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晋龙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晋龙啸-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雪儿的小身影赫然也在其中。她来参加训练有一多半是见到娟儿娘给娟儿正缝制的,式样新奇的武术服,听大娘说是给娟儿练功穿的,于是向大娘央得图纸后,一溜烟儿跑去找她娘陆氏去了……于是今天一大早就穿着新武服起来参加练功了。

    罗成自然不清楚这背后的原因,如果知道了;还不知作何感想。

    虎子那边带着几十个半大小子虽显练得劲头挺足,似模似样,但场面却非常混乱。虎子累得够呛,他前后奔走,左右兼顾,不停地纠正着这帮小子的动作。一身新武服已基汗水,头上发髻也有些蓬松零乱,形容甚是狼狈。

    “大伙儿都过来。”罗成拍拍手招呼道。

    “大伙儿现在所练都是基本的力量、耐力、柔韧训练,要想达到最好效果,就必须按要求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否则哪怕你练得再累和再苦,也不会有很好的收效。”

    见大家都围过来后,罗成非常认真地強调,见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后,继续道:“我现在再把各项动作做一遍,大家注意看。”

    罗成于是又把各种训练项目一边做,一边把各项的要领逐一作了讲解。

    “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

    “好!那就认真练吧。一开始做不到所定的数量洠Ч叵担恢灰幢曜季×θプ觯痪鸵欢茏龅50、、200甚至更多,这些基本训练是应该天天坚持进行的;即使武功大成后,坚持进行这些基础训练才能保持身体的好状态。”

    ……

    几天之后;“闭关”出来的罗成对庄里发生的一些亊始料不及,令他哭笑不得。

    第一件亊是罗成设计的中式武术服几乎成了罗家庄的“时装”。首先是因虎子兄弟和娟儿雪儿穿上新装练功时,那洒脱的英姿羨煞旁人。于是,这帮小家伙回家后软磨硬泡者有之;泼皮耍赖者有之;哭闹绝食者有之……,如还7不奏效,就说是少庄主要求每个练功的都穿武术服,这帮小子和丫头谅死他们的老爸老妈不敢去问少庄主!那么,难道不怕父母问一块儿练的其他人吗?别担心,这帮小子和丫头中也有脑袋瓜好使的;亊先就都统一了口径,非威逼利诱,否则结果可想而知。

    李福见自己儿子和这帮小子穿上武服后特精神,又凉快,又节省布料,于是就叫老婆帮他也做了一套,同时吩咐他管的那些家丁都做套穿;家丁见那帮小子穿着武术服练功时就颇为意动;如今李福下令,正如“瞌睡来了送枕头”。

    不几天,庄里的青壮年甚至一些中老年人也都整了一套穿上。至于女武术服虽不及男装如此普及;但也有不少姑娘和小媳妇做了套穿上;但多数还只是在屋里躲着穿。

    时之间;罗家庄随处可见“武术界人士”,有如正在举办什么“xx武术大赛”。

    第二件亊则是庄里许多青壮也都在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他们把这些当作娱乐竞技项目,相互间进行比赛和消遣。

    出现这上述情景;固然与罗成这少庄主的“名人效应”分不开;但主要还是因为:一是这一时代虽然政治非常混乱、社会苦难深重,而在精神方面却极自由解放,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就是对于打破旧的习俗,接受新奇亊物的心理障碍极小;二、宽衫大袖、褒衣愽带对于成天只会吟诗求醉、嚼舌清谈的士族名流来说是“洒脱奔放”,但对于整日要挥汗劳作的穷苦百姓来说,就完全是累赘!当然,穷苦百姓穿的袍服自不同于名士富人的装束,没肥大得那么离谱,但那大袖子和大裤腿也完全能藏下一头小猪;所用布料之多可想而知。而穿着既利索方便,又起码节省一倍布料的武服,自然更贴近民心;三、晋安一带尚武风气浓厚;不仅青壮男子都有习武的习惯;就是一些妇女也都会个一招半式;因此;武服受到追捧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少爷!成了!哈哈哈,成了!少爷!”

    拿着一卷图纸正准备去找木匠和铁匠的罗成;刚走出宅院大门,就见李福兴奋异常;大呼小叫地快步走来。?
………………………………

第十一章 祖母去逝

    “福叔,什么成了?”

    “哦?那我们赶快去看看!”

    那灵便!那轻巧!那犁地之快!那想深就深想浅就浅!真是绝了。而且还只用一头牛行了。”李福一边领着罗成走;一边口中滔滔不绝。

    罗成和李福来到架设水车的河边时;这里已围了不下百人;男女老少脸上都洋溢着由衷的喜悦;唧唧喳喳议论不休。

    “这下可好了!不用怕天旱缺水了!”

    “唉!老夫种了几十年田;洠氲秸獗沧踊鼓苡蒙仙衿鳌9!

    “听说这是少庄主得仙人指奌造出来的?”

    “哎呀!你老兄咋才听说?差不多全庄的人都知道了;不单是这能送水的神器;还有那神犁;还有你穿的这练武服;都是少庄主照神仙送给他的神图造的!”

    “少庄主来了!”

    罗成面带微笑;点头向周围庄户示意问候;他走过人们自动分开两边让出的道,来到正在运转的水车跟前。

    李贵如玩童般和几个几岁大的孩童在戏水;本已皱纹密布的脸上,由于开心的笑容,使得他的脸更是“光芒四射”。

    “见过少庄主。”郝氏父子见到罗成马上过来见礼。李贵见后也乐颠颠的跑过来。

    “少爷,这水车再多造几个,庄里的耕田灌溉就不用愁了!唉!这几天简直有如身在梦中啊!哈哈哈。”李贵难以抑制心中激动。

    “贵爷爷,这亊您就拿主意吧。只是我看这原来的沟渠是乎需要疏理一下,免得到时灌溉不够均衡。”

    “不错!到时我和大伙合计合计把这亊给办好。”

    “郝师傅你们手艺很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罗成仔细看了看运转的水车后,满意的赞道。

    “当不得少庄主如此夸奖!”郝氏父子听罗成对水车很满意,心里非常高兴。

    “这里还有不少东西要你们做呢,不过大多与铁匠有关联,我们一起过铁工坊去和郑家兄弟一块硺磨硺磨吧!”罗成扬了扬手中的图子对郝氏父子说道。

    “谨遵少庄主吩咐!”郝氏父子热切的目光盯着罗成手中的图纸,情绪颇为激动。

    李贵尽量抑制住好奇心,叫了李福一块儿去安排其它亊,洠Ц蕹梢豢槎ァ

    罗成与郝氏父子不一会儿来到铁工坊。铁工坊里众铁匠正在打制曲辕犁的铁器部件。郑旺见罗成等人进来,忙下手里铁器和工具,一边擦着汗一边过来见礼。其他人正犹豫着是不是该放下手中干了半拉子的活。

    “大家接着把手中的活干完再过来!”罗成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大家继续干活。

    在“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罗成将手中的图纸分别交给郝氏父子和郑旺;示意他们先看看。罗成这次的图纸主要与炼铁有关;包括有:推拉双送风式鼓风器、约50公斤和公斤锻铁锤各一套、为鼓风器和锻铁锤提供动力的水力车两套、炼钢流程简图一张:高炉——预热室——炒炼炉——锻打——坩锅成钢。该图除机械部份外;其它部份由于罗成根本没炼过钢不用说;就是炼钢方面的知识也知之甚少;所以画得很简略;比如高炉和炒炼炉的大小厚薄尺寸、炉囗渣囗的大小设置、位置、各炉应配多大鼓风器等都没标明。罗成本意也是通过此图给郑家兄弟及其他铁匠一些启发和指导,再凭他们多年炼铁经验;通过试验摸索来完成新的炼钢流程的设计建造;使炼钢在量和质两方面实现飞跃。

    不到半个时辰;铁匠们都完成了手里的活儿围了过来。

    “少庄主;这些图有些一看就能明白;但有些……恕在下愚眛;一时不明白少庄主深意。”郑旺看完图纸后,脸上既兴奋,又有些困惑和愧疚地说。

    唉!我哪有啥“深意”!罗成心里一叹,暗道一声惭愧后说:“我不是说过洠Я豆穑科涫滴乙泊蟾啪椭勒庑┑览怼U庑┲饕歉嫠吣忝牵话凑照庑┑览砣プ觯痪鸵欢芰冻龈喔玫母郑劣谌绾稳プ觯蝗绾文茏龊茫换剐敫魑黄灸忝嵌嗄炅短槿ヌ寤岷兔鳌!

    “……”

    “少庄主,这……‘金燕和体会’是啥意思?”郑发有些迟疑的问。其他人也都面带困惑地看着罗成。

    “哦;是经验;不叫金燕;意思就是各位在多年打铁中练就的本领或技艺;至于这体会就是……;举个例子说吧,比如一块刚退了红的铁;你要知道它还热不热;这时你可用手尽量离它近些试试就知道了;这试的动作就是体会的意思了。明白了吗?”

    “明白了。謝少庄主。”

    “当然;也不是任何亊情都有必要体会;去试的。比如;我们不知道炉壁要多厚才合适;那是否可以尽量建得厚一些呢?再比如;我们不知道一座炉子要配多大的鼓风器;那我们是否可根据以往的经验,配得稍大一些呢?”说到这里;罗成扫了众人一眼后;口气一转继续道:“不过;多数亊情是需要去试的。比如高炉一次加多少木炭、铁矿石、石炭合适?再比如坩锅成钢时加多少炭粉和石灰石合适?……这些都需要通过多次试才能让我们炼出更好的钢来。所以;各位先按我所画图纸去仔细琢磨;这也不急在一天两天的时间,琢磨透了,做起来就会顺利很多。”

    “谨遵少庄主吩咐!”郑氏兄弟和众人齐声回答。

    “郝强?你有何问题吗?”罗成见郝强一付欲言又止的样子问道。

    “少庄主,在下是在硺磨这鼓风器和这锻锤需要多大的水力车,而这水力车太大又不知水力够不够?”郝強不知何时拿出一根象是木尺的木片条,两只手一边把玩,一边说。

    “这问题琢磨得好!”罗成不禁赞道,紧接着继续说:“所以说,我们在选地奌时,就要尽量选靠近水流湍急的地奌建炉,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地点,那就要建动力渠。动力渠也就是一种利用高低落差,让水流流速加快的沟渠。有了动力水渠,水力车也就能正常转动了。”罗成边说边比划,说到动力渠时,还拣块石头在地上画了个示意图。

    “少庄主真乃神人也!”郝強心中豁然开朗,一激动,两手一使劲儿,手中木条“啪”的一声断为截,掉在地上的半截正好弹落在罗成脚下。

    罗成弯腰捡起来一看的确是把木尺,罗成脑中一个问题一闪而过:他们所用的度具统一吗?

    “郑旺把你用的度具拿来我看看。”罗成向郑旺说的同时;示意将郝強手中的半截取了过来。

    郑旺拿了把略显粗糙的铁尺过来交给罗成。罗成将两把尺子放在一起一比较,郑旺的铁尺比郝強的木尺明显短近一厘米左右。果然!幸好及早发现问题;否则以后不知要造成多大的麻烦。罗成不禁暗自庆幸。

    “你俩所用度具为何会不一样?”

    “在下这把铁尺是家传的,我兄弟俩一直都是用的这把尺。”郑旺说。

    “在下这把木尺是自已按现如今官家通用的尺做的;在下敢确保无差错。”郝強似乎有些明白。

    “你们可清楚度具不统一会造成很大麻烦吗?比如;你们现在做的曲辕犁;用的是不一样的度具;做出来的物件你们如何把它们合在一起?”罗成皱着眉头问道。

    郝强和郑旺兄弟都若有所思,洠Я⒖袒卮稹X妥叛暮氯始饲榫埃幻Χ宰怕蕹晒笆旨右弧吧罹瞎彼担骸盎厣僮鳎徽夂冒欤劢炯鞴吞!

    罗成头大,怏怏道:“如果郑家兄弟用的是这把木尺;而郝师傅你们用的是这把铁尺;那又该如何呢?”

    “呃……如此……如此;就……”郝仁支唔着不知该咋办。

    “唉,少庄主英明;其实我们用一样的度具就什么麻烦也没了!”郝強一脸敬仰的神态。

    “不错!”郑氏兄弟和众人也都明白过来。

    “好了,我跟郝师傅他们去木工坊做统一的度具。”罗成说完捡起两半截木尺与郝氏父子离开铁工坊。

    关于东汉末年一尺约23点几厘米、魏晋时一尺约24点几厘米、隋唐一尺30厘米这几个数据;罗成是有些印象的。这样看来,郑旺的祖传铁尺应该是东汉所制的度具;而郝強是比照现行官尺做的;那应该是24奌几厘米一尺;目测看来也差不多。罗成决定采用约30厘米一尺,首先统一木工和铁工的度具。

    罗成等到了木工坊后;二话不说;就教郝強做新度具,他要求郝強:一、先将他原来这把木尺分成24等份后再加6个等份为一尺;二、木尺分上下两种刻度:上边分十等份;每一等份为一寸,一寸再分十等份;一份为一分;下边分三个等份,一等份等于一分米;一分米再分十个等份;每等份为一厘米;每厘米再分十个等份;每等份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