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号为阳明先生的王守仁那是天生神童,他一听属下议论起此事,就知道此次通州五卫练兵所显露出来的诸般细节之处非同小可,于是他立马就找了个机会拉上了内阁首辅杨廷和,并与杨阁老亲自乘坐马车来到了通州城。
此次王守仁与杨廷和联袂而来特意没通知霍恩和张汝舟,就连通州知州刘绎也没收到消息,襄城伯李全礼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当王守仁与杨廷和所乘坐的马车在一众京营兵将的护卫下出现在通州五卫大营的辕门前时,值守在大营辕门处的一众通州前卫的年轻旗军们看向突然出现在辕门不远处的马车和众多京营护卫兵将,眼中除了警惕还是警惕。
由于通州城离京城只有四十里远,距离很近,所以杨廷和此次才会爽快答应王守仁随他过来视察通州大营,此时坐在马车内的杨廷和刚刚下车,随后杨廷和就注意到守卫在大营辕门处的年轻旗军与身旁京营兵将们的不同之处。
老于政事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只是打量了两眼,便看出这些在通州五卫大营辕门处当值的普通旗军之所以看上去会那么特别,就是因为这些通州五卫旗军身上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精气神。
这个发现让杨廷和不由面露微笑,觉得此趟通州可算没白来。
而王守仁也几乎与杨廷和同时下了马车,他早在入阁做内阁大学士之前已带兵多年,如今他更是同样看出了辕门当值旗军们的非凡之气。
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一点的杨廷和与王守仁二人好奇心顿起,随后他俩就在众多京营亲兵的簇拥下渐渐靠近了通州五卫大营的辕门。
当杨廷和与王守仁这两位身着红色一品官服的内阁辅臣来到通州五卫大营的辕门口后,出乎杨廷和与王守仁意料的场面便出现了。
对于杨廷和与王守仁这两位内阁辅臣来讲,他俩身份贵重不错,不过刚进入通州前卫从军的这些普通旗军和统管他们当值的五名小旗官和总旗官可不认得这两位阁老。
所以杨廷和与王守仁二人刚到辕门口,值守于此的旗军们就顿时刀枪并举,并厉声喝道:“来者何人,无令不准擅闯官军大营!”
这些在辕门前当值的青壮旗军们所发出的警告声极为响亮,让杨廷和他们不由一愣。
此时率兵护卫两位阁老的是京营参将桂勇,他也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却依旧没料到这通州五卫的大营会如此戒备森严。
不过既然阁老被拦,桂勇见状就当即大声呵斥道:“放肆!杨阁老和王阁老今日特地来通州五卫大营视察,还不快快让你们大帅出来迎接!”
桂勇的这声大喝刚一发出,统领此处当值旗军们的总旗官就面色肃然地走上前来说道:“诸位大人,下官确实没有见过你们,还请诸位大人稍待,下官这就派人前去通禀大帅。”
说完,当值守门的这位总旗官就立马派遣了手下的一名小旗飞奔入营,前去营中校场向主将李全礼通禀此事了。
此时李全礼正如往常那样在亲兵们的簇拥下,于营中大校场的校阅台上亲自监督着通州五卫的兵将们操练。
当那名当值小旗官飞奔到校阅台上向襄城伯李全礼说明情况后,李全礼立即如弹簧一般从校阅台的帅位上蹦了起来。
只见此时的李全礼一边往校阅台下走,一边也对身边的旗牌官说道:“快去通知霍大人和张大人!”
说完这些,李全礼就火急火燎地带着亲兵骑上了马,并朝着通州五卫大营的辕门处纵马驰奔。
第51章 精锐初现大营中
只是一小会儿,李全礼就在亲兵们的簇拥下驭马来到了大营辕门处,随后他就立马认出了内阁首辅杨廷和与次辅王守仁,还有站在他们身边的京营参将桂勇。
见到这个情况,李全礼就立刻滚鞍下马,并跑到杨廷和与王守仁的面前笑着说道:“哎呀,二位阁老前来通州应当提前通知一下本帅啊,咱这边也好派人来为二位阁老设宴接风。”
这时的杨廷和闻言就哈哈笑道:“本官与王阁老听闻通州五卫如今操练颇为得法,所以就特地赶过来看看,若是提前通知,本官和王阁老恐怕也看不到太多实情了。”
李全礼闻言大笑,随后就极为客气地将杨廷和一行人迎进了大营内。
就在这时,杨廷和与王守仁也敏锐地发现,虽然旁边的这一众值守辕门的通州前卫旗军得知有大官前来颇为激动,不过这些兵将却依然谨守位置,并未乱动。
看到这些,杨廷和与王守仁二人不由赞许地点了点头。
襄城伯李全礼当然也看到了两位阁老赞许的目光,心下感觉无比荣耀,毕竟这可是他足足辛苦半个月督促通州五卫大军操练出来的成果啊。
杨廷和与李全礼二人在进入大营后,他俩的目光立刻就被大营内来去频繁的其他旗军们给吸引住了目光。
若是在京营或其他大明官军营内,士卒往来的情况极为常见,杨廷和与王守仁也不会如此细看,可偏偏这通州五卫大营内的景象与其他大明官军大营的模样截然不同。
眼下这两位阁老所看见的这些通州五卫的旗军们,只要一同行走的旗军兵士数量超过一人,那这些旗军就定然会成行成列地行走,并且行走姿势也极为端整,每一步迈出去都会保持尽量相同的频率,看上去颇为赏心悦目。
又走了一会儿,杨廷和他们就被李全礼给带到了大营校场中的校阅台上,此时正值上午朝阳初升不久,整个大营校场内有许多普通旗军士卒正在各级军校的带领下一招一式地严格操演着阵战之法,这些由通州五卫士卒所组成的不同战阵之间攻防变阵不断,校场之中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当杨廷和与王守仁二人于校阅台上站定后,王守仁就先仔细看了十几息校阅台下旗军操练的庞大场面,而后王守仁就神色愉快地对杨廷和说道:“杨大人请看台下战阵中各个士卒以及其官长们脸上的神情模样,其神情中无不显示出坚毅无畏之色,且在战阵演练上,这些仅仅从军半月的旗军们已经初具进退有序之势了,如此练上一年,定成精兵锐士无疑。”
杨廷和此时看着在校场中呼喝不断地进行操练的青壮旗军,随后也笑着说道:“王大人所言极是,如此看来,皇上此次单独拿通州卫出来整军练兵确实是做对了。”
就在杨廷和与王守仁还在感叹面前通州五卫兵将所展现出的精神模样时,霍恩和张汝舟也在此时赶到了校阅台上。
霍恩和张汝舟二人刚一过来,就首先向杨廷和与王守仁见礼,这时杨廷和就首先笑着对他们说道:“本官此番与王阁老前来通州五卫大营,只是过来查看一下通州五卫的操练情况,你们不用亲自过来。”
其实在杨廷和与王守仁这两位阁老当中,霍恩与张汝舟无疑和王守仁最为相熟,当初他俩作为蔚王府中的左右长史,与时任福建巡海道副使的王守仁没少打交道,就连许多开拓南洋的详细目标方略,都是朱厚炜定个大方向,霍恩和张汝舟将其完善好再亲自送给王守仁的。
虽说有这个交情在,但今日与王守仁一同前来的还有内阁首辅杨廷和,所以霍恩和张汝舟不好对王守仁表现得太过亲切,以免落了首辅杨廷和的面子。
在这种心思下,霍恩就立马肃容说道:“二位阁老放心,下官和张郎中近日本就常常盘桓在这大营内理事,此番过来是不会耽误本职事务的。”
听到霍恩的解释,杨廷和就笑着对他们说道:“霍兵备,张郎中,据我所知,你们二人一个负责整饬兵备督查军纪,一个负责监督粮饷和粮草,还要找私塾先生教习通州五卫的旗军们认字,目前成绩斐然,二位能有此成绩,实属上佳表现啊。”
听到首辅杨廷和的夸奖,身为户部督饷郎中的张汝舟就立马回道:“首辅大人谬赞了,我和张兵备所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如今取得些微末成效,也全因皇上英明,内阁六部诸公运筹帷幄,方有我和霍兵备今日之成绩。”
当张汝舟说到这里时,王守仁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只见他当即问张汝舟道:“皇上前段时间跟兵部说这教习通州五卫普通旗军认字以明事理极有必要,今天本官和杨阁老一同过来,发现这通州五卫兵将的精神着实振奋可用,如此看来,士卒认字确实颇有效果。”
王守仁一提普通旗军认字之事,就正好说到张汝舟的得意之处了,只见他当即满面微笑地说道:“二位阁老真是明察秋毫,下官也发现,在这些普通旗军认字以后,他们对于军中诸般规矩理解更深记得更好,再加上这段时间有私塾先生详细向他们反复详细诠释仁义礼智信之道,方才让通州五卫的所有兵将显现出现在这般振奋模样。”
在张汝舟如此回答后,杨廷和与王守仁也都赞许地微笑点头,而后杨廷和又问了霍恩一些关于通州五卫镇抚司在严明军纪方面的妙用。
随着李全礼和霍恩还有张汝舟一步步的讲解,杨廷和与王守仁对于通州五卫的整军练兵的细节和意义也愈发清楚,到了晌午时分,这两位阁老就在大营中与通州五卫的普通旗军们吃了一顿午饭就返回京城了。
在杨廷和与王守仁返回京城的第二天,杨廷和与王守仁就把他俩在通州五卫大营中的所见所闻透露给了内阁的其他三位阁臣。
而内阁的这五位阁臣都是人精,只是稍微想了想,他们就发现了皇帝朱厚炜对于通州五卫整军之事那异乎寻常的关切之意。
第52章 通州五卫去蓟州
在此情况下,心有疑惑的五位内阁辅臣立马就前往文华殿求见皇帝朱厚炜了。
朱厚炜此时正在文华殿中处理着御案上的奏疏,他一听内阁的五位阁臣集体求见,眼中就划过了一丝光芒,而后朱厚炜就吩咐左右让内阁辅臣们进殿觐见。
待到内阁诸臣进殿向朱厚炜见礼完毕,首辅杨廷和就首先开口说道:“陛下,臣等此番前来,主要是想问陛下对于通州五卫整军之后的打算。”
朱厚炜听后就微微笑了笑,而后说道:“诸位爱卿,尔等所虑之事朕怎能不知,朕不是喜欢穷兵黩武之人,这点诸位爱卿可以放心,朕此番要操练起这通州五位的兵将,为的便是要振奋九边之军,免得边墙之处常年被动受乱,动荡不安。”
当朱厚炜做出这番表态后,不管心里信不信,杨廷和他们都只能认了,毕竟朝堂政事就是这样,论迹不论心。
在问完此事且内阁诸辅臣告退后,坐在御座上的朱厚炜面上就露出了一丝微笑。
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刚刚朱厚炜说的也不都是实话,只能算是一部分实话,他确实想借着操练通州五位兵将的机会来创立一个操练模式,以期此后可以照此办法振奋九边官军不假。
不过一旦实现这些目的,他朱厚炜就要想方设法地扩张大明在海外的势力了,毕竟现在大明的诸多官僚士绅身家渐丰,若是不给这些达官贵人找个花钱的地方,那这些人肯定都会把银子藏进自家地窖里,对于这一点,朱厚炜心里门清。
而接下来朱厚炜要做的,就是努力使尽十八般手段,让这些喜欢藏银的财主们把银子都投出来做事,那海外的诸多有粮有矿的土地,就是朱厚炜以后要拿在手中倒腾这些人的重要筹码。
在许多事情的推进都得指望通州这五个卫所兵将最后操练成果的情况下,朱厚炜自然就对通州五卫的整军操练之事极为上心,原来是锦衣卫每天呈上关于通州五卫的密报,后来就发展到连东厂都向通州那边广派密探,并同样每天上交一份密报供皇帝朱厚炜查看。
不仅如此,随着通州五卫兵卒们的战阵操练愈发熟练,朱厚炜这边还特意派了以武定候郭勋为首的四名勋贵前去通州五卫大营,并让他们与李全礼一同掌管通州五卫的整军操练事宜。
李全礼一看原本自己以为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通州五卫竟一下来了四名与自己身份同样高的勋贵来管事,心中立马明白皇上对这通州五卫已经不是一般的关心了。
在想通这一点之后,李全礼都快高兴得大笑出来了,这意味着以后通州五卫一旦受到重用,那自己也会随之与有荣焉了。
时光匆匆而过,一转眼,嘉靖元年的六月已经到了,这天朱厚炜正在文华殿中处理奏疏,随后他就发现巡抚保定的都御史周季凤上奏说,蓟州炼金山有矿贼六千余人啸聚为乱,都御史周季凤请求朝廷调兵驱逐矿贼填塞矿穴。
朱厚炜见状就在奏疏上命兵部考虑一下,能否让通州五卫全部出动来驱逐这六千矿贼,权当实地操练了。
兵部这边在接到皇帝朱厚炜的批复后就立马讨商议了此事,最后还是由兵部尚书王守仁拍板决定让通州五卫出动来驱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