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沉吟了一番后,施凤来便斟酌着道:“臣以为对于倭国不宜操之过急的原因,除了我大明尚需倭国人做为监工之外,其实还有着另外一层的打算。”
    崇祯皇帝愣道:“施爱卿还有什么想法?”
    施凤来道:“启奏陛下,现今倭国的幕府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深习我大明礼仪,察其言,观其色,处处皆是透着向我大明靠拢之意。
    或许,十几二十几年之后,倭国便可如朝鲜和琉球一般内附。
    兵不血刃的拿下倭国,对于我大明来说,要比与之开战更好一些?”
    崇祯皇帝嘿了一声道:“朕今儿个有话就直接跟施爱卿和沈爱卿说了罢。
    朝鲜可以内附,琉球可以内附,缅甸也可以内附,甚至于安南也可以内附,唯独倭国不可以内附!”
    施凤来一愣:“臣愚昧,不知?”
    崇祯皇帝嘿嘿冷笑道:“朝鲜等地,久沐我中原文明教化,处处以小中华自居,内附之后其实与我大明百姓一般无二。
    再结合着移民实边和诸族禁止自相嫁娶等策,数十年后便再分不出彼此,唯独倭国不同。
    施爱卿肯定也是知道,汉光武皇帝曾经册封南部倭王为倭奴国王,并赐下了汉倭奴国王印。
    然则大业三年,早已改大王为天皇的倭国国主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为使节,递交给炀帝的国书开头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自比为日出处天子,及至唐高宗年间,彼国又更名为日本以至今。
    从遣隋使到遣唐使,再到故宋,这些倭奴从我中原学去了多少学问?然则其心可有半分恭敬?
    倭国前幕府丰臣秀吉更是欲借道朝鲜而攻伐大明,彼国狼子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朕没有养虎为患的习惯,哪怕这头虎现在是只猫儿也不行——等到猫儿长成了虎,可是要吃人的!”
    施凤来点了点头,便也略过了这一节,不再提什么兵不血刃解决倭国的话题了。
    沉吟了半晌之后,施凤来便接着道:“既然陛下已然下定了决心,那臣敢请陛下在召见德川家光之后,再召见倭国国主?”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可。待朕归国之后,沈爱卿可主持此间事物,适当的给予倭国国主一些支持,让倭国更热闹一些。”
    沈颢躬身应道:“臣遵旨。”
    只要不是崇祯皇帝直接在倭国开片,那么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自己除了支持德川家光以外,还可以支持倭国国主,还有其他的大名。
    倭国国主肯定会想收回自己的权利,哪怕跟德川家光是姻亲也是一样的。
    至于其他的大名,谁不想试试坐在征夷大将军的宝座上面是个什么滋味?
    其实说白了吧,整个大明从上到下,所有的文武大臣最担心的不是外敌,不是天灾人祸,而是崇祯皇帝乱来。
    这位爷实在是太随性了,谁也搞不清楚他老人家的下一个目标到底是哪里——针对于建奴做的准备用在安南身上,肯定会出问题,到时候责任算谁的?
    算崇祯皇帝的?
    别搞笑了,皇帝就不可能错,就算是皇帝错了,那也是底下的大臣们的错,而不是皇帝本身的错。
    算文武大臣们自己的?
    那板子打下来的时候,谁疼谁知道,谁死谁蛋疼啊……
    ……
    当崇祯皇帝见到德川家光的时候,心中就先是一怒,接着又恢复了平稳。
    德川家光是典型的日本人身材,用矮矬丑来形容是最为恰当的,尤其是那朝天辫还有那一抹小胡子,几乎跟后世影视剧里面的浪人武士差不多。
    恰恰是这种打扮,差点儿就引起崇祯皇帝心中的杀意。
    德川家光没有感觉到崇祯皇帝的杀意,因为从进入了大堂之后,德川家光全程就低下了自己的头颅,根本就没敢抬头望向崇祯皇帝。
    不得不承认,鸿胪寺和国子监的那些家伙们在洗脑之一方面确实专业。
    德川家光跪拜的礼仪很标准:“下国小臣德川家光,叩见上国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果不是这身标志性的打扮还有那五短身材,崇祯皇帝很难将眼前这个礼仪和官话都标准到无可挑剔的家伙跟倭奴联系起来。
    眯着眼睛的崇祯皇帝再一次捡起了面瘫影帝的技能,隐去了脸上的所有表情之后,淡淡的开口道:“平身,赐坐。”
    德川家光再次俯身拜谢之后,才小心翼翼的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以正姿跪坐的姿势坐好。
    将德川家光的表现看在眼里,心中暗笑不已的崇祯皇帝强压下了想要放声大笑的冲动,又面无表情的问道:“朕巡游至此,倭国国主何在?”
    德川家光心中打了个突,连忙俯身拜道:“启奏陛下,敝国国主听闻陛下光降,喜不自胜,已经从国都出发,前来九州岛面圣,不日即至。”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又道:“那为何倭国国主未至,你却先至了?”
    德川家光拜道:“启奏陛下,小臣曾在施先生门下学习,虽未能列入施先生门墙,却一向敬仰先生,此次听闻先生身体抱恙,小臣便先行赶了过来。”
    崇祯皇帝再次嗯了一声,对于德川家光的说辞表示了认同。
    沈颢也借机拱手道:“启奏陛下,德川将军久慕我中原文化,意欲扩大遣明使的数量,同时改五年一朝为三年一朝,望陛下允之?”
    十二串冕旒的后面,崇祯皇帝面无表情,让偷偷打量了一眼的德川家光心里有些没底。
    过了半晌,直到德川家光心中开始忐忑不安之后,崇祯皇帝才淡淡的开口道:“可。”
    虽然仅仅只有一个字,可是到了德川家光的耳朵里面,却不啻于天籁之音。
    遣明使的数量问题对于大明来说无关紧要,对于整个日本上下来说可就是重要的很了。
    就如同遣唐使一样,这些人所带回来的文化,技术,都是能够推动日本向前发展的学问。
    同时,遣明使的名额还有改五年一朝贡为三年一朝贡,则是让自己又多了几分拉拢其他大名的筹码,同样也能让自己的实力再增强几分。
    原本想着这两个条件能够达成一个,便已经是侥天之幸了,想不到大明皇帝竟然这般慷慨,一次性的允了两个条件?
    大喜过望的德川家光赶忙俯身拜道:“陛下天恩,小小铭感五内。”
    崇祯皇帝轻轻点头示意,心中却是乐开了花。
    遣明使这种东西吧,要说能带回来先进的文明,确实能,毕竟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也足够他倭国学习的了。
    毕竟,大明国子监里面更多的是教授四书五经,还有八股科举这些东西,而不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工艺——那些技术工艺一类的东西都被划到了皇家学院里面,技术成熟的首先会应用到军方,基次才是慢慢向民间扩散。
    再者说了,就算是各种技艺不涉及到军方,就算是单纯的只是些民间的技术工艺,谁能带出大明一步试试?这些遣明使会有学习的机会?
    真当锦衣卫是吃干饭的不成?
    至于说五年一朝贡改为三年一朝贡,其实就没更什么问题了。
    没事儿就喜欢跑到皇史宬里面充电的崇祯皇帝在仔细了解过朝贡体系这玩意之后,不得不对着老祖宗们竖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太高了,简直就是高乐高的高!
    后世很多人都以为朝贡就是中原朝廷吃亏,朝贡国的供奉物品数量与天朝回赐的数量明显不成比例,而且是朝贡物品的经济价值远低于回赐物品,可是实际上呢?
    实际上,朝贡体系的本身意义从来不在于朝贡贸易的本身,而在于通过朝贡之一政治性经济行为所构建的国家关系圈。
    朝贡体系中,王朝的核心权力,不是拥有各藩属国的管辖权,而是拥有裁判权。各国之间的矛盾,王朝有权进行裁决;各国政权的合法性,王朝有权进行裁决。
    对应裁决权,为了维护权威,对于不服裁决的,天朝可以强制执行——中原王朝最常用的手段,也是最可怕的手段,就是“绝贡”。
    绝贡,就是拒绝对方朝贡,也就是排除出朝贡体系,相当于后世的五大流氓联手把某个小国给踢出了世贸组织,顺带着也踢出了联合国,全世界都不带他玩了。
    这种惩罚绝对不是开玩笑的——最强力的中国爸爸说不管你了,自己周围还有一大堆中国爸爸的干儿子们在虎视眈眈,只要中国爸爸稍微示意一下,你说这些干儿子们会怎么办?
    没说的,谁被中国爸爸惩罚了就干谁啊!干死他,他的国土,矿产,百姓,金银,不就成了自己家的了?
    如果把中国爸爸气的够厉害,一旦中国爸爸出兵,那些干儿子们谁不激动的“尽起大军以应王师”?
    而且,朝贡体系里面的定价权是掌握在谁手里的?
    肯定不是掌握在这些干儿子们的手里,甚至于不是掌握在大明自己的那些宗室藩王亲儿子们的手里,而是被朝廷牢牢把控着。
    换个最简单的说法,朝鲜进贡东珠十颗,价值多少?
    如果从朝鲜本身来说,这玩意大概能值一千两银子,到了朝贡体系里面,可能就只值五百两银子。
    而同样的一斤茶叶,在大明可能只值一两银子,到了朝贡体系里面可能就变成了十两银子。
    这就是中原爸爸掌握了定价权的朝贡体系——因为茶叶和丝绸这些东西,只有中原爸爸有,说多少银子就是多少银子!
    不服行不行?行啊,你不服,有的是人上赶着想朝贡,大不了就把你排除在朝贡体系外,然后再示意一下那些干儿子……
    也就是说,除非是中原王朝玩脱了,否则朝贡这种事儿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然,中原王朝记小本本或者说哭惨的本事实在是太强大了,以至于拿着一斤茶叶换了十颗东珠这种买卖都在喊着自己赔本了,赔死了,顺便让史官记进了史书里面,然后就给人了一种错觉。
    中原王朝就是人傻,钱多,速来——然后中原爸爸就笑眯眯的在家数钱,出门哭穷。
    现在德川家光这个二傻子居然想要把五年一朝改为三年一朝?
    这是好事儿啊,就户部那些没节操的货色,再加上画风已经越跑越偏的鸿胪寺,不把这些矮矬子们坑的连裤衩都给当掉,崇祯皇帝就算是白穿越一回!
    ps:这次哄抬鸡价的活动总算是告一段落,刚刚回到家中,更新晚了,明天三更一万两千字以为补偿!

第六百八十七章 卖儿卖女,谁沾便宜谁吃亏?
    后水尾倭国王,原称后水尾天皇,现称后水尾太上王,别名政仁,是后阳成天皇第三皇子,母亲为女御近卫前子,在倭国的天皇谱系之中,属于第108位天皇。
    政仁跟德川家光的关系有点儿复杂。
    于公,政仁是倭国国王,德川家光是幕府征夷大将军,属于君臣关系。
    于私,政仁的正宫老婆德川和子是德川家光的妹妹,德川家光是政仁的大舅子。
    问题是,宽永六年,也就是大明崇祯二年的时候,德川家光竟然派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面见天皇——由于春日局无官无位却前往面见后水尾天皇,被后水尾天皇认为是奇耻大辱,觉得幕府没有把他的权威放在眼里,再加上又被逼着去了天皇的称号,只能称倭国国王,政仁干脆在同年的时候,把王位传给了自己只有七岁不到的皇女兴子内亲王,自己则成为太上摄政王。
    然而再怎么憋屈,政仁还是得来九州岛拜见大明皇帝。
    政仁的心里也很清楚,自己不来的唯一可能性,就是万世一系的天皇谱系将终结在自己手里。
    德川家光不可能因为现任天王是自己的外甥女而手下留情,大明更不可能因为倭国国主只有七岁而免于征伐。
    两国现在的差距有多大,政仁看的很清楚,所以政仁捏着鼻子来了九州岛。
    掀开车帘,打量了一眼不远处的九州岛总督府,政仁的心里忽然之间就升起了一股奇怪的感觉。
    堂堂的日本天皇,皇宫居然还比不过一座总督府,这让号称万世一世的天皇家族情何以堪……
    深深的叹了口气之后,政仁才开口道:“现在,我们一切的希望,就只能放在兴子的身上了。”
    中宫德川和子伸手握住了政仁的手,叹道:“兴子一个女孩子,怎么撑得起这么大的国家?家兄是个什么样儿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
    政仁阴沉着脸道:“德川家光可以无视我,也可以在日本肆意妄为,可是,他敢得罪大明吗?”
    德川和子倒吸了一口冷气道:“您想干什么?兴子还只是个孩子!她才只有七岁!”
    政仁依旧冷着个脸,几乎是咬着牙道:“我当然知道她只有七岁,我也不曾想过把她送给大明皇帝。
    但是,大明皇帝还是有儿子的,实在不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