟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他只是摇头喟叹了一下便带着左右官佐去整理清点军中辎重了,他知道,现在的大明之中,除了富庶非常的江南,其他地方的军民每天一般都只能吃两顿饭,而他现在所在的这通州五卫则不同,通州五卫的兵将们不仅顿顿有肉,而且每天是吃三顿饭的,不然通州五卫的兵将们也顶不住每天如此频繁的操练。
正因如此,每每要熬到将近中午时的普通军民看到通州五卫兵将们如今进食早餐的作派,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第66章 北风积雪珠敦卫
风雪渐停,通州五卫的营盘也渐渐喧嚣了起来,许多兵士一群群地快速拆除营帐。
不一会儿,通州五卫的营盘便已经被清理完毕,随后整个通州五个卫所的兵士便在各自官长的统带下再次组成了一个个井然有序的军阵,且军容壮盛地向边墙外行去。
在抚顺千户所营堡附近戍守边墙的兵士本就是抚顺千户所当中的兵卒,所以当通州五卫的军阵来到边墙面前并递交了通关文书后,抚顺关口的守军便忙不迭地打开了关门。
当抚顺关口的关门开启,通州五卫的众多军阵也就纷纷启动,先后有序地行出了边墙,直奔珠敦卫而去。
珠敦卫就在抚顺千户所的东北方一百二十里处,如今正值隆冬,天上艳阳高照,地上寒风料峭,正当通州五卫的大军分成许多军阵向珠敦卫行进时,珠敦卫这边却也别有一番情况。
如今珠敦卫的情况已大有不同,其他努尔干都司的部族卫所一般都散居于山野之间,而自从孙棠领军顺利掌控珠敦卫以后,孙棠便立马与负责珠敦卫民政事务的珠敦卫知县汤珍合计妥当,发下来一些军粮,撬动了许多珠敦卫的军户修起了一座高约两丈的卫城。
这新修建起来的珠敦卫的卫城虽说与边墙内的卫城相比并不算大,但由于奴儿干都司的其他部族卫所大都散居于山谷,最多也就是有些简陋房舍以供栖身,如此看来,珠敦卫城已经显得极为完好珍贵了,正因如此,如今安居在珠敦卫城内的珠敦卫军户百姓,也免不了遭到了周围其他努尔干都司部族卫所的觊觎。
对于周围部族卫所的窥视心思,孙棠心里是门清,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如今驻扎在珠敦卫城中的守备主力,便是虎贲左卫和龙骧卫这两个京营卫所,其他的不多说。
在孙棠看来,虎贲左卫和龙骧卫这两个京营卫所由于平日里多有操练,所以如今在来到边地以后其威势颇盛,根本不惧那些心怀鬼胎的部族卫所。
在通州五卫的兵马朝珠敦卫这边前进的时候,孙棠手下的精锐塘报侦骑也已经提前两天与通州五卫那边的塘报侦骑接上了头,早已接到了兵部换防公文的孙棠一听通州五卫的两万五千名官军已经朝珠敦卫这里来了,便立马擂鼓聚将,准备开始换防。
天色晴好冷风穿山,通州五卫的大小军阵井井有条地沿着浑河边的大路向前行进,在轰隆作响的大军踏步声中,路两旁众多大树上的积雪就这么被震得不断往下掉。
毫无疑问,行军中的通州五卫并不孤独,因为林中总少不了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的猎人,这些周围小部族的猎人们现在都缩头缩脑地蹲在了山岗的密林之中,有些警惕且好奇地打量着眼下打着大明官军旗号的陌生大军。
此时李全礼正与霍恩二人骑马行进于中军阵中,兵备佥事霍恩在看到两边山坡树木银装素裹的美景后并未即兴题诗,而是甚为严谨地对李全礼说道:“大帅,本官看这两边山崖颇有些险峻,我部军阵在此当中行走可要小心了。”
听到霍恩语气当中的担忧之意,李全礼就相当自信地说道:“霍大人,不是本帅夸口,我通州五卫的兵将对上这种行军场面是完全不怵的,任他有多少贼军来袭,我通州五卫的兵将也能将其击退,再者说了,霍大人你与我一样也是眼巴巴地看着咱通州五卫的兵将们练起来的,而咱通州五卫的兵将在任何情形下都严禁散乱惊慌,所以霍大人大可放心,此番去往珠敦卫若是一路无事还好,但凡有哪个部族卫所不长眼,我通州五卫的兵将们便会让贼军们知道,马王爷到底有几只眼!”
在听到李全礼的说辞以后,霍恩便点头微笑道:“大概是这回事了,不过此次我等领军跋山涉水前来努尔干都司,终究是人生地不熟,一切都要小心才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霍恩的担心是对的,正当通州五卫的军阵在一步步靠近着珠敦卫城时,处于珠敦卫城中军节堂内的孙棠此刻已经集结起了手下三个卫所的所有领兵军将。
在这其中,既有从京城京营过来的龙骧卫和虎贲左卫的军将,也有本地珠敦卫的领兵军将,众人此时分列站立,都在等候大帅孙棠的吩咐。
此时的左军都督府都指挥佥事孙棠在炯炯有神地扫视了一番眼前的手下军将后,他便神色沉稳地开口说道:“最近珠敦卫左近的察剌卫和塔鲁木卫对珠敦卫城的窥视愈发猖狂了,再加上此番通州五卫前来珠敦卫驻守,估计免不了要与察剌卫和塔鲁木卫这两个部族卫所起冲突,珠敦卫这边要谨遵李大帅和霍道台的军令,方可保珠敦卫城安定无虞。”
当孙棠的这一话音落地以后,聚在中军节堂中的所有军将便齐声拱手应诺。
一时间,珠敦卫的众多领兵军将面色也随之纷纷严峻起来。
只因珠敦卫当中的领兵军将多是在珠敦卫这边土生土长的,知道图谋来犯的察剌卫和塔鲁木卫都是附近势力较大的部族卫所,哪怕是单个拎出来,也一点不比珠敦卫逊色,更别说这两家联手来犯了。
虽然珠敦卫的领兵军将们心中有点发沉,但此刻坐在孙棠左边的珠敦县令汤珍却丝毫不慌。
因为自打通州五卫过了山海关到达沈阳卫以后,这通州五卫的壮盛军容便在辽东都司的文武官将中间快速流传了。
再加上通州五卫一路长途行军的表现陆续传开,颇懂兵事的汤珍心里大概有了一种感觉,他总觉着这次奔赴辽东的通州五卫官军肯定不简单。
天上阳光依旧灿烂,北风呼呼地穿过满是积雪的大小山谷,到了下午未时左右,行进于通州五卫大军最前方的通州前卫的兵将们,已经可以远远瞧见那个表面堆满了白色雪花的珠敦卫城了。
可就在这时,潜伏在珠敦卫东西两面山脊密林中的几名察剌卫和塔鲁木卫的探子看到了通州五卫兵将的动向,并立马派人向后方进行通报。
第67章 塘报侦骑开门红
那些在两边山脊上眺望窥视通州五卫的探子,皆出自于察剌卫和塔鲁木卫,这些探子都是经常穿行于密林中的老练猎手,很擅长隐匿身形。
不过察剌卫和塔鲁木卫的探子再怎么老练,终究也没逃过游离在通州五卫大军外围的塘报侦骑的眼睛。
在一阵阵听似杂乱无章但却急速逼近的马蹄声中,众多隐藏在树干后面的探子们顿感不妙,他们甚至极为震惊地发现周围厚厚的落雪都在随着马蹄声而抖动。
感觉情况不妙的探子们并不想坐以待毙,他们纷纷张开了手中弓箭指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可就在这时,快速本来的马蹄声却在两三个呼吸间陡然渐渐消停了下来。
这一变故让众多老于捕猎的探子们讶异不已,都在各自探头探脑地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可就在这时,一声声鸟枪打响的声音毫无预兆地密集炸响,许多弹丸穿枝过叶,如旋风般密集地刮过密林之中。
如此威势之下,埋伏在山脊密林中的察剌卫和塔鲁木卫的探子们最起码有三成的人中了弹,并滚地哀嚎起来。
剩余的探子们见状便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全都大吼着把手中箭支射了出去,不远处也随之传来了几声闷哼。
到了这时,一群身着明军制式布面甲的年轻旗军纷纷骑马从密林中冲出,向探子这边杀来。
那些探子身旁自然也有马,所以这些探子见状也立即上马,几乎是刹那间,两方共约百余名士卒便无可避免地,在这满是积雪的密林中连人带马地厮杀到了一起。
众多人马在满是落雪的密林中拼力厮杀,死伤是在所难免的,刚开打没超过十个呼吸的功夫,两边就各自有人开始被撂倒了。
当前与察剌卫和塔鲁木卫斥候战斗的是通州左卫前千户所辖下一个总旗的塘报侦骑,这当中有一个普通的侦骑名叫李三斗,他本是通州城北三十里处的李家庄人,当通州五卫招兵时,由于家中尚有两个哥哥在,所以刚好年满十八的李三斗便放下农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