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自吴县而来,这是路引,请军爷过目。”李信不急不缓地道出,同时取出路引并捎带着拿了些钱动作熟练地递上。
武吏听后,接过路引和钱随便瞄了一眼路引后,将路引还给李信,将钱收了后,脸色一整对李信道:“你那路引是假的,看在你初犯,不抓你们,不过要想进城就……”
李信一愣,尽量压着火气将路引又递上前道:“军爷可看清楚?此路引何以会是假的?”
“大爷说是假的就是假的!”小头目看也不看递上来的路引,眼一鼓瞪着李信大声道。
李信气忿难当,他大声道:“我此来是拜见郡丞李思,李大人的,你与我同去让李大人看看这路引是真是假!”
小头目一怔,两眼轱辘一转后道:“本县无此人,你们可以回去了!”
“李思大人两个月前尚在贵郡,军爷莫非是初来乍到?何况即使李思大人已不在此县,吾等有路引亦可进城,为何军爷不许吾等进城呢?”李信气昏了头。
“大爷我是不是初来乍到与你不相干!大爷说无此人就是无此人!用假路引不抓你们坐牢已算开恩了,还想进城?笑话!还有,你说你们是吴县人氏,分明是撒谎。大爷就没见过吴县来的人穿成这付模样。”说完他头也不转地对已聚在他身后的几个武吏高声喊道:“弟兄们!你们谁见过吴县来的人这身打扮吗?”
几个武吏嘻嘻哈哈地说从没见过的同时,话中还夹杂着一些挖苦嘲弄的言语。
李信气得脸铁青,一时说不出话来。
罗成強忍着怒火,走上前冷冷地问道:“不是吴县人就不能入城吗?”
几个武吏被罗成浑身散发出的凛然冷气惊得立刻住了嘴。
那小头目不自觉地退了一步,稍一定神后,或许是仗着在自己的地盘,便嚣张地说:“那路引是吴县开出,当然只能用于吴县人。何况大爷看着那路引还是假的。”
这时周围已远远地围了不少路人,罗成他们身后也有不少等着入城的人。许多人见这几个武吏刁难罗成等人都揺头不已,却不敢说话。
罗成对身后的石峰头也不回地一摆手道:“拿路引。”
石峰拿出一张路引上前递给那小头目。小头目也不伸手接,只随便瞄了一眼便说:“又是假的!赶快离开,不然抓你们去县衙告你们个罪,关你们个一年半载!”
罗成对身后一摆手,冷声道:“拿下!”
早已磨拳擦掌的五名陆战队员,在罗成一摆手,拿下两个字还只出来个“拿” 字時就一纵身冲上前将包括小头目在内的五个武吏一人一个地打翻在地,繳了武器后摁在地上动弹不得。其间,几个武吏也就是一惊,然后发出几声痛呼而已。
亊态出人意料地瞬间惊变,令在场的所有人始料不及,人们一阵惊呼后霎时一静,显得十分诡异。路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罗成之所以断然行此一举,虽纯是因愤怒所致,但他也想过,教训一个武吏小头目怎么也不可能会引起与天大的麻烦。而且,不如此,似乎只有灰溜溜地回船撤退一途,別说罗成,换任何人也咽不下这口恶气。
“押回船去!”罗成冷冷地说。
“是!”几名陆战队员齐声应道,并扭着那些兵士的胳膊准备押走。
“大爷饶命呀!哎哟——小的该死!嗷——小的向各位大爷陪罪!”那小头目立刻呼天抢地的求饶起来。并埩扎着,意欲摆脱控制,然而却被陆战队员两只象铁钳一样的手控得死死的,而且一挣扎便从对方手上传来一股大力捏得他痛彻心扉,立刻放弃欲挣脱的念头。
其他几位也一边进行着无果地挣扎一边求饶。
“如再挣扎,立刻砍了!”罗成理也不理,说完转身向码头501船走去。
“遵命!”陆战队齐声应道。
众人知道暂时不宜留在此地,跟着罗成回船再做打算。
那几个武吏听罗成这一说立刻不再敢挣扎,听凭陆战队员押着向码头走去,只是一路声嘶力竭地向罗成求饶。
“说吧!为何刁难我们?说得令我满意便放过你们。否则,待会将船开到海面十里外放你们下海游回来。”上到船后,罗成对几个仍不断求饶的武吏说。
“小的说!小的说!小的是见大爷你们船大,便以为大爷等是肥……有钱人,想着狠……敲上一把,所以就……就刁难大爷等。”小头目忙不迭地回答说。
另几个武吏趴在牛迳咸撕竺Ρ硎拘⊥纺克苑切椤
“胡说!我李家商船一年来此多次,从未遭遇今日此等事!何况尔等就不怕官府治你们罪吗?还有,为何说洠в欣钏即笕舜巳耍俊崩钚湃杂嗯聪ⅲ惶⊥纺咳绱怂担唤笊饰实馈
“大爷,小的说的是实话呀,以前小的们也不敢如此,只是……是如今咱乐浪郡常与北边的高句丽人打仗,郡守大人带着许多大小官员,包括县衙的,到北边去御敌了。那李思大人不知去没去,小的说洠Т巳耍桥麓笠呛蟾娣⑿∪说竽汛笠!毙⊥纺考泵馐偷馈
“岂有此理!前面在打仗御敌,尔等竟在后方做奸犯科!真乃罪不可恕!”李信大骂道。
“大爷饶命呀!小的们这次是见大爷如此大条船,且装束不象中原人,一时糊涂,财迷心窍便……便打起这主意来了,以前咱从未干过此事。如有半句谎言天打雷劈!”小头目慌忙诉起苦来。
罗成有印象似乎高句丽是在晋时占了乐浪、带方等几郡的,具体时间他不记得。如今听小头目这一说,不禁关注起来。
“高句丽何时开始与乐浪打仗的?如今打到何处?”罗成问。
“小的也不十分清楚,只知道从去年开始便常听说高句丽人在北边抢粮杀人。”小头目回答说。
“如今乐浪城中有多少守兵?”罗成又问。
“这……”小头目有些迟疑。
“放心,我们都是晋人。”
“如今……如今守城的也就……就百多人。”小头目扫了罗成他们一眼后,犹豫地说了出来。
就在这时,罗成见从城里出来三十多名武吏径直向码头方向跑来。
………………………………
第一六六章 拜访李思
“城中来了三十几人,应该是来救你们的吧?”已远远看见向码头匆匆跑来的三十几个武吏的罗成,注视着小头目淡淡的说。
小头目几人听后,趴着的身子不由颤了一下,但几人似乎都一点欣喜也没,他们明白,別说三十几个武吏,就是三百几十个武吏来,也别指望救他几个回去!因为他们见船上看去至少有论百名与之前那五名一样身手的人!而且,如果双方动起武来,先死的必定是他们几个。
“都是小的闹出来的,一会儿他们来了小的便与他们说是场误会。”小头目哭丧着脸表示道。
“唔,你还算聪明,否则不但你们要下海游泳,他们那三十几人也不会有好下场。”罗成嘴角挂着微笑缓缓地点点头道。
“小的一定说是误会,小的就说你们是郡丞李大人的客人,是咱们自己要上船开开眼界,大爷你们非常好客,便请小的们上船来了。”小头目立刻仰着头讪笑道。
“扑哧——哈哈哈。”一旁的缪玥在听到罗成说到让他们从十里外海上游回来时就忍不住想笑了,如今再听小头目如此说,便立刻笑出声来。
云嫣和诗琴也忍不住捂着嘴笑起来,桂花却依然面无表情。
“都站起来吧。”罗成不置可否道。
“谢大爷!”几人谢过后纷纷站了起来。
“不去与你们的人打招呼,还站这儿垂头丧气的干嘛?”见几人站起来后仍垂着头站在他面前,罗成道。
“是,大爷,小的这就去。”
小头目说着转身向船舷边走去,另几个也迟疑着走了过去。几名陆战队员准备跟在他们身后,罗成抬手示意不必。
小头目咧着笑脸走到船玄边后,冲着跑得气喘虚虚,就快到船下的那队人中一领头的喊道:“李队率,你们跑那么快来此所为何亊?”
那李队率立刻停下脚步,奇怪地抬头看着船舷边几个皆展露出一脸欢笑的武吏,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大喝道:“你问老……子咋……回事儿?老子到要问问你们几个浑……球是咋回亊!”
“回稟李队率,这船的主人是咱郡郡丞李大人的好友,他们让咱哥几个上来开开眼界,一会儿就回去。”小头目依然笑逐颜开地说道。
队率一听立刻火冒三丈,指着小头目破口大骂:“他娘的!你们几个浑球当着值却擅离职守跑这来寻开心!还令老子带着几十人跑来!老子看你们是活得不耐烦了!”
小头目几人一听,脸上笑容霎时不见了!咋没想到这犯军规之事呢?这下惨了,回去至少挨五十军棍。小头目一时没了主意,其他几个也都傻了眼。
就在这时,罗成已手摇折扇缓步来到船舷边。
“李队率是吧?几位军爷虽有弃守城门之罪,然几位军爷登船之举却是尽忠职守呀。”罗成微笑着来到船舷旁对船下李队率慢条斯理的说。
小头目几人一听,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约而同惊疑地看着罗成。船上船下其他人一时也被闹糊涂了。
“阁下便是船主?阁下是存心开我李群的玩笑是吧?几个浑球弃城门于不顾跑到船上来玩儿也算是尽忠职守?哈哈哈……”李群不由气急而笑,大声质问罗成。
“几位军爷口称上船开眼界,实乃因近来贵郡与高句丽有战亊,见吾船大可疑,顿生警惕,借故上来一探究竟罢了!只是碍于吾等乃李大人的好友不便明说,故谎称欲上船开眼界而已。不过,此等雕虫小技岂能瞒得过吾等?吾等只是看在几位军爷一片为国为民之良苦用心份上,之前未说破而已。”罗成说完,转向几位目瞪口呆的武吏笑着问:“几位军爷,在下所言是否有误?”
高人呐!船上几位武吏此刻脑子里不约而同蹦出这三个字来。
“既然阁下已明白,吾等无话可说。之前有得罪之处还请阁下包涵,吾等也是职责在身,迫于无奈。”
小头目立刻对罗成一拱手大声道。
那李群一下子也给搞晕乎了,一时呆在那回不过神来。
“那么,如今几位职责已尽,可以离去了吧?还有,也该让吾等入城寻郡丞李大人了吧?”罗成依然笑着问。
“嘿嘿嘿,应该!应该!小的几个这就离开!这就离开!”小头目忙不迭地说着领着几个武吏急慌慌就要离船而去。
“别忘了把刀带上。”罗成见几人慌慌张张空着手就跑,提醒道。
几人顿时一惊:好险!丢了武器还得了?忙回身点头哈腰地跑到那几名陆战队员跟前拿回刀后离船上岸。
“李队率,小的令您和弟兄们白跑一趟实在是小的几人不是,回去咱几个请李队率和弟兄们饮酒算是陪罪如何?”小头目来到李队率跟前,陪着笑脸道。
“哼!”李群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头也不回地向城里走去。
小头目几人和那些后来的武吏也紧随其后离去。
“士诚兄,我们也去寻你那位郡丞大人吧。”看着离去的武吏们的背影,罗成对李信道。
罗成一行原班人马又来到城门处时,小头目几人立刻笑脸相迎,恭敬地分列两侧放罗成等进了城。
李信带着罗成来到城东一间大宅处。
“吾乃吴县李信,特来拜见李思大人!”李信向厰开的大门内大声喊道。
不一会儿,从里面出来一位年近五十岁,身着普通袍服的中年汉子,他一见李信后立刻喜道:“果然是李公子。快请进!郡丞大人在县衙公干,待会在下唤人去告知他。”
“达叔,家父常唸叨你们呢。”李信一边进门,一边笑着对中年人道。
“呵呵,令尊两个月前来过,我见他身子似乎不及从前了,幸许是太操劳了吧?”达叔笑着一边让众人进宅,一边说着。
李信与达叔你一句我一句寒喧着进了大宅的正厅。
“啊!达叔,这位是晋安龙啸山庄庄主罗应龙。”李信忙向达叔介绍道。
达叔一听,两眼立现惊诧,道:“哎呀!原来是奇人罗成光临!快请坐!”言毕忽然对着厅侧一扇门处大喊道:“狗子!快去郡衙告诉郡丞大人,吴县李掌柜的公子和晋安奇人罗成来拜访!”
一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应声从门里出来,快步离去。
接着,李信又将其他人一一做了介绍。罗成等也从李信的介绍中得知,达叔叫李达,是李思的一位远房族叔,在李府担任管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