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周当国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西周当国君-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78。曾国灭亡

    事实正如宜国士兵首领所料,当姬诵带着一百多的残兵败将返回曾国之后,整个曾国都震惊了。

    曾国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不久前还威风凛凛,看上去锐不可当的六个姬周师,如今竟然只剩下了区区一百多人。

    连带着,他们的国君也都战死在了荆楚之地,没能成功地跟着姬诵逃回来。

    曾国的天,这是要塌了啊!

    要知道,这次曾国国君可是带着三百多人跟随姬诵一起南征的!

    如今不仅曾国国君死了,连带着那三百多人也差不多全军覆没。在曾国上下拢共也就一千多可用兵力的情况下,三百多人的战损足以令曾国伤筋动骨了。

    别的不说,至少原先被分配给他们的奴隶不好看管了。

    除此之外,曾国也将在短时间内失去维护金锡通道的能力……等等,这个可以划掉。毕竟在姬诵战败,虎方成功占据整个荆楚的大背景下,就算曾国没有损失那三百多名战士,他们也是无力继续维护金锡通道的。

    不过这个“优点”非但不能让曾国人感到安心,反而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恐惧。

    姬周大军败了,虎方完全占据荆楚了。

    那么下一步,他们是不是要继续北上,逐鹿中原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身为姬周的南大门,他们曾国岂不是要首当其冲地受到虎方的攻击?

    夭寿了啊!光凭曾国如今仅剩的这么点兵力,如何挡得住虎方大军的进攻啊!?

    所以说……要不要提前跑路?

    趁着如今曾国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时间还不算太久,投入不是太大,提前跑路也不至于让人太过心疼。

    至于提前跑路合适不合适什么的……

    曾国人表示,自己本来就是生活在关中的周族人。

    因为姬周夺取了天下,他们才被迁徙道这里来重新建国的。

    仔细算算,他们迁徙到这里拢共也没多少年。

    很多人在关中,还有血缘关系极其亲近的亲戚呢!

    再加上自己这次还是跟着天子一起回去的,谁敢说自己回乡有问题?

    你要是敢质疑我们回乡的举动,那就是质疑天子!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谁!?

    没错,虽然姬诵坑死了自己的国君,但是曾国人其实并未对此感到太多的不满。

    毕竟曾国国君登临这个君位拢共也没多少年,在曾国的关系网也并未成功地建立起来。

    在普通曾国国人的心里,效忠曾国国君和直接效忠天子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反正两个人都是自己的族人,但是和自己的血缘关系又不太亲近,并且这两人还是亲戚。

    曾国国君是周天子的亲戚,很近的那种。曾国国君死了,身为亲戚的天子接受他的遗产有问题吗?没有!

    至于继续效忠曾国国君儿子什么的,曾国国人表示,那个奶娃子貌似还不会说话吧?如今虎国人都快打过来了,谁特么还顾得上他啊!

    在虎国大军的威胁下,曾国人很快就忘记掉了自己原先的国君,并且将那三百多被坑死的族人埋在了心底里,所有人都跑到姬诵的跟前,请求姬诵带自己回关中生活。

    对于曾国人的请求,姬诵只是思虑了片刻,就答应了下来。

    毕竟此时的他实在是太惨了些,身边拢共也就只剩下了一百多的护卫,这样的队伍真要就这么灰溜溜地跑回去的话,搞不好在洛阳城外会被卫兵当成敌人,直接驱散掉。

    而带上曾国人就不同了,虽说曾国人口不是很多,但是好歹也能挤出700多的战士,把他们武装起来保护自己,至少也能给自己撑一下天子的场面,让自己不至于太难看。

    至于曾国原先负责的维护金锡通道的任务……姬诵表示,荆楚都被虎方给占了,曾国一个国家留在这里有个鸡儿用。人家只要从源头上掐死你的铜锡矿来源,你通道维护得再好也是没用的。

    在这样的考量下,姬诵最终在曾国下达了王令,让所有的曾国人都收拾行李,跟自己北上。

    回不回关中姑且不说,至少先把自己护送回洛阳去再说。

    就这样,刚刚建国没几年的曾国便彻底从姬周的历史上消失了,成为姬周第一个“被消灭”的诸侯国。

    不得不说历史还是有一定的惯性的,在原先的历史上,曾国就是因为虎国的崛起,因此不得不北逃重新建国。而在这个时空之中,曾国同样是因为虎方,离开了自己生活的土地。

    只是与原先的历史不同的是,这个时空的曾国是直接被撤销了诸侯封号的,不像历史上的曾国那般卷土重来。

    由于带了老弱妇孺的缘故,因此姬诵的队伍前进得还是很慢的。

    但是再慢的队伍也有走到洛阳的一样,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迁徙之后,姬诵终于成功地返回了自己的陪都洛阳。

    而当这支奇特的队伍返回洛阳的时候,整个洛阳城都惊呆了。

    人们万万没有想到,曾国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消失在历史上。

    同样的,人们也万万没有想到,姬诵竟然会将六个师全都葬送在荆楚之地。

    一时间,人们看向姬诵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那些被姬诵坑死了家人的洛阳城居民,各个都恨不得将姬诵杀了吃肉。

    若非仅存的理智告诉他们这么做可能会导致自己全家被夷族的话,他们估计早就已经冲进王宫,将姬诵杀了祭天了。

    而在察觉到洛阳城居民对自己的异样态度之后,姬诵立马就熄灭了返回关中的心思。

    开玩笑,东八师都是殷商遗民组成的,身为亡国奴,他们做事多半会谨小慎微一些,不敢对自己这个姬周天子怎么样。但是西六师就不同了啊,他们可是正儿八经的姬周族人,在姬周可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的,其中很多人和姬诵本人都还没出五服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姬诵哪里还敢返回镐京?真要那么做的话,怕不是分分钟会被愤怒的国人冲进王宫逼迫退位?

    为了自己的王位和生命安全着相,姬诵最终还是决定先苟在成周,等度过了这次危机再说。

 379。姜太公出山

    当然,单纯的苟是没有用的,长时间不返回国都,势必会导致天子对国家的掌控能力降低,因此姬诵必须要想办法解决眼下的危局,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威望,进而光明正大地返回镐京才行。

    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比战争更能够树立起一个君王威望的吗?

    没错,在将自己关在洛阳的王宫中三天之后,姬诵最终做出了继续征伐虎方的决定。

    只是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姬诵决定全力以赴,抽调整个姬周全部的力量,用以平定虎方的“叛乱”。

    不仅如此,姬诵还决定请出一位大神,来协助自己打赢这场战争。

    ……

    “所以说,大王这是准备任命我这把老骨头为本次南征的统帅咯?”

    齐国营丘城内,姜太公对着前来送信的使者问道。

    “确实是这样没错。”

    使者恭敬地说道:

    “世上谁不知太公您是天下第一猛将?有了您的加入,想必咱们姬周的这场平虎之战,应当会打得很轻松才是。”

    “然而寡人毕竟已经老了啊!”

    姜太公闻言,不由感慨道:

    “老年人不以筋骨为能,当初寡人还能致师冲阵,如今怕是已经不能咯!”

    “不需要您致师,您只需要坐镇后方,协助指挥大军就行。”

    使者恭敬道:

    “这次大王准备征召所有诸侯的军队,让他们一同随军南征。在这样的情况下,咱们这边的军队数量将会达到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值。在绝对的数量优势下,致师什么的也就没有必要了,咱们只需要全力压上去,就能轻松地将虎方压死。”

    说完,使者又补了一句道:

    “当然,数量越多,对统帅的要求也越高。如今周公薨逝,您已经是咱们姬周国中硕果仅存的大帅了,可以说整个姬周除了您,已经没人能够指挥得动这么多的军队了。哪怕是大王……只怕也会在指挥军队的过程中丢三落四。因此……请求您出山其实也是其他诸侯的意思,还望您能够答应。”

    “其他诸侯的意思么?”

    姜太公闻言,不由低声呢喃了一句:

    “也是,大王搞出了这么大的闹剧,估计其他诸侯也不会再相信他的指挥能力了。罢了罢了,毕竟是我的外孙,我不去帮助他,谁又能帮助他呢?”

    想到这里,姜太公抬头对着使者说道:

    “回去回复大王吧,这件事情寡人接下了。一个月后寡人便会带着齐国士兵抵达成周,加入大王的南征大军。”

    “喏……喏!”

    使者闻言,不由欣喜地连“喏”了几句,而后快速转过身,准备回成周将这个好消息汇报给姬诵。

    “公父,您真的要亲自出马,统领大军南征吗?”

    这时候,一旁的吕伋上前道:

    “您的身体……”

    “哎,已经顾不得这么许多了。”

    姜太公闻言,摇了摇头道:

    “荆楚毕竟是咱们中原重要的铜锡矿来源地,那里被虎方占据,对我们姬周来说影响实在是过于重大了,别的不说,单单就是为了咱们齐国将来不至于没有青铜器可用,咱们也必须要出兵,协助天子拿下那里。更何况……”

    说到这里,姜太公叹了一声道:

    “大王再怎么说,也是你的外甥啊!此次他荆楚战败,损失的威望实在是太多了。若是为父不能帮他将威望重新捡起来,他又如何能够继续坐稳王位呢?怕不是刚一回到镐京,就要被愤怒的周人给赶下台了。”

    “赶下台又如何?他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吗?到时候不还是他儿子继位?”

    吕伋闻言,不由撇了撇嘴道:

    “他儿子也是您的曾外孙啊,难道还能疏远咱们不成?”

    “你啊,怎么就这么笨呢?”

    姜太公闻言,没好气地瞪了吕伋一眼道:

    “他儿子确实是为父的曾外孙,但问题是他儿子今年才多大啊?连路都还不会走呢!到了那个时候,不还是王后极其父亲申侯摄政?王后和申侯可和为父没有太深的交情,相反当初为了夺权,申侯还和为父在朝堂上有过一段过节。让他们上位,虽不至于真的就对咱们怎么样,但是再想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之高的自主权却是不能了。为了咱们齐国的利益,当今天子是万万不能退位的!”

    姜太公说的没错,姬诵在位的时候,齐国确实拥有极高的自主权。别的不说,“远东”一带若是有不臣的诸侯,齐国是可以不上报天子就可以对其进行征伐的,将其称为“远东”执法者也不为过。

    而姬诵死后,齐国的待遇就没有那么好了。到了后来,齐国国君甚至直接被周天子给丢到鼎里活活烹杀了,前后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待遇差距极其巨大。

    因此,姜太公出山维护姬诵的地位,其实是非常符合齐国利益的。

    “为父走后,你要时刻盯着东边莱国的动向。”

    在定下了要去协助姬诵的基调之后,姜太公开始安排“后事”了:

    “这次南征为父会带走国中一半的军队,届时咱们齐国会陷入极大的虚弱之中。你务必要收好各处城池,防止东边莱国过来占便宜。”

    “喏,儿臣知道了。”

    吕伋闻言,不由流着泪道:

    “公父南征,也请万万保重身体。齐国……可不能没有您啊!”

    历史上的姜太公活了一百多岁,这个时间段他的身体状况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这个时空由于宜国的黄酒火锅攻势,姜太公的身体机能已经大不如前了。别的不说,单单就记忆力这一点,姜太公就已经远远无法和以往相提并论了。

    早上说过的话下午就忘,这样的事情在姜太公身上已经发生好几次了。

    “为父知道了,你下去吧。”

    姜太公显然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是此次他又不去不行,因此只能摆了摆手道:

    “为父会自己注意身体的,你也要趁着为父不在的这段时间多多地接触齐国的政事。为父迟早是要死的,到了那个时候,齐国就只能看你的了。”

    ------题外话------

    感谢书友武悼华夏打赏的500起点币!

 380。虎方覆灭

    随着姬诵的一声令下,姬周的国家机器开始飞速地运转。

    就好像中世纪那些领主征召令的贵族们一般,姬周的诸侯们在接到姬诵的征召令之后,也快速地将自己领地内的军队召集了起来,并且将其带到了成周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