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更的神情极其激动,然而商离却没有搭理他,而是直直地看着耍水。
与子更不同,在经过最初的惊愕之后,耍水并没有立马出声反驳商离,而后自顾自地蹲了下来,在甲板上用手指比划着什么。
见状,商离也没有急着出声,而是学着耍水的样子蹲了下来,一边看着耍水的虚空比划,一边开口说道:
“若是将船帆的角度倾斜一些,让风可以从侧面吹来……”
“倾斜?侧面?”
听到这话,耍水似乎想到了什么。正想举手比划图案,却又轻轻地摇了摇头,低声自语道:
“不,不对,这样子不行,这样船帆就无法固定在桅杆上了……”
另一边,见到耍水这幅模样,商离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身为文科生,他最多只能给予耍水一定的灵感支持,至于具体的技术细节什么的,就只能靠耍水自己摸索了。
“呼~可惜了,我出生的时候基本已经看不见风帆船了,否则的话说不定还能帮着耍水搞一搞船帆。”
商离看着耍水皱眉思索的样子,不由摇头感慨道。
前世的商离是江南水乡之人,小时候经常有船夫开着船在各个村庄之间流窜。商离至今还记得,前世他叔叔结婚的时候只有四五岁的他就是跟着奶奶上镇上采购家具,而后坐着船只将这些家具送回家中的。
不过可惜的是,商离出生那会儿江南的船已经全都换成汽油驱动的了。等他再大一点,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乡村道路的修建,农村中就连船都已经很少见到了,哪怕是货物运输,大家也都是用的卡车,不再用船了。
在这种情况下,商离自然就无法再对耍水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帮助了。
“唔,不对,也不能说是什么帮助都提供不了。”
突然,商离似乎想到了什么,拍着自己的脑袋自语道:
“至少,指南针什么的还是可以提供的。如今国中的船只还无法远洋航行,因此指南针还不是那么重要。等将来远洋船只被造出来之后,情况就都不一样了。有了指南针,船只在海上就可以辨认方向了,而不至于因为分不清方向而迷失道路。”
从中原赎买奴隶只是商离获取人口诸多手段中的一个,除此之外,直接将船开到辽东去,从箕子朝鲜那里接人也是商离获取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宜国将来的人口,商离不得不对和航海有关的事宜上心。
“天色不早了,爱卿还是先回去吧。”
商离抬头看了一眼夜色,而后对着耍水说道:
“船帆之事爱卿可以回去再想,左右这艘船也已经造出来了,下艘船还没开始动工,在此期间爱卿有的是时间去想。至于这艘船……虽说无法做到在逆风的时候借助风力前进,不过就目前而言,这也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好船了。等过几天将奄国众人送过江之后,予一人便将派人出使荆楚。而那个侍者开的船,就是这艘我宜国历史上的第一艘榫卯风帆船。相信在见到这艘船之后,荆楚蛮夷应当会惊叹于我宜国的强盛才是,哈哈哈!”
紫笔文学
311。若是敌人有伏兵怎么办
淮北,奄国。
子权看着眼前的淮河水面,不由陷入了沉思。
三个月了,此时距离自己的儿子女儿南下已经过去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了。
这三个月的时间中,由于宜奄两国相距过远,路途险阻的缘故,因此奄国没有任何家族得到来自宜国的信息。也正是因为这样,包括子权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宜国那场“宫斗”大戏的结局究竟是怎么样。
“报~不好啦~大事不好啦~”
这时候,一个青年扛着一把戈,快速地朝着奄国国都中奔跑而来:
“东边的淮夷进攻啦!”
“什么!?”
听到这话,子权心中不由一惊。而后快速朝着奄国的“元老院”跑去,准备去和奄国的其他贵族商讨事宜。
不单单是他,其他的奄国贵族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全都朝着“元老院”靠拢。短短的十分钟之后,整个“元老院”中就坐满了参会人员。
“东边的淮夷前来进犯,诸位可有什么看法?”
一名地位较高的贵族率先开口朝众人问道。
“还能有什么看法?淮夷进犯,我等自然是要拼尽全力与之抗衡,不然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对方掳掠我们的国人吗?”
听到这话,子权不屑地冷哼道。
闻言,之前那个开口的贵族不满地看了子权一眼,而后沉声道:
“抗衡自然是要抗衡的,这一点在座的谁不知道?我说的是,咱们应当如何抗衡。”
“自然是各家点起自家的兵丁,与淮夷对抗了。”
子权针锋相对道。
“哼,各家点起自己的兵丁?说的倒是轻巧!”
那名贵族冷哼道:
“须知两军交战,最重要的就是军阵。一旦军阵被破,任是你人数众多,远超敌军,也不是敌军的对手。如今我奄国不缺军力,但却唯独稀缺统一的调度指挥。若是在交战之时各家无法统一行动,相互干扰友军的行动的话,那么只怕不需要敌人来打,我们自己就能将自己给害死!”
“那你说,咱们应当怎么办?”
话说到这个份上,子权也大致明白对方想要说些什么了。虽然心中有些不甘,但是如今毕竟正处于生死存亡之计,为了奄国的存续,子权还是乖乖地顺着对方的话问了下去。
另一边,眼见子权如此上道,那名贵族的嘴角也不由微微翘起,只见他笑着说道:
“很简单,咱们临时选出一位统帅出来。”
说完,他转头看向众人道:
“诸位,按理,这统帅大军之事应当由国君负责。但是如今我奄国没有国君,为了防止有人趁此机会窃取国君之位,我在此提议,咱们临时选举出一位联军统帅来,让其负责统领我奄国的军队,直到这场战争结束,诸位以为如何?”
“切,什么临时统帅,说白了不就是为自己将来登基做铺垫吗?”
在场的贵族没有一个是傻子,所有人都明白,这不过是对方为自己将来登基做铺垫罢了。这场战争不胜则已,若胜,则只怕这名贵族会直接挟持大胜之威,宣布登基为奄国国君。
到了那个时候,在座众人只怕就再也无力去组织他的登基了。
当然,话虽如此,但是正如之前所言,此时的奄国毕竟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与国君之位相比,明显还是自家的身家性命要更加重要。因此哪怕心中有些不满,但是众人依旧默认了那名贵族的提议。
“好!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么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
眼见无人反对,那名贵族一脸兴奋地说道:
“若欲成为联军统帅,则经验、武力全都缺一不可。当然,最重要的是还要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坐镇中央,随时策应周围的友军。因此……我提议由我来担任联军统帅,诸位可有意见?”
意见?能有什么意见?你都还把说到这个份上了,众人能有意见那才怪呢!因此在那名贵族说完这些话之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算是默认了对方的话。
见状,那名贵族自然是欣喜不已,当即朝着众人开始发号施令,让他们会去召集自家的兵丁,准备与淮夷决一死战。
……
之前那名回来报信的是奄国的斥候,他回来报信的时候,东边淮夷部落距离奄国还有约莫一百里地左右。
按照这个时代的行军速度,一百里地的距离差不多需要一支军队花费三天的时间才能走完。不过由于淮夷是当地土著,熟悉道路,兼之他们也没有后勤补给压力,因此只是短短一天的时间,淮夷就已经来到了奄国东郊城外,开始安营扎寨。
而与此同时,城中的奄国军队也已经完成了动员,所有人都在城中枕戈待旦,只等天一亮,就与敌人决一死战。
“对方首领提议在城外的空地上决战,诸位以为如何?”
在将前来约战的淮夷使者送走之后,临时统帅对着诸位贵族问道。
“防御战,能将战火阻挡在国门之外便是好的。”
一名贵族起身道:
“在城外作战,总比在城中作战,进而误伤到妇孺要好。”
“附议!”
“我也附议!”
闻言,其他贵族全都起身应道。
“子权,你怎么看?”
然而统帅却没有直接下决定,而是转头对着沉默不语的子权问道。
“我在想,若是敌人在咱们出城作战之后偷袭咱们的国都,咱们应当如何。”
子权沉吟片刻,对着众人说道:
“毕竟至今为止,咱们都还不清楚对方到底有多少人。若是这次战争对方不止一个部落参战,北边西边的那两个淮夷部落也一起进犯,咱们又当如何呢?”
“这……”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迟疑了起来。
见状,统帅心中不由大急,心想自己可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被子权抢去风头,当即高声呵斥道:
“胡说八道!淮夷之间互不统属,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合作进攻咱们的举动!?此事休要再提,各家听命,全都回家做好准备,等明天天一亮,就随我出城杀敌!”
312。婆娘死了可以再娶儿子没了可以再生
“喏!”
临时统帅都已经发话了,其他的贵族们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兼之他们也不相信淮夷会那么聪明,真的聚在一起搞联合偷袭的戏码,因此在听到统帅的话之后,他们纷纷应了一声,而后缓缓起身,准备回到自己的家中动员士兵。
“哎~”
眼见其他人如此举动,子权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学着他们的样子离开了会议室。
“哼!”
望着子权远去的背影,临时统帅不由冷哼一声。而后转头看向南边宜国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别以为你女儿长得漂亮就能助你登上君位,宜国远在江南,就算真的因为你女儿而支持你,其支持力度也是非常有限的。真想夺取君位,靠的还是本族在国中的实力!”
……
翌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奄国的战士们就已经全部从睡梦中醒来。在简单地吃过早餐之后,所有人都聚拢在了奄国城外的空地上,等待淮夷军队的到来。
等待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约莫半个小时之后,进犯的淮夷部队也都抵达了战场。在两边的首领于阵前撕逼无果之后,随着一声令响,双方军队正式冲杀在了一起。
奄国人口约莫三千多,由于这些人大多是在战败之后逃亡至此,而男性的逃生能力又要强于女性的缘故,因此奄国人口中成年男性的数量还要多于女性,达到了整整1500人。至于剩下的那1500人,则是被女人小孩和老人瓜分。
如果从长期来看的话,一个缺少女人的部族是很难能够发展起来的。但是单就从生存能力来看,一个男人占主导的部族反而不容易被敌人攻灭。也正是因为这样,虽然自己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但是奄国的贵族们却丝毫不怕淮夷的进攻。原因很简单,虽然东边那个淮夷部落的总人口数量和奄国持平,但是单看成年男性数量的话,奄国还是要完爆东边那个淮夷部落的。
就好像现在,奄国这边一共动员了1500人的部队,而淮夷那边却只有区区800来人。若非淮夷久居于此,并非受到战乱的波及,因此所有战士都能穿上皮甲,拿上武器,只怕淮夷早就已经被奄国大军被击溃了。
不过饶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淮夷部队也逐渐显露出了疲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用不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支淮夷部落只怕就要被奄国大军给击败了。
“如何?”
眼见形式一片大好,统帅也开始有闲心打趣子权:
“你说淮夷会有伏兵,我且问你,他们的伏兵在哪里?”
统帅以为子权会羞愧地掩面而去,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只听子权对着统帅回怼道:
“此时不见,不代表等会儿也不见!我国男丁数量远超一般方国,这一点淮夷应当也是清楚的。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却依旧选择出兵攻打我们,统帅难道就不觉得蹊跷吗?”
“哼,蹊跷?能有什么蹊跷?淮夷者,蛮夷尔!一群蛮夷,哪懂什么策略?要我看,这就是淮夷的首领一时犯糊涂,脑子想不开,因此才会带人来进犯咱们的!”
统帅不甘示弱地说道:
“你若不信,大可以等着瞧!等我军将敌军击溃……”
“报~不好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