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水叹了一口气道: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原来子商的覆灭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然。你说,光凭我们几个,真的有能力重新复兴子商吗?”
看得出来,白天的事情给了耍水极大的打击,以至于他都开始怀疑反周事业的前景了。
“当然能复兴了!”
与耍水不同,子贸可是一直都对伐周大业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以及信心,只见他拍着耍水的肩膀道:
“我且问你,王上之前提出的那几个计策,以吕尚和周旦的眼光,可有能力将其看穿?”
“这……怕是不能。”
耍水摇了摇头道:
“贵国大王的计策就如同春风化雨一般,润物无声,不知不觉间便融入了姬周高层的生活之中,令他们防不胜防。毫不夸张地说,只怕那些姬周高层真的因为贵国国君的计策死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这便是了。姬周有吕尚和周旦,我们宜国有王上。虽然他们人多,但是这种事情并不是谁人多谁就能赢的,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双方谁技高一筹。”
说到这里,子贸站起身来,指着周围的夜景道:
“更何况,如今是咱们在暗,他们在明。咱们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而他们却连咱们在哪里都不知道。有心算无心之下,我就不信吕尚和周旦能每次都完美躲开咱们的算计。一次两次姬周或许还能凭借自己庞大的体量扛下去,次数多了呢?难道姬周能够永远扛下去?所以说啊,只要老老实实地跟着王上走,咱们总有一天是能覆灭姬周,恢复子商的!”
我在西周当国君
第236章 阿瞒三连
“更何况,除了敌明我暗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年轻。”
子贸低头看着耍水,目光灼灼:
“吕尚就不说了,他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就算没有王上的那些计策,他也活不了多久。至于周旦,他确实要比吕尚年轻许多,但是也已经五十多了。再加上这几年为了国事劳心劳力,他说不定还会死在吕尚的前头。”
“而我们呢?我今年刚刚15,你也才刚刚16。至于王上,则是与你一样,也只有16岁而已。再过二十年,我们也才三十五六岁。虽然也可能死,但是大概率还是活着的。但是吕尚和周旦不同,等到了二十年后,他们只怕连骨头都已经烂得找不到了。”
“吕尚和周旦一死,整个姬周还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人物吗?哦,对了,还有一个姬姡А2还侍馐羌'的年纪也不小啊。二十年后他就算不死,只怕也已经老得走不动道了。在这种情况下,姬周指望他来对抗咱们的王者之师,无疑是痴人说梦!”
“所以说啊,伐周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时间站在我们这边,阿水你完全没必要在这里妄自菲薄。只要你肯尽心尽力的辅佐王上,帮他造出可以远洋航行的船只,就一定能够在有生之年见到王师收复中原的场景!”
“说得好!”
毕竟是年轻人,在被子贸这么一激励之后,耍水心中的热情也再次被点燃,当即站起身子道:
“阿贸你说的对,先前是我过于悲观了。认为姬周高层在智谋上要胜于我们,因此我们这边没有任何的胜算。却忽略了姬周高层已经年纪很大,并且我们这边还有你国大王这个有资格与他们博弈的棋手的事实,这是我的不对。”
“原先我还看不起你们吴国的实力,想着学会数学之后去投靠其他实力更强的诸侯,帮助他们反周复商。但是如今看来,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且不说当今世上是否还有其他实力比你们更强且心中依旧想着反周复商的诸侯,就算有,他们国君的智谋只怕也是无法和你们大王相提并论的。”
“国家兴亡,终究还是看人治。你们大王是当今世上少有的明君,也是到目前为止我见过的唯一一个可以和吕尚周旦扳手腕的人。放着这样的君主不投靠,而去寻找大概率不存在的实力强大且愿意反周的诸侯,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我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想来也应该不是那种舍近求远的笨蛋。还请阿贸你能够替我引荐,向贵国大王传递我的投靠之心,阿水在此拜谢了。”
说完,耍水便朝着子贸行了一个标准的贵族礼仪。
“不必如此。”
毕竟都是朋友,子贸自然不会大喇喇地接受耍水的行礼,只见急忙侧过身子,躲过了这一礼,而后才上前将耍水扶起来道:
“将你引荐给王上本就是我的夙愿,我自然不会不同意。走,我们现在就去见王上。”
“现在?”
听到这话,耍水略带迟疑道:
“如今天色已晚……”
“哈哈,放心吧。我们王上礼贤下士,重视人才。只要一听说你愿意投效,哪怕他已经睡下了,也会立马从榻上爬起来见你!”
子贸一边笑着回答,一边拉着耍水的手朝王宫走去。
让子贸过来充当说客,说服耍水投靠自己本来就是商离的意思,他当然不可能关着门不见耍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子贸这段话其实是一句废话。
不过问题是耍水不知道啊,在听到商离可能会连夜接见自己之后,耍水心中也是不住地感动。当即也不推脱了,而是老老实实地被子贸拉着,朝着王宫的方向狂奔而去。
南京城不大,王宫又距离秦淮河不是很远,因此不一会儿,两人便都来到了王宫门口。在向卫兵传达了自己的意思之后,两人便在王宫门口等待了起来。
片刻之后,一阵脚步声从王宫内响起,伴随而来的还有一阵笑声:
“哈哈哈,国师说今日我宜国将有大贤之才投效,予一人本来还不信。如今看来,予一人终究还是年轻了啊。”
话音刚落,商离便已经出现在了二人的面前。只见他身穿单衣,脚上赤裸,俨然一副刚从床上睡醒,来不及穿衣服鞋子的模样。
“耍氏耍水,见过吴国天子。”
耍水毕竟是商周时期的人,哪里见过这种深夜出宫,不穿衣服,不穿鞋子的阿瞒三连?当即被感动得无以复加,直接朝着商离跪了下去:
“仆本中原闲散之人,平日里只爱造船作舟,不问国事。却不想姬周暴起,袭灭子商。以至于子商数百万遗民惨遭奴役,无数天乙贵胄沦为路人。今仆有心驱逐姬周,恢复子商,却无奈迟迟无法寻觅到可堪辅佐之人,只能自怨自艾,哀叹天道不公。”
“今幸天意不绝子商,吴国天子受命于江南。既天命有主,仆又何须去寻其他庸碌之辈?仆虽不才,却依旧希望能够辅佐天子,实现驱逐姬周,恢复子商之大业,还望天子成全!”
说完,耍水便对商离行了一个稽首礼。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商离嘴上说着“何至于此”,手上却基本啥都没干。等耍水的头碰到地面,那一礼行完,将君臣名分定下来之后,商离这才弯下腰将耍水扶起,拍着他的手道:
“卿乃大才,何须拘泥于这等繁文缛节?来来来,且随予一人进宫,予一人命人准备了夜宵,咱们边吃边谈。”
说完,商离便拉着耍水的手,朝着王宫内走去。
只留下子贸一个,呆呆地站在王宫外,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罢了,还是进去看看吧。”
片刻之后,子贸心中有了决断:
“毕竟是我引荐来的人,我不在场也不合适。而且最重要的是……”
说着,子贸还揉了揉自己的肚子:
“肚子好饿,正好可以进去蹭一顿夜宵,嘿嘿!”
说完,子贸便在门口卫兵那鄙视的眼神中,走入了王宫之内。
我在西周当国君
第237章 你可愿拜我为师
“听阿贸说,爱卿你已经发明出了可以出海航行的船只,是这样吧?”
王宫大殿内,已经重新穿戴好的商离对着坐在下首的耍水问道。
“确实是这样没错。”
耍水点了点头道:
“臣专研海船技术好几年,如今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可以在渤海上自由航行的船只了。”
“只是渤海么?”
听到这话,商离忍不住眉头微皱:
“若是将航行地点转换为东海的话,请问爱卿的海船还能正常航行吗?”
渤海是内海,三面被陆地包围,只有东边很小的一条水道与外界联通,因此这里的风浪也是极小的,海船在这里航行的难度也要低于在黄海和东海航行的难度。
如今听到耍水说他的船只只能在渤海上自由航行,商离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这……确实是这样没错。”
耍水也知道问题之所在,因此有些尴尬地回答道:
“臣之前发明这款海船的目的就是联通宋国和朝鲜,让宋国的微子启可以通过大河或是济水直接进入渤海,而后通过渤海进入朝鲜,与朝鲜的箕子进行交流,共商伐周大事。因此臣造船的时候只考虑了渤海的水文条件,而没有考虑东海的水文条件。”
“原来是这样。”
听到这话,商离先是点了点头,而后继续问道:
“那若是予一人想要从宁地下江,沿着大江进入大海,而后在大海中向北航行,最终寻找到朝鲜,与那里的箕子交流……请问爱卿,你的船能否胜任这个任务?”
“这……能是能,就是有些不安全。”
耍水沉吟片刻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东海风浪比之渤海要大上不少,臣不敢保证自己造出来的船能够安全地在东海上航行。”
“那若是予一人让爱卿重新设计海船呢?请问需要多长的时间?”
商离没有继续执着于耍水之前的发明,而是打算让他另起炉灶,直接重新设计一款新式海船。
“这……臣不能保证。”
耍水有些迟疑道:
“臣发明这款海船已经是耗费了毕生所学,若是再想发明出一款比这款海船还要好的海船出来,还不知道需要多长的时间呢。”
这年头知识流通极其缓慢,普通人甚至一辈子都无法专精一件事情。耍水之所以能够在16岁的年纪就发明出一款能够在渤海上航行的海船,主要还是归功于他的贵族身份。这个身份不仅给予了他脱产到处乱跑的底气,更是让他获得了被各国贵族接见,并且从他们的手中学到知识的资格。
但是即便如此,耍水也仅仅只造出了一种可以在渤海上航行的海船而已。倒不是他有多笨,而是这年头的知识储量拢共也就这么多。哪怕他将中原的造船技术都给学过来了,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再想更进一步,造出可以在东海上航行的海船,那就不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储量所能做到的了——别说是这个时代,哪怕是几百年后的春秋末年,吴国不也是因为造不出可以在海上安全航行的海船,这才转而去修建邗沟的吗?
所以说耍水造不出可以在东海上安全航行的船只才是正常的,如果他一上来就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可以做到的话,那么商离反而要怀疑他的居心了。
“这倒也是,光凭中原诸国的知识储备,也确实无法支撑你制造出可以在东海上安全航行的船只。”
商离点了点头,而后继续说道:
“但是我们宜国毕竟不是中原,我们这里有非常完善的数学科学。只要你肯在我们宜国接受数学教育,想必将来你应该可以非常轻松地造出可以在东海上航行的船只才是。”
没错,这才是商离的真正目的,亲自培养一个可以制造在东海安全航行的船只的人才。
原先商离是打算培养子舟这些本国人才,并且指望他们替自己制造海船的。但是如今看来,商离的这个想法显然是有些过于乐观了。
人才这东西固然离不开培养,但是天赋也是很重要的。有的人高一刚入学,只是简单地看了一下高二高三的课本,就能非常轻松地考上清华北大,而有的人即便是耗费三年精力,却也考不上一所普通本科。亲自培养人才的思路固然没错,但是如果那个被培养的人实在是不成器的话,那么你花费再多的精力,也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但是耍水显然不是那种人,他能够在没有后世系统教学的情况下靠自己游历各国制造出可以在渤海自由航行的船只,那就意味着他就是这个时代难得的造船人才。不单单是知识储量,连带着造船天赋,他也要远超常人。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简单地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科学教育,他就能非常轻松地造出可以在东海上自由航行的船只,进而为宜国打开局面。
投入小产出大,傻子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因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