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又是啥新奇玩意儿?”孙义充满好奇的问。
“呵呵,这玩意儿如不算新奇,那这世上就没几样新奇玩意儿了。”李贵颇为得意的笑着说。
“不过,姐夫卖此物时暂时不可庄所造,你可声称是大秦国﹝罗马潜叽吹模裨颍艺獾绞币欢θ荒!
“真有如此必……”孙义话没说完,就见春兰小心亦亦的端着一个圆形看似水晶的托盘,托盘上有八只亦似水晶做的酒盏,亦步亦趋地走进大厅。他差奌儿将双目瞪出眼眶,咧着嘴呆住了……
春兰终于将托盘放在了孙义椅旁的茶几上,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她那小鼻尖上此刻已布满了细细的汗珠。
孙义小心地拿起一个略带绿色的酒盏,一脸痴迷的反复看了半晌后,又轻轻的放回原处;然后用手抚摸了一下带凸出花鸟图案的托盘,缓缓抬起头扫视众人一眼后,直视罗成,恍如梦呓般,象是问罗成,又象是问自己,轻声道:“这真的是咱庄造的吗?”
“如假包换!”罗成见孙义这般神态,不由开起玩笑来。
“哈哈哈……”屋內其他人也都被孙义的神情加罗成的玩笑引得开心地笑了起来。
孙义没笑,他现出思考状,片刻之后,他认真地说:“大弟刚才所言极为有理,所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如果,咱庄不缺钱粮,此物最好暂不要拿出来卖,除非咱庄已能应付各种強敌。我曾见过一次据称是大秦国的琉璃器物买卖,那是两只比这要小一点的酒盏,看成色还不如这套晶莹剔透。你们猜以多少价钱成交?”
孙义说完巡视众人,见众人都以注视着他,便先伸出两根指头,收回后再伸出两根指头,脸上一付神秘的样子。
“二万二千钱?”洪寿问。
孙义微笑着摇摇头。
“不会是二十二万钱吧?”李贵紧张起来。
“二百二十万钱!”孙义大声说道。
“啊!”众人齐声惊叫。
李贵没叫,他感到心跳过速,脑袋有点玄晕,好在他身体没多大毛病,加上近一年来他承受过罗成给予的无数次強烈刺激,已变得坚強起来。虽然这次的刺激对他这位老人家来说太过残忍,但他终究没被击倒。他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缓过劲儿来。
“当然,当时卖那两个酒盏时,两个有钱的买家都看中了,一开始互不相让,竞相抬价,最后其中一人败北,故,此价有部份应算做虚价。尽管如此,咱庄这套酒器现世,一定惊世骇俗,要成交一定是天价。”孙义补充说。
“那就等适当的时候再说吧。”罗成审慎地想了想后决定道。
玻璃的试制也是几经周折,开始是温度问题,迫使罗成不得不将其后世县里土窑焦碳法搬了出来,总算把温度问题解决;然后又是出来的产品杂质过多,形成绿色过浓,并且气泡也不少,后经过精心选料和罗成依稀记得的搅动法,才将这两个问题处理至可以容忍的程度。最后是成型模具的制做,包括浇铸法成型平板玻璃的钢板和滚筒,各种日用器物、工艺装饰品的模具制做,吹管的制做等都煞费了一番苦心,历经无数次失败,最后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效率还很低,但已能生产产品了。
罗成目前暂不打算大量生产,主要是不愿过早地招来太多的麻烦。因此,玻璃的生产还是非常隐密地在戒备森严的实验场进行。
天然碱进行了一次多石的交易,价格每石235钱。胡涞来交货时直叫苦,损耗太大,否则还可以降些价,罗成根本不和他讨价还价,只強调他保证质量。
胡涞多次满怀好奇的想问罗成要如此多天然碱有何用,但见到罗成总是板着一付拒人于千理之外的脸后,知趣的闭紧了嘴,将想问的话吞回肚子里。?
………………………………
第五十四章 奇人罗成
两日后,罗成送走孙义,自己也乘龙啸501号船﹝“5”表示五桅蛭庀亟ⅲ嗽蔽秸蕉拥谝恢卸樱瓮ā⒒⒆蛹傲砹矫匦卸佣釉薄
农罗成在本庄种植后总结整理出来的,其中包括了曲辕犁、起秧机、插秧机等农具的制做和使用方法。此书已公开出售。对此,庄里曾有不少人认为不妥,后经罗成解释,大家才明白了罗成的苦心。罗成此举主要还是基于对晋代多灾害,百姓年年大批人死于饥饿;战乱频繁,造成令人悚然心寒的“易子而食”、大批百姓成为“两脚羊”被充做粮草的史实的记忆,他希望借助此举能对此有所改变。
,沿岸及江中渔船上的人们,纷纷对龙啸501号翘首以望;至吴县南岸时,隔岸观望者甚众。当罗成一行五人走下船登上码头时,他们的一身新奇装束更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罗成长发披肩,一身白色便服,腰悬龙啸剑,手里摇着一把铁木制做的折扇,扇的一面是一太极图案,另一面是“太極”两个笔势雄秀,刚柔相济的行草大字。扇坠是奶奶留给他的琉璃。
此时的罗成,明显比一年前高出不少,壮实了许多,看去更加成熟老练。他萧洒俊朗中突显阳刚的气质;清沏睿智的朗目中透着亲切;青春逼人的脸上带着善意的微笑,令人好感倍增。
其他几人也都一身或白或黑的便服,虎子与另两名特行队队员也只背了把太极刀和身藏一把匕首,他们担着礼物跟在罗成和何通身后,边走边不为人所察的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赵汉英等全部留守船上。
进城时,何通向守城门的武吏(郡县兵)递上了孙义为他们准备的“路引”。
“尔等不是晋人?”武吏见罗成一行穿着新奇,皱着眉头问道。
何通忙凑上前从口袋里拿出些钱塞给武吏,道:“在下等山野之人装束,让军爷见笑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我家少爷乃晋安人氏,是吴孝王府郎中令陆云大人的外甥,此来是省亲的。”
武吏一听,态度马上改变:“哎哟!原来是陆大人的亲戚,冒犯之处还请见凉。请进城吧,这钱小的不能收,否则陆大人怪罪下来……”
“小小意思,望军爷赏脸笑纳。此亊陆大人绝不会知晓,放心。”何通忙一边用手制止武吏欲还钱的动做,一边说道。
经武吏相告,陆府应在城东南。于是他们直奔城东南,先找到一家叫“望江楼”客栈住下。
望江楼是一栋三层楼建筑,集食宿一体。临街三层皆为酒楼,酒楼后三层均为客房。罗成他们安顿下来后,已接近巳时﹝上午9至11时谑锹蕹伤窍鹊骄坡ビ灭儭
在几个客人好奇的目光注视下,他们被店伙计引至二楼,安排在临街的两张漆案处。罗成感觉有点不大习惯跪坐了,他动作显得有些別扭。
随便点了几道饍食,罗成三下五除二吃了个干净。菜的味道一般,难怪酒楼生意看去不是很好,若大个二层楼面,除了罗成一行人外,就只有靠东侧有两个客人和西面三个客人。
罗成惊讶的发现,这些客人无一例外,人手一把折扇,三人中打开的扇面上,其中两把赫然是罗成给孙义那把的“盗版” !
罗成浑身感到一阵燥热,不由拿起放在案上的折扇,“哗”地一声打开扇了起来。
来那几个客人就对罗成一行人十分好奇,不时投来探究的目光。罗成这一开扇,立刻又将几人的目光吸引到了他手中的扇子上。
终于,其中一位使用“盗版” 扇,年不及弱冠,中高身材,颇为英俊的年轻文士,忍不住站起身走到罗成跟前,极为谦恭地拱手行了一礼后道:“这位兄台,恕在下冒昧,可否借扇一赏呢?”
罗成无奈,只好将扇子递给他,道:“无妨,请随意。”
“扇上画一太极图到也别具一格,寓意深刻。不知兄台在何处买得?”年轻文士看着扇面上的太极图,一面口中称善,一面问罗成。
“此扇为在下自制。”罗成随口道。
“原来如此……”年轻文士点点头恍然,当他将扇面翻过来时,忽然高声失态道:“太极—好字!晋——安——罗——成!”
年轻文士大惊小怪之举,引得另几个人纷纷围了过来。
年轻文士用惊疑的目光审视着罗成,并问道:“此扇当真是兄台自制?莫非兄台便是‘奇人’罗成?”
“不才正是罗成,罗应龙。‘奇人’ 之称不敢当。”罗成此时也只好站起来行礼应付。
“兄台便是晋安罗成?”年轻文士惊讶万分地瞪视着罗成,一付难以置信的样子。
其他几人也都表现出与年轻文士同样的神态。
“罗成不过一山野小民,冒之何益?”罗成微皱眉头道。
“恕在下之前鲁莽之举,在下吴县李信,字士诚,仰幕兄台已久,今日能与兄台相识,士诚荣幸之致。”李信将折扇还给罗成,一面向罗成揖礼,一边说,态度真诚之极。
“士诚兄太客气了,士诚兄应年长过不才,称不才一声应龙即可。今日应龙尚有要亊在身,无暇陪士诚兄畅谈,不如下次再叙过?” 罗成很客气婉转的行了一礼后说道。
“如此,不延阻应龙兄料理要亊,下次叙过,下次叙过。”诚之忙恭敬地闪在一边,眼里兴奋之中带有一丝不舍。
罗成一行人随即下楼付帐,身后传来一阵惊讶的议论声……
“他真的是那著《一千个为什么》、既通诗画,亦喜奇淫巧技的晋安奇人罗成?”
“想必不会有假,见他手中扇面上所写两字,的确非出自一般人之手笔。”
……
“鄙人不知是奇人罗兄光临寒店,待慢之处还请罗兄及诸位兄台多多包涵!”
罗成等人下到一楼时,想必是得到伙计报讯的客栈掌柜,满脸堆笑的迎上来施礼。
“掌柜何须客气?何总管,与掌柜结帐。”罗成也一礼后对河通道。
“不必!罗兄能光顾本栈乃本栈之幸,如不嫌弃,罗兄可随意在本栈食宿,付帐之亊不必让罗兄费心。”
罗成一脸的惊讶,忙道:“这如何使得?”
“使得!使得!鄙人非常仰幕罗兄大才,如能赐鄙人一幅墨宝,在下将感激不尽。”掌柜一付企盼的表情,眼巴巴的望着罗成。
“啊?”罗成真有些始料不及,一脸惊谔。
“唉!罗兄不必为难,是在下奢望了。罗兄尽可安宿本栈,在下能为罗兄效劳,实乃万幸,如罗兄要付帐,就是不给在下颜面了。”掌柜虽仍不改盛情之态,但看去明显有些失望的情绪。
罗成见此情景心中不忍,想了想后,忽然眼睛一亮,对掌柜的说道:“承蒙掌柜如此高看罗某,罗某只好当众献丑了。”
掌柜一听大喜过望,忙命伙计准备文房四宝。不一会儿,伙计就将东西拿了出来,纸竟然是龙啸山庄出产的“极品纸” 。
罗成叫伙计到天井中的花园里摘一些红色、黄色花辦和绿叶来,并再准备叁支笔和几个陶碟。众人都一阵莫名。伙计自然是照罗成的吩咐去做。
所需物品都备齐后,罗成先将红色、黄色花辦和绿叶分别放在叁只陶碟里用手挤出汁之后,便开始在纸上画了起来。
这时,不仅一楼的几个客人和伙计都围过来,楼上的几位客人也正好下楼,见此情景也驻足围观。
片刻功夫,一道头大口张,尾部翘起,形似松鼠,色泽酱红,身上点缀着黄绿白各种色彩配料的鱼肴盛在一只乳白色的陶瓷盘中。盘中鱼形神活脱,色泽瑰丽,感觉似有鲜香扑鼻而来,令人食指大动,垂涎欲滴。
罗成最后一挥而就写下三个大字:松鼠鱼。
这道菜相传是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松鹤楼时,见神台上供有一只活蹦乱跳的鲤鱼,于是便命厨子为他烹调这只鲤鱼,厨子岂敢怠慢,为了不至被皇帝开罪,厨子挖空心思,绞尽脑做出了这么一道菜,乾隆吃后感觉外酥里嫩,甜酸适口,于是大加赞赏,从此,此道菜美名传扬开来。
罗成后世的母亲,就是做这道菜的高手,也是罗成最喜欢吃的一道菜之一。他来到古代后,就教府上的厨子做,如今厨子已尽得真传,将这道菜做得似模似样。今日罗成见掌柜如此盛情,对他的墨宝又这般仰幕,且见客栈生意一般,于是心血来潮行此之举。
“掌柜以经营食宿为生,故罗某聊以这道菜谱赠之,不知能否令掌柜满意。当然,罗某会将烹饪之法详细写下并交与掌柜。”
“满……满意!谢过……在下谢过罗兄的赠画……啊不对,是赠谱之恩。”掌柜用微微颤抖的手拿起画,脸上带着惊讶得无以复加的表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