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侯长叹道:
“如今我国已经只剩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击败姬周大军,攻破姬周都城,斩杀姬诵以及他的另外一个儿子伯服,让我的外孙成为姬诵唯一的儿子。只有这样,我外孙才有获得天下诸侯认可的可能。否则的话,他将永远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
“既如此……”
眼见申侯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犬戎使者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当即点头道:
“那我便回去将这件事禀告给我王了。”
说完,他便朝着申侯行了一礼,缓缓退下。
“但愿……你们的援军能够及时抵达吧……”
看着犬戎使者离去的背影,申侯低声呢喃道:
“否则,我这申城,怕是要先一步被姬周联军攻破了。”
……
“大帅,我军为何在此处停留,而不立马进攻申国?”
姬周大军的军营之中,一名军将对着大军统帅沃操问道:
“我军人多,在此处多停留一日就要多消耗一日的粮草。左右申国不过是个小国,咱们只要直接压上去,就能轻易将其击溃。届时咱们在申城之中享受着他国的粮草,岂不美哉?”
“军将言之有理,但是本帅却不能轻易下达进攻的指令。”
沃操闻言,缓缓摇头道:
“本帅接到消息,申侯为了抵御我姬周大军,已经派使者前往犬戎求救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犬戎的军队此时应该正埋伏在我军进行的路上,正准备突袭咱们呢!”
“什么!?竟有此事!?”
军将闻言,不由大惊道:
“申侯他怎么敢……那可是犬戎啊!”
“有什么不敢的?他连另立天王都敢做,里通外国又算得了什么?”
沃操冷笑道:
“不过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本帅之前与申侯交好的时候在申国安排下了探子,如今探子回报,因此本帅才知道这件事情。根据探子的说法,那些犬戎伏兵并没有携带太多的粮草,想来应当是不能坚持太长时间的才是。咱们只要在这里驻扎个几天,等犬戎伏兵士气尽丧,咱们就能轻易将其击败,进而一鼓作气,将申国一并攻下。”
“原来如此,是末将孟浪了。”
军将闻言,当即赔罪道:
“末将这就下去整顿人马,安抚情绪,让他们不起来作乱。”
说着,他便躬身退下,前去整顿军务去了。
“哼哼,正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虚实实,方是取胜之道。”
看着军将离去的背影,沃操不由冷笑道:
“谅你们想破头也想不到,本帅要做的不是等待犬戎军队士气耗尽,而是等他们全部埋伏到位!”
没错,根据密探回报,此时犬戎军队才刚刚从国中出发,压根就还没抵达埋伏地点。
在这种情况下,沃操又怎么可能会下达进攻的指令呢?万一一不小心将申国给一波摁死了,他之前的那些准备工作不就白做了吗?
数年的卧薪尝胆,这才换来这一次的覆灭姬周关中全部主力的机会。如果不能将其好好地利用起来的话,沃操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大王啊,您就好好地享受这最后的美好时光吧。”
看着镐京城的方向,沃操幽幽地说道:
“等再过几天,你可能就要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地,被人从镐京城中撵出来了哦!”
403。成王东巡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转眼间,5天时间过去了。
在估计犬戎军队已经全部抵达埋伏地点之后,沃操大手一挥,直接下达了进军指令,下一刻,2万大军拔寨启程,朝着申国的方向走去。
“怎么没有看到犬戎的溃兵啊?”
行军路上,军将一脸疑惑地对着沃操问道:
“不是说他们埋伏了这么久,已经锐气尽丧了吗?”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犬戎军队带不了太多的粮草,如今粮草吃完,自然要选择撤退了,不然留在这里等着自己被饿死么?”
沃操摆了摆手道:
“咱们这次的目标是申国,犬戎的军队能打就打,不能打也没关系,先灭掉申城中的乱臣贼子才是最重要的。”
“这倒也是。”
军将闻言,缓缓点头道。
而后,他便不再言语,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带领大军前进。
姬周大军是在距离申国一百里的地方停下的,如今虽然再次启程,但是按照这个时代军队的行军速度,他们依旧花了3天的时间,才成功地抵达申城之外。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由于有意葬送姬周大军的缘故,因此沃操并没有选择在开战之前说一些打击对方同时鼓舞己方士气的话,而是简单地喊了几句,而后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申侯那边列举了好几个姬诵的罪状,说明己方的正义性,以此来加强己方士卒的士气,以图他们可以在劣势的时候变得更加持久,坚持到援兵到来。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申侯其实是想再多说一些鼓舞士气的话的。可惜对面的沃操不给他这个机会,早早地就下达了进攻指令。无奈之下,申侯只能草草地结束自己的行为,下令己方士卒出击。
“杀!”
喊杀声响彻关中,下一面,两支军队直接撞在了一起。
姬周大军具有人数优势,因此从一开始,他们就占据着上风,不断地压着申国的军队打。
不过申国军队也不赖,作为姬周战斗力最强的诸侯之一,申国的士卒在战斗力上是要略强于姬周联军的,毕竟他们经常性和犬戎作战。再加上申侯鼓舞士气的buff加成,因此局面倒也没有从一开始就变得一边倒。
两军相持的局面持续了差不多有2个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申国这边人数不足的劣势终于显现出来了。在姬周大军的疯狂进攻之下,申国军队的军阵终于被打开了一个口子。而且由于人数不足的缘故,申国军队无法立刻将这个口子弥补上!
无数的姬周联军从这个口子涌入申国军队的军阵,眼见就要将申国大军直接击败。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喊杀声却突然从大军的背后传来。
听到声音的姬周大军转头一看,发现漫山遍野的犬戎军队正朝着自己冲锋而来,眼看就要杀到自己的眼前了!
“这怎么可能!?”
那名军将快速地跑到沃操的身边,大声质问道:
“你不是说犬戎军队已经因为粮草不足,提前撤军了吗?”
“想来,是本帅的情报出了问题。”
沃操自然不可能承认自己的故意的,毕竟他的族人还在姬周的领土之上,此战之后他还要在关中混呢,当即摆了摆手道:
“好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与其跑来质问本帅,还不如想想如何退敌!”
“你……哼!”
军将闻言,不由恨恨地看了沃操一眼,而后再次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开始指挥军队抗敌。
然而可惜的是,此时的姬周大军早就已经和申国军队纠缠在了一起。就算他们想要退出来组建防线抵御犬戎军队的进攻,申国士兵也不可能答应他们不是?因此毫无意外地,直到犬戎军队冲到姬周军队跟前为止,姬周那边都没能成功地组建出防御阵线。
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在犬戎和申国军队的前后夹击之下,姬周军队很快就败下了阵来。求生本能促使姬周军队抛下手中的武器,开始四散逃窜。而犬戎军队也本能地对姬周军队进行了追赶,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别抓他们了!”
这时候,申侯站了出来,对着犬戎的几个首领道:
“把军队集合起来,咱们去打镐京!只要打下镐京城,咱们要什么就有什么!”
“镐京?”
听到这话,犬戎的首领们不由眼前一亮,而后快速召集了自己的军队,朝着镐京城的方向进军。
“宗伯,咱们接下来应该干嘛?”
战场不远处的一个山坡上,一名沃氏族兵对着沃操问道。
“接下来,咱们只要在这里安心修整就可以了。”
看着不远处尸横遍野的站场,沃操的嘴角微微翘起道:
“想来,日儿应当不会令我失望才是。”
联军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关中,毕竟溃兵不需要考虑阵型和后勤问题,只要力气够,他们就能持续不断地跑路,而不是像大军那样需要时不时停下来安营扎寨。
因此在联军战败之后没多久,他们就将消息传到了关中的每一个角落。而这其中,就有作为姬周首都的镐京城。
“什么!?大军竟然败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姬诵一脸难以置信地问道:
“这怎么可能?咱们这边可是有着绝对优势的啊!”
“据说,是申国请了犬戎的援兵,这才击败大军的。”
年迈未死的召公对着姬诵说道:
“大王,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如今关中已经没有可用之兵了,而犬戎的军队又眼看就要杀到镐京城下。您现在要做的是立马东巡,前往成周,召集天下诸侯平乱啊!”
“对,对!予一人要立刻去成周,镐京城已经待不得了。”
听到这话,姬诵连连点头道:
“来人啊,立刻收拾细软,带上王后和太子,准备东巡!”
说完,姬诵转头对着召公说道:
“召公,您也随予一人东巡吧。”
“不了。”
召公摇了摇头道:
“镐京城是老臣一手建造起来的,就让老臣和镐京城同生共死吧!”
404。追杀
“这……”
听到这话,姬诵深深地看了召公一眼,而后说道:
“好吧,那便请召公保重!”
说完,他便头也不回,转身带着准备跑路去了。
天子出巡,其礼节必然不可缺少。虽然此时的姬诵实际上是在逃命,但是需要带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光是为了整理出巡所需的物资,就算了姬诵整整半天的时间。而这个时候,犬戎的先锋部队距离镐京城已经只剩不到30里的路程了。
“快,快!快马加鞭,务必要甩掉身后的追兵!”
姬诵端坐在王车上,对着赶车的沃日说道。
“喏!”
沃日高应了一声,而后便抖动了一下手上的缰绳。下一秒,四匹战马向前狂奔,扬起了一路烟尘。
“王后放心,只要去了成周,咱们就安全了。”
眼见王车开始快速前进,姬诵的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而后转头安慰身边的芈娃道。
“嗯,只要有大王陪在臣妾的身边,臣妾就什么都不怕。”
芈娃一边搂着伯服,一边靠在姬诵的身上道。
那场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家三口在坐车出游的。
当然,实际上他们对外宣称的也是出巡就是了。
“咔嚓!”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车辙断裂的声音突然响起。下一秒,正在高速前进的王车突然散架,将车上的几人摔了下去。
“什么情况!?”
姬诵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对着沃日问道:
“这车到底怎么了!?”
“启禀大王,您的王车……散架了……”
沃日一脸惋惜地说道:
“如今的您……已经没有王车可以乘坐了……”
“什么!?”
姬诵闻言,不由大惊,当即问道:
“这可如何是好?犬戎的军队就在后面,没有战车,予一人又如何能够逃出生天?”
说到这里,姬诵连忙查看了一下周围的地形,而后道:
“此处距离镐京还不是很远,周围指不定有公卿的庄园。你们快去打探一下,若是找到战车,立马将其驾驶回来。”
“喏!”
听到这话,沃日先是吩咐手下的人去附近的庄园寻找战车,而后对着姬诵说道:
“寻找战车的人已经派出去了,但是咱们也不可在这里等待太久,否则犬戎的军队极有可能会追上来。因此臣斗胆,请大王随臣步行,继续东巡。”
“步行么?”
听到这话,姬诵先是沉吟片刻,而后咬了咬牙道:
“好,左右你的人找到战车之后也会赶过来接应咱们,予一人便随你们步行好了!”
说完,姬诵转头对着芈娃道:
“王后……”
“大王不必多言。”
姬诵还没开口,芈娃率先说道:
“臣妾省得的。”
说完,她便将儿子伯服交给了一旁的战士,自己跟着大部队步行前进。
芈娃和姬诵倒也算得上是能屈能伸,知道此时国事艰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