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了一番,最后内阁首辅杨廷和就对朱厚炜说道:“皇上提出的这个征兵之法颇为可行,确实可以在通州试上一试。”
朱厚炜见这五位阁臣都赞同了自己的方案,心中颇为高兴,只见他当即眉开眼笑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在通州那边试行这个征兵之法且看成效如何吧。”
当皇帝朱厚炜和五位内阁辅臣确定这种征兵之法后,朱厚炜当场就让一旁的翰林官员们拟旨下发,以待后效了。
在随后的十五天时间里,内阁和六部就安排好了各方面官员,并在通州那边做了布置,以应对此番通州卫的重组征兵之事。
在半月之后的四月十八这天,襄城伯李全礼也被朱厚炜亲自召见,并面授机宜,随后襄城伯李全礼就带着亲兵纵马出城,一路驰奔到了通州卫的军寨之中。
也是在四月十八这天,原先官职为吏部清吏司郎中的霍恩和兵部武选司郎中的张汝舟二人,在朱厚炜的授意下,霍恩被任命为通州兵备道佥事,负责统管监督通州卫的重组征兵之事,张汝舟则被任命为户部督饷郎中,负责驻扎通州管理通州卫的粮饷以及粮草供应一事。
当霍恩和张汝舟接到任命以后,他俩就相当高兴地骑上了马,并在亲兵的护卫下直奔通州城而去。
到了晌午时分,霍恩和张汝舟就准时来到了通州城的城门口,此时通州知州刘绎已经率领知州衙门的官员们在此等候了。
当霍恩和张汝舟下马以后,通州知州刘绎就迎了上来,并问道:“二位大人为何不乘坐马车反而骑马前来啊?”
此时霍恩闻言就当即说道:“以前我和张大人在福州时,经常要骑马随皇上四处荡涤恶霸恶少,所以骑马出行已成习惯了。”
通州知州刘绎听后就立马说道:“哎呀,如此看来,二位大人真是好身手,端的是个文武全才之象啊。”
听到通州知州刘绎的夸赞,张汝舟则急忙摆手说道:“哎呀,刘大人过誉了,如今皇上钦点我和霍大人前来通州办差,也是要看我和霍大人的能力到底如何。如此一来,我和霍大人也少不了要叨扰刘大人了。”
刘绎见霍恩和张汝舟如此平易近人,完全没有皇上潜邸近臣的架子,顿时就眉开眼笑地说道:“二位大人尽可放心,我通州知州衙门上下定然全力以赴协助二位大人行事,以期让通州卫尽快重组完成。”
当通州知州刘绎如此表态后,霍恩和张汝舟也就相当应景地说了一些感谢之语,随后这三名通州方面的文官首领就在众多官佐的簇拥下进入了城内知州衙门的正厅,开始享用午饭了。
正当霍恩和张汝舟在知州衙门中享用通州知州刘绎准备的丰盛午饭时,襄城伯李全礼也没闲着,他此时已在通州卫的军寨中与一众通州卫的大小军将们开始饮宴了。
在宴席上,通州卫的众多军将自然是频频向李全礼敬酒,李全礼倒也爽快,来者不拒,整个宴席显得十分热闹。
不过就算是李全礼与众多军将频繁推杯换盏,当通州卫的军将们问及李全礼此次前来通州卫的具体动作时,李全礼却一个字也不透露,全都打着哈哈应付过去了。
直到第二天霍恩和张汝舟联袂来到通州卫军寨中与李全礼相见后,提督通州卫军务的襄城伯李全礼才一改昨日笑意绵绵的样子,直接在通州卫的军寨中擂鼓聚将了。
不一会儿,通州卫的所有领兵军将们就集结到了通州卫军寨内的中军节堂之中,随后稳坐于李全礼左右两侧的霍恩和张汝舟二人,就当场向通州卫的所有领兵军将宣读了兵部的通州卫整军方略。
其实就在前几天,通州卫的领兵军将们也都听说了朝廷准备让通州卫整军的传闻,当时他们还将信将疑,如今终于得到确切答复,这下通州卫的领兵军将们心中就难免有些忐忑了。
而襄城伯李全礼对于此事自然也有所准备,只见他随后就把朝廷对通州卫整军的一系列事宜掰开揉碎了对通州卫的领兵军将们讲解了一番。
在经过李全礼的解释后,通州卫的领兵军将们终于放下心来,知道朝廷只是对卫所之中普通旗军的战力废驰之事有所不满而已,并且通州卫的原先军屯之地虽然被划归官府,但朝廷也从其中拿出了一部分田地逐级补给了通州卫的各级领兵军将,经过这番安抚,通州卫的领兵军将们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第49章 通州整军兵律显
当通州卫的领兵军将们明白他们的利益无损后,这些军将就变得比往常更为恭顺起来。
到了第二天,当通州卫的普通军户得知自己将被放归民户时,他们则全都欢腾了起来,只因这些军户平常不仅要负责屯田种地,还要时常被各级官长如奴仆般呼来喝去地使唤,如今朝廷终于要将他们放为民户,怎能不让这些世代为军户的人家高兴。
在将通州卫的所有普通军户放归民户以后,愿意留在通州卫军中的旗军也相应地减少了许多,几乎十不存一,留下的都是愿意真心上厮杀场搏前程的青壮士卒。
就在通州卫普通军户被放归为民户的当天,也就是四月十九日,通州卫在通州范围内面向民户重新招兵的动作也随之开始了。
在招兵的这一环节中,襄城伯李全礼是无权参与的,李全礼只负责操练兵马,所有的招兵事务都由通州兵备佥事霍恩和户部督饷郎中张汝舟二人负责。
虽然此次通州招兵所定的军饷只有每月一石,实在不算高,但皇帝朱厚炜所定的减免应征民户三成田赋的事却很是引人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到了四月将近月底时,通州卫这边竟然就超额征召到了两万五千余名年轻丁壮。
在知晓超额征召到数量如此之多的丁壮后,朱厚炜大笔一挥,直接额外设立了通州左卫和通州右卫以及通州前卫和通州后卫这四个新卫所,并且还将沧溟书院当中那些学习兵科的勋贵公子们调到了新设立的这四个卫所中任职百户一级的军官。
如此一来,通州这边就有了包括通州卫在内的五个卫所,按照每个卫所五千名旗军的兵力来算,正好容纳这两万五千名通州丁壮从军。
当通州这五个卫所的兵卒全都分配到通州的五个卫所中以后,襄城伯李全礼就在扩建完毕的通州五个卫所的大营中正式开始操练兵马了。
本来通州卫的领兵军将们以为此次通州卫整军不过是朝廷的一次正常练兵,最多也就是在兵卒来源上换了个模样罢了。
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操练开始后,襄城伯李全礼就在通州这五个卫所的大营中给了他们来了个马威,不管是从其他卫所调来的领兵军将还是原先通州卫的军官,一旦被襄城伯李全礼发现没有一板一眼地按照《大明律》当中的兵律严格操练士卒的,当场就会被襄城伯李全礼给予二十军棍的惩罚。
当襄城伯李全礼骤然变得如此严格时,通州五卫的上下军将们一时都有些懵,因为按照惯例,大明官军现在几乎已经不按《大明律》当中的兵律来严格操练了,结果现在襄城伯李全礼突然把《大明律》当中的兵律给搬了出来,还要严行军法地进行操练,这下,通州五卫的大小领兵军将们的脸色就都苦了起来。
其实李全礼这么做也是被逼的,在来通州之前,他以为皇上此番发落他来通州操练通州卫的官军,不过是为了要惩戒一下他此前的不法之事,可当他临行前被皇帝朱厚炜召见后,他才明白,此事根本没那么简单。
当时他是怀揣着一副再被皇帝痛骂一番的心思进入文华殿的,没想到皇上竟直言要他严格按照《大明律》当中的兵律来操练新召集的通州卫兵将,并且皇上似乎也知道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所以皇上还特意叫来了锦衣卫掌印指挥使高武,并当场命令高武派出锦衣卫密探进驻通州,要锦衣卫着实看好通州卫的操练事务,并且每日皆报。
直到那时,李全礼才醒过味来,皇上专门给他安排这个得罪人的差事,就是要将他放在火上烤啊,可谁让他李全礼在南京犯了大错,现在他只能按皇上的指示做了,别无他法。
而就在襄城伯李全礼十分严格地按照《大明律》当中的兵律一体统训通州五卫兵将的第三日下午未时,新任通州兵备佥事霍恩就带着亲兵来到了通州卫的中军节堂前,亲自找李全礼议事。
李全礼知道霍恩是皇上的潜邸近臣,以后前途无量是必须的,所以襄城伯李全礼一见霍恩来了,就立马从中军节堂的帅位上站了起来,并迎上前来满面堆笑地对霍恩说道:“哎呀,霍大人怎么来了,霍大人有事直接派人来吩咐一声即可。”
看着面前分外客气的李全礼,霍恩很清楚他对自己如此客气的缘由,不过生性谨慎的他明白,皇上十分看重他和张汝舟不假,但以皇上那侠义的脾性,若是他和张汝舟胆敢仗着自己潜邸近臣的身份恃宠而骄贪赃枉法,那他们肯定也会死的很惨。
因为他和张汝舟二人当年在福州时,就已目睹过许多被皇上整治至死的恶霸恶少了,那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百上千。
正因如此,现在霍恩和张汝舟被皇上派到通州负责盯着通州五卫整军一事,他俩是丝毫不敢怠慢的。
就在此时,只见霍恩不卑不亢地对李全礼说道:“军门不必如此客气,本官此番前来,为的是办好皇上交待的一件要事。”
李全礼一听霍恩这么说,心绪立马就提了起来,只见他急忙问道:“不知霍大人到此所为何事,本帅定当全力协助。”
霍恩闻言也不耽误,就直接说道:“皇上命本官严格督查通州五卫当中的镇抚司兵将,以保证镇抚司能够时刻巡行军中严明军纪。”
当霍恩说出他此行的目的后,李全礼倒是觉得很正常,因为在他看来,事情再明摆不过了,皇上如今就是要用严明的军律操练出一支精兵,明白了这一层,李全礼就立马肃容说道:“皇上英明,本帅这就让通州五卫的所有镇抚过来听命。”
随后,李全礼当即令旗牌官四出,直奔通州五卫大营中的校场而去。
不多时,通州五卫的十名镇抚就纷纷来到了中军节堂内,这十名镇抚在进入中军节堂后,当先分为左右两列向襄城伯李全礼抱拳行礼。
第50章 首辅次辅访通州
等通州五卫的十名镇抚行礼完毕后,襄城伯李全礼就朗声对他们说道:“当下朝廷担忧兵士操练之事,故而兵部特命通州兵备佥事霍大人前来提点尔等,咱们通州五卫五个镇抚司的全部十名镇抚,在今年的操练时间内,皆要率部随霍大人巡行于大营各处,严明各部兵将之军纪,不得有误!”
聚集在中军节堂内的十名镇抚一听伯爷这么讲,登时就明白了此事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就齐齐表态道:“末将遵命!”
霍恩见状则颇为严肃地点了点头,并说道:“既然如此,此番通州五卫严明军纪一事就要仰仗诸位努力了。”
说完,霍恩当场就带着这十名通州五卫镇抚司的镇抚走出了中军节堂,前去巡视大营各处了。
襄城伯李全礼见状则同样不敢怠慢,当即也带着亲兵,继续到通州五卫大营的校场中监督通州五卫兵将们严格操练。
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半月,虽然通州五卫的兵卒们只操练了这半个月的功夫,战阵技艺还未娴熟,但即便如此,这通州五卫的操练情形还是引起了兵部还有京营卫所文武官员们的关注。
这其中原由倒也简单,就是这些发足粮饷的通州五卫的年轻旗军们不仅操练起来虎虎生风有板有眼,现在这些年轻旗军甚至都已经能认得几个字了。
而通州这五个卫所的旗军们之所以只过了短短半个月就能认一些字,完全是私塾先生的功劳,要知道通州五卫这新征召的年轻旗军们原本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
可半个月前,在皇帝朱厚炜的授意下,户部督饷郎中张汝舟竟然找来了许多通州当地的私塾先生,专门教通州五卫的普通旗军们认字,并向普通旗军们讲解仁义礼智信方面的道理。
在听闻这颇有些新奇的消息后,兵部和京营卫所的众多官员们就纷纷对通州五卫的操练情况产生了好奇之心。
这些兵部和京营卫所的文武官员们之所以会好奇,那是因为平常他们所熟知的官军练兵最多就是严格操练罢了,像通州五卫这样教习普通旗军认字的场面,则完全是闻所未闻。
本来这种疑问也就是在兵部和京营的中级文武官员当中流传,可议论的人多了,难免就传到了文华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王守仁的耳朵里。
自号为阳明先生的王守仁那是天生神童,他一听属下议论起此事,就知道此次通州五卫练兵所显露出来的诸般细节之处非同小可,于是他立马就找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