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越国已经在浙江之地生活了上千年了啊!这千年以来,我们越国不断地与成鸩氏诸部混血,双方早就已经不分彼此了。因为我们祖上不是成鸩氏的贵族,就将我们越国排斥在霸主位置之外,这样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听到这话的诃急忙辩解道。
“我知道你们越国已经在浙江之地生活上千年了,也知道你们越国人民和其他成鸩氏诸部已经基本上不存在血统上的差别了。但问题是你不是普通的越国人民啊!身为越国首领,你们这一系追根溯源,终究还是中原来的外人。”
丕叹了一口气,而后故作高深地说道:
“而其他成鸩氏诸部则不同,不论他们的国民如何混血,他们的首领一系终究是保持着最纯洁的贵族血脉的。往上追溯一千年,他们基本上都能追溯到同一个祖先。是以他们能够容忍霸主之位流落到其他部落的手中,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亲戚。但是你不同,你和他们不是亲戚,所以他们是绝对不会将霸主之位交给你的。”
“这、这、这……”
听到这话,诃连退数步,低声呢喃: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们越国埋头发展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将国力发展到了现在这个程度,结果却因为我祖上不是成鸩氏贵族,就无法成为成鸩氏的霸主!?天神啊!你也太不公了吧!?”
“此事与天神何干?”
这时候,丕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当即起身走到诃的身前道:
“不让你成为霸主的是成鸩氏诸部,而不是天神!你们越国近些年来虔诚祭祀,天神对你们其实是非常满意的。否则的话,你们越国的人口又怎么可能会增长得如此之快?”
“天神……对我们越国满意?”
听到这话,诃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的落水者一般,急忙对着丕问道:
“你说的……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丕点了点头:
“吾乃流浪于浙江两岸,苦修体悟天神意志的流浪巫。之前说的那一切,都是我近段时间苦修时从天神那里得到的反馈。”
“什么!?您能接收到天神的反馈!?”
这下不单单是诃,就连他带来的那些越国战士也被吓了一跳。要知道这年头虽说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巫,但是其中真正能够清楚地获得天神反馈的巫其实是很少的。
远的不说,单单就他们越国自己的巫,就经常搞错天神的旨意。也正是因为这样,越国这些年虽然大灾没有,小麻烦却也是不断,搞得越国人烦恼不已。
如今听到有人说自己可以清楚地获得天神的反馈,越国诸人心中自然是震撼非常。若非巫师传承规定了各部落的巫必须由本部落亲自培养,只怕越国诸人早已生出请丕回去接替本国巫的位置,代替他侍奉神灵的念头了。
“不错,根据天神的反馈,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中,你们越国将会一步一步,逐渐地成为成鸩氏诸部的霸主,进而成为浙江两岸真正的主人。”
丕扫了一眼越国诸人,用充满诱惑的语气说道:
“成鸩氏诸国不让你们越国成为霸主,难道你们越国就真的无法成为霸主了吗?不,不是这样的!你们越国拥有远超其他成鸩氏诸国的国力,同时背后还有天神的意志在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什么阻挠你们越国成为这方天地的霸主的。他们不给,你们就去抢!当你们的斧矛架在那些人脖子上的时候,我就不信他们还敢反对你成为霸主!”
(
131。有煤就有希望
子和的动作很快,在商离让他去紫金山寻找煤矿半个月之后,他便带人抬着一筐黑漆漆的煤炭回到了王宫之中,并且将其放在了商离的面前。
“王上请看,这便是我们在紫金山南麓找到的煤炭。”
子和指着竹筐中的煤炭道:
“根据我们的测试,这东西确实如同王上所说的那样可以燃烧,并且还能燃烧非常长的时间。”
“哦?这么快?”
闻言,商离快速走到竹筐前,抓起筐中的煤炭,仔细检查了起来:
“唔,不错,确实是这个东西没错,话说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找到煤炭的?”
紫金山有煤矿不假,但是那煤矿却并非裸露在外,而是沉埋于地下的。在商离的预想中,子和他们就算能找到煤矿,想来也应该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结果没想到只是短短的半个月,他们便找到了深藏在地表之下的煤矿,这不得不令商离感到好奇。
“其实这煤矿并非是我们找到的。”
这年头的人不兴冒功,因此在听到商离的话之后子和立马解释道:
“真正找到煤炭的是子坝的人。原本他们的人正在紫金山脚下挖土修建水坝呢,结果却没想到竟然挖到了一坨黑漆漆的石头。他们的人以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因此便没有继续在那个地方深入挖掘,而是换了一个地方重新挖土。”
“只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重新挖土的地方竟然又挖出了那种黑漆漆的石头。这下子子坝的人不敢挖了,以为这是天神即将降罪的征兆。子坝用鞭子抽打那些奴隶无果之后,最终也放弃了逼迫那些奴隶挖土的打算,而是收拾起了行李,准备回国向您汇报这件事。”
“后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在回国的途中子坝正好遇到了前往他们那个方向寻找煤矿的我们,在听完子坝的叙述之后,我立马就意识到了那种黑漆漆的石头极有可能就是王上您之前所说的煤炭,于是我便拦住了子坝,要求和他回去看看那种黑色的石头。”
“子坝拗不过我,最终只能答应与我一同回去。在见到那种黑色的石头之后,我立马便想起了王上您之前所说的话,于是便拿出木燧准备将其点燃。原本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的,结果却没想到那东西竟然真的可以点燃,并且还能燃烧很长的时间!”
“江东确实温暖,但是山上却比山下要寒冷许多。那些跟着子坝上山挖土的越人奴隶由于穿的不多,因此都被山上的冷气冻得鼻子通红。如今眼见那黑色的石头可以燃烧,并且还能燃烧很久,那些越人奴隶便再也不提天神降罪的事情了,全都疯狂地跑到煤矿前,发疯似地挖掘了起来。”
“后来还是子坝出面,说是会派人专门挖掘煤炭,并且将其放置在挖土场地中央,将其点燃,以此来为挖土的越人奴隶供暖,这才让那些越人奴隶冷静下来,乖乖地听从子坝的命令回去挖土呢。”
子坝是商离新任命的负责宜国水坝修筑的贵族官员,原名叫做“召”。不过在被商离任命成专门修筑水坝的官员之后,他便主动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坝”,也不知道是不是想用这个名字来占别人的便宜。
至于那些越人奴隶,则是商离特意拨给子坝让他用来修筑水坝的。
在商离的规划中,今年之内宜国是要同时修筑起两道水坝的。其中第一道建造在南京的东南方向,秦淮河的上游,以此来拦截来自上游的洪水。
至于第二道水坝,则是被商离建造在了南京城的东面,紫金山的南麓。这里虽然看起来水流量不像南京城东南方向的秦淮河主干道那么丰沛,但是由于紫金山的存在,这里实际上储存的水量也是非常惊人的。一旦山洪暴发,其对南京城的威胁可能反而会比上游的洪水要更大一些。再加上这里距离南京城要更近一些,因此商离也是将建造水坝的重心放在了这里。
也正是因为这样,子坝这个负责水坝修筑的官员才会常驻在紫金山南麓,而不是秦淮河上游。
“想不到其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趣事。”
听完子和的汇报,商离先是叹了一口气,而后对着身旁的卫兵说道:
“去,将这筐煤炭送到水泥窑中去,告诉那里的工匠,今后就用煤炭烧制水泥,不要再用木炭了。”
“喏!”
卫兵领命,而后便扛起了这筐煤炭,朝着水泥窑的方向走去。
“听你所言,紫金山上的煤炭储量似乎非常多?”
在吩咐完正事之后,商离重新转头对着子和说道:
“依你之见,我们宜国每天能从紫金山上挖回多少煤炭?”
“如果单纯只是挖的话,咱们宜国每天少说能够挖出上百筐煤炭。”
子和简单估算了一下宜国如今能够调动的劳动力,而后回答道:
“只是挖煤好挖,运煤却不好运。单就将煤运出山中这一项,一筐煤炭就需要一个人工花上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更别说出了山之后,还有好几十里的地要走了。就算如今咱们宜国所有可以调动的人力都去山中挖煤,一个月下来只怕也最多只能运回来百来筐煤,再多便是不能了。”
如今宜国绝大多数的人力都被派出去修筑水坝了,剩下来的人不是在打铁就是在烧制水泥,可以被调去挖煤的人极少,因此子和的话倒也不算夸张。
“这样么?”
听完子和的叙述,商离沉吟了一会儿,而后说道:
“如果我能帮你解决从山脚到国中的这段距离的话,那么挖煤的速度是不是就会更快一些?”
紫金山南麓有一条白水河,这条河会于七桥瓮湿地附近汇入秦淮河,最终流向大海。
而商离要做的,就是在白水河北岸修建一个港口,在那里将从山上运下来的煤炭装船,而后走水路将其送回城中,以此来减少煤炭在运输途中的损耗。
(
132。水泥面世
“解决山脚到国中的这段距离么?”
听到这话,子和先是一愣,而后忍不住问道:
“敢问王上,可是有何运煤良策?”
“也算不上什么良策,无非就是借助水路减少人工的损耗罢了。”
商离摆了摆手,而后便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妙,妙啊!”
听完商离的计划,子和忍不住击掌称赞道:
“实在是太妙了,有了这个方法,咱们运煤的成本少说能够减少三成!”
子和原先是北方人,那里的水网不像南方这般密集,因此从小到大他就没接触过水路货物这档子事。如今听到商离这么一说,他便如醍醐灌顶一般,感觉自己整个人的层次都得到了升华。
不仅如此,他还对提出这个方案的商离叹服不已。
“只是三成而已吗?”
就在子和激动不已的时候,商离却将自己的眉头微微皱起:
“也就是说,运煤的主要成本其实都在从山中运出这一段路上?”
“不错。”
听到商离提问,子和当即收起了自己的心情,严肃认真地回答道:
“山路崎岖,本就不是很好走。而咱们的人更是要肩抗煤炭,这走起来就更困难了。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连人带筐翻滚下去,遭受重伤。因此在这次的运输途中,所有运煤的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步踩空自己就没了。也正是因为这样,这次的运煤速度才会如此缓慢。”
“而这,还是建立在现在是冬季的基础之上的。一旦来年开春,雨水增多,这山路就会变得彻底无法行走。而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国中只怕就要有好几个月无法获得煤炭供应了。”
子和所说不是虚言,在这个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能力极弱的时代,一旦遇到雨天亦或者其他的极端天气,人类在户外的活动能力就将受到极大程度的限制。到时候别说是上山挖煤了,哪怕是在自家菜园子里摘点菜,都有可能会因为路滑而直接摔倒,最终导致骨折无法行走。
这个道理商离当然也懂,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他就能接受这个结果了。如今的宜国对于水泥的需求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不单单是修路,之后的修建仓库,建造城墙什么的都需要用到水泥。因为煤炭无法运回而导致水泥无法生产,这是商离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因此,在认真地权衡了利弊之后,商离最终对着子和问道:
“如果我在山中修建一条不受雨水影响的道路,是不是就能解决雨天无法运煤的问题了?”
“不怕雨水的道路?”
听到这话的子和先是一愣,而后脸色大变道:
“王上的意思是……您要在山上修建石板路?不可啊王上!以咱们宜国如今的国力,哪怕是在国都中修建石板路,都要花费极大的精力代价,更别说是在山中修建石板路了!强行在山中修建石板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亡国灭种啊!”
如果要评选贵族大臣们最害怕的君主的话,那么劳民伤财喜欢修建奇观的君主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喜欢打仗的君主至少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