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拖死!”
    哈日巴日却是面无表情,心中无法掩盖的恨意却是让他连答话的兴趣都没有,只是再一次举起马刀,冲向了达日阿赤。
    崇祯远远地缀在大军的后面,看着扬起来的灰尘,心中嘀咕道,这他娘的跟后世的沙暴倒是很像。幸好只是暂时的,要不然以后朕岂不是要在京城吃沙子?
    满脑子胡思乱想的崇祯皇帝这次很明智地没有选择去干预指挥。自己一个战场上的小白,这种万人几万人级别的大战,自己还是不要瞎掺和的好,万一因为自己的原因损兵折将,那才是真的划不来。
    正想着,却见前面的队伍速度开始放缓,直至慢慢地停了下来。崇祯好奇地赶了上去,却见对面儿的林丹汗王庭留守的队伍在整理自己的队列,而自己这一方的万夫长巴特尔,却是在同样下令整理队列之后快马向着自己赶来。
    大战在即,又怎么容得搞那些繁文缛节?巴特尔也不下马,只是在马上抚胸施礼道:“伟大的天可汗,对面儿的那些人,看样子是想要在伪汗林丹的王庭外进行决战。”
    崇祯一个战场小白,哪儿懂得这里面的道道?见巴特尔过来,便问道:“朕的万夫长,为什么不冲进去杀光他们?”
    巴特尔耐心地解释道:“伟大的天可汗呵,他们有着一万骑兵,也有着围栏的保护,如果强行进攻,就像狼群去叼围栏里的羔羊,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若是在他们的围栏外进行决战,只要料理掉这一万多的骑兵,他们的围栏,也就没有多大的用处了。”
    崇祯点了点头,对着巴特尔道:“去罢,放手去干吧,朕相信朕的万不长不会让朕失望。朕相信你们一定会给敌人带去血与火的痛苦。”
    巴特尔闻言,再次躬身一礼道:“遵命,伟大的天可汗。”
    待到巴特尔再次回去之后,崇祯才长舒了一口气。这种草原上的说话方式实在是太他娘的麻烦了,明明几句话的事儿,又是比喻又是什么的,搞的自己都蛋疼。既然计划有变,崇祯干脆又派人去通知了刘兴祚和张之极,命他们改变计划,不再玩甚么围三阙一的把戏,干脆布置拦截万骑,也让京营的这些新兵蛋子们见见血。
    林丹汗留守在王庭的万骑,虽然比不上随着他南下宣府的十万大军精锐,但是也并不是废物。统率这个万骑的万夫长阿日斯兰也不是泛泛之辈。对面儿有人在交谈些甚么,阿日斯兰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只是听不清楚罢了。
    自己派出去的万人回来回报说,对面儿的军队应该没有那么多的人,虽然扬起来的尘土很大,但是从马蹄声和地面的震动来判断,应该不到十万之众。如果按照一人双马的配置,应该是在五六万人左右。
    对于自己派出去的斥侯的判断,阿日斯兰是相信的,这些自己通过马蹄声和地面的震动做出的判断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是自己实在想不到,明军什么时候有胆子出塞了?明朝不是被建州女真部的那些野人给打的像狗一样吗?自己家的大汗也带着兵去了明人所谓的宣府,那这么大一支队伍是哪儿来的?
    想不通的阿日斯兰干脆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里是王庭,黄金家族的大人物们,大汗的亲眷,还有自己和手下这些兄弟们的家眷也都在这里,自己退不得。既然如此,那就和对面的那些骑兵好好较量一番吧,让明人看看什么叫做蒙古铁骑,用事实告诉他们,骑兵,还得是蒙古的强!
    就在阿日斯兰和巴特尔同时做出了决战于王庭外之外这个决定的时候,京营的士兵们也在各自百户的喝斥下整理队列。只是不同的是,他们选择的是下马列阵。
    崇祯皇帝自打抄了八大蝗商的家,小日子过的可谓是美滋滋,这次的京营虽然都是带的骑兵,但是火枪也是带了出来的。而且还专门有一个卫所的骑兵带着拒马枪。
    如今前面儿打头阵的万骑要和对面儿的万骑对冲,自己这些人就在后方布置一道拦截线,等到双方错阵而过的时候,对面儿的万阵便没有了足够大的回旋余地,到时候也能收割一波人头。
    此时的草原上,越发的寂静了。便是王庭中有胆子大的在观望,也是生怕有人发现了自己,都是紧紧地屏住了呼吸。在崇祯皇帝看来,若是将这一幕拍成电影,便一定要加上乌云盖顶,气旋不断升起,草叶儿或低伏或翻飞的特效,实在是太他娘的刺激了。
    一直压抑着的宁静被打破了。阿日斯兰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便命部族中临时拼凑起来的,由一些奴隶组成的五千骑兵先去冲阵,等到第一波的五千骑兵冲出去之后,阿斯兰也是抽出马刀,向前一挥,命令进兵。
    巴特尔见对方已经做出了进攻的动作,当下也是毫不犹豫地抽出了马刀,喝呼着带头向前冲了出去。
    双方的距离有多远?不过是数里之遥罢了,这个距离,正好在双方接触的时候,能让战马达到最大的冲刺速度。片刻之间,双方的骑兵便已经绞杀在了一起。
    万骑对阵万骑,而且都是有所准备,是不可能出现甚么凿穿阵型的情况的。除非是像完颜宏那个失手的老狐狸一样,阵列宽度拉的是够宽,但是深度则不足,而且由于大意,还没有派出斥侯去侦察后方的情况。
    随着战马的对撞,兵刃的对斩,双方头尾的骑兵皆是厮杀在了一起。然而巴特尔所率的万骑却是有所准备,而且后方有着步兵的支援做为底气,当下也不也阿日斯兰的骑兵纠缠,只是一味地向前冲刺,冲刺,再冲刺。
    不过是盏茶的时间,巴特尔的万骑便已经穿过了阿日斯兰的万骑,向着林丹汗王庭所在的方向做起了大幅度机动,准备兜回战马再来上一波。
    阿日斯兰此时却是蛋疼了。原本以为对面儿有五六万的骑兵,但是不曾想,与自己接战的,也不过是万骑,而那些人留在更后面的,已经下马变成了步兵,而且在不断地向着自己的方向在推进。
    见阿日斯兰部的骑兵已经快要到了自己的跟前,新军和京营中的各个百户皆是下令道:“第一排准备拒马枪!举盾!第二排准备火铳射击!第三排准备投弹!”
    刘兴祚与英国公在在整训新军和京营之时,便彻底地执行了崇祯皇帝的指示——令行禁止!此时被训练得如同机器一样的新军和京营士兵虽然心中忐忑,也不知道拒马枪到底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但是既然有军令,那么便不容违抗——后面可还有三千锡伯部的骑兵被当成了执法队在盯着呢。
    随着一根根长枪插到地上,枪杆担在最前方被竖起的盾牌上面,枪尖便斜斜的指向了正冲过来的阿日斯兰等人。
    待阿日斯兰的骑兵冲到了差不多有五十米的距离之时,新军和京营的各个总旗便按照之前训练时的规定喝道:“射击!”
    噼里啪啦的一阵枪想过后,阿日斯兰一方却是惊喜的发现,自己一方根本就没有多大的伤亡——甚至于还不如刚才骑兵对冲时的伤亡大。
    正想继续冲锋的阿日斯兰最前边儿的人,却是听到明军的阵列里面又传出来一些喊声:“投弹!”
    跟建奴一样没见过原始版手榴弹的蒙古骑兵们也没把这从天而降的小瓶子当回事儿——就是这次的大意,却是让蒙古骑兵们损失惨重。
    落下的小瓶子有先有后,或凌空炸开伤人,或落地后炸天伤了马腿。而且更缺德的是,这玩意的声音不小,很多蒙古骑兵的战马被声音一吓,却是有受惊的趋势,使得骑兵们不得不分出精力来安排胯下的战马。
    而此时明军的装填已经完成,却听着众多总旗喊道:“射击!第二排准备!”
    此时的明军装填速度由于徐光启和那个叫毕什么来着的家伙给力,所以装填速度已经大大提升,干脆也用不着三段击,直接玩两段击就行,由此给蒙古铁骑带来的压力更大。
    前排的蒙古骑兵承受不住压力,便想要向两翼的方向散开后再进行游射,只是此时后方的骑兵却还在向前冲锋,搞的前方的骑兵苦不堪言。
    而巴特尔所率的万骑,已经完成了掉转阵型的准备,见阿日斯兰所率的骑兵们还在与步兵们较劲,便又加速冲了回来。
    而阿日斯兰所率骑兵反应过来身后还有一支万骑的时候,时间却已经太晚,虽然调转了马头向着巴特尔的万骑冲锋而去,但是此时此刻的距离,已经容不得战马再提起多快的速度,如此一来,阿日斯兰的万骑便陷入了苦斗之中,便是全军覆灭,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八字够损,五行缺德的崇祯此时向前靠近了一些,见阿斯兰所率骑兵已经被缠住,而林丹汗的王庭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守力量,便对身边的刘兴祚问道:“反正此时也用不上那么许多步卒了,不如分一万出来,去攻打林丹汗的王庭,如此一来,那些骑兵必然分心,到时候不是更省事儿?”’
    向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的刘兴祚闻言,便拱手道:“陛下英明!”旋即便一拍战马,却是去抽调京营士卒,准备去攻打林丹汗的王庭。

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观
    抽调了两个卫,命令两卫士兵上马后,三观也不怎么正的刘兴祚很兴奋的亲自带头冲锋杀向了林丹汗的王庭好久没有亲自操刀子砍人了,手都痒了!
    而已经陷入了苦战之中的阿日斯兰,只得眼睁睁的看着明军步卒后队变骑兵,绕过战场向着王庭杀了过去。目眦欲裂的阿日斯兰有心杀光眼前这些看起来明显和自己同样是蒙古人的叛徒们去阻拦明军,但是双方已然杀红了眼,又怎么可能放他过去?
    万般无奈之下,阿日斯兰只剩下了一个想法,拼命,拼命打退这波该死的叛徒,然后能救多少王庭里的人便是多少罢,到时候南下去寻找大汗回来再替族人们报仇。
    不管阿日斯兰怎么想,或者怎么拼命,刘兴祚所率领的两个卫的骑兵,却是已经到了王庭跟前。
    说是王庭,却是不如大明的一个城池,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特别大的,有着围栏的牧场罢了。
    早就看过锡伯部骑兵是怎么对付浩齐特部牧场人大明骑兵们,也是有样学样,先将套索在手里扬起,兜了几圈子后便抛向了围栏,接着便是准备拖着围栏跑开。
    此时围栏中还在围观的人群,已是一哄而散。没有人是傻子,面对着一万多的骑兵冲击,没有谁会傻到相信自己能活下来。
    悲观的情绪开始在察哈尔部中扩散。最中间的汗帐之中,察哈尔几个留守的长老们也在争吵不已。以斯钦巴日为首的一部分长老,认为应该投降。
    在斯钦巴日等长老的眼里,大明人还是要面子的,只要投降了,再上供一些牛羊之类的,就足以保证部落的安全了。至于刚才出战,估计要死光的阿日斯兰那一个万骑,没了就没了,毕竟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而以阿斯根为首的几个长老,刚坚决地认为不能投降。此时对于整个部落来说,是赶紧分散突围才是正事儿。外面的几万骑兵明显是有备而来,而且还有明军跟着,连这种趁虚而入攻打没有防守部落的下作事儿都干的出来,那一旦屠族,到时候责任谁又负得起?不如能跑掉多少算多少。
    两方人各执一词,正僵持间,便有人匆忙地跑了进来,跪地道:“睿智的斯钦巴日和阿斯根长老呵,外面的骑兵已经开始进攻栅栏了。”
    斯钦巴日和阿斯根见谁也不能说服谁,而部落的失守却在眼前,便各自后退一分,由阿斯根长老率着青壮男女一起突围向南,去寻林丹汗,而剩下的已经骑不了马的,或者身体虚弱的那部分人,则留下来,由斯钦巴日长老率领,向明军投降。
    两人商议已定,便分头前去行事。等到阿斯根匆匆忙忙地召集了青壮后,也顾不得甚么阵型,两三万人便一起冲向了西南方向。
    此时刚刚解决掉正南方向围栏的京营和新军骑兵眼见约三万余蒙古青壮皆是向着西南方向突围而去,又见围栏中两万余人纷纷从帐篷中走了出来,跪地乞降,一时间便是刘兴祚也是有些进退失据追击那三万人,自己这一万骑兵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草原太他娘的大了,这些人只要到了草原上一分散,自己就别想追上。可是不追,又与崇祯皇帝之前指示的尽可能多杀的指示发生了冲突。
    其实等到察哈尔部剩下的两万多老弱病残走出来乞降的时候,正在奋力厮杀的阿日斯兰等人也看到了,同时,也看到了三万余部落由西南方向突围而去。
    心中大定的阿日斯兰此时也是疲惫不堪,纵然自己这个万骑都死光了,只要部落没有被全灭,那就是值得的,心中再无挂念的阿日斯兰及手下的万骑,更是拼命厮杀,少有人愿意扔下马刀跪地乞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