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周当国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西周当国君-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宜国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牌帝国的话,那么随着国内新旧两股势力的交锋,整个国家势必会陷入动荡之中。好在如今的宜国还是一个新兴国家,在国家之外还有着大量的土地等着大家去开拓,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新旧两股势力虽然都看对方不顺眼,但是却也能静下心来和谐共处。毕竟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打击对手,进而抢夺对手手中那少得可怜的资源上,还不如将精力都花在其他地方,去开拓更广阔的的天地,毕竟那么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不是吗?

    当然,除了向外扩张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之外,以羿为代表的新兴贵族集团的主动退让其实也是双方势力能够和谐共处的一个重要原因。道理很简单,别看如今的羿他们属于新兴贵族集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后代也是迟早会变成老牌贵族的,哪怕是为了自己后代能够顺利继承自己的遗产享清福,他们也不能对老贵族们做太过激烈的事情,否则要是几十年后的后来者有样学样,而自己的后代又不成器,那么自己这一辈子不就白忙碌了吗?

    有能力的新贵族不主动去招惹老贵族,爱招惹的老贵族又没能力,久而久之,宜国的朝堂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而对于商离来说,这样的朝堂反而对他有利。毕竟如果整个朝堂都拧成一股绳的话,那么他这个天子的权威反而会得不到体现。而若是整个朝堂都陷入党争的话,那么国家大事又会被荒废。像现在这样双方只是耍嘴皮子,却不影响各自的工作,对商离来说是最有利的状态。

    当然,这样的平衡是非常脆弱的,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打破。不过这对商离来说其实不是事,毕竟分封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没有什么矛盾是将人分封出去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继续扩张,继续分封。总之在将玄武旗插遍全世界之前,一切的矛盾都不是事儿。

    至于将玄武旗插遍世界之后怎么办……商离表示,自己大概率是活不到那个时候的,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又不是全知全能的神,总不能把死后几百年的事情都安排上吧?

    ……

    江东,苏州。

    这里原本是成鸩氏联盟中最大部落的国都,同时也是整个成鸩氏联盟的大本营。无数的物资从这里拨出,转化成了收割越国士兵的凶器。

    而现在,这里是越国人的了。

    “启禀大王,联盟的物资人口已经被清点完毕了。”

    昔日联盟统帅的宫殿之中,一名贵族恭敬地对着端坐在王位上的越诃说道:

    “根据统计,如今整个联盟尚有人口9万余人,其中能够被征召的青壮年在2万人左右。不过考虑到后方的生产需要,我们最多只能从中征召一半的士兵,也就是一万人。”

    “而除了士兵之外,联盟还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武装辎重,其中青铜武器共有2000把,皮甲更是多达3万件!如果再加上我国原本就有的青铜武器和人口的话,我们差不多可以武装起一支2万人的大军,其中更是有3000人可以装备青铜武器,作为大王您的先锋队!”

    “哦?是么?”

    另一边,在听完贵族的汇报之后,越诃不由眼前一亮,激动地说道:

    “想不到联盟中竟然有这么多的青铜武器,如果当初他们能够将这些武器全部装备起来的话,说不定失败的就是我们了。”

    “话虽如此,但是联盟是必然不可能这么做的。”

    这时候,一旁的越国国师丕开口道:

    “联盟毕竟不是一个整体,他们内部之间也是存在矛盾的。所有的联盟成员都想着保存实力,以应对随时可能背叛自己的盟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不可能将全部的青铜武器都交出来,武装联盟的士兵。”

    “是啊,直到今日我才意识到,一个统一的中央是多么得重要啊!”

    越诃闻言,先是感慨了一声,而后又有些遗憾地说道:

    “只可惜这种统一是短暂的,无法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鸩氏诸部必然又会再次变成一盘散沙,无法聚合在一起。而我的后人,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像我一样,再次聚合起这么多的力量了。”

    越诃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别看如今他已经通过武力将整个成鸩氏都给统一了,但是由于其政治体制落后,行政效率低下,为了保证各个部落都能再次稳定地发展下去,他势必要再次启用之前的部落体制,让各个部落各自为政。只是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各个部落的首领可能会变成自己的儿子,仅此而已。

 389。风起镇江

    历史上的越国之所以会在前期被吴国爆锤,就是因为吴国率先接纳了中原先进的分封体制,大幅度增强了国家的动员能力。而越国由于一直采用落后的部落政治,其动员能力被吴国完爆,因此每次跟吴国交战都是输。

    直到后来,同样被吴国锤得妈都不认识的楚国找到了越国,主动向他们传授先进的封建制思潮,提升了越国的动员能力,这才让越国有了和吴国一战的实力。不过今年虎方刚刚被姬周消灭,偏居汉江流域的楚国自己都没来得及接纳先进的分封制,更别说是跑来给越国传授思潮了,因此至少就这个时间点而言,越诃心中的忧虑是无解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击败了成鸩氏联盟之后,越诃才会马不停蹄地再次征召联盟的部队,准备干一票大的。

    没办法,越诃担心自己要是就这么回去,解散军队的话,这辈子怕是再也动员不起这么多的部队了。趁着现在还有胜利的余威,赶紧把当初答应丕的事情给干掉才是最重要的。

    没说,答应丕的事。当初越诃之所以选择起兵争霸成鸩氏诸部,就是因为丕在后面挑唆——当然,越诃自己不认为这是挑唆,而是觉得这是丕在指点自己。如今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了,那么当初答应丕的事情,即攻灭宜国给丕的儿子报仇,自然也就要提上日程了。

    当然,越诃之所以如此积极地替丕报仇,除了履行当初的约定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已经感觉到宜国的威胁了。在宜国渡江的这几年时间中,宜国在江东的声望是越来越高,国力也是越来越强。哪怕他和宜国之前隔着一个成鸩氏联盟,他也经常听到宜国的威名,比如今天灭了哪个部落,明天灭了哪个国家。在已经成功统一成鸩氏的越诃看来,整个江东都是自家的领土,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后代们有资格在这里生活。像宜国这种既牛逼又不臣服的,除了毁灭之外,没有别的路可以选。

    综上所述,攻灭宜国符合自己和丕的双重愿望,因此越诃才会对攻打宜国之事如此积极。

    “行了,内部的事情就先讨论到这里吧,接下来咱们谈谈宜国的事情。在座诸位可有对宜国了解的,有人知道宜国有多少人口,可以集结出多少的部队吗?”

    越诃很快就收拢了自己的情绪,而后对着宫殿内的下属们问道。

    “这……”

    听到这话,越诃的下属们全都面面相觑。在过去的这几年时间中,他们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攻灭成鸩氏联盟身上,压根就没有去关注更北边的宜国。如今猛然听到越诃这么问,他们自然是集体抓瞎的。

    “怎么,没有一个人知道宜国的情报吗?”

    眼见无人站出来回答自己的问题,越诃不由脸色一变,沉声问道。

    “咳咳~”

    这时候,一旁的丕干咳了两声,道:

    “大王无需动怒,之前国中上下都将精力用在了如何击败联盟身上,无人关心宜国也是正常的。如今大王有需要,咱们再派人去打探就是了。左右咱们如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整理物资,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派人去打探消息。”

    “嗯,这倒也是。”

    眼见自己的第一谋主兼国师都发言了,越诃自然不好再继续多说什么,当即大手一挥,下令道:

    “既如此,那你们便快点派人去打探宜国的消息吧。”

    “是!”

    越诃的下属们闻言,先是朝丕送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而后高声应了一句,这才缓缓退下,准备派人去打探宜国的消息。

    当然,他们答应越诃答应得很快,但是这办起事来却是非常缓慢的。毕竟越国没有像齐国那样的密探组织,再加上宜国很少和成鸩氏诸部进行经贸上的往来,因此他们打探起消息来异常辛苦。

    不过在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后,他们最终还是打探到了有关宜国的军事情报,并且将其上报给了越诃。

    “哦?宜国竟然有5000士兵?”

    端坐在王座上的越诃在听完下属的汇报之后,不由面露诧异道:

    “这怎么可能?他们不是才渡江几年吗?人数怎么可能会增长得这么快?”

    说完,越诃转头看向一旁的丕道:

    “国师,你几年前不是说他们只有400多的士兵吗?”

    “确实是这样没错。”

    被点到名的丕缓缓出列,恭声道:

    “几年前的宜国确实只有400多士兵,但是这不是过去几年时间了吗?根据斥候回报,在这几年的时间中,宜国不停地从中原吸纳人口,增强实力,因此他们的实力才会增长得如此迅速。大王,咱们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指不定他们就要从中原吸纳更多的人口,进而威胁到咱们越国的生存了啊!”

    “想不到,宜国的实力竟然能够增长得如此迅速!”

    另一边,在听到丕的话之后,越诃不由连连点头道:

    “看样子,咱们确实是不能再拖了。原先我还想兵分几路,将那些逃到北边的成鸩氏部落也一并抓回来呢。现在看来,咱们却是不能这么干了。”

    说完,越诃转头看向其他的下属,高声道:

    “传我军令,限全国战士于一个月内集结于此,接受我的指挥。接下来我要亲自出征,将那个从中原来的外来者彻底地赶出江东!”

    “是!”

    下属们闻言,齐声应了一句。而后转身退下,开始执行越诃的命令。

    就这样,刚刚和平下来的成鸩氏诸部,再次陷入了战争的动员之中。

    只是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成鸩氏诸部获得了统一的领导,并且对付的还是宜国这样的外来者,因此想象中的抱怨声并没有出现,所有人都乖乖地服从了越诃的命令,带上自己的武器装备,前往越国的军营中,参加这场决定江东历史走向的战争。

    一个月后,成鸩氏诸部的2万士兵集结完毕,并且在越诃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朝着镇江的方向杀去。

 390。镇江攻城战

    江东,镇江。

    这里是宜国在江东建立的第一座“卫星城”。自建立至今,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了。

    在这几年的时间中,镇江的人口增长了好几倍,连带着镇江的城墙也被扩建了一次。

    没错,城墙。如今的镇江,拥有整个江东最为完善的防御体系。原先容纳300名士兵的城墙被后来修建的城墙包围在了里面,成为了镇江的内城。而在这内城之外的,则是一圈更大的城墙。

    当然,说是更大,实际上这圈外城也仅仅只是将保护的土地面积从原先的只能容纳300人增到后现在的3000人罢了。而这3000人中实际上可用作战斗的士兵仅仅只有1000余人,剩下的全部都是他们的家眷。

    不过即便如此,这在如今的江东,亦或者说是如今的世界,也是一座难得的坚城了。

    “这越国的军队怎么还没来啊?”

    镇江的城墙上,一名士兵正在无聊地擦拭着自己的武器:

    “不是说马上就能到的吗?怎么到现在都没来?该不会是斥候谎报军情了吧?”

    “别瞎说!”

    一旁的同伴听到这话,不由翻了个白眼道:

    “被那些斥候听到,指不定又会爆发冲突。”

    “本来就是嘛!”

    擦拭武器的士兵不服气道:

    “为了迎接这场战争,咱们可是把城外的奴隶都给收回来,并且运送到江北去的,为的就是防止他们趁咱们战斗的时候作乱。如今越国士兵迟迟不来,这些奴隶不就白送走了吗?”

    “什么奴隶白送走?我看啊,你就是害怕越国人不来,你没有军功可以拿罢了。”

    同伴白了他一眼,而后起身,朝着远方的天空努了努嘴,道:

    “喏,越国人这不是来了吗?”

    ……

    “这就是斥候口中所说的宜国人建造的城墙吗?”

    虽然早就已经从斥候的口中听说了城墙的存在,但是当真正看到这东西的时候,越诃还是一脸震撼地说道:

    “这实在是……太过壮观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