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窑子里的姐儿们修女化管理,不接生意时要政治学习,祈祷做弥撒,跟女修士没什么区别。
在这种操蛋的管理模式下,教廷的上上下下如果不出点儿问题,那才是见了鬼的奇事。
就拿约翰系列说吧教皇约翰十世是一对罗马贵族母女的共同情夫,她们把他从一个无赖扶上了位,母女俩如狼似虎,没几天约十就了。娘俩又把的第二个共同情夫变成教皇塞加斯二,没几天又了。娘俩再把跟塞二的私生子变成教皇约十一。
教皇约十二又是教皇艾尔伯二的私生子,这一位用畜生形容都委曲了畜生。
约十二刺瞎老师,把师兄弟阉割削鼻挖眼,和两个姐姐通奸。他住在拉特兰宫,过路的民女,修女,小男孩只要让他看见了就拖进来强奸,糟蹋了几百位。以至于除了留大胡子的,没人敢打他门口过。
眼看自己家门口没有女的敢路过,约十二就出去当采花贼——结果某一天搂着人家老婆睡得正香呢,男主人回来了。
比较悲剧的是,这一家的男主人不认识约十二,见此刺激场面,立刻变成马家爵,几锤子就把圣教皇砸死,蒙主宠召了。
约十三有挖人眼的强烈爱好。约二十二把以清修为荣,以强奸为耻的圣方济会同门统统烧死。约二十三更是强奸,乱伦谋杀样样精通。
两千年教会,三百位教皇,前教皇私生子出身的比比皆是,搞出来的私生子更没数了。列日主教光承认的私生子就65个,半个连。
比如著名的教皇仆立法斯八世的名言就是“和女人、男孩子上床就象搓搓手一样简单。”
天主教廷闹得最大的私生子笑话是教皇约翰八世。
这一位实际上是女扮男装的英国人,名叫贞德和法国的圣女贞德不一回事)。贞姐扮成男人混入教会,先找了个德国教士当情人,她学问很好,七搞八搞,850年竟给选成了教皇,又弄了无数的面首。谁知身体也太好了,五十岁那年复活节骑马游行,马一颠,居然在罗马大街上当场生出一个孩子来。
男教皇当街生孩子,真是神的奇迹啊,还有谁敢不信主的大能?
可围观群众冥顽不化,见此奇景,居然死活不信约翰八是男版玛丽亚来送耶酥二世,坚决认定贞哥是个骗了他们几十年的,伤害了他们纯洁的心灵,让他们失去一个做好人的机会,就把他绑在马尾巴后面拖死了。
教廷现了大眼,以后所有的游行都避开那条街,绕道走。从此吸取教训,之后六百年,任何教皇登位,都要坐在有一个大洞的椅子上,后面有人在底下摸一把验明正身,确实是带把儿的,才能生效。
后来还不放心,又规定登基大典时教皇的教袍下面得光着腚,这样一坐在那把马桶椅上,准教皇的小零件就耷拉下来,后面的人趴地上观察,眼见为实才踏实。
当然,这是早期的教廷,不是现在的教廷,现在教廷里面能弄出个什么样儿的圣女来,崇祯皇帝还真不知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反正崇祯皇帝对圣女啥的也不感兴趣——如果单纯的对圣女这个身份感兴趣的话,白莲教的孔雀明王孔允桢可是再好不过的圣女了,漂亮,原装,有学识。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崇祯皇帝把她全家都给弄死了,这仇结的有点儿大,估计想要睡服是不太容易了。
再说了,自己要是纳了教廷的圣女为妃,那龙虎山怎么办?少林寺怎么办?
更何况,自己家里还有好几个呢……
笑着拒绝了英诺森十世的提议,崇祯皇帝转而端起了酒杯,笑道“来,诸卿与朕共饮一杯!”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已经在心底决定认怂了英诺森十世倒是没什么,斐迪南三世的心里可就跟吃饭吃出来半只苍蝇一样。
诸卿?这是把我也算成你的臣子了是不是?
就算你是大明帝国的皇帝,我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而且我女儿嫁给你儿子,咱们平辈相交,怎么就突然成了臣子?
这不是摆明了恶心人么?
然而斐迪南不仅得强忍着恶心把这半只苍蝇吃下去,还得顺便说一句真香。
没办法,神圣罗马帝国跟大明帝国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因为区区一个称呼的事情再闹翻,那才是傻呢。
酒宴散去之后,崇祯皇帝的脸上哪儿还有半分醉意,端起王承恩准备好的醒酒汤喝了一口,又示意王承恩再去替张之极准备一份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怎么样?”
张之极躬身道“启奏陛下,斐迪南三世在陛下说诸卿共饮的时候,脸上闪过一丝不愉之色,却又很快收敛,估计此人就算是心有不满,也不会明着表现出来。
至于那个英诺森十世,以臣看来,不过是个色厉内荏之辈,不足为虑,只是教廷那边,可能还会有些变数。”
崇祯皇帝哦了一声,吩咐道“说说看。”
张之极躬身应了,斟酌着道“此先英诺森不同意册封之事,犬子舞剑之后就同意了,连那些个红衣大主教艾迪生等人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甚至于英诺森十世还提出要敬献圣女,足见其胆怯。”
见张之极还有些迟疑不定,崇祯皇帝笑道“怎么,还有什么话是不敢说的?”
张之极摇头道“臣以为册封之事应该尽快进行,否则的话,只怕夜长梦多。”
不等崇祯皇帝开口询问,张之极就接着说了下去“教廷众人虽然现在认怂了,然而其根基在欧罗巴扎的极深,又有许多诸侯国心向教廷,民间百姓也大多是心向教廷的。
一旦英诺森十世和同来的艾迪生等人回去受压不过,再加上教廷之中有人登高一呼,只怕整个欧洲罗巴会比现在还乱一些。”
崇祯皇帝突然呵呵笑道“那再乱一些又会怎么样?”
张之极闻言,顿时就愣住了。
是啊,欧罗巴现在就已经够乱的了,就算是再乱一些又能怎么样?哪怕是把欧洲所有的国家和百姓都牵扯进来又能怎么样?
跟大明有什么关系吗?会影响大明的军火销售吗?会影响到大明的国土安全吗?
答案是肯定的,跟大明没什么关系,会刺激大明的军火销售,不会影响到大明的国土和百姓安全。
既然对大明没有什么影响,那就让他们乱去呗。
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另外,朕不认为他们有胆子闹腾。
你若仔细看过教廷的历史就能知道,这些人一代代的传承下来,几乎就是一部肮脏的黑历史。
以前没有报纸,欧洲平民也大多不识字,自然是由得他们糊弄,教廷说什么便信什么,连赎罪券这种东西都信。
然而民智这种东西,是没办法永远捂住的,神圣罗马如此,教廷亦如此,大明同样也不例外,早晚有一天,会有人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
教廷想要靠着强权和宗教裁判所来一直维持他们所谓的秩序,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强行给教廷续命罢了。
至于现在,如果他们敢闹腾着反悔,那也好办的很。
如果暂时不能调动大军过去干掉他们,那就继续用《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故智,将他们的黑历史都揭出来,派人散布出去,彻底搞臭他们。
如果这样儿还搞不死他们,就让神圣罗马帝国出兵去干掉他们,大明在后面给予武器装备的支持也就是了,惠而不费。”
崇祯皇帝的意思很简单,教廷跟龙虎山和少林寺其实没什么不同的,如果能为我所用,那就用,毕竟扎根欧洲也有上千年的时间,忽悠欧洲蛮子们的事情,教廷干的一向很到位。
如果教廷不能为我所用的话,那就只能呵呵了。
身为曾经计划过火烧少林寺,发起狠来连嘉靖坟都敢让人暗中挖掉的平头哥,指使人暗中在欧洲毁了教廷的根基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大明的摊子铺的太大,导致崇祯皇帝现在腾不出手来彻底收拾欧洲,就光英诺森十世刚才那一刹那的迟疑和不悦就已经要了他的命了。
等到张之极滚蛋之后,崇祯皇帝就转头对王承恩吩咐道“传讯给礼部,命礼部择人过来举行册封仪式。
另外,少府搞出来的那些东西,也挑一挑,看看有什么东西是成本低又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先可着这样儿的往欧洲卖一卖,以后就不好意思再这么坑欧洲蛮子了。”
王承恩连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都不敢擦一下,只是拼命的将崇祯皇帝所说的话都给记下来,然后再整理成文书,等天亮之后再派人送回大明国内。
欧洲蛮子们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坑蛮子坑的嗨皮,崇祯皇帝难得的睡了一个好觉,直到第二天接到了吴三桂和李鸿基传回来的情报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从坑了蛮子一大波的喜悦之中回过神来。
第八百零九章 跪就要跪好!
崔璐从来没有出过海,这一次被派出来远渡重洋去册封教皇,是崔璐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之后才抢来的机会——身为京师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崔璐惊奇的发现,除了跟自己同样毕业于京师大学的同窗之外,礼部的那些同僚没一个能打的!
礼部原来是最没有存在感的衙门,除了春闱秋闱之外,礼部能插手的事情着实不多——以前好歹还有个万国来朝,大量的藩国使节要进京朝拜天子,现在呢?
像朝鲜、交趾、缅甸一类的,全都变成了大明的一个布政使司,还有个屁的藩国?
唯一没有变成内藩的日本现在也跟抽了疯一样,里里外外几乎都在向着大明看齐,整个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大明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像唐、庆、秦、辽、沈等国,倒是实打实的藩国,可是人家是归宗人府管的,这些藩国的使节也没有使节的名义,实打实的归吏部管理。
而且当今天子对于祭天、封禅什么的都没有太大兴趣,除了不停的打仗扩张地盘之外,也只有老百姓能让天子挂念着。
这一次好不容易抢到出海册封教宗的机会,对于崔璐来说,简直就是个能吹好长时间的牛逼,能够从这辈子吹到下辈子去。
自从天津港登上船的那一刻开始,崔璐就开始了狂吐不止的旅程,直到过了吕宋港才算是好了一些。
吐啊吐的,已经吐习惯了,也就无所谓晕不晕船了。
但是当崔璐从船上下来之后,又开始了新的问题——无论怎么走,都感觉土地在摇晃,哪怕是换乘了马车,依旧会产生那种摇晃带来的眩晕感。
一路上很平静,没有出现什么死士来刺杀崔璐,也没有什么军队敢冒出来截杀崔璐一行,似乎所有的欧洲人都已经认命。
就连最应该闹腾的教廷,也已经诡异的平静了下来。
英诺森十世原本就被称为是最没有作为的一任教宗,所以当英诺森和艾迪生等人参加完崇祯皇帝的晚宴,带回来教宗要接受大明帝国册封才可以就任的消息后,教廷就炸开了。
无数没有同去的红衣主教已经彻底怒了,经过一番串联之后,便在一次教廷的正式会议上公开向英诺森十世发难。
要么英诺森十世卸任,从教宗的宝坐上面滚蛋,要么就重整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然后向大明帝国宣战。
至于现在已经乱成一团的欧洲,可以暂时先搁置所有的问题,等到教宗是否需要大明册封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再行商议。
高坐在教宗宝座上面的英诺森十世干脆就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一众大主教们开吵。
艾迪生等几个与英诺森一起去了崇祯皇帝晚宴的红衣大主教们,同样没有开口说话。
英诺森和艾迪生等人事先已经得到了一丝风声,知道这些红衣大主教们在暗中串联,只是不清楚他们到底在串联什么事情。
如今终于知道了,但是英诺森十世和艾迪生等人却没有在第一时间起来阻止这些人,而是放任他们继续吵下去,权当看戏了。
吵了半天不见英诺森有什么反应之后,那些开吵的红衣大主教们也慢慢消停了下来——就算是针对英诺森,那也得英诺森有反应才行。
像英诺森十世现在这样儿完全不理会所有人,只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发呆,就算是反对者们把喉咙都给喊破了又有什么用?
见那些闹腾的红衣主教都沉默了下来,英诺森十世才淡淡的开口道:“都讲完了?不吵了是不是?那我有几句话要说。
现在,我郑重的向你们做出一个承诺:如果,你们谁自认为可以带领着已经不存在的十字军,在战场上面解决大明军队,或者是能够逼迫大明的军队退兵,那么,教皇这个位置,我可以让给他坐。
如果不能,那就请你们闭上嘴,以后也不要再吵吵这些废话,因为这是在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
十字军?早期的十字军或许还有点儿看头,至于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