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厚炜做完这一系列决断,曹路和那名少女心知木已成舟,于是他俩也就在知府曹元的带领下一齐向朱厚炜行礼拜谢,朱厚炜此时则相当有成就感地微笑受礼,并乐呵呵地在王府众人的簇拥中离开了曹府,只留下曹元满面愁容地在原地厉声训斥着曹路。
第3章 日夜兼程回京城
搞定了一个恶少的感觉很好,朱厚炜有说有笑地将按察使沙鹏给送回了按察司衙门,并悠哉悠哉地回到了王府。
回到王府的朱厚炜第一时间先去了王妃姜凤秀那里,抱着自己那仅八岁的蔚王世子朱载基哄了一会儿,接着他便来到书房内坐下,准备看看最近南洋那边的发来的书信,没想到就在这时,书房外跑来了一名王府承奉司的小宦官,这小宦官一进来就急忙递上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书信,朱厚炜接过来一看,登时就惊了。
朱厚炜震惊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他皇兄朱厚照发给他的信,并且其中内容也未往常那般谈论布置南洋之事,而是要他这个御弟在接到此信的次日便启程速速回京。
看到皇兄在信中的这般吩咐,朱厚炜当即就疑惑了起来,按理说他作为藩王,没甚大事是不能贸然回京的,结果此次皇兄朱厚照竟急吼吼地发信过来召自己回京,这就让他很意外了,到底出了什么事,才能让他皇兄朱厚照如此着急地让他回京咧?
不过事已至此,朱厚炜也无暇多想,只是对侍立于身旁的李芳简明扼要地说了下信中内容,并让他立马派出王府宦官前去通知王府的左右长史和福建布政司以及按察司的首脑官员于下午未时来王府议事。
李芳听闻蔚王殿下所说的信中内容,心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只在二十息之后,蔚王府承奉司的宦官们便策马四出,前去通知报信去了。
到了王府午膳时间,朱厚炜自然也将他明日就要奉皇兄之命赶去京城的事跟王妃姜凤秀讲了,此时王妃姜凤秀也十分奇怪皇兄朱厚照为何要急召朱厚炜进京,不过随后这夫妻俩就几乎同时想起了一个可能。
在他们看来,能让皇兄朱厚照如此急促地召朱厚炜回京,那也只有当今太后了。
想到这里,朱厚炜心中顿时焦急了起来,只因他和朱厚照的生母张太后对他确实很好,如今皇兄朱厚照来信召他回京,十有八九是张太后身体有恙,想到这里,朱厚炜暗自决定明日要尽快赶路,以期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京城。
下午未时一到,朱厚炜就在王府承运殿中见到了王府的左右长史和福建布政司以及按察司的首脑官员。
此时蔚王府的左右长史已经知道了急信内容,而福建布政司和按察司的首脑官员们则同样分别收到了当今皇帝朱厚照送给他们的信,其信中内容也与蔚王朱厚炜所收到的那封信大同小异。
高踞于王座之上的朱厚炜见众人都已到齐,便快速地安排了自己的回京事宜,其中王府的左长史霍恩随他回京,右长史张汝舟则留守于王府。
在做完这些安排后的第二天一早,朱厚炜就在众多王府护卫们的簇拥下策马出城,向着京城方向奔去,随着大队人马行出王府,王妃姜凤秀也抱着八岁的蔚王世子朱载基站在王府内的高处遥望京城方向,期盼朱厚炜安全抵达北京。
朱厚炜认为皇兄朱厚照此番急召自己回京定然是因为张太后身体有恙,所以朱厚炜这一路便日夜兼程地赶路,终于在三月初十这天的午后申时,抵达了北京城东面的朝阳门下。
蔚王府的人马刚到,皇帝朱厚照身边的亲信太监丘聚就带着宫中宦官迎了上来。
这时丘聚首先就对朱厚炜作揖行礼并说道:“下官恭迎蔚王殿下回京,万岁爷特地让下官在此等候殿下到来。”
朱厚炜见丘聚只是公事公办地说了些客套话,丝毫不提皇兄召自己回来的用意,于是朱厚炜就立即问道:“丘聚,本王既然已经风尘仆仆地赶到这里了,你总得跟本王透露一些陛下急召本王回京的大概因由吧。”
丘聚见周围人多眼杂,便当即拉过朱厚炜身前的李芳,并对他耳语了几句,李芳在听到丘聚所说的话之后颇为吃惊,立刻跑回朱厚炜身侧,并将丘聚所说的消息低声通禀给了朱厚炜。
朱厚炜这边在听完李芳所说的事情之后,心中却松快了许多,此刻的他也在心中淡然想道:“原来只是皇兄身体有恙啊,那算什么事,他皇兄朱厚照整天龙腾虎跃的极能折腾,估计啥病都难不倒他。”
在自以为心中有数以后,朱厚炜的神色也随之放松了下来,他本还以为能有什么大事呢。
在随后的时间里,朱厚炜就在丘聚的引导下来到了位于皇城东安门对面的蔚王府旧宅中暂住下来,等待明日进宫面见皇兄朱厚照,而朱厚炜这边刚刚在府邸中安顿好,丘聚就急匆匆地带着宫内人马赶回宫里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朱厚炜刚用完早膳,皇帝朱厚照的另外一位亲信太监谷大用就早早地来到了蔚王宅邸,说是奉皇命引领蔚王殿下进宫,此时的朱厚炜不认为他皇兄有什么大碍,所以蔚王朱厚炜就在众多王府护卫的簇拥下神情轻松地随谷大用来到了皇城的东安门前。
到了这里,李芳和王府护卫们就都得停步了,蔚王朱厚炜则继续在谷大用的引导下径直来到了位于皇城西北角处的豹房之内。
在前来豹房的这一路上,朱厚炜发现了个让他颇为疑惑的现象,那就是皇城内的宿卫兵将好像异乎寻常地多,不过随后朱厚炜又释然了,他以为这定是因他皇兄朱厚照喜好武事,才会在皇城之中布置较多的宿卫兵力。
此时豹房中的戒备已然极为森严,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锦衣卫大汉将军,朱厚炜就在众多宦官宫女以及宿卫兵将们的目光注视下中,来到了豹房中心位置的一处寝殿内。
本来朱厚炜只是想着许久没见皇兄朱厚照,所以他就阔步进入了寝殿,并大踏步地向寝殿中的那张极为宽大的拔步床走去,可待他走到近前才发现,自己的生母张太后竟也守在拔步床边。
这登时就把朱厚炜给吓了一跳,只见他急忙跑上前来对张太后说道:“母后怎么来了?儿臣听闻皇兄只是偶有小恙,并无大碍啊。”
第4章 意外之中皇帝危
此时张太后见到朱厚炜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不过她神色中却好似存留着许多隐忧,只见张太后此刻先是温声对朱厚炜说道:“皇帝自去年九月意外落水后,身体一直有恙,用了不少手段,只是不见好,为了以防万一,皇帝也只好先将你召回京城了。”
听张太后这么说,朱厚炜就急忙看向正躺在病榻上的皇兄朱厚照,只见此时的朱厚照面色蜡黄双眼微闭,完全没有了往日龙腾虎跃的精神头,搞得朱厚炜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
这时正德皇帝朱厚照似乎听到了朱厚炜的声音,于是他便强打精神睁开双眼,看到果然是朱厚炜,他就微笑着对朱厚炜说道:“御弟来了啊,来了就好,朕的身体这次可能真的不好说了。”
朱厚炜闻言急忙说道:“皇兄千万不可说这些话,皇兄的身体一向康健,区区这点小恙不足为奇,臣弟相信过不了多久,皇兄定然能够恢复如初。”
听到朱厚炜这番信心满满的言语,朱厚照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并说道:“承御弟吉言,朕若是真的好了便罢,若是不好,那朕就要拜托御弟继承大统了。”
说完这些话,也不待朱厚炜再讲什么,朱厚照又颓然躺下并沉沉睡去,朱厚炜见皇兄朱厚照已然虚弱到了这种地步,不由叹了口气。
随后朱厚炜又在晌午时分陪张太后在豹房寝殿外用了顿午膳,并将张太后劝回紫禁城休息,在如此这般忙完以后,朱厚炜才向皇城外行去,准备回王府旧宅继续等待消息。
没想到朱厚炜这边刚走出皇城东安门,李芳和王府的众多护卫们就好似看见了救星一样拥了上来,将朱厚炜给护了个密不透风。
朱厚炜见状不由惊奇地问李芳道:“大伴,这是怎么回事,本王只是正常进去看一下皇兄和太后,为何本王出来以后,你们就变得如此紧张了?”
这时的王府承奉正李芳闻言一边吩咐左右护紧周围,一边极为郑重地对朱厚炜说道:“启禀殿下,奴婢和王府护卫们在此地等候时,已然知道了皇上久病未愈的消息,在此非常情况下,奴婢和王府众护卫自然要将殿下围护周全。”
朱厚炜闻言先是看了看肃然而立的李芳,又环视了一下周围,发现此时的王府护卫们确实如临大敌般地将自己护在身后,不由觉得众人这是小题大作了,只见他爽朗地说道:“没事的,皇上一向身体康健龙精虎猛,此次皇上召本王回京也只是以防万一罢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虽然朱厚炜这么说,但很明显无人相信他的说辞,众人依旧极为谨慎地将朱厚炜护送回了王府旧宅。
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朱厚炜就比较轻松了,只是安心地闭门读书,查阅福州那边送来的南洋形势信报,直到一天之后的三月十三日下午申时,皇帝朱厚照身边的亲信太监谷大用就再次来到了王府旧宅,并且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进了书房。
朱厚炜见谷大用这副极为慌张的模样,当即开口问道:“谷大用,你如此焦急所为何事?”
这时的谷大用依然泪流满面,只见他当即跪地,哭着对朱厚炜说道:“蔚王殿下,万岁爷急召殿下前去豹房!”
朱厚炜一见平日里颇为得意的谷大用竟如此慌张,心知定然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他也不多问,立即让李芳叫上王府左长史霍恩,并在众多王府护卫的簇拥下随谷大用来到了皇城东安门下。
朱厚炜这边刚到东安门,就发现皇城之上竟然戒备得比前两天还要森严,兵力几乎多出一倍,看到这架势,朱厚炜心知不好,他明白皇兄朱厚照的病情多半不妙了。
见这情况,朱厚炜也不敢耽误,直接随谷大用进了皇城来到豹房寝殿中。
此时的豹房寝殿之中有许多宫人都侍立在内,当朱厚炜进入寝殿来到拔步床前时,他发现他的皇兄朱厚照不仅脸色蜡黄的样子没有改变,并且还显得更加颓废疲累了。
而看到了朱厚炜进殿的皇帝朱厚照此时也对朱厚炜说道:“朕近两日感觉越来越差,故召御弟过来以防万一,御弟你今晚便将就歇息在偏殿之内吧。”
看到皇兄朱厚照当前极为虚弱的样子,朱厚炜也立即点头应允,随后朱厚照还打起了些许精神笑着与朱厚炜谈了两句南洋之事,便又沉沉睡去了。
朱厚炜见状心中喟叹不已,他轻轻从床前的绣墩上站起,在殿内所有人等的关注中走到寝殿门口,看了看此时一碧如洗的皇城天空和那渐渐西去的落日,朱厚炜心中无限感慨,他总觉得自己还没从藩王的那种舒适生活中适应过来,结果现在自己好像真的要面对大明帝国的皇位压力了,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皇兄朱厚照这些年光顾着到处浪了,也没留下一男半女,若是皇兄朱厚照的出了什么事,他朱厚炜还真得继承这个大明帝国的皇位。
在感慨了一会儿之后,朱厚炜知道自己愁也没用,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也不会来,于是他就暂时放松了心境,在寝殿中找了些兵书舆图静坐查看。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朱厚照的状态仍不见好,只是喝了些参汤就睡下了,朱厚炜这边倒是正常吃喝补充了体力,并在秉烛夜读了一会儿之后囫囵着在偏殿中和衣而睡。
一夜无事,直到第二天一早吃完早膳后,朱厚照却突然变得红光满面,整个人的精神也振奋了起来,看到皇兄竟好似恢复了正常状态,朱厚炜顿时喜笑颜开,并立即叫太医过来为他皇兄把脉,看他皇兄的病是不是已然大好了。
太医们就在寝殿附近日夜候着,所以来得很快,在众多太医极为审慎地为皇帝朱厚照把完脉之后,太医院判就哆嗦着对此刻精神正好的皇帝朱厚照说道:“启禀陛下,经过臣等仔细诊断,已然确定陛下正处于回光返照之中,请陛下速立遗诏!”
说完,包括太医院判在内的所有太医当即就呼啦啦跪下了一片。
朱厚炜听到太医院判的这个结论都惊呆了。可就在此时,正德皇帝朱厚照却淡然而笑,并吩咐左右速去请太后和内阁群臣以及京中显要勋贵速来豹房寝殿。
第5章 继位之后侠气存
不一会儿,张太后就带着内阁群臣以及众多京中勋贵赶到了豹房寝殿内,这时正德皇帝朱厚照已经写好了遗诏,其中明言要让御弟蔚王朱厚炜继位。
当张太后以及群臣勋贵们赶到时,朱厚照已然油尽灯枯,并颓然倒回到了病榻之上,周围的众多太医见状立马手忙脚乱地上前救急,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