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骂归骂,在自己女儿做错了事的情况下,他也无脸去镐京城中闹,因此只能待在家中生闷气。
如今听到女儿说那块石头不是她们母子丢的,她们母子是冤枉的,申侯哪里还能忍得住?当即开口追问了起来。
“是,那件事情确实不是女儿和钊儿做的。当时钊儿的一只手被女儿牵住,另一只手虽然空着,但是以他的身高不蹲下身来也是捡不到地上的石头的,而在那个过程中女儿又没有察觉到钊儿有蹲下身的举动,因此女儿可以肯定,石头一定不是钊儿丢的!”
申国女一脸笃定地说道。
“不是你们,那会是谁?”
申侯闻言,不由皱眉道:
“难道还能是那个侍女不成?”
说到这里,申侯不由吓了自己一跳。一个被自己的女儿救过命的侍女不思报恩,反而用这条命来陷害恩主,这样的人真是存在吗?
“女儿不敢肯定,但是她的嫌疑最大。”
申国女咬着牙说道:
“当初不曾细想,如今细细想来,女儿深觉得这个侍女的身上有蹊跷。”
“比如呢?”
申侯眉头紧锁道。
“比如说,她一个女人,就算家中糟了灾,也不至于就会流落到乞讨的地步。就算她家中没有了亲戚,以她的姿色,嫁一个好人家应当还是不难的,何以沦落到需要女儿用饭去救她的地步?”
沃操的计划不算高明,有心人只要一琢磨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绽。之前申国女之所以没能看穿,一来是不觉得有人会在这个方面入手陷害自己,毕竟这种事情前无古人。二来也是圣母病发作,沉浸在自己拯救了一个少女性命的自我陶醉之中。如今一切尘埃落定,她再细细思考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很快就察觉出了其中的不对劲。
“如此看来,此事还确实是有蹊跷。”
申侯闻言,咬着牙大声喊道:
“来人,速速去那个侍女老家所在的山上寻找踪迹,看看她的父母是否真的被野兽吃掉了!若是没有的话……”
说到这里,申侯转头看向镐京城的方向,沉声道:
“咱们老姜家,可不是吃素的!”
……
在申侯的授意下,一支探查真相的队伍快速出发,前去寻找那个侍女的老家。
而在经过一个月的查找之后,这支队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只是令追查人员感到沮丧的是,这栋房子早就已经毁于一场大火了。
是那个侍女在家人死后亲手烧的房子,以此来避免自己睹物伤情,再次伤心,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这栋房子被其他人烧毁,追查人员无从得知。
线索,似乎就此中断了。
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就在追查队伍准备返回申国的时候,一个不远处的猎户人家的供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根据那个猎户说,这栋房子好多年前就已经被焚毁了,而房中的居民,则是在房子被焚毁的当天搬了出去。
当然,如今仅仅只是如此的话,这个供词好不足以引起追查人员的注意。真正引起追查人员注意的,是这个供词的后半段。
房子被焚烧的当天,从房子中搬出去的人很多。是的,很多,不是一个,也不是3。4个,而是至少10个以上!
401。天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真相就基本已经明了了。
侍女的家人并没有死,而是被人带走控制起来了。
而侍女也并没有接受过申国女的救命之恩,这一切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阴谋!
得知真相的申侯气急败坏,一边大骂申国女脑子笨,连这种伎俩都看不穿,一边抓起房间中的东西朝着镐京城的方向砸去,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这件事情姬诵绝对知道,这是申侯的第一反应。
甚至于,这件事情还可能是姬诵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女儿和外孙赶出镐京城,让那个楚国的狐媚子生的孩子成为姬周的下一任天子!
姬诵喜欢芈娃,这在整个姬周都不是秘密。
对此,申侯原先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姬周是封建制国家,是有属于自己的基本法的。你姬诵再喜欢芈娃以及伯服,也得老老实实地将天子之位传授给王后生的太子,而不是芈娃生的伯服。
因此,一直以来申侯都没有去支持自己的女儿争宠。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姬诵不打算破坏姬周的基本法,自己的囯丈身份就稳如泰山。而自己的外孙姬钊,也必定能够成为下一任姬周天子。
只是令申侯没想到的是,姬诵竟然如此地不要脸,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段陷害自己的女儿和外孙,甚至不惜玷污已经死去的姜太公。
申侯是想成为天子的外公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只是可惜的是,姬诵不给他这个机会。
“既如此,那便不要怪我不臣了!”
申侯抽出腰间的宝剑,一剑将身前的案几砍成了两半,而后高声喊道:
“来人,寡人要立天王!”
如果姬诵不知道这件事的话,那么申侯或许还会选择上书给自己的女儿喊冤。
只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件事完全就是姬诵一手策划的。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再跑到镐京去喊冤岂不是自取其辱?
因此,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申侯就做出了和姬诵决裂的决定。
不仅如此,申侯还决定立自己的亲外孙为“天王”,与姬诵那个王对立。
当然,申侯也不是不动脑子的鲁莽之辈。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诸侯,让他们中立不插手这件事,他还直接派出了各路使团,向天下诸侯说明这件事情的始末,并且指着姬诵的所作所为枉为人君,枉为人父,枉为人子。
虽然由于缺少证据的缘故,申侯并没有能够说服诸侯们相信自己。但是与此同时,诸侯们也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莫非……这件事情真的是姬诵干的?
从他以往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似乎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啊……
当然,姬诵再坏,那也是天子。
虽然他利用自己外公的棺椁做文章不对,但是天子毕竟是人君。诸侯们可以从私德的角度出发,指责姬诵的行为,但是却不能从封建关系的角度出发,说姬诵破坏了封建契约。
毕竟天子本就高于诸侯一等,是真正的人上人。人上人利用一下下等人,严格来说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就是天子和太子之间的区别。天子是人君,做事情可以肆无忌惮一些。太子是人臣,事事必须小心谨慎。同样的事情姬诵做和姬钊做,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虽然诸侯们对姬诵产生了怀疑,但是却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指责姬诵。且不说这件事还没实锤,就算实锤了,诸侯们也无法指责天子太多。
更何况,对于此时的诸侯们来说,还有另外一件事情需要关注,那就是申侯立了废太子姬钊为“天王”,与姬诵分庭抗礼了!
说实话,当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诸侯们是懵的。
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申侯竟然敢干这种事。
在老子还没死的情况下立亲儿子当天子,这尼玛是要彻底锤烂姬周的封建体系啊!
你特么就算立姬诵的兄弟来当这个“天王”都比立姬诵的儿子来当靠谱啊!毕竟前者是已故天子的儿子,天生具有继承权。后者是在世天子的儿子,在亲爹没死的情况下,他是没有继承权的。
强行让一个没有继承权的人登基称王,而且还挑拨人家父子对立。这样的事情要是能够容忍发生,那老子这些诸侯又应当如何自立呢?
到时候生了十个儿子,结果每个儿子都在成年后主动跳出来和老子对着干,这尼玛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因此没有任何的犹豫,在听到申侯立姬钊为“天王”之后,所有的诸侯都自发地站在了姬诵的身边,主动表示自己愿意出兵出力,替姬诵平了这个乱臣贼子。
在诸侯们看来,就算这件事情真的是姬诵有错在先,你姬钊身为儿子,也是不能站出来和姬诵作对的。毕竟你爹打你天经地义,你打你爹大逆不道。为了确保自己将来不至于步姬诵的后尘,自己这些诸侯说什么也要把你给摁下去。
更何况,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至今都还没有结论呢。因为一个没有根据的指控就跳出来谋反,这样的行为诸侯们不接受!
姬钊的“天王”是8月份立的,诸侯们的援军是9月份抵达的。在在镐京城中简单地犒师了一通之后,姬诵大手一挥,命沃操亲自领兵,率领诸侯联军攻打申国。
这一战,姬周这边集中了关中几乎全部的兵力。除了沃操的沃氏族兵留守镐京之外,剩下的3个西六师被全部调集了起来。再加上诸侯们送来的1万多援军,此时沃操所指挥的军队规模已经达到了2万余人。
没错,1万多的援军。由于此战攻打的是国力比较弱小的申国的缘故,因此诸侯们并没有出动全力,各国都只派出少部分的兵马,凑出了1万多的军队。
在诸侯们看来,分家之后的申国已经仅剩不到2个师5000人的兵力了。自己这边4打1,优势应当很大才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完全没必要派出太多的援军,毕竟援军在路上的粮食消耗是要吃自己的的,能省则省嘛。
只是令诸侯们没想到的是,就是他们的这份节省,直接断送了这支大军的性命。
------题外话------
历史上周平王就是被申侯立为“天王”的,因此此处也不算出戏。
402。里通外国
“君上,姬周大军距离我国已经只有不到一百里的路程了!”
申国王宫之内,一名斥候对着申侯禀报道。
“哎……”
申侯闻言,不由长叹一声,道:
“想不到,姬周的军队竟然来得这么快。”
“这是必然的。”
申侯的话音刚落,一个声音立马在宫殿内响起:
“你的行为破坏了姬周的封建体系,触及到了诸侯们的底线,他们的动作不快才怪呢。”
说着,一个头顶留着辫子,穿着异族服装的男子从阴暗的角落中走出,对着申侯说道。
“君上小心!”
斥候见状,立马大喊一声,而后将申侯护在了身后,同时高声喊道:
“来人,这里有犬戎的刺客!”
“不必惊慌。”
申侯干咳两声,对着斥候说道:
“他不是敌人。”
“不是……敌人?”
斥候有些迟疑地看了一眼对面的犬戎,而后又看了一眼身后的申侯,在确定对方不是在开玩笑之后,这才缓缓退下,说道:
“既如此,那我便先退下了。”
说完,他便直接转身离开了这个宫殿。
“看不出来,你的臣下倒还挺忠心的嘛。”
目送着斥候离去,犬戎使者一脸戏谑地说道。
“他不是对我忠心,他只是对你感到仇恨罢了。”
申侯摇了摇头道:
“这些年来你我两国交手不断,各家都有亲人死在你们的手上,他对你感到仇恨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原来如此。”
犬戎使者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冷笑道:
“只是不知道,在得知你打算和我们合作之后,你的这些臣属是否还会继续如同以往那般听命与你。”
“这个就不劳你担心了。”
申侯继续摇头道:
“你我两国虽然积攒了不少的仇恨,但是说到底,我国是因为姬周的命令才与你国交战的。如今我国既然已经与姬周决裂,不再听从姬周的命令,自然没有必要再和你国敌对。再加上姬周大军在外,想来国人们应当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
“如此便好。”
犬戎使者点了点头,而后继续问道:
“这么说,你是已经决定要和我国联手了?”
“不联手又能如何呢?光凭我国,难道还能抵御姬周的2万大军不成?”
申侯苦笑道:
“还请立马回去报信,通知贵国国君,出兵援助我国。此战若胜,我国愿意割让周原之地,赠与贵国。”
“哦?是么?”
犬戎使者闻言,不由嘴角高高翘起道:
“你可想好了?那可是姬周的龙兴之地,若是将那里割让给我国,你外孙可就再也无法压服天下诸侯了。”
“难道不割让周原,天下诸侯就会服我外孙么?”
申侯长叹道:
“如今我国已经只剩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击败姬周大军,攻破姬周都城,斩杀姬诵以及他的另外一个儿子伯服,让我的外孙成为姬诵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