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离来说,这是一件一箭双雕的事情。不仅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国人数量,更是借此降低了留国奴隶的反抗之心,可以说是血赚。
对于留国奴隶来说这也不亏,毕竟他们的女儿获得了宜国国人的身份,不用再像他们一样被人奴役。
不仅如此,他们的女儿甚至还能反过来奴役那些和他一样和俘虏的留国奴隶,直接成为上等人。这对一个时时被人奴役奴隶来说,差不多已经是除了重获自由之外的最好结果了。
商离、奴隶、奴隶的女儿都获得了好处,那么谁吃亏了呢?答案是奴隶的儿子。在这套规则下,奴隶的儿子们是永远都无法获得自由民的身份的,只能背负奴隶的身份活一辈子。
“没办法,相较于女人,男人对于家国的荣誉感明显要更高一些,谁都无法保证这些人长大之后会不会暗中使坏,为自己的父母和被灭掉的母国报仇。”
商离不由在心中感慨了一声:
“所以说啊,男人们,你们一定要保护好你们的家国啊。女人可以非常轻易地融入征服者,而你们却只能永远地成为被奴役的对象。”
“优先赐予小女儿国人身份么?”
另一边,在听到商离的话之后,子更先是沉吟了片刻,而后点了点头道:
“好的,臣明白了。”
说完,子更便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不再言语。
商离没说那些没有女儿的人应当如何赏赐,子更也没有问这个问题。双方心中都非常清楚,就算没有女儿,这个赏赐的名额也是不会落到儿子身上的。像那种没有女儿的奴隶,左右不过是照旧给点酒肉意思一下就行了,不会有其他额外的赏赐的。
“行了,赏赐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接下来咱们谈谈正事。”
在说完如此赏赐之后,商离再次将话题拉回到了正事上来。之间他转身回到自己的王座上做好,而后对着下方的子舟问道:
“先前众人说我国将来可以沿着长江入海,而后从大海北上,经淮河入海口进入淮水,以此来征伐中原,对此,你怎么看?”
“臣以为此事不妥。”
子舟摇了摇头道:
“虽说臣这次确实是成功地带着船只以及船员归来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条海路就好走了。事实上虽然一路上臣带领的船只已经非常小心地尽可能避开暗礁了,但是船只却依旧遭受到了不小的损伤。得亏咱们宜国距离大江入海口不远,若是再远一些的话,只怕臣驾驶的海船开不回国中,半路就会散架了。”
子舟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这条海路并不好走,以宜国如今的航海水平以及造船技术,强行走这条路极有可能会发生半路船只散架的情况。
“官大夫此言未免有些过了。”
这时候,有国人站出来说道:
“先前你也曾说过,你们的海船之所以会跑到淮河入海口去,是由于海上狂风的影响。但饶是如此,官大夫的海船不还是安全地开回到国中来了吗?由此可见,海路其实并没有官大夫所说的那么危险,只要别遇到狂风,咱们的船是一定可以安全地抵达淮河入海口的。”
“话虽如此,但是你又如何保证咱们的船只可以永远都不遇到狂风呢?”
爵位提升之后的子舟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因此说起话来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唯唯诺诺,而是直接回怼道:
“若是强行让国人登船走海路北伐,万一中途遇到狂风,那咱们那些登船的国人岂不是要全都葬身大海了?这一次我们船只运气好,遇到的是东南风,万一将来北伐时候遇到的是西南风呢,那该怎么办?在西南风的吹袭下,船队可是不会往岸边靠,而是会往大海深处驶去的!届时整只船队包括上面的国人都会因为找不到方向而直接困死在海上,这对国家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出征的军全军覆没,这对这个时代的国家来说确实是灭顶之灾,因此子舟的话倒也不算危言耸听。
“你!”
那人被子舟抢白了一顿,顿时脸上有些不好看,而后强行争辩道:
“你怎么知道船队出海就一定会遭遇风暴?海上哪来那么多是风暴?你也只出过一次海罢了,怎么就敢下这样的定论!?”
“我确实是只出过一次海没错,我也确实只遭遇过一次风暴,但是至少我知道风暴有多么恐怖,知道风暴会对船只造成多大的损害,而不是像你一样,躲在国中,只知道说空话!”
对方的身份不比自己高多少,因此子舟怼起来也是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
192。终究还是独立自主地研发新型船只啊
“你!”
那人没想到子舟竟然敢这样和自己说话,当即气得脸色铁青。要不是仅存的理智告诉他这里是王宫大殿,不是他可以撒野的地方的话,只怕他早就已经冲上去和子舟决斗了。
“再说了,就算风暴少见又如何,难道这样咱们就可以无视风暴的存在了吗?”
子舟得理不饶人,继续说道:
“北伐中原又岂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当初灭商之前,姬周不也是先剪除了先商在西边的诸侯吗?咱们将来要想北伐,少不了要学姬周的样子先将周围的国家攻灭。在这种情况下,咱们的大军是必然会北上好几次的。这海路走的次数多了,遇到风暴的概率不也就高了吗?只要不幸遇到一次风暴,咱们宜国就有可能会因此而一蹶不振。为了些许的便利而将国人置于如此危险境地之中,这就是你的治国之道吗!?”
“你!你!!!”
听到这话,那人终于承受不住了,当即“哇”地叫了一声,而后直接昏迷了过去。
周围之人似乎早有准备,在那人倒下的一瞬间便将其扶住。在用手按了按那人的脉搏之后,周围的人对着商离说道:
“启禀王上,他怒火攻心,昏过去了。”
“扶他下去休息吧。”
商离淡淡地说道。
“喏。”
对方点了点头,而后便抬着那人退下了。
“如此,诸位可还有人想要让大军走海路北伐的啊?”
在那人被人抬下去之后,商离转头对着众臣问道。
听到这话,诸位官员相互对视一眼,而后齐声说道:
“臣不敢。”
“不敢啊?我还以为你们是不想呢。”
商离笑了笑:
“看样子,你们依旧希望大军可以走海路北伐,是吗?”
“回王上,走海路既可以避免遭到陆地上的土著部落的偷袭,又能减少战士们在路上消耗的体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时候,羿站出来了:
“而且根据子舟之前所言,走海路所消耗的时间似乎也比走陆路要更短一些。综合下来,走海路确实是比走陆路要更好一些。若是有可能,臣依旧建议将来咱们大军走海路北伐。只是如今的情况是咱们依旧并不具备可以抵御风暴的船只,因此……”
羿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在场众人却都明白了他的意思。那就是如果宜国的造船技术过关的话,他依旧支持走海路北伐。如今之所以不支持走海路,那纯粹是无奈之举罢了。
“你们呢?也是这个意思吗?”
商离并未直接回答羿的话,而是转头对着其他人问道。
“臣等附议!”
众臣齐声答道。
“很好。”
见状,商离的嘴角不由高高翘起:
“遇到困难之后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退缩,而是想办法解决困难,你们的态度令予一人非常高兴。众卿家听命!”
“臣在!”
众人齐声高呼。
“为了将来北伐时我宜国可以减少在路途上的损耗,因此予一人决定,特意组建一个造船司,以此来研发可以安全在海上航行的海船。”
商离环视了众人一眼,而后对着子舟说道:
“子舟。”
“臣在。”
子舟上前一步。
“你毕竟有过出海经验,因此予一人暂时决定由你来担任造船司的主官。”
商离看着子舟道:
“稍后你可以去王叔那里,向他讨要擅长造船的留国奴隶,以此来协助你制造海船。”
“臣领旨!”
子舟叩拜谢道。
“先别忙着谢恩。”
商离摇了摇头:
“造船之事毕竟关系到我宜国将来的战略抉择,因此绝对不容有失。那些留国奴隶虽然擅长造船,但是他们会的也只是祖辈流传下来的造船法罢了。光靠那些知识,是造不出新式海船来的。因此造船之事你可以依靠他们,却又不能过度依靠他们。”
“那请问王上,不依靠他们的话,臣又应当依靠谁呢?”
子舟恭声问道。
“靠自己。”
商离严肃道。
“靠自己?”
子舟一愣:
“可是臣并不会造船啊。”
“你确实不会,但是你毕竟出过海,并且还遭受过风暴,因此你对海船需要什么样的性能非常了解。”
商离沉声道:
“有这些经验在,你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海船,不至于造出中看不中用的海船。至于不会造船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只要你肯到王宫门前来参加学习,再加上那些奴隶的经验支持,想来你应当可以很快就入门海船制造技术才是。”
造船无非就是两点,一是理论支撑,二是经验支持。经验这方面有留国奴隶以及子舟自己的经历在,想来应当是不太缺的。至于理论啥的……商离表示,虽然自己无法教会子舟如何造船,但是让他掌握数学这个征服自然的神器还是没问题的。而只要掌握了数学,再加上留国奴隶提供的经验,就算子舟造不出后世那种可以远洋航行的船只,但是造出可以安全航行于长江入海口与淮河入海口之间的船只应当还是不难的,
而有了那样的海船之后,商离就能将开凿邗沟的计划无限延后了。毕竟历史上之所以开考邗沟,纯粹只是因为以但是吴国的技术无法造出可以航行于长江入海口与淮河入海口之间的船只罢了,否则吴国吃饱了撑的,才会去花那么大的力气挖运河。
“吴国的技术水平应当是要超远目前的宜国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做不出的事情我宜国就也做不出了。毕竟他们造船那是纯粹的经验积累,通过不断的试错来获得些许的提升。而我宜国不同,在数学的计算之下,很多不必要的试错就都可以直接免去,进而节省在技术提升上的消耗,缩短造出合格海船的时间。”
在子舟领旨谢恩,且随着其他人一起退下之后,商离摸着自己的下巴想道:
“不急,如今距离北伐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只要中途别发生意外,国家应当是可以在十几年内造出合格的海船才对的。”
紫笔文学
193。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祖宗
我在西周当国君正文卷193。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祖宗!江北,扬州。
一支商队中正在赶着一群马匹在丛林中艰难地穿行。
“我说,你们去年不是走过这条路吗?”
行走在商队中央的耍水对着子贸问道:
“怎么今年重新走一遍,这条路上的荆棘杂草还是这么多?”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江南之地多雨多热,一年时间足够这些荆棘长起来了。”
子贸回应道:
“这里虽然还没到江南,但是再走不远差不多就要抵达大江了,因此这里的气候也是和江南差不多的。再加上这附近还没有什么部落活动,这一年的时间荆棘重新长满道路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这倒也是。”
耍水点了点头,直到这一刻,他才对江南的蛮荒有了一个直观的概念。
旋即,耍水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子贸继续问道:
“对了,咱们都已经走了这么久了,大概还要多久还能抵达你们国家啊?”
“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当就是这几天了吧。”
子贸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不出意外?什么意思?”
耍水抓住了盲点,继续追问道。
“简单说就是再过不久咱们就能见到大江了。”
子贸耐心解释道:
“但是我不能确定抵达大江之后咱们就能立马找到可以协助咱们渡江的船只。”
“那你们之前是怎么渡江的呢?”
耍水继续追问。
“之前我们借助的是留国的船只,不过留国地处海边,距离大江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之前我们是走陆路前往留国,而后才从他们那里借到船只渡江的。如今咱们地处江北,是断然无法隔江联系到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