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5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不能,那就请你们闭上嘴,以后也不要再吵吵这些废话,因为这是在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
    十字军?早期的十字军或许还有点儿看头,至于后来的,还有十字军搞出来的三大骑士团,就只能呵呵了。
    尤其是在第九次东征以后,整个十字军连同三大骑士团基本上就唱了凉凉,现在想要重新组团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基本上已经成了没可能的事情。
    首先就是教廷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费用,哪怕赎罪券和神药福寿膏卖的飞起。
    因为人多,再庞大的利益经过一层层的分割之后,能够剩下来落到实处的也就没有多少了。
    没有钱,拿什么去组建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
    单纯的喊口号,在几百年前还可以用,现在整个欧洲都乱成了一团,所有的诸侯国早就跟教廷离心离德,还有谁会支持教廷再组建军队?
    以前吃亏还没吃够?
    扫视了一眼在场的红衣大主教们之后,英诺森十世才接着道:“十字军呢?三大骑士团呢?他们现在在哪里?
    嘴巴一张就是拒绝,你们知道拒绝会给教廷带来什么样儿的后果?你们没有见识过大明的军队,我和艾迪生他们见识到了。
    毫不客气的说,就算是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最为巅峰的时候,也绝对没办法在大明帝国军队的攻击下坚持哪怕半天的时间。
    现在连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都没有了,你们还想着拒绝大明帝国皇帝的册封?你们想这么快就蒙主的召唤吗?”
    见许多人脸上依旧一副不岔的神色,英诺森十世干脆揉了揉额头,开口道:“既然你们还是不愿意,那么也好办。
    今天回去之后,你们收拾收拾东西,去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中待上一段时间吧,或者你们也可以往大明帝国的占领区去看一看。
    尤其是那些大明帝国的百姓,你们能够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他们对于大明帝国和对于他们皇帝的信仰。
    你们能够坐在这里吵架,就已经证明了你们没有一个蠢货——关于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的那些记载,想必你们也能猜到有几分真几分假。
    如果实在猜不透的话,我可以开放教廷最机密的图书馆让你们看一看,看看你们所谓的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然后,你们去对比一下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对比一下大明帝国的军队,你们就会深刻的理解什么叫做军队,纪律。
    想想吧,当初的上帝之鞭在欧洲肆虐时,当初的蒙古大军在欧洲肆虐时,欧洲是个什么样儿的状况?有没有人组织一支能够对抗他们的军队?
    没有吧?然而现在的明军绝对比当初的上帝之鞭和蒙古大军更为可怕!”
    英诺森十世说的是心里话。
    其他人或许不太清楚,但是翻看过教廷最机密记录,只有历代教皇能够翻看的那种资料,英诺森对于十字军是个什么德性,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说早期的十字军还能谈一谈军纪和军队组织这两个概念,后面的十字军甚至于还比不上一群土匪。
    更何况现在连不靠谱的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都没有了,还扯那些有的没的,还有什么意义?
    至于说教宗这个位置,在大明介入到欧洲之前,或许还是个抢手的宝座,但是现在大明已经明显会介入欧洲,这时候的教宗之位,就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见一众红衣大主教都沉默了下来,英诺森十世才冷笑一声道:“怎么?就没有人想坐一坐教宗的宝座?”
    艾迪生坐在离英诺森十世不远的地方,看着这些如同鹌鹑一般的红衣大主教们,心中也是冷笑不止。
    真该让他们一起去参加那一场晚宴啊,最好再有几个不长眼的跳出来,就如当时的自己一般,明确的表示要跟大明帝国做对,最好他们还不怂——这样儿教廷就会清静很多吧?
    喜好击剑的艾迪生跟其他的红衣大主教们不同,既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情妇,也没有对银币和神药太过于感兴趣。
    艾迪生永远忘不了那个明国小公爵在舞剑时,剑尖指向的位置——大概有十几次的机会,只要明国的小公爵轻轻的将剑尖儿再向前递上那么十几厘米的位置,自己跟英诺森十世就永远回不来教廷了。
    更不用在这里听这些废物们叽叽咋咋的讨论这些一点儿用处都没有的废话。
    艾迪生更加忘不了的,是崇祯皇帝和其他大明将军们淡定无比的神色。
    他们似乎丝毫不担心小公爵会杀掉自己和英诺森十世,仿佛自己两个人就是无关紧要的阿猫阿狗一样,随手杀了也就杀了。
    如果说明国人早早的就讨论出这种可能,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淡然也就算了,然而自己当时跳出来搅局完全就是临时起意,明国人脸上错愕的表情也做不了假——这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这说明他们完全就没把教廷放在眼,或者说他们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彻底覆灭教廷。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艾迪生都不想再去尝试那种死亡的威胁了。
    点上一泡福寿膏抽起来之后,英诺森十世才开口道:“如果你们不打算坐一坐教宗的位置,也没打算再组建起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那么就好好研究一下,该怎么迎接大明的册封问题!”
    艾迪生开口道:“我个人的看法是,按照比其他国家使节更高一个等级的待遇来进行接待,哪怕有些超出规格也无所谓。
    或者,干脆等使节到达梵帝冈之前,先派人去迎接使节,然后打听一下,按照大明的规矩该如何接待。”
    艾迪生的话一出口,之前挑头反对接受大明册封的红衣大主教爱德华·邓达斯就反对道:“如果比其他国家的使节更高一个等级,基本上就与那些国家的君主平级了。
    如果按照大明的礼节来进行接待,那置教廷于何地?欧洲的其他人会怎么看?”
    艾迪生面色阴沉的道:“让他们用眼睛看着!如果有谁敢发表不同意见,就发出绝罚令,上帝不需要这样儿的罪人做他的信徒!”
    邓达斯满脸的难以置信:“你疯了!你知道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艾迪生呵呵冷笑一声,开口道:“我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教廷完全服从于大明帝国,以后要受到大明帝国的管理。
    而且我也知道,一旦大明帝国真正的介入了教廷的管理,你的,我的,在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见艾迪生直接赤裸裸的说出来利益两个字,邓达斯干脆冷哼一声道:“你既然知道,那你还敢这么干?”
    艾迪生道:“为什么不敢?再多的金币和银币,再怎么亮瞎人眼,你也得有命去花,再怎么能够让你沟通上帝的神药,你也得有命去抽。
    既然已经决定接受大明帝国的介入和管理,那就老老实实的一步到位,拿出个应有的态度来。
    总想表面承认大明的统治,实际上还是想依靠教廷来掌握欧洲,那我只能说,你想的太天真了!
    大明帝国跟上帝之鞭阿提拉不一样,和拔都也不一样,和塞尔柱突厥那些人也不一样!
    看看吧,上帝之鞭现在在哪里?拔都在哪里?塞尔柱突厥又在哪里?他们讲究的是面子,是名义上的统治,而大明讲究的是实际统治!他们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面,可是大明就在眼前!
    如果你们不理解,就去看看怀特岛,看看那些被大明实际占领的地方,看看那里还有几个英格兰人的存在?
    没有了!
    我跟教宗阁下在回来之前,曾经特意去大明实际占领的地方观察过,那里已经完全进入了军事管制的模式,已经再没有英格兰人的影子,有的只是少量大明的平民。”
    英诺森十世挥了挥手,止住了还想继续喷下去的艾迪生,呵呵笑道:“艾迪生大主教说的对,既然已经决定臣服,那就把姿态做足,老老实实的跪好,一如当初的亨利四世。”
    ps:上一章被404,全订群里有。

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诏至,册封教皇!
    但凡是脑子正常点儿的人,都猜不到这个时候的欧洲会有多少混乱,更加猜不透欧洲那些人的脑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美分这个词还没有被发明出来,香蕉人这个词同样没有出现,估计以后也永远的失去了出现的机会,所以现在欧洲最流的一个词语叫做鸡蛋人。
    黄皮白心的人叫做香蕉人,黑皮白心的叫做奥利奥人,那么白皮黄心的做叫鸡蛋人,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吴三桂和李鸿基还有大量的双花红棍们,包括头马张之极,甚至于总瓢把子崇祯皇帝都没有想到,英格兰平定下来的速度会这么快。
    多亏了英格兰的那些带路党。
    在英格兰鸡蛋人的帮助下,哪怕是冬天,大明军队向前推进的速度依然没有停下,直到大军越过爱丁堡之后,才算是暂停了进攻的脚步。
    不是吴三桂和李自成不想继续向前推进,而是实在没办法再向前了。
    用杨白劳的话来说,那就是大雪封山十几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彻底将吴三桂和李鸿基等大明马仔跟英格兰马仔们一分为二,再现了当初查理一世跟克伦威尔南北分治的局面。
    不同的是,查理一世和克伦威尔是谁也搞不死谁,而大明是因为大雪封路,导致彻底没办法前进才停下的,否则不把查理一世和克伦威尔的人头拿回来,明军是不可能停下的。
    面对吴三桂和李鸿基传回来的消息,崇祯皇帝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说自己是老天爷的儿子,这种事儿吹吹牛逼就行了,真要让崇祯皇帝给雷公电母他们下道旨意,命令他们把雪给停掉,崇祯皇帝也没那个能耐。
    只不过,停下也就停下了,左右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没什么好纠结的。
    崇祯皇帝干脆拍拍屁股回大明了。
    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事情都解决了,老三被自己成功的给卖掉了,自己再留在英格兰这里干什么?
    等着吴三桂他们拿到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的人头?
    那就意味着崇祯皇帝得在英格兰渡过整个冬天才行——小冰河这破玩意不止影响了大明,整个欧洲也没能逃得过去,冬天该冷的还是会冷。
    待在欧洲哪里有待在大明舒服,尤其是紫禁城里面,再冷的冬天都可以舒舒服服的渡过,那才是帝王的享受。
    至于欧洲这边,还是让蛮子们自己乱下去吧,反正自己已经在这里播下了无数搞事情的种子,就等着这些种子开出足够鲜艳的花了。
    崇祯皇帝跑路的时候,崔璐则是刚刚到达了梵帝冈的城外。
    崔璐没带多少兵马,仅仅有一个千户所的卫队再加上一个总旗部的锦衣卫,一个小旗的东厂番子,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然而就是这个一千来人的队伍,让人口以万为单位的梵帝冈开始慌乱了起来。
    在过去千百年的历史上,梵帝冈这座城市曾经是欧洲重心中的重心,代表了主的权威和荣光,在当时,无论多么强大的世俗君主都要在这里低下他们高昂的头颅。
    但是同样的,这座城市也被蹂躏了无数回,不仅仅是欧洲人自己,还有其他人,比如上帝之鞭,比如蒙古大军。
    兵锋之下,没有人会在乎什么荣光不荣光的,命永远才是最主要的。
    然而,城市里面苟活的吉普赛人可以做证,从他们故老相传的故事中,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会像眼前这一千多人一样,给人以无穷的压力。
    沉默,还是沉默,除了战马前行出发生的踢踏声之外,就连嘶鸣声都很少发生,就好像这一千多人马是傀儡一般,连自己的思想都没有。
    站在山顶上守卫着古老教廷的士卒早早的就发现了这一千余人,呜咆的号角声响起,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城市。
    与以往代表了战争的号角声不同,这一次的号角,似乎根本就没有对城市里面造成什么影响,就连每次战争中都是最倒霉的吉普赛人也没有忙着往脸上抹锅底灰,而是和其他人一样选择了观望。
    多亏了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两家的大力宣传,大明帝国在欧洲的形象当真是极好极好的。
    神圣罗马帝国的宣传明显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西方的罗马帝国与东方的大明帝国是当今世界的双子星,身为两个超级大国,应当对全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以欧洲人就看到了,整个欧洲战火连天,大明制造的军火每一天都在收割着欧洲人的性命。
    许多欧洲人不免恶意的揣测着,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欧洲人全部死在大明的炮火之下后,世界就真的和平稳定了吧?
    教廷的宣传同样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或者说干脆是把自己整个人都镶上了一层厚厚的鎏金。
    “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