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却是饶有意味地望着那小旗,笑道:“若咱们一定要进呢?你这是打算学细柳营故事了?你要知道,这是大明,不是前汉,当心画虎不成?呵呵。”
平日里不显阴柔的王承恩此刻故作阴狠之太,声音之中竟也透出了一股子阴狠之气,直把那小旗吓的要死。只是事情已经到了现在这个份上,无非就是在军法之间,与得罪了王承恩之间选择一个而已。
现在放王承恩进去,军法就在眼前,若是不放,得罪了王承恩,那也是以后的事儿。至于皇帝,既然是知兵的,就应该不会因为自己严守军纪而生气。心中有了计较地小旗一抬手,身后几个士卒却是将手中的火铳举了起来,原本瞄的不过是王承恩胯下的战马,现在瞄着的,却是王承恩本人了。
饶是王承恩见惯了风浪生死,此该被四五杆火铳指着,也是不禁头皮发麻。
不待王承恩再说什么,那小旗却是先开口道:“请内监大人在此等候!否则,卑职识得内监大人,可是大明的军法与卑职身后的火铳,却不识得内监大人!”
王承恩见状,也大概心中有数,便也不再逼迫那小旗,反而笑道:“那你就去通报吧。皇爷马上就到了,通知刘将军前来接驾罢。”
那小旗闻言,以下也是长舒了一口气,用略带感激的语气道:“多谢内监大人体谅,卑职感激不尽。”说完,却是不等王承恩回话,便匆匆地跑进了营中,只剩下王承恩被几杆火铳指着,不敢有一丝的放松。
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时
最终的结果让崇祯很满意,别管是这小旗足够机灵,还是说真的是畏惧军法森严,总之,王承恩没能进入营门,反而被拦在了外面,这让崇祯感觉终于有了一丝心中正规军队的样子。
不光崇祯满意,便是张惟贤见了,也是啧啧称赞,对崇祯道:“陛下,这刘兴祚虽然名声不显,但是显然是个带后严谨的,这新军的军营,颇有些细柳营的意思在内。”
崇祯闻言,也是颔首道:“不错,敢硬顶着不让王承恩先入内,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第一关,算他过了。”
张惟贤闻言,便问道:“陛下颇喜前汉时细柳营的治军之法?”
崇祯哪儿知道什么细柳营治军之法,他也就是知道细柳营敢把皇帝晾在营门口,军规森严而已,听张惟贤这么一说,崇祯干脆打了个哈哈,准备把后世的一些私货都掺杂在里面,跟张惟贤也先说一说:“朕以为,微功必录,微过必惩。军令一下,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必须向前。撤军令一下,哪怕前面是泼天大功,金山银海,也不许向前一步,必须后退。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故而治军必须从严,军法军纪,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张惟贤闻言,恭维道:“陛下所言甚是。军纪不严,刚军令不通,令不通,则兵不行,兵不行,则事败也。”
崇祯道:“正是如此,吴国可成春秋霸主,孙武子功不可没。若无孙武子三令五申后杀妃练兵,吴国别说成为霸主,不被人灭了都是好的。”说完,轻轻踢了踢马腹,口中轻喝道:“驾!”,当先向着新军军营方向驰去。
崇祯身后方正化一身太监服饰,却显得一副高大威猛的样子,也是紧随着崇祯向营门而去。唯独落在后面的,也只有张唯贤一人。
张惟贤至此,也算是摸清了崇祯的想法,一个字,严。如同本朝的戚继光一般,治军从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如此看来,崇祯皇帝倒真是知兵,真正如同开国的洪武高皇帝和永乐成祖皇帝一般。从这方面来看,若是崇祯如同永乐成祖皇帝一般,有事儿没事儿的就想着北征草原,那自己这些勋贵将门,再次崛起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至于那些文官?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将门勋贵的地位一落千丈,被文官当成狗来用,早就不满了!心中冷笑一声的张惟贤打定了主意,等回去了,就先找到当朝的这些勋贵们聊聊,看看有谁是能争取的,有谁是倒向文官的,大不了借助陛下的厂卫给他们找麻烦,想必陛下也是愿意的。到时候,自己这国公的爵位是没法儿向上了,但是族中其他的子弟,不也有了出路?总好过混吃等死!
打定主意的张惟贤也是一磕马腹,紧随着崇祯向新军的营门驰去。
等崇祯和张惟贤、方正化到了新军营门之前,接到消息的刘兴祚也已经来到了营门前。
方才还板着一张死人脸的王承恩见崇祯已经到了,赶忙一提马缰,兜了个小圈子,绕回崇祯身后。而刚才端着火铳指着王承恩的几个新军士兵,则是赶忙将火铳垂下,手也从燧发机关上挪开。
刘兴祚则是快步上前,单膝跪地道:“末将刘兴祚,恭迎吾皇万岁!”
崇祯则是干净利落地从马上下来,虚扶刘兴祚,口中道:“快快平身!”
待刘兴祚起身后,崇祯这才道:“朕今日前来,就是要看看这新军到底如何了。刘爱卿,可愿带朕前去一观?”
刘兴祚躬身道:“请陛下入营。”说完,便倒退一步,调转身子,带崇祯往营中点将台而去。
一路之上,崇祯看着军士们都在往校场方向赶去,虽然都是颇为匆忙,但是却不显混乱,心中也是颇为赞许。
待到了点将台之上,整个新军三千余人,已经尽数到了点将台之前。
常有人说,人一过万,无边无沿。其实三千余人聚集在一个校场,虽然不至于产生那种无边无沿的感觉,便是黑压压一片人头,再加上每人都是装备整齐,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却是要远远大于三万散乱在一处的人群。
等到常规的演兵完毕之后,崇祯这才点了点头。整个军阵,进退之间,虽然不如前世兔子家的那些个土鳖一样,不管横看竖看还是斜着看都如同一个人一般,但是比之前番阅兵之时,显然进步更多。刘兴祚在治军这一方面,显然是下了心思的。
心下颇为满意的崇祯这才对刘兴祚道:“很好啊。看起来刘爱卿在军纪方面是下了功夫的。”
刘兴祚躬身道:“陛下过奖,臣愧不敢当。”
崇祯佯做不悦道:“有甚么不敢当的?功就是功,过就是过,朕不喜欢那些虚的。”
说完,也不再看刘兴祚,反而将目光转向了台下的士卒。
一番演兵过后,士卒要说一点儿都不累,那才是假的。看着台下一张张二十岁左右的面孔上微微带汗,崇祯开口道:“累不累?!”
台下众士卒面面相觑一番后,有人答道:“不累!”,也有的人喊道:“回陛下,不累!”,渐渐地,声音整齐起来,都是喊道:“不累!不累!”
崇祯抬起手,又向下压了一压,见众士卒都不再发出声音后,崇祯这才开口吐出了两个字:“放屁!”、
这两个相当粗鲁的字眼从当朝皇帝的口中吐出,别说台下的三千士卒不敢置信,便是张惟贤和刘兴祚,也不敢想信这是一个皇帝能说出来的。
张惟贤可是知道,平日里崇祯总是拿着本书在看,别管看的是春秋还是甚么,总是从一个喜好读书的皇帝口出迸出这么两个字,简直是让人三观尽毁。
王承恩和方正化却是一副见怪不怪地样子,别说此前建奴围攻京师之时皇帝那堪比泼妇骂街的本事,单单是在宫内无人的时候,这位皇爷口中还不是经常冒出一些诸如“娘希皮!”“麻卖批!”一类的字眼。虽然不解其意,但是想来也不是甚么好话。
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数邺下黄须儿
虽然说放屁这么两个字总是挂在这些大头兵的嘴边儿,但是今天从皇帝口中迸了出来,却是一瞬间就拉近了皇帝和这些士卒之间的距离。
如果皇帝文绉绉的说,这些士卒当然也会听着,但是绝不会像现在一样,敢哄然大笑起来,只觉得皇帝原来也和我们一样,也真是懂得我们这些大头兵。
等到士卒们的笑声小了一些,崇祯这才道:“谁不累?都是肉体凡胎,又不是铁打的,还不累?你们这些人啊,就知道哄朕开心!”
看着点将台下的士卒们都在轻笑着,有的还在交头接耳,崇祯也不管,只是接着道:“不过,你们累就对了!练兵的时候多流汗,没关系。多喝水总是能补回来的。可是要是不好好操练,到时候就不是流汗了,而是流血,甚至于丢了性命。”
看着若有所思的士卒,崇祯接着道:“你们是朕让刘兴祚将军一手挑选的,很多人还是和建奴有着血仇,朕希望你们能成为大明其他卫所的种子,也就是说,你们是朕的希望,是大明所有军队的希望。”
“朕宁肯你们在操练的时候流汗,受伤,也不希望你们在战场上丢了性命。毕竟,战场之上,刀枪无眼。”
“别以为朕很喜欢打仗,而是那些狗建奴,逼着我们去打。不打,他们就要来入侵大明,欺侮你们的父母妻儿,抢走你们的一切!”
“既然要打,那就干脆打一场大的!朕不要光带着你们打掉建奴,更要带着你们去下开疆拓土,到时候,你们每个人,都有希望依靠军功封爵!”
“最后,朕会让派过来的监军太监,教你们读书,识字,以后出将入相,也未必不可能!”
最后一句话,却是点燃了这些士卒的热情。自己来当这个大头兵,可不就是因为不识字?到时候自己识字了,再回家教一教家中的娃子,慢慢的,自己家里也能出些识字的文化人啦。
看着彻底被自己几句话给带起了节奏的士卒,崇祯的心里越发的满意。再次抬起手示意,士卒们登时便不再发出一丝的声音。
崇祯这才满意的道:“战阵上的事儿,你们上!剩下的,朕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管是你们立功,还是受委屈,还是战死的身后事,朕全包了!”
“朕就说这么多,都继续去操练吧。”
待士卒们散开前去操练以后,别说是张惟贤和刘兴祚这样的知兵之人,便是崇祯和方正化、王承恩这样儿的军事外行,也能明显的看出来这些士卒在操练时的热情,明显比之刚才演练军阵时更盛。
若说是方才有十分力便使出十分,现在只怕是恨不得有十分力,要使出十二分来。
方才一直呆在一旁的张惟贤才开口道:“陛下,看这些士卒,明显要比方才强出来很多。若是我大明卫所士卒都如此,再加上火器的弹药能跟得上,哪里还要围堵什么建奴,只怕是直接打过去便好了。”
崇祯笑道:“爱卿所言不错,只是这火器的事儿,朕所知有限,一切还要看徐爱卿他们怎么弄。之前测试的火器虽然不错,但是产量上不去,全靠老匠人手工打制,要装备我大明所有的卫所,还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
“而且,后来又听徐爱卿说那十支用来试射的火铳,已经尽数炸膛了,区别只是有早有晚而已。”
“由此看来,这打制火铳所用的钢铁,还是不过关。以后还要靠徐爱卿他们慢慢想办法,提升这钢铁的质量才是。”
“任重而道远啊。”
一番唏嘘后,崇祯这才打起精神,对张惟贤和刘兴祚道:“走,陪朕回宫。两位爱卿邦朕参谋一下,这辽东现在的局势如何。”
张惟贤与刘兴祚一起躬身应是。等回到宫中之后,崇祯又招来了许显纯和曹化淳,命二人直接将辽东的情况说一下。
许显纯直接道:“启奏陛下,据前番锦衣卫发来的密报,奴酋黄台吉已经识破了毛文龙大将军想要再骗杀建奴使者的意图,打算直接在开春后起兵攻打东江和朝鲜。”
“朝鲜的绫阳君李倧倒是比前光海君要强的多,已经依着孙先生的意思,将建奴使者给杀了。如今正在朝鲜国中征兵备粮,打算和毛文龙将军一道,正面迎击建奴。”
崇祯却是冷笑道:“朝鲜方面有这个心就好,但是别指望。他们那些士卒,还不如我大明的卫所呢。单凭着毛文龙,根本就不可能抗住建奴。前番孙承宗去朝鲜时,朕曾与之商议过,只要建奴出兵,我大明这边儿,也要摆出一副攻击建奴的样子来牵制建奴。”
张惟贤却道:“启奏陛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咱们也别摆样子了,等建奴出兵后,先让朝鲜那边儿去打主力,毛文龙一方从旁牵制。只要他们两方能吸引住建奴的主力,山海关方向和宁锦方向,便直接出兵断建奴的后路算了。”
刘兴祚反对道:“不妥。建奴现在有科尔沁那边儿的狗杂碎支持,不缺战马,因此上慢慢地以骑兵为主。只怕到时候宁锦方向的兵力,并不能抗得住建奴的骑兵。以末将看来,还是摆出一副攻击的样子,迫使建奴退兵,不能攻打东江便可。”
张惟贤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大明今年的冬天太冷,建奴也好不到哪儿去。怕只怕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